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钻研中开发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抓住教材的本质,对教材进行适度开发,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全面地掌握教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大量实践证明,只有对教材进行深人细致的钻研,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是教师工作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关键一步。教材分析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创造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理解教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过程。从创造的角度来看,钻研教材也是一个深入探究、多向思维,捕捉灵感、开拓突破的创新过程。
事实上,因为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编写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体系,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教材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教材是人编写的,人们编写教材时总是努力追求教材的尽善尽美,但事实与理想状态总是有差距的。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因考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而导致教材的部分内容不太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教学不应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做一个可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执行与传递;而且教材也不可能是完整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去加工,不断地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补充、丰富其内容,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对此,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师本身即是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应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是师生的交往,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可以结合教材,二度开发,创造出一种新的课堂境界,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
我们先来欣赏一个案例:从“角的认识”看教材的二度开发。
为组织送教下乡,一位青年教师准备了一节二年级的“角的认识”(苏教版)的课,试讲了3次,却发现了两个现象:
1.教材的第一组图:三角尺、红领巾、打开的扇面。
教师操作课件隐去具体图像,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再组织学生辨认角、数角时,总有学生认为“扇形”图中有三个角。
2.一节课上完后,学生对于如何指认角仍然模糊不清,有的手指顶点,有的指边;在实物上找角时,也大都指着尖上的顶点说这是一个角。
何以出现这些现象呢?细细分析,我们找到了两个原因:
1.打开的扇面,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看到3个角,只是其中的2个不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也不是小学阶段所要了解与掌握的,而课一开始就出现这样的实物,在角的本质属性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学生先入为主,形成认知偏差。造成定势干扰,以致后来出现教师的强行纠正。
2.之所以出现学生不清楚如何指认角,一是因为教师还是注重知识的展示与记忆——两条边与一个顶点,而没有深刻揭示角的动态变化,没认识到角的整体图形应是指一个顶点和叉开的两条边;二是因为教材中没有给出指认的方法,教参中也没要求教师补充,于是教师便认为指认的方法是超纲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出现混乱的指认!难道这一小小的点破真是超纲吗?真的是学生所不可接受的吗?翻开教材看一看,为什么下一节“直角的认识”又突然冒出直角的符号了呢?我们认为,不应因循教材,而应有所补充。
针对两种现象,找到两个原因,那又如何避免,如何解决呢?我们尝试设计了两个策略:
1.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删去打开的扇面,更换为张开的剪刀,这样所提供的三个物体所含有的角,都是由直边组成的,都是标准意义上的角。而对于弧线,又在何时辨析呢?总不能直接告诉吧。为突破这一认识的障碍,我们又设计了摸角的游戏。
师:闭上眼睛,从你的学具袋中摸出有角的物体?(有三角尺、半圆、圆等)
(生举出三角板)
师:你是凭什么感觉摸出它有角的呢?
生1:刺手,尖尖的。
师:再闭眼摸一摸,这几样物体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生1:半圆形有一条边是直的,另外地方是圆滑的。
生2:圆形四周是滑溜溜的,三角尺四周是直直的。
(师板书:直直的)
师:看来有角的地方总是尖尖的、直直的,尖尖的叫顶点,直直的线叫边。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触摸、比较、体验的基础上找到了角的感觉,辨清了角的结构,提炼出了角的组成要素,这是学生自己的感知,而不是教师的灌输。
2.如何指认角:“角”真正指哪里,不应是顶点,也不应是边,而是两边之间所构成的部分。小弧线指认法是角的认识的一个外显过程。因此,我们决定在教学画角后,教师随机用小弧线标出。
师: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角。(边说边标出)
师:角可以用小弧线做标记,数角时可以这样比画。
师:请你用正确的方法数数桌面有几个角。
(生很容易正确地指认并数出角)
接下来看图数角时,学生也很自然地用笔尖边比画小弧线,边数数;在教室内找实物上的角时,学生也能自然地正确指认。实践证明,对角的正确指认,学生是很容易掌握的,也是能够清晰地理解的,不是思维的拔高,我们何乐而不为?又为何不在学生首次感知的过程中有所明确呢?
