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1100000003

第3章 开启心灵自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3)

我们之所以抗拒,往往就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完美,我们往往过于追求阳光、积极的一面,而抗拒晦暗、消极的一面。殊不知我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在制造着不完整的人生,不完整的自己。

不完整的自己,又怎么可能完美呢?

而一个完整的自己,未必会完美,但却最真实。

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好吗?让烦恼的自己烦恼,让快乐的自己快乐,让痛苦的自己痛苦,让幸福的自己幸福。让一切积极或消极状态的自己真实自然地呈现着。让嗔恨与宽恕共存,让悲伤与喜悦同在。

做真实的自己,做完整的自己。不再抗拒,学会接纳。与自己同在,与一切同在。

尊重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说她们单位总是会频繁地开一些无聊的会议,她对此感到特别厌烦。每次开会的时候内心都会特别焦躁特别抗拒,仿佛每一次会议都是在浪费她宝贵的时间、吞噬她宝贵的生命。

我对朋友说:“需不需要开会是单位领导们决定的,不是我们普通职员能够决定的。而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参加会议,却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无法左右事件的发生,但可以左右我们应对事件的态度。”

我们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时刻,这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把握的。而且我们也应该为之百分之百的负全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每一时刻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想想看:我们生命中的哪一时刻、哪一分钟、哪一秒钟不是最弥足珍贵的呢?难道生命中的时段还会另外有贵贱之分吗?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段不都是同样宝贵的吗?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的生命时段中会发生哪些事件,而在于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来填满生命中的任一时段,任一分钟,任一秒钟。

如果我们以担忧、焦虑的心态来填写生命的某一时段,那这一时段必然会以担忧、焦虑的状态呈现出来。同样的,如果我们以烦躁、无聊的心态来填写,生命就会呈现出烦躁、无聊的时段;如果我们以苦恼、悲伤的心态来填写,生命也会呈现出苦恼、悲伤的时段。而如果我们以平和、愉悦的心态来填写呢?生命不就会自然呈现出平和、愉悦的时段吗?

因此,假如我们内心不给单位开会这一事件贴上任何人为的标签,比如“无聊”、“无意义”、“浪费时间”等,那么开会的这一时段(不管是一两个小时还是四五个小时),不也同样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时段吗?

不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吗?如此一来,我们还会有烦躁、焦虑、抗拒等任何负面情绪产生吗?

如果有,那就是我们不尊重时间,不尊重生命。

如果我们不尊重时间,时间怎么会尊重我们呢?如果我们不尊重生命,生命怎么会尊重我们呢?

所以,尽管我们无法左右会议的召开,但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填满整个会议的时段,却是我们自己要百分之百为之负责的。如果我们以无聊、烦躁的内心状态来填满整个会议的时段,那才真的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吞噬自己宝贵的生命呢。而且罪魁祸首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命时段都是平等的,我们何须贵此贱彼呢?我们唯有以感恩的心尊重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以幸福、快乐、愉悦、富足的心态填满生命中的任一时刻。

开会是如此,生活当中哪一事件不是如此呢?要知道,生命中任一时刻的外在展现,都完全决定于我们的内在。如果我们以平和、愉悦的心态填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我们的一生不就是幸福快乐的一生吗?

你所担心的也许永远不会发生

很多朋友向我讲述他们是如何渴望悠闲舒适的田园生活——与青山为伴,与绿水为伍,聆听风涛的音韵,感受四季的气息。整个人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与日月共起卧,与天地同呼吸。

煮一壶茶,看庭前花开花落;枕一卷书,观天外云卷云舒。

如此桃源仙境似的心醉神驰的生活自然令世人向往,当然,我们向往的不只是幽雅静美的自然环境,更是一种不为名缚不为物累的超然洒脱的心态。

其实,如果我们身居喧喧嚷嚷之地汲汲营营之所,也能保持一颗平常自在之心,那不也如同桃源深处的田园生活一般吗?

