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8300000027

第27章 名胜、古迹、建筑(1)

1.紫禁城

紫禁城,即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世界上也堪称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群,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呈长方形,占地72万多平方米,周围环绕有50米宽的护城河和10米高的城墙。共有各式宫室建筑890多座,宫殿房舍9 000多间。

故宫的建筑布局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的主要场所,其中心建筑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分立两翼。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居住的地方,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六宫、御花园组成。

午门为紫禁城正门,过午门可看到内金水河,又称玉带河。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正殿,也称“金銮殿”,是皇权的象征,也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位于太和殿的后面,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每年三大节,皇帝在此殿接受贺礼。保和殿为三大殿的末殿。

乾清门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自康熙帝起,清朝皇帝便在此“御门听政”。其西边几间较矮的建筑为军机处,是中央的决策机关。乾清宫为内廷正殿,分东西暖阁,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时处理政事的地方。

在中轴线东侧,有一组由6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即“东六官”,中轴线西侧有“西六宫”,东西六宫的建筑形式、规制、大小都相互对称。

2.万里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 000多年,总长度达5 000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长城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和中国历史上七大奇迹之一,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成为中华民族文明悠久的象征。

3.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明十三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它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十三陵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与陵区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一处风景优美文化内涵深刻的旅游胜地。

4.黄鹤楼

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黄鹤楼最初是一个军事楼,隋唐时期成为观赏楼。历史上黄鹤楼在各代屡建屡毁,清代就重建了4次,现今人见到的黄鹤楼就是1981年重建的。

如今看到的黄鹤楼,是各层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昔日的黄鹤楼轩敞宏伟,辉煌瑰丽,峥嵘缥缈,疑似“仙宫”。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梯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为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5.战国虎符

虎符大多用青铜做成,通常铸成老虎的形状,背部刻有铭文,分为左右两半,右半部留在皇帝或朝廷里,左半部在统掌兵权的将帅或地方官吏手里。调兵遣将时,皇帝便派使臣手执右中部虎符去军中,带兵的将帅拿出左半部虎符相验证,如能合成一只完整的虎符,证明使臣确为皇帝所派,将帅就按使臣传达的命令调遣军队。

历史上有“窃符救赵”的故事。相传,战国时,秦国重兵包围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救,但魏王却迟迟不肯发兵救援。魏王的弟弟信陵君便请赵国女子、魏王的宠姬如姬设法偷出虎符。信陵君得到虎符后,派人杀掉屯兵不前的魏将晋鄙,夺得兵权,击败秦军,解了赵国之围。

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唐代以后废除不用。它为人们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6.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现藏河北省博物馆,以设计精巧、制作精细成为汉代铜灯的珍品。1968年,在河北满城挖掘窦绾墓时发现了这盏宫灯。因灯上刻有“长信家”和“长信尚浴”等字,所以称为“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铜制灯具,灯具的形状为一宫女,左手执灯,右手及衣袖笼在灯上,很自然地形成灯罩。它的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点上灯后,还可以随意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角度。宫女的体内是空的,右臂与烟道相通,蜡烛燃烧的烟尘可以通过右臂进入宫女体内,不使烟尘污染空气。宫女的头部和右臂可以拆卸,便于打扫灯具。

长信宫灯原是西汉文帝赐给刘揭的,后刘揭获罪,宫灯便放在窦太后的长信宫里。后来窦太后又把灯赐给刘胜妻子窦绾,窦绾死后便把它作为陪葬埋在墓里。

7.青铜器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宝贵的古文物青铜制品,它的发掘将商代手工业的发展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而使人们知道青铜器是商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高度发达。

商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常见的礼器、酒器和用具有鼎、鬲、卣、尊、觥、备、盘、盂等约20余种,每种器物的大小不同、式样各异、造型精美、纹饰瑰丽而深厚。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千克,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形制雄伟,世所罕见。

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当时,已经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不同用途的器物各有不同的合金比例。司母戊大方鼎,与《考工记》所谓的钟鼎之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大体相近。

铸造青铜器需要很多道工序,如有制模、制范、熔铸等,这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进行科学的分工并密切配合。在商代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有青铜器铸造作坊,有世代从事生产并精通技术的工匠。生产规模之大,技术水平之高,均为当时世界之最。

8.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是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黏土作胎,用铜、铁、锰、钻等矿物作釉料着色剂,釉里还加入铅作助熔剂,最后经低温(800℃左右)烧制而成。所谓三彩并不限于三种颜色,而以青、绿、黄三色为主的制品最为珍贵,因盛行于唐代,故称为“唐三彩”。

