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0600000022

第22章 报告文学(22)

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赵嘉麟先生至今仍然在为他的“图表账”奔波。他通过熟人找到出版社,想把自己最近整理的关于“图表账”的着作出版,留给后人。可一打听,光买一个书号就得花上一万多元。那天他给我打电话时不解地问:现在的出版社怎么会这样呢?按道理出版社出我的书稿应该付作者稿费才对呀?我说,你这是多少年前的老皇历了。现在的出版社出书也有付稿费的,但那必须是他们愿意出的书。比如名人和政要的,再比如畅销的……今年5月,我和几个媒体的朋友在交谈中提起了赵嘉麟先生和他的“图表账”,朋友让我写一篇人物通讯。19日,《现代消费导报》全文刊登了题目为“50年难觅伯乐的发明创造”的文章。

那一天,我又见到了赵嘉麟先生。他拿出医院拍的片子,他指着脖子上的一个黑点说,现在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这里,一到头上就不行了。他说这话的时候很坦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他说,四月初,他带着材料又去了一趟北京,全国工商联、轻工业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营报》社……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在那些部门,他能见到的最大的官儿就是秘书。他说,现在的领导忙得很,有谁愿意听他一个疯老头子叨叨。在许多人眼里,他的做法让人不可理喻。他们不相信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在干这样的事情。人家看到一个老头背着个破包,还以为他是来上访,这让赵嘉麟先生感到非常的痛心。

(“图表账”原名“日记账”,一度改称“以表代账”。今年论证会前,省财政厅建议改称现名)。

补记:赵嘉麟先生已于2006年元月4日病逝,终年81岁。因此,他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也因为他的病逝而付之东流。同时,也将他终生的遗憾留给了我们。

皇甫琪,男,山西原平人,当过农民,下过矿井。出版有小说集《寻找那半个圆》《雪儿》,长篇小说《龙宫》。近年来开始涉足纪实文学创作,在《当代》《山西文学》等期刊发表纪实文学作品10余万字。小说《寻找那半个圆》、纪实文学《岁月有价》分获第四届、第六届全国煤矿乌金文学奖。纪实文学《在底层叙述底层》获《山西文学》2011年度优秀非虚构作品奖。

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之后

王忠权

奇迹,这是一个58岁中学教师创造的奇迹!

有人曾断言:30岁之前在数的领域没有成就的,以后就很难有成就,真的是这样吗?个头娇小,身体黑瘦,头发几乎全白,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达州市达县中学数学教师李中平,却用无数事实粉碎了这个毫无根据的断言,他出成果不仅是在48岁以后,而且这些成果在世界数学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10年前,他一举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发现了《双基定理》规律;10年过去,又有3项在全世界都叫得响的新成就。

一般人的10年,除了过着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小日子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闪亮的痕迹。他却凭着几十年探索数学奥秘的扎实功底,从看似没有什么规律的自然数中探索出许多相关的奥秘,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双基定理之后,又花了8年时间破解了困扰世界数学家500多年,100多名世界级数学家已经研究几百年都没有成功的“全完数都是偶数”这一世界性数学难题。他考虑了几百万亿种不同情况,终于证明这一世界性数学难题,只等今年在重庆、天津、西安、武汉等地的数学专家审查鉴定,再次为中华民族赢得智慧的骄傲。他运用数学李中平曾获奖项原理发明6项国家专利(2项正在审批之中),其中《四色地图地球仪》和《四色地图数学算法》,被美国、瑞典商人看准有极大的商机,他们想用数亿美金买断他四色地球仪的专利权,但被他严厉拒绝了。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发明的专利只能转让给中国人生产,你今天花几亿美金买去,若干年后,可能就会以百亿、千亿从我国赚回去”。这项与数学有关的发明,已经获得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员项目一等奖,达县人民政府奖励他2万元。

2011年7月又出版发行了他近40万字的工具书《平面几何分类证明》。而拥有全世界唯一有“达州”地名的地球仪,其文物价值达数百万元。3月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笔者再次走进他10年前居住的房屋里,不禁为他取得这么难得的成就而惊叹不已!

