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9800000015

第15章 乱世出英雄(2)

张良为太子少傅,听说了这事,立刻去拜见刘邦。张良说了许多道理,刘邦居然不理。张良自跟从刘邦以来,刘邦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唯独这次例外,张良知道难以劝谏,便在家里装病。太子太傅叔孙通听说了,进宫直言抗谏说:“从前晋献公宠爱骊姬,废去太子,晋国乱了二十年;秦始皇不早立扶苏,致使秦国灭亡,这是您亲眼看见的。吕后与陛下是患难夫妻,只生太子一人,且太子仁孝,天下共知,为什么要无端废弃呢?如果不听,我便以死相谏。”说着就要拔剑自刎,刘邦连忙制止他说:“我本是说说而已,并未当真。”

不久,刘邦特召太子宴饮,实际上想考察虚实。“商山四皓”听说了,也跟太子一起进宫,刘邦见太子身后坐着四位须眉似雪的老者,十分惊异地问是什么人。四位老者一一自叙姓名。刘邦非常惊愕地说:

“我访聘你们已有好几年,你们总是不来,现在难道是跟我的儿子交游吗?”“四皓”齐声回答说:“陛下轻贱士人,随便辱骂,我们忍受不了污辱,才不来见您。现在听说太子仁厚爱士,天下士人都伸长了脖子盼望太子,愿为太子效死。我们几个人特意远道而来,是想敬奉辅佐太子。”刘邦听了,叹息不已。等太子和“四皓”离开时,刘邦急忙把戚姬叫来,指点着“四皓”的背影说:“不是我不愿立如意为太子,实在是太子羽翼已成,已不能废弃了。”戚姬听后,知道再无希望,当即悲凄欲绝。刘邦也不免伤感,为戚姬作“鸿鹄高飞”词,高声吟唱,音调凄楚。

应该说,张良用“商山四皓”为太子提高威望的这一招,并非张良的独创,早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了。当时,苏代为燕国游说齐国,在没有见到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说:“有一个要卖骏马的人,一连三天,每天早上都牵着马站在市场上,但没有人知道这是一匹骏马,所以无人问津。他去见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卖掉它,接连三天早晨我都来到市场上,却没人来问价。希望您能够绕着我的马细看一番,在离开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我的马,请允许我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不知是否可以?’伯乐答应了,于是就绕着马细看一番,离开后又回过头来看了一下。这样一来,这匹马当天早晨就长了十倍的价钱。如今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看,可是我找不到替我前后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请让我献上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饲马的费用。”

淳于髡说:“我愿意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入宫劝说齐王接见并重用苏代。结果齐王非常喜欢苏代,苏代也因而受到了信任和重用。这虽是纵横家编造的一个故事,但在政治上却屡试不爽。自此以后,刘邦就再也没有动过更换太子的念头。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吕雉操纵了大权。她不仅加紧排斥刘氏势力,更是首先把以往恨之入骨的眼中钉戚姬打入冷宫。吕雉令人剃光了戚姬的满头乌发,又用铁箍子束住她的头颈,再扒下她的宫装,换上赭红色的粗布村装,赶入永巷内圈禁起来,让她整天舂米劳作。

戚姬从未舂过米,感到满腹的悲愤,且哭且舂。不久,她慢慢地编出了一首“舂歌”,在舂米时边舂边唱: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簿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吕雉知道后,大怒如狂,愤然骂道:“贱奴尚敢依靠儿子吗?”公元前194年,吕雉让人毒杀了赵隐王如意。

吕雉既杀死了戚姬的儿子,就更加惨无人道地迫害戚姬。先把她的手指脚趾斩掉,再割去乳房,又剜掉双眼,并熏聋耳朵,饮以哑药,然后放入厕所。吕雉给戚姬取了个名字叫“人猪”。过了几天,吕雉竟叫惠帝前来观看,惠帝问那是什么,有人告诉他那就是戚姬。第二天,戚姬就死了。

惠帝见到戚姬的遭遇后,回到宫中大哭不已,生病一年,不能起床。

后来托人传话给吕雉说:“把戚姬治成那个样子,不是人能干出的事。

我作为您的儿子,到底还是不能治理天下。”从此,汉惠帝纵酒淫乐,不理朝政,消极颓废,于公元前188年忧郁而死。

有人说女人的嫉妒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但像吕雉对戚姬这样的嫉妒和复仇,恐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是典型的“中国风格”。也许,中国的女人具有特殊的秉赋吧,她们的权谋总与残忍相连。吕雉不仅对待同性对手如此残忍,对待异性也毫不手软。

