安欣走进婚庆公司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她。大概她是唯一一个独自来的人了。她向工作人员询问轿子的事,服务员小姐立刻警惕起来,上下左右的打量她。无奈之下,安欣只好借口自己也想办一场这样老式的婚礼,这才引来了服务员小姐的滔滔不绝,从服装到摄像,服务员小姐一项不拉的耐心讲解,当然她也没忘把重点放在各项服务的价位上。安欣费了半天的劲,好不容易才把话题重新拉回轿子上来。
“轿子啊?有啊!你就是弄再多的宝马奔驰也不如轿子抢眼,还实惠呢!要说现在轿子可不好找了,我们也就有一台,您要是不早点定,恐怕定不上呢!我们原本想从民俗博物馆借的,可是人家不借。最后还是在一处道观找到的。别家肯定没有!就是出了城紧挨着市边上的那家青云观!轿子?现在不在这里,前几天有一家结婚,还没有还会来呢…”
服务员讲起来没完没了,拉住安欣不放手。最后安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编了个借口跑了出来。
离开市区越远,喧嚣就越少一点。到了青云观,就简直恍若隔世了。青松翠柏之间,掩映着一座有些萧索残破的院落。走到近处,从倾斜的匾额上,可以看见几乎被尘土遮蔽了的“青云观”三个金字。道观楼宇错落,阁台相望,檐角呼应,斗拱紧扣。走进去暗道回廊通幽连外,曲曲折折。倚门而望,园里套园,殿外有殿,窗里含窗,柱旁立柱,檐上叠檐。挪动的脚步声,好像扣在空谷的回响,依稀激起时光倒流,回到道观全盛时期主宰尘世沉浮的岁月。然而如今空空如也。里里外外,除了松柏,再看不到一点生气了。如果不是大殿里还端坐着真武大帝的神像,这里就只能用阴森来形容了。转了半天,不要说道士,连个人影都不见。没有办法,安欣只好出来,到道观附近问问。
道观附近还有些住户,看起来也是原来的庙产,被挪作了民用。住在这里的,也多半是无力购买市里的新房子的老住户了,不知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安欣找到一位和蔼的中年人,上前打听道观和轿子的事。中年人告诉她道观的年头很多了,几朝几代了,建国以后就荒废了,早没有道士了,一直就那么闲着。不过最近上级部门不知为什么,又想起了这座被遗弃了很久的道观,不但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还说要修复,开发为景点。轿子的事就不知道了。不过庙里的老东西很多,大概是修缮的时候清理出来的吧!
安欣正打听轿子的事呢,忽然有人厉声问:“你打听轿子做什么?”安欣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不上鹤发童颜,可是一看就是精神矍铄。“你跟我来!”老人厉声喝斥安欣,背着手朝着道观走去。中年人悄悄的朝着安欣摆了摆手,叫她不要去,说老人年纪大了,性子古怪,还是不要理会。安欣谢过了中年人的好意,连忙跟了过去。
进了庙,老人劈头就问:“你问那轿子做什么?”安欣不知道如何回答好,正踌躇呢,没想到老人却说:“是不是出事了?”安欣颇感意外,连忙点头。老人叹了口气,开始给安欣讲事情的过往。
原来老人家原本是这庙里的一个道士,后来庙宇荒废了,他就还了俗,仍旧在道观附近住下。他进庙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庙里的事总还是知道一点。“这庙打明朝那时候就有了!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从前香火是很盛的,经常会有大型的****,后来慢慢都禁止了,庙里的人也就散了。那时候我还小,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小道童,对道啊,法啊的也没有什么概念,进庙来不过是为着有口饭吃,没想着成神成仙的。我来这庙里没多久,庙就不行了,香火越来越稀少,走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所以对这庙,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轿子的事,我却是清清楚楚。”老人叹了一口气:“那时候,庙里养不住人了,有不少人都走了。走的时候,还偷走了庙里的很多东西。这庙有年头了,自然有很多古董之类的东西,人们走的时候都悄悄的带走一些看着值钱的东西。时候长了,不但庙里的人偷,甚至还有庙外的人进来偷的,丢的东西多了。我虽然还是个孩子,隐约还是明白的。有一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醒了,看见有个人影从我窗前经过。我以为又是来了贼,便爬起来在后面跟着。那个人顺着回廊一直往里走,拐进了暗道,来来回回,曲曲折折,进了一间很隐蔽的屋子。别看我住在庙里,可是我竟然不知道这里有这么一间房子。进了屋子,有一个柜子,一张桌子。那人推开了柜子,柜子后面居然还有一条暗道。我一时好奇,便顺着暗道钻了进去。暗道的尽头是一个地窖似的屋子,很宽敞,却阴冷阴冷的,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我看到那人蹲在地上,专心致志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我凑近了才发现,那个人的身形有些像师傅!我喊了一声,把那人吓了一跳,果然是师傅!师傅带着我出来,掩好了门,问我怎么来了。我却追问师傅来干什么。师傅低着头,看着地板发呆。师傅告诉我说,他也要走了,不在庙里呆着了。可是临走的时候他还放心不下一件事情,那是他师傅交待给他的事情。他说在这地底下,藏着一样东西,这样东西绝不能见世,否则,会大祸临头的。师傅嘱咐我不要说出去,我答应着,心里却很不以为然。私下里觉得是师傅知道这里藏着什么宝贝,偷偷来挖,却来哄我。没想到,没过几天,就真的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