听我如此一说,朋友们则大摇其头,其脸上的表情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旅人面对一个不谙世事的稚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世途险恶人心难测”等等的人生暗语,已在朋友们的心田里扎下了根——生而为人,太多的牵挂,太多的期盼,太多的忧虑,太多的假如,太多的世事难料,太多的前途未卜……是啊,如此多的未知如此多的不安如何让人超然?

我们往往抱着种种美好的寄望,却又怀着太多沉重的担忧。到底是世事难料,还是人心难安?

让我们暂时停下纷繁的思绪,沉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内心所担忧的,难道不都是现实中并未发生的吗?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所担忧的,其实与当下的现实无关,而只与头脑的想象有关。

所有我们担忧的场景,其实都只发生在我们的头脑当中。

更为可怕或者可悲的是:生活中有太多我们一直在担忧的事,事实上从来都未曾发生过,而且永远都不会发生。

可是我们一直在担忧,担忧着尚未发生、从未发生甚至永远都不会发生的事。

真的是“未知”让我们恐惧,还是内心没有个安处?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你担心孩子将来没有出路,结果孩子经商有道事业有成,你的担心并没有发生;老公经常很晚回家,你担心老公可能会有外遇,其实老公对你始终心口如一忠贞不贰,你的担心并没有发生;好多亲戚相继罹患各种癌症,你担心自己也难逃一癌,然而经过你持久的运动和生活作息的调整,体质反而日益增强,你的担心并没有发生;很多朋友因高血压而脑出血或因糖尿病而尿毒症,你担心自己的高血压或爱人的糖尿病也会蹈此覆辙,事实上你们常年坚持的保健养生颇见成效,你所担心的并没有发生。

事实上,我们平时所担心的事情,大多数都没有发生,也永远都不会发生。可是我们的担忧却占据了生活中大部分时光,也占据了我们头脑中的大部分思绪。

而且有时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过分的担忧,而导致了太多原本不该发生的不幸。很多时候过分的担忧无异于一种诅咒。

每一个明天都是未知的状态,每一个未来都有发生一切的可能,唯有当下发生的状态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所有我们担忧的都是当下尚未发生的,而且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

很多人也许会有种种充分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担忧是如何的有必要,但是不管你的理由有多么的充分,当你在头脑中塞满了对未来的担忧时,你就已经错失了每一个原本幸福喜悦的当下时刻。然而生命不就是由每一个当下时刻串联而成的吗?如果我们因为内心的担忧而错失了每一个当下时刻,那我们不就错过了一生的幸福喜悦吗?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心安坦然地处在当下的每一时刻,胸怀坦荡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宠辱不惊随毁誉,去留无意任得失,那么我们的人生不也一样可以自在安稳吗?

过分担忧无异于一种诅咒

为了明天做打算,内心有一份事业的蓝图,或者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以及为免除内心的担忧而提前做一些预防措施或者备一份预急方案,这都无可厚非。适度的忧虑,或者说是考虑,有时候也是非常必要的。

问题是我们常常陷于对未来场景过度的忧虑当中,且不能自拔。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往往产生于过去的某种经验,也正因为我们曾经亲身经历过或者耳闻目睹过,以至于我们对未来的担忧更显得真实而且有必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的人生格言,也恰好成为支持我们担忧的有力佐证。

如果适度的担忧是一种善意的提醒,那么过度的担忧无异于一种诅咒。

有一位妈妈听说朋友的儿子开长途夜车出了车祸,当场身亡。从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刻起,这位妈妈就开始担忧她的儿子,因为她的儿子也是跑长途开夜车。儿子每次只要一出车,或三天或五天,只要儿子没回来,她就整夜睡不着,饭也吃不香,生怕儿子在路上出事。家里唯一的孩子从事这样多少带有危险性的职业,妈妈当然是会担忧的,这也是一种母爱的表现。只是这样的担忧未免太过,终于在两年后的某天夜里,在一起车祸中她的儿子终于“如”了她的愿——当场身亡。