汉朝初年,天下始定,但人心仍未统一,特别是某些重兵在握的将领,总想窥伺时机,以图天下,因此,刘邦格外小心。他在出征叛将陈豨的时候,宫廷之内委于吕雉,宫廷之外委于萧何,他才放心离去。吕雉实在是个有心人,她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树立权威、培植势力的机会,以便日后能够独揽大权。

刘邦怀疑韩信谋反,把他降封留在长安。恰在这时,韩信的舍人栾说派他的弟弟前来送信,报称韩信与陈豨通谋,以前已有密约,这次约定乘夜间不备,打开囚牢,放出囚犯,袭击皇太子,与陈豨遥相呼应。

吕雉得书后忙与萧何商量,密谋商定诛除韩信。吕雉派遣一心腹军士,潜出长安,绕到北方,再复入长安,谎称是刘邦派来,报告已平定陈豨叛乱的消息。群臣不知有诈,都来朝中称贺。吕雉的本意是将韩信诳到宫中,但韩信称病未来拜贺,萧何就被迫走一趟。他来到韩信的家里,韩信只得出见,萧何说韩信的病无关紧要,韩信无奈,只得跟着萧何来到朝廷之上,尚未拜贺,即被拿下。韩信知道不好,急呼萧何,望他救助,谁知萧何早已躲开。

武士把韩信带到吕雉面前,吕雉拿出栾说送来的书信作为谋反的“证据”,韩信当然不服,吕雉说:“现奉皇上诏命,陈豨已就擒,供出由你主使,你的舍人也有书信来告,证据确凿。”韩信还想申辩,吕雉怕夜长梦多,立命推出斩首。就这样,一员功勋卓著的开国大将不明不白地死在吕雉的刀下。

萧何追回韩信,使为大将;又设计拘逮,使之殒命,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何以如此,皆因彼一时,此一时也。彼时刘邦急需人才,此时刘邦要兔死狗烹,吕雉又要压服人心,所以为将为鬼都是出于当时的需要。萧何之为人,也无太多的正直可言,无非是一个足智多谋、谨慎小心、善于趋时避祸的权谋之士罢了。

吕雉杀了韩信,还嫌不够,又借故杀了梁王彭越。刘邦讨伐陈豨的时候,曾到梁地征兵,当时恰值梁王彭越生病,未能前去,刘邦大怒,怀疑彭越谋反。这时恰好梁太仆报称彭越谋反,刘邦就把他抓了起来。

经过调查审讯,弄清了彭越虽镇压叛乱不积极,却并未有谋反的事实,就把他贬为庶人,押在洛阳宫中。后又把他迁至蜀地居住。彭越西行至郑,正碰上从长安到洛阳的吕雉,彭越竟自投杀星,向吕雉哭诉自己无罪,并请居故地昌邑。吕雉满口答应替他说情,把他带至洛阳。暗中教人诬告彭越谋反,将彭越杀于洛阳城外,并把他的三族一起抓来,斩草除根。

吕雉杀了这两位王侯功臣,确实震惊了朝中大臣,令人刮目相看,也拉拢了部分势力。也许,她杀死这些开国大将,还有一个远期目的,那就是为她将来独掌大权扫清道路。

但同时也暴露了她的政治野心。刘邦早看出了这一点,为了在自己死后刘氏政权不致灭亡,他与大臣们一起杀了白马,歃血盟誓说:“如果不是刘氏宗族而被封为王,天下人就一起来讨伐他!”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刘盈懦弱,吕雉独操大权。不久,刘盈被吕雉惊吓而死。吕雉只有刘盈一个亲生儿子,就找了一个宫女生的名叫刘恭的男孩即位,同时杀掉了他的生母。至此,吕雉临朝称制。吕雉临朝称制的八年间,打破了刘邦非刘氏宗族不可称王的规定,大封诸吕,封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其妹吕须(樊哙之妻)为临光侯。

刘氏政权在某种程度上改成为吕氏政权了。

刘恭年龄渐大,知道自己不是吕雉的亲生儿子,有一次恨恨地说:

“太后怎能杀死我母而将我立为皇帝呢?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仇。”吕雉听说后,立即把他幽禁起来,不久后即废掉杀死,然后又立恒山王刘弘为傀儡皇帝。