特别的苦难财富

佛家观点认为:世间许多偶然与必然之间都有着相互联系的规律。笔者清楚记得,10年前去他家中采访,发现他家里摆设非常简朴,几乎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

这次同样发现,除了简陋破旧的家具外,桌子、凳子、床上到处堆着书籍、验算用的纸。那时李中平每月只有400多元退职金,妻子卫其淑在他曾战斗过的学校教小学,每月工资加奖金最多不过800元,这点工资要供女儿上大学和三个家庭的生活费,其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两个竹书架、一个15英寸的彩电和一张旧席梦思床就是他的全部家当。这个对生活要求极低的人,讲起他之所以能在世界最先发现“双基定理”,全缘于他不幸的过去和执着的追求。他很不轻松地讲述了自己凝聚辛酸的过去。

1954年11月23日,四川省达县大滩乡赵拱桥村一社的李恒益和陈自珍夫妇,又迎来了一个儿子,他们从没想过儿子将来会有什么创举,从小到大,像平常农家的孩子一样,穿哥哥、姐姐留下的疤上重疤的衣服,和大人一样艰辛地生产劳作,没有半点特殊。说实在话,在个种特殊的年代,能一日三餐填饱肚子就算很不错了。

李中平上面有三个哥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妹。

他大哥李中轩早就病逝,大姐李中英也嫁到了达县万家乡,按说他应该是受到父亲好好庇护的,可不但没受到庇护,反而因父亲的一段特殊历史,使他命运十分坎坷。父亲李恒益曾在我党地下工作过3年,是早期的地下党员,但因党证被母亲洗衣服时不慎洗溶了,父亲没有了证实过去经历的证件。曾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只有当时也在达县县委地下工作的何永华,但何永华却牺牲在证件洗溶之前,因而一切难以说清楚,他没能得到任何政策性的照顾。1957年,李恒益有一个好友,从部队转业回乡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见其父解放前教过书有文化,抗战结束后,又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代理过3个月保长,就让他写张《一头牛拉不起两把犁》的大字报,批评当时大跃进的浮夸风,结果被人说他反对大跃进而获罪被打得半死不活。1961年其父病逝后,一连串的不幸就降临到了他们兄弟姐妹身上,从此他们的生活进入到无尽的逆境,开始了受不完的不平等待遇。

二哥李中安本在国营达县跃进煤矿,因父亲的历史原因而被下放。妹妹李中翠患病后,也因家里贫穷落下残疾。直到1959年冬,6岁多的李中平才到大滩乡中心小学校读一年级。在达县国土局长位置上退休的邓胜成,曾是他的班主任老师,谈起李中平小时候的情况,很骄傲地说:“那娃儿从小与人不同,读二年级就当上了少先队中队长。虽然他家离学校只有两公里多,中午都不回家吃饭,直到下午放学才回家吃饭。红苕出来时,中午带点红苕干饭,没有时只有挨饿。平时都是赤脚,碰到下雪落雨天,在赤脚上戴着用稻草搓的防滑链,带上母亲千针万线缝扎的布鞋,到学校后洗了脚才穿上布鞋。成绩一直都很好,每次考试总是全校前几名,班上第一名。1966年8月小学毕业升初中,他数学得100分,语文得99.5分,卷子还送到县文化馆展览。这么一个好学生,就因没人证明他父亲是我党早期的党员,并为党地下工作过的经历,达县第一中学和麻柳中学都不敢录取。当年10月麻柳中学办耕读班,仍不录取他,李中平只得回乡务农,与母亲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

小小年纪就为0.3元一个劳动日,像成年人一样肩挑背磨。除此之外,唯一能使他消遣时光的就是抓着书就看,抄爷爷留下的一本厚厚的《李氏宗祖(陇西)家谱》,2000年6月23日,他在《达州日报?周末版》发表的一篇题为《达县李氏“填川”三百年》的文章就得益于抄家谱。

1969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派性斗争结束后,公社兴办初级中学,李中平又去报名读初中。说来奇怪,他每次只交钱领书,每期先是偶尔上几节课,后来是断断续续上课,平时多在家劳动,为挣工分劳动,可每科考试他还是第一名,老师和校领导没有一个不夸他的。1971年春,麻柳区中学高72级招生,经学校和大队推荐,想让他跳过初中毕业直进高中,但他同样没逃脱厄运。理由还是父亲有历史问题,成绩再好也不肯放他一马。1972年1月初中毕业后,学校把他作为第一名推荐给麻柳中学高73级,他却又因父亲问题被卡了壳,只好回家与犁头、铁耙、锄头和粪桶为伴,栽秧挞谷哪样也不得少干。