她当然不是在诅咒自己的孩子,但事实就是这样,如其所想,准确地说是如其所担忧的那样。

有位妻子深爱着她的老公,生怕她的老公在外面受一点委屈吃一点亏。

有一次她老公因为单位的上级领导犯了错误,也被带到警局例行查问,其实她老公啥事都没有,问过话也就回来了。可是从此以后这位妻子就有了一股莫名的担忧,总是担心她有一天老公也会被判入狱。而且脑海中或者睡梦里时常会映现出老公被警察带走的场景。就这样日思夜想了三年以后,终于有一天她老公“如愿以偿”地被警察带走了。三年前她老公的上级领导被判了三年,三年后她老公被判了六年,而且还不是因为什么大错,貌似是一起冤案。

她是如此的深爱着她的老公,一个人带着孩子痴痴地等了他六年,她怎么可能会诅咒自己的老公呢?可事实就是如她所担忧的那样发生了。

有位男士,家族里先后有三位亲戚患上癌症不治而亡,最后死的都很痛苦。如果癌症真的会遗传,他的担忧也算是正常的,只是他已担忧到唯恐自己不得癌症的地步。他本有咳嗽的毛病,在三位亲戚未得癌症之前他并没有把咳嗽当回事,等到三位亲戚因为癌症相继去世以后,他不只是开始担忧,而且似乎急于证明他确实已经得了肺癌。他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跑遍了省城以及附近省城的各大医院,检查结果都无大碍,根本查不出有什么恶性肿瘤。可是越查不出来他却越担忧,最后跑到北京几家最有名的医院做检查,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医院查出了他肺部有一处异样的阴影,经过几番精心取样化验检查,终于确诊为这是一种罕见的介于恶性与良性之间的疾病,既不能手术,也不能化疗,还没有对症的药物,只能默默地等待死神的降临。他就这样回到省城医院苦苦等了三个多月,一直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开始担忧到生命结束不到一年的时间。难道他不懂得爱惜自己吗?

难道他会故意诅咒自己吗?可他竟真的得了一种并非癌症的不治之症。

难道一切都是天意?或者心想就真的会事成吗?很多时候往往是盼啥不来啥怕啥来啥。其实怕不也是一种想吗?也许不论我们想的是啥,只要我们想到深处,情至极处,信之念之,盼之思之,最后似乎都能够成真。

只是事情在成真之前,所有的担忧或想象都只发生在我们的头脑当中。

甚至可以说,最后事实的真相似乎就是我们的头脑创造出来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何不创造一些和谐的、喜悦的、幸福的、平安的场景?如果说过分的担忧真的是一种不可逃脱的诅咒,那么,过分的喜悦不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祝福吗?

那就让我们喜悦到深处,幸福至极处,将和谐信之念之,把平安盼之思之,也许最后一切都能够成真。也许我们的人生真的就是幸福、喜悦、和谐、平安的一生。

总想要做好是因为总怕做不好

做任何一件事当然本意都是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如果刻意想要把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那就近乎是一种病态心理了。

很多人总是在竭尽全力地想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而且似乎很多事也都比周围人做得更好,与此同时似乎也比其他人风光,但其实这些人尽管表面看起来风光,内心却总是疲惫不已。

因为他们之所以如此殚精竭虑的想要把每件事情做好,恰恰是因为他们潜意识的自卑心理:总怕事情做不好。

他们很没有自信,甚至有很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似乎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因为很多的潜意识都来自过去或者童年的某些经历。比如一个小朋友总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和夸奖,他会误以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价值,没有资格得到家长的爱和肯定,因此很容易形成一种自卑心理。

但是出于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于是他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做好家长交代的每一件事,以此来获取家长的欢心,因为这样就能得到家长的认同,体现自己的价值。