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7月,吕雉病重,她知道群臣不服,她死后必生大乱,提前对诸吕做了军事安排,并告诫他们说:“我死之后,大臣恐变,一定不要出宫为我送葬,以免为别人控制,要紧握兵权,守住皇宫。”

是月吕雉病死。汉初开国功臣周勃及丞相陈平等人联合其他将领,利用诸吕的犹豫慌乱,一举剪除了他们,将其诛杀殆尽,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吕雉苦心经营的吕氏政权彻底破产。

吕雉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在她临朝称制的八年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安定和发展,应当是有一定历史功绩的。

吕雉从布衣荆钗而至九五之尊,在中国历史上独此一个,绝无第二。

纵观她的一生,可以说机遇占一半,个人的努力也占了一半。前一半是他作为刘邦之妻,贵为皇后,有着别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后一半则靠他自己处处着意、时时留心的长期努力和刚毅残忍的手腕。同是皇帝的妻子,戚姬比吕雉占有更多的优势,但戚姬不会利用,只是一味地哀求刘邦,终于失败,而吕雉则内外兼攻,刚柔并施,终于树立了威望,压服了群臣。

其实,纵观吕雉的一生,其成功的秘诀当在机诈和残忍两点上。中国的封建宫廷,大概是世界上最不讲理、最无道德的地方,在一定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人情,就会败下阵来。为了权力,可以完全不惜付出物质、道德、亲情上的代价,可以昧绝一切良心。

在封建宫廷斗争中,权欲与人性时时交锋,往往是权欲胜、人性败。

当我们捡起失败者的头颅审视的时候,也许可以发现一点点的人性;当我们仰视胜利者的微笑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权欲!

英雄韩信的遗憾

在中国历史上,韩信的名字实在是太著名了,就是汉高祖刘邦,与他相比,恐怕都要逊色三分。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韩信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起自布衣,早年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差点被斩首,后来时来运转,遇到了萧何,才得以施展才华。其间受胯下之辱、漂母赐饭、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二是他为刘邦所忌,为吕雉所杀,其悲剧命运令人惋惜。其三就是他犹豫不决,该称王时没有称王自立,为天下的有志英雄所扼腕叹息。

在上述的三个原因中,第三个原因似乎不是主要的,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原因,上面的两个原因才显得不同寻常。

韩信为何不称王?为何不成王?为何最终身首异处?为何为后世英雄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10月,刘邦进攻项羽,韩信率兵东进,平定赵、燕二国后,又移兵往东攻齐。大军行至平原渡(今山东西北部),韩信接到探马来报,说汉王遣说客郦食其到齐,已说服了齐王田广归汉。韩信想,郦大夫既已说下齐国,我还有何求?应当回师,助汉王攻打楚王。主意已定,便下令扎营,准备择日回师。数日后,韩信升帐议事,说明原因,就要下令拔营而归。这时,谋士蒯通出来劝阻,说道:

“不可!不可!”韩信问道:“齐王归顺,我改道而返,为什么不可呢?”

蒯通说:“将军奉命伐齐,久经周折,才兵至齐国的国境。今汉王遣郦生使齐,凭一张嘴就说降了齐国,是否真实,尚有疑问。何况汉王并未颁下明令,制止将军,怎可凭一传语,就仓猝回军呢?再说,郦生乃一介儒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能降齐国七十余城。将军带甲数万,转战年余,才得赵国五十余城,试想为将数年,反不如一介儒生,岂不惭愧吗?

今为将军计,不如乘齐军不备,长驱直入,扫平齐国。如此,大功才能归于将军。”

韩信闻言,沉吟了片刻,觉得蒯通之言十分有理,但如发兵攻齐,又岂不害了郦食其?当即说道:“你说的虽然有理,但我如果这样做的话,齐国必定杀害郦生,此事使不得!”蒯通听后,笑道:“将军实在是很讲究恩德的啊!我知道将军不肯负郦生,但听说郦生是自荐说齐的,他明知将军正在领兵伐齐,还要如此做,岂不先负了将军吗?”