也许命中有劫总难逃。就在1972年12月,李中平的同学乡邮递员谭显文参军走了,当时的公社党委、革委会决定让他接任邮递员,没想到只隔一个晚上,就由乡武装部长刘兴梓的弟弟顶替了他。同年3月,公社党委、革委会决定让他到农机站开拖拉机兼现金保管员、抽水、打米、磨面,他样样工作都干得非常出色。1973年7月,农机站推荐他上工农兵大学,又因政审关没过被取消。第二年,大队和农机站再次推荐他读大学,公社革委会以安排了工作为由,使他童年时代最想读书的最后一线希望也遭失去。1976年5月,农机站站长邓泽卯因决策错误,花去全站1万元钱买了1958年生产的废车床,达县机械二厂车工廖家华、柏学芳用该车床不能加工零件和螺丝钉,他见国家财产白白流失非常心疼,就向上级陈述该车床不能使用的原因,结果被冤下放。一个月后,他又被公社选为赤脚医生,工作同样干得出色。他在当赤脚医生时,为防止勾端螺旋体病在人群中传播,写了一篇《我喜欢打老鼠》的散文,就是对人们的警醒。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终于给多次失去上学机会的李中平带来一线新的希望。1977年12月,在遭到连报四所省级中专都因父亲历史问题而未被录取的打击后,他不气馁,依然复习,俟机再战,直到1978年4月底,才被达县师范学校补录,被安排到宣汉县师范学校就读。

厚积博学创辉煌

李中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经受了太多的打击,但他仍然是百折不挠。正是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孕育了他,让他在探索自然数间的奥秘上创出一个又一个的惊世之举。

经受了太多磨难、深谙只有知识才能插上腾飞翅膀的李中平,已养成了厚积博学的习惯。他的人生哲理是:沙漠永远都承受不了高楼的重压,知识肤浅是创不出惊人的壮举的。这是他1999年12月31日在《通川日报》发表的文章《我要读书》中的深刻见解,也被他多篇论文所佐证。特别是在看到现在一些老师只为赚钱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时而感慨:“学生不读《古文观止》、四大名着,就等于不学中文;小学生不学算盘,中学生不会阅读《平面几何》就等于不学数学,就等价于学不好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与空间科学,就不懂科学。不阅读只写作业的教学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学生不加重负担才怪呢!”

读师范期间一直是三好学生的李中平,1980年3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他的老家大滩乡小学教书,不仅使他的数学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而且连他教的学生也显得出类拔萃。1985年,达县麻柳区8个乡镇9所学校1500名学生中考,数学总分为120分,110分以上的16人,他教的班就占9名。次年,全区数学满分6人,他教的学生又占5人。1989年,他的学生李春、冯琦初中毕业数学获满分。中专考试,8个满分,一个98分。1989年4月,他教的学生李春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一等奖,1990年学生卫其奎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二等奖。经他指导的学生还在1995年4月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获三等奖。

2000年他所教高2002级学生期中考试,全年级数学90分以上的共5人,他班上的郝佳100分、郭涛99分。所教高2003级学生童平已读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学生林俊东2011年又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他本人先后3次被省、市、县表彰为劳动模范、优秀教师。1991年在第七个教师节里,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殊荣,因教学经验丰富且有创造性,1995年破格被达县中学聘用。

李中平在数学教学中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全在于他平时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在教学中发现、思考和研究问题。他常常把自己探索和发现的一些简便易学、分析问题的方法都用于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快,容易记,能举一反三地解出难度较大的数学题。1990年6月,他认为学生如何学数学这门功课时,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小学数学》杂志发表了《抓住规律触类旁通》的论文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还在《教学通讯》上发表《学习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几点体会》。

为此,他让学生李金洋、李治财运用学过的乘积和乘方知识,用简单方法各算2100和3100的值各是多少,他们很快在课余时间精确算出,分别是126,7650,6002,2822,9461,4967,0320,5376和5133,7752,0732,0113,3103,6461,1297,6562,1272,7021,0752,2001。一篇《2100和3100各是多大的自然数》的科普文章,在当年9月《巨全学刊》上发表。李中平看书也与众不同,不仅特别细,而且多是带着问题看,从中琢磨一些东西,为此发现教材中的许多错误。