长此以往他就会习惯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其他人赞赏的目光,比如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等。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在无意识中强化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观念——我很没用,我不够好,我必须努力把事情做好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

也就是他不自觉的强化和压抑了内心的自卑和不自信。而且压抑久了似乎就感觉不到内心的自卑,反而表现出一种貌似尽善尽美的行为模式,甚至不容许任何事出现任何的瑕疵,凡事力求做到最好——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害怕:一旦做不好就得不到他人的认可。

潜意识里,她们总想要做好,恰恰是因为总怕自己做不好。

也正是因为她们潜意识里自卑不自信,所以别人看待自己的目光,就成了自己是否有价值的判断标准。

只有当我们不再在意别人的目光,只是坦然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不再仰赖于别人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存在的价值,当下心安自在,自信满满,这样不管我们事情做的结果如何,内心都会是快乐自足的。

因为真正的生命价值和自我满足感,不可能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而只能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不要担心结果的好坏,不必在意别人的评论,只要尽心尽力去做,自自然然就是最好的结果。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有一位顾客总是喜欢抱怨,抱怨的同时她还会不停地跟别人说:“我这辈子尽为别人活着了,从来都没有为自己活着。”

我对她说:“任何人都只能为自己活着,不可能为别人活着。你所谓的为别人活着,不也是你自己的想法吗?你只是在为你这个想法活着。

为别人活着是你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的需要。所以你现在之所以一无所有,就是为了成全你自己所谓的为别人活着的需要。”

很多人总是在抱怨说自己一辈子尽为别人活着,自己曾经为谁谁谁付出了多少,到头来却没有任何的回报,“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可谓是一无所有。这些人表面上在说“我为别人活着”,似乎听起来很高尚很无私,但其实她们内心充满了怨恨、不满等负面情绪,没有丝毫的温暖和满足感,以至于自己给自己编写了一部不快乐的人生。

其实她们就是没有认识到生活的真相:任何人——无论是谁——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为自己做的,不是为别人做的。因为在你之外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同类推荐
  • 口才学(历代经典文丛)

    口才学(历代经典文丛)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书面语言是给人看的,可以反复看多遍;而口头语言是给人听的,它是稍纵即逝的。古语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那些具有渊博知识和良好口才的人交谈,的确可以让人受益匪浅。良好的话语不仅带给人愉悦和欢畅,帮助我们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增进人们感情。
  • 那些人生中不要忘记去做的事

    那些人生中不要忘记去做的事

    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是趟单程车,不要等到达终点才发现自己还有一些事没有做。我们忙于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却没有时间跟自己说说话;我们忙于追寻完美幻想幸福,却没有时间好好谈场恋爱;我们忙于办公室的勾心斗角,却没有时间感受人问温暖。最终,我们忘记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
  • 每天一节口才课

    每天一节口才课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技能,85%是靠他的口才交际能力。”现实生活对此也有印证,会说话的人不仅在人际交往中找人喜欢,而且如鱼得水、事业有成。而那些不善表达、言词笨拙的人,就往往容易吃亏,甚至于栽跟头。在当今社会,如果你没有傲人的学历,缺乏充足的资金也无甚背景,那么,通过加强自身的口才训练,将成为你的成功催化剂。本书以丰富像是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严丝合缝的逻辑,为大家提供在职场或生活中提高口才的种种技巧。从日常生活的沟通艺术到商业谈判的制胜诀窍,从为人处世的轻松幽默到职场生涯的攻心话术,一本书让你懂得如何才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从而平添魅力。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这样做男人最优秀(MBook随身读)

    这样做男人最优秀(MBook随身读)

    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男人来说,20~30岁是成长的黄金阶段。本书就是一部从多个方面指导年轻男性顺利成长的指南。本书从志向、工作、爱情、亲情、健康等方面帮助年轻男性规划人生,让他们朝着成为一个优秀男士的方向不断前行。
热门推荐
  • 首席宠妻:执手一生