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勃然而起,即刻调动人马,渡过平原河,直逼历下(今山东济南市西)。齐兵无备,被杀得大败。韩信乘胜追击,斩齐将田解,擒华无伤,一路顺风,直至临淄(今山东临淄市)城下。

齐王田广,齐相田横,本已被郦食其说服,同意归顺汉王,忽闻汉兵杀到,不由大惊,急忙召来郦食其,当面叱道:“我听信你言,本以为可避免刀兵之祸,不想你心怀鬼胎,表面上劝我归汉撤兵,暗使韩信发兵前来,覆我邦家,实在是罪不可赦!”郦食其申辩答道:“韩信发兵,是不知齐地实情,愿大王遣一使臣,同我去面见韩信,我定令他就地止兵,撤出齐境。”齐相田横在旁插言道:“到那时,你定会逃之夭夭,我怎能再受你欺骗!”说着,不容郦食其再行辩解,下令将他投入油鼎,烹杀而死。

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11月,韩信斩龙且,杀齐王田广、平定了齐国。此时,已拥兵数十万,其实力有举足轻重之势,当时的情形是,韩信背汉降楚则汉亡,助汉攻楚则楚灭,自立则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这就引起了楚、汉的重视。

其时,楚汉相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之后,听从了别人的劝告,就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一听,怒火中烧,自己这里形势吃紧,韩信不但不率兵解救,反而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要挟,想做齐王,刘邦当时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刘邦的谋臣张良私下里对刘邦说:

“这时候可不能训斥韩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韩信。现在韩信帮助您,则楚就会灭亡;如果韩信背叛了您,去帮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险了。韩信派人来,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您的态度,您不如干脆封他为齐王,让他守住齐地,至于其他的事,等灭了楚国再说。”刘邦听了张良的话,回头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个假王!”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

汉王刘邦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欣然接受;楚王项羽遣使臣武涉说信归楚,韩信辞谢令回。

谋士蒯通想说服韩信背汉自立,于是面谒韩信说道:“臣近来学习相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则贵不可言。”韩信听他话中有话,就把他带入密室,这才问道:“你刚才所言,是何用意?”蒯通直言道:“当初发难,群雄四起,人才云集,主要是为了灭秦。秦灭之后,楚、汉相争,人民遭难。项王起兵彭城,转战南北,直逼荥阳,威震天下,今久困广武,连年难以进展。汉王率众数十万,据有巩洛,凭借山河,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反连遭失败。臣观天下大势,非有贤者,不能息争。将军可乘机崛起,介于楚、汉之间,助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楚、汉两主的性命,就操在将军手中。如能听臣计,不如两不相助,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静待时机。像将军之大才,据有强齐,齐吞燕赵,拥甲兵数十万,得时西进,为民请命,天下何人不服,何国不从?将来主宰天下,分封诸侯,诸侯皆感德畏威,争相朝齐,岂成就霸王之业吗?

臣闻天与不取,是违背了天命,反受其咎;时至不行,是不用其时,反受其祸。愿将军深思熟虑,勿失良机!”

同类推荐
  • 20几岁就定位

    20几岁就定位

    《20几岁就定位》中的哲理故事,使二十几岁的你在努力、拼搏、憧憬中能够获得呵护心灵、强韧精神的一股内在力量。书中的真实案例能够鼓舞你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都不退缩、勇往直前,坚定地告诉自己“你行,我也行”。书中提到的关于挖掘优势、定位成功的方法,则能够帮助你更清晰、更有针对性地去行动和实践,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快速地成为职场达人,为成就辉煌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每一节的最后,都奉献上一杯“悠闲下午茶”,让你轻轻松松地体会优势,准确定位,唤起强大的自我,激发出潜在的热情和力量。
  • 搬个菠萝晒太阳

    搬个菠萝晒太阳

    这是一本关于爱、幸福以及简单生活的书。小龟坨坨从饲养场被卖到宠物店,在这里它遇到了善良并有些忧郁的主人,还遇到了像亲人一样的伙伴——史努比猫和叮当狗。他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有欢乐也有烦恼,有喜悦也有忧伤,有生存也有死亡。然而坨坨以自己的快乐、温情、爱和单纯打败了所有的不幸,悠然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本书通过一只龟的视角来观察、记录和评论人类的生活,在这里,你能找到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温情、关于信任、关于感恩、关于痛苦、关于幸福的真正含义。
  • 哈佛人生课:哈佛告诉你如何成为社会精英

    哈佛人生课:哈佛告诉你如何成为社会精英

    本书介绍了流传哈佛大学百年的成功原理以及哈佛精神,希望能成为你走向成功巅峰的法宝,内容包括:“明确的目标就像灯塔”、“正确的态度才能保证走在正确的路上”、“坚定的行动胜过激动的语言”等十一章。
  • FBI教你超级读心术