在一本数学教参书上,他发现竟有温度与体积关系的题解法是错误的,随后又发现1999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制初级中学《代数》教科书中,已把“0”定为自然数,但许多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定义,依然按旧教材说“0”不是自然数,还有一些求半圆的面积和周长的错误题。于是,他写出《温度与体积的乘积有何意义》、《半圆没有周长和面积》和《教学“0”是自然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文章,发表在《中小学教学》杂志上,在教育界也引起了较强反响。

同类推荐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爱情是一种遇见,不能预期,也无法等待,当它发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冥冥中的注定,还是前世今生的轮回?有些人注定只是匆匆的过客,而有些人,却会一步一步融入你的生活,融入你的心。那是两列相向而来的火车,他在这边,她在那边,不知道对方去往何处,只知道时间在在铁轨上奔跑,带走了一些人的苹果,带走了另一些人的云朵。那美丽的女子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似乎正是为了一朵莫名其妙的云,却不想正好与他的眼睛撞了满怀。几许哀怨伴着几许欣喜的眼神,在他的心底扎下了根。因为陌生,因为转瞬即逝,因为怕失去,就宁愿不拥有……彼此相望,若无其事。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中部、下部》三本书汇集了1901年到2014年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简介、年代、作者介绍、书影、图片等内容。目标读者群不受年龄限制,作为青少年或社会各阶层读者读物、收藏书籍均可。
  • 慕尼黑之恋

    慕尼黑之恋

    走出弗雷德里克街,能听到隐隐的涛声,这是绕城的因河在夜色中奔流。河畔灯光幽暗看不到人影,河面范动着白色的波光,河对岸山影绰约,一派寂寥神秘的景象,与弗雷德里克街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人间的繁华和冷寂,在一个小城里,就展现得如此鲜明。
热门推荐
  •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国学演讲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全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成,开篇讨论国学的概念、定义、范围,接下来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以儒释道墨法数家为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进而以朝代为线索,探讨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国古代思想流变的树状脉络,接着以四书五经、诸子学说与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文笔浅白易懂,为我国国学经典作品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推介与条理清晰的剖析,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
  • 罗素的智慧

    罗素的智慧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久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春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死亡冰星

    死亡冰星

    某年某月的某一刻,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严寒覆盖了整个大地,地球上的生命都渐渐的死去,人类的命运也受到了前所为有的危机~等待他们的是灭亡还是重生~地球为什么会陷入黑暗,地球将何去何从?人类的明天在那里呢?人类是否还会有未来?《死亡冰星》将为你解开所有的迷团!死亡冰星读者群,新群开张,欢迎各位喜爱本书的读者加入。群号:97115503
  • 绝色战神:草包四小姐

    绝色战神:草包四小姐

    她,神界仅次于神主的存在。她,将军府的草包四小姐。当她变成她······这一世,她,便是那草包四小姐!她,将让些欺她,辱她之人,一一除之!你很强?那我比你更强!她,必将傲视群雄!你不负我,我便用真心相待。你若欺我,我必千倍还之!
  •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的科学心理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等方式阐述的,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人物和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科学心理,本人在马斯洛著作《关于科学 的心理学:一种探索》和《存在心理学探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科学心理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养成的科学心理,靠心态推进人生成功,靠心态进行自我实现。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本书作者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了自已对颐和园的爱、悟、情,全书文笔优美、飘逸,极富诗意。
  • 神尊仙宗

    神尊仙宗

    上辈子不被天道眷顾,厄运缠身,出了车祸原本以为将死,结果穿越了,成了一派掌门,系统开启,谁与争锋,灵石?从不缺灵器?全是高等货......叶违天真的要逆天了
  • 倾世女娲:蓦然回首君不见

    倾世女娲:蓦然回首君不见

    她身为女娲后人必须背负着历史的使命,只有褪去红妆身披战甲,保国家的一丝安定。他身为南诏国当朝太子,因为皇位之争遭遇陷害,不得不卷入两国之争。她成为了他跟前的“红人”,是受万人瞩目的“白虎将军”,归朝之后亦然被皇帝提拔为王爷,赐名“武安王”。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使得原本毫无交集的二人相遇,相知。原本都以为自己可以割舍这份情谊,却不想早已儿女情长!灾难始终降临于南诏国,此二人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守护,可结局却不尽人意……南诏城外溪边,静静站着一抹孤零零的倩影,珺芙缓缓闭上双眼,回想着从前的种种,最终眼角溢出了一行泪水。微风拂过,脑海中熟悉的声音戛然而止,珺芙蓦然回首,君已不见……
  •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禅师修述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禅师修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