    首席宠妻:执手一生

    【宠文、一对一、无误会、无小三】若以晴从来没想过,在生命还没有终结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他。他给她的温暖,给她的怀抱,让她逐渐的离不开他。他从未放弃她。宠她,爱她,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有些一瞬,便会念念不忘;而有些念念不忘,却是一瞬。他很庆幸,只是一瞬,却让他与她执手一生。
  • 镜界之旅

    镜界之旅

    识古玩,冲甲A,百般机巧,于无声处听惊雷。进赌场,入股市,异星来客,不是猛龙不过江。如果镜子里真的有另一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主体还是客体?余弦,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随着他能力的增强,遥远星空的幕布也一点点拉开。
  • 御剑雪山

    御剑雪山

    御剑雪山*花神的七个梦。神仙有炼丹者,有守护日月者,也有如花神碧汐一般掌天下花期,在风情旖旎中不食人间烟火者。她的想要体验凡间爱恋,却从未下凡实现夙愿。直到她嫁与离映雪,为他生下七个公主,她盼着她们替自己记录凡间的故事,体验其中悲欢离合,这样生命才不至于如同死水。她赐给她们绝技防身,她想让七位公主活得潇洒而刻骨。她的七位公主,化身凡间女子,投入伊人清梦。她们的历练是一种成全,成全本该夭折的爱情,成全女子心里的信仰。她们放下自己的身份,在这烟火红尘里,体验荡气回肠的爱情。眼角流下花神的泪水,灼热了一生的轨迹。雪山冰冷,她们愿围在尘世炉火前,直到岁月吹白发梢。
  • 邪特风流

    邪特风流

    “这次的任务这么简单,那不是大把时间泡妞和踩公子哥了?”华夏国第一少年特工楚惊风拿着上头交给自己的任务资料,一副奸谋的笑容。于是这个风流而不下流少年郎混迹在高中校园里,读读书,杀杀人,泡泡马子……
  • 霸神

    霸神

    一代霸神穿越岁月来到十万年前的太古,得以再回少年,重活一世,在这个强者辈出,天骄纵横,人杰并起的大世当中,且看他如何再续无敌的传说!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无限位面管理局

    无限位面管理局

    当穿越成为一种能力,当你可以随意的进入你希望进入的电影小说世界,那时你会去追求什么??力量,财富,爱情,还是无尽的生命??可是当你拥有的越多,你所面临的困难便越大。那时你将面临选择,你会选择牺牲掉什么??命运是否真的能由自己掌握?没有妥协,没有退让。无论会牺牲什么,我都不会牺牲掉无辜的他人。(忘菩提书友群:85934412有希望和本人交流聊天的书友请加)
  • 人皇传说之诛天九诀

    人皇传说之诛天九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纵横六界,只为情殇。他,本绝世英才,悟出无上道法,奈何为天所妒,遭受万世情劫。辗转九世,受尽欺凌,世世孤苦,为情而亡。终于,十世为人,他绝地雄起,操纵天地戾气、修炼无上道法,争霸天下,纵横六界,只为那一世世被扼杀的爱恋,能再续,能长存。“逆天唯我,我命由心,天若欺我,我必诛天。”
  • 武道惟守

    武道惟守

    科技帝国的窥视,古佛的降临。万界都在窥视这座没有神灵的世界。然勇者无畏,战者无阻,大爱无疆。守护是武者之心,力者之源。武道惟守!
  • 舞女泪

    舞女泪

    在第一次见面,不可一世的他要她出丑,可是她却给了他一个巴掌,然后再对他敬酒,他却没有生气,只是强烈的报复心理完全的占有了他的所有神经,当夜在五光十色中耀眼,她在众人的眼前低微的展现自己,取悦每一个到这里的客人,她绽放的每一个笑容,都带着面具,舞女是不容许对别人付出感情,而他却想把她绑在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