陕西西安曾出土3件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三彩中的精品。唐三彩陶器主要用于冥器和俑,表现内容有建筑、家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样繁多,可再现唐代社会生活风貌,被誉为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9.华严钟

在钟的王国里,堪称世界古钟之王的是北京大钟寺里的华严钟。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将它排在世界古钟前列,历史上只有俄国1733年铸成的“科洛称尔钟”在重量上能超过它,而“科洛称尔钟”在铸成后出现了一条大裂缝,成为一只哑钟。

华严钟也叫永乐钟,铸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据说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庆祝他靖难之役的胜利,回报上天助他夺得帝位之功而铸造的。

大钟高6.94米,最大直径3.3米,厚22厘米,净重46.5吨,悬挂在大钟寺的钟楼里。悬挂大钟的木梁是由8根向内倾斜的立柱和重叠三层的横梁构成的,大钟由1根铜穿钉固定在横梁上。悬钟的柱子很粗,可以合抱,上绘五色金龙,显示着大钟的皇家气派。钟身上铸有佛经、咒语,共23万多字,字迹清晰、端正,无一错漏。铭文布局合理,字距相等,无一空白,可见工匠们在布局计算上的高深造诣。大钟的铜质非常好,历经5个世纪之久,仍完好无损。声音洪亮悠扬,能传到数十里以外,并持续3分钟之久。大钟的声音可以按音律定出音高,与现代标准音高相差无几。

10.西安碑林

陕西西安的碑林,是我国碑石文物荟萃之地,闻名世界。碑林是北宋年间为了保存唐代镌刻的《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以及其他失散在外的碑石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清初始称碑林。经过历代的不断增添、修建,现在共藏有碑石墓志2 300余件,对外展出的有1 000多件。这些碑石保存了大量的书法艺术资料。

书法艺术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但写在绢帛、纸张上的作品容易霉变、虫蛀,很难长久保存,很多珍贵的书法资料只能以碑石的形式保存下来。碑林中荟萃了各代名家的手笔,真、行、草、篆、隶诸体俱全,琳琅满目。其中有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欧阳洵的行书,张旭、怀素的“狂草”,也有米芾、蔡京、苏轼、赵孟顺、董其昌、林则徐等各代名家的墨迹。除了保存书法艺术外,碑林还保存了大量的装饰图案,如碑头螭首,碑座上的线刻纹锦等等。不少碑石还是历史的珍贵资料,如刻有《周易》等12种经书的《开成石经》,是研究古代历史和经书演变的重要文献。《大秦景教流行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代的《陀罗尼经幢》,都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由此可见,碑林可称得上是我国的书法艺术博物馆,又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

11.金銮殿龙椅

北京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召见朝臣、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皇帝的宝座就安放在太和殿正中。

皇帝的宝座叫髹金雕龙木椅,样子与平常座椅大不一样:有一个“圈椅式”的椅背,四根支撑靠手的圆柱上蟠着金光灿灿的龙。底座不采用椅腿、椅撑,而是一个宽约2.5米,进深1米多的“须弥座”。通体髹上黄金,富丽堂皇又气势威严。据专家考证,这座龙椅是明代制品,可能是嘉靖皇帝重建皇极殿时的遗物。

这座龙椅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太和殿里的许多陈设被拆掉,龙椅也随之不知去向。袁世凯坐的是一把椅背极高、椅面较矮的西式大椅,与大殿的整体布局极不协调。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随即恢复了共和体制,但袁世凯的座椅却直到1947年才撤去。为了保持宫廷的原貌,决定重新安放龙椅,可是清代制的龙椅尺寸太小,与太和殿的宏伟气魄不够协调。1959年,故宫博物院专家朱家溍在一张光绪二十六年的旧照片上,看到从前太和殿内的陈设情况,就根据照片中的龙椅式样,四处查找,终于在一处存放旧家具的库房中,发现这座明代龙椅。因为龙椅长期被看做普通家具,随便弃置,弄得残缺不全。后来根据有关资料,请名匠高手修复,共用了934个工日才竣工。

12.马踏飞燕铜像

汉代的马踏飞燕铜像,是中国的艺术珍宝。马踏飞燕铜像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的一座东汉古墓,是墓中近百件青铜车马仪仗俑中的一件。

这件青铜奔马虽然身高只有34.5厘米,但它的身躯却显得十分矫健饱满。奔马四蹄腾起,昂首扬尾,逼真地表现了骏马在疾驰中的形象。马首向左微微昂起,口鼻微微张开,使观者似乎能听到它那粗犷的呼吸和声震田野的嘶鸣。奔马的右蹄下还有一只展翅疾飞的燕子,整个马的重量就靠与燕子之间的右蹄的衔