案例中,教师认识到:“打开的扇面”这一生活中的原形在课始就出现,对学生的感知造成了一种消极的影响,不利于正确表象的建立,不利于概念本质的揭示;而角的标记并非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小小的“弧线”恰恰能让学生领会到角这一图形,有利于今后教学角的度量。因此教师应对教材二度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删改“扇面”,补充“标记”,根据需要改造重组,融合于教材,融合于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一方面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处理教材、运用教材,让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阅读、全面分析、融会贯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把教材的文字系统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系统。另一方面教师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捕捉课堂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找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为我所用。
二是整合和丰富教材。即按照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增、删、改、换,增加引发学生思维的资料和训练能力的活动;删去某些枝节与次要的内容,或点到为止不作深究;改变教材的呈现顺序以利学生自主探索;更换内容、例证和练习以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如当教材资源提供的教学内容体现的趣味性、现实性与挑战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时,当教材资源对于促使学生自主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程度不够时,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补充、丰富课程资源,以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作为教师,一定要在不断地感悟、融合、创新中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高瞻远瞩,把握教材编制的命脉,用好教材,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自如的应对
备课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新课题,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以往教师备课,多是根据教材、教参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设计、编写,甚至连提问学生的答案都准备好了。授课就是教案原版的“照本宣科”,若有一些偏离,教师便想方设法把授课内容、过程拉向教案设计好的轨道。这种教学呆板、沉闷、缺少活力,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窒息了师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缺乏师生生命活力的彰显,这种教学是对教育意义的背离。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技能与之相适应。
有这样两个案例:
①一位教师在讲古诗时,有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问:为什么我们学习的古诗都是五言七言诗,怎么没有四言六言诗?这个问题提得多好,但教师的回答却让你感到失望,教师说,“等着你去写呢。”这种敷衍学生的做法是不合适的,而且敷衍中带着一种不屑。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认真地备了课,那么就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律诗的发展形成,学生会惊喜地得到意外的收获。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退一步,和学生共同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②还有一位教师讲授《麻雀》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课文中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下来而不是爱的力量?显然,这个学生提的问题十分深刻,而且也表明学生在深入思考。这不正是新课程及教师所期望的吗?然而教师却始终在那儿讲母爱教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最后不了了之。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了解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此作品的历史背景,知道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弱小力量奋起反抗强暴的思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事实上,许多时候教师因备课不充分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上面两则小案例不就说明教师因备课的不充分而导致不能善待学生的提问,不能自如应对,或顾左右而言他,或不了了之吗?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怎样才能备好课呢?应该怎么备课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思索。
1.教师应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备课
这里指的知识性不是教学内容本身的,而是与教材内容有联系但却是课本以外的知识。弄清课本知识是备课的主要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备课时,教师要通过书本去思索发现。教师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知识越丰富,教学就越是得心应手,成效也就越好。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备课,能扩大教师上课的知识储备和问题储备,这样,教师上课时就会少出现窘态,不会因一时卡壳而手忙脚乱。如备《蝙蝠和雷达》这课的教师,如果在备课中想到一般的动物都是靠眼睛识路的,那么,“蝙蝠的眼睛有什么用”就应该成为教师想到的问题,课前就应该带着这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把它搞清楚。如此下去,教师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会得到满足。
2.教师应带着对教材知识的疑问备课
尤其是知识内容,教材对学生来说,有可能会出现太难、太偏、太陈旧等问题,甚至难免会有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带着疑问备课,即备教材知识时认真思考,这个概念这样表述是否科学;这个例题的展示过程是否太繁琐了;教材上的这个事例是不是已经太“古老……太滞后了”,并及时查阅最新的相关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有位老师在备《江畔独步寻花》时,发现“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恰恰”一词教材的解释不准确,于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认为应解释为“频繁”或“繁忙”。后来,他把自己的见解撰写成文章发表,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