    FBI教你超级读心术

    人心里的话不一定会说出来,说出来的不一定是心里话。无处不在的小反应、小动作,把最不容易被人察觉到的不同表情、不同动作所表达的含义,逐一分类讲解,让你瞬间看透人心,让周围的人和事尽在你的掌控之中。
  • 葛拉西安处世金律

    葛拉西安处世金律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这位17世纪满怀入世热忱的耶稣会教士,对人类的愚行深恶痛绝,言及万事有致于完美的可能,如再辅以变通的技巧,则善必胜恶,而这一切取决于人的自身资源与后天勤奋,警觉、自制、有自知之明及修身养性之道。
热门推荐
  • 大秦仙国

    大秦仙国

    “昊天,你这无道昏君,岂能坐拥三界六道?朕虽不才,亦愿为千万黎民开出一片净土,哪怕魂飞魄散又有何妨?”“勾陈,你这奸诈小人,有何面目统御万神?朕虽身死,大秦虽亡,也要让你无道天庭气运尽毁,永堕地宫又如何?”“唉,朕虽胸有万千豪壮,然天道不公,势要亡我,奈何?奈何!”“昊天,大道佑朕,再获肉身,终有一日,朕会率领百万儿郎再上天庭!”讲述始皇帝的故事,讲述一代圣庭从无到立的历程,天下第一帝,千万年豪情不减,卷土重来战天庭!(PS:这么长时间的构思,二十多次整改大纲,我就不信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得不到别人的聆听,祖龙保佑大秦……)
  • 三圣大传

    三圣大传

    一本着意于人物描写和剧情发展的玄幻类书籍。就不升级,气死你。
  • 快穿系统:女配归来手札

    快穿系统:女配归来手札

    成亲两年,却被一个不知从哪个山旮旯冒出来的绿茶抢了公主之位又抢了她的丈夫。魂魄被系统绑定要她做任务赚足积分,即可帮她重塑肉身以了她复仇的心愿。于是身为公主的顾楚月就开始了掉节操的任务之路,任务目标——抢男人!任务一:《冷面王爷俏王妃》任务二:《抗战花木兰》任务三:《冰山校草恋上灰姑娘》……(亲们请相信安杦,本杦会越写越好的,请大家耐心看下去好吗)
  • 读懂中国智慧

    读懂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有身心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大智慧家。在本书中,人大教授、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冷成金用独特的“以智论史,以史说智”的手法,博采史实,剥开传统文化内核,详实生动地向今人阐释了中国智慧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 冷王的逃妾

    冷王的逃妾

    穿越不是她的错,穿到龙床上更不是她的错,为嘛这群人都围着她恨不得把她五马分尸?皇上?她不稀罕,可为毛他心爱的女人屡屡陷害与她,害她伤痕累累求死不得?这群人如此过分,她若还能忍下去那也太对不起这么多穿越的女主了吧,臭皇帝看你还不乖乖上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公主的复仇史

    复仇公主的复仇史

    十年前,她们是那么的幸福快乐十年后,她们是那么的恐怖冷血
  • 无品知县

    无品知县

    晚清是可恨的、又是可爱的。它孕育了一代人民、铸造了一部血红的历史。帝国有优柔寡断的咸丰,朝廷有蛮横大气的肃顺,江湖有八卦神掌的董海川,民间有皓腕凝雪的缱绻伊人……还有我们那可爱的主人公罗十三。他的到来,使腐败透底的晚清帝国,更添了一丝华然浪漫。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见证风雅

    见证风雅

    本书以南阳作家群中五旬以上部分骨干作家为写作对象。采取散文形式、述评笔法、纪实风格,结合作品及作家创作经历、心路历程,深入探讨盆地文化对南阳作家人格塑造及创作的影响,折射现代、后现代语境下言说方式和叙事模式的变化,以语言本体论来观照当代文学现象,展现作者与文本、生存与命运、艺术追求与语言探索、民族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 逐鹿记

    逐鹿记

    一个一无是处的现代年轻人酒醉后穿越到异时空古代的富裕之家,本以为可以懵懵懂懂幸幸福福的换一种生活,做一个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命运坎坷,暗流涌动,谁可信任?王莽周公,难分忠佞。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架空类的东方玄幻,偶有与正史相类的地方,请不要纠结考据。
  • 霸道首席:前妻,乖乖回来

    霸道首席:前妻,乖乖回来

    他和她双双秉持及时行乐为最高原则,努力践行压倒与被压倒的激励政策,淋漓尽致地营造着一幕一幕啼笑皆非的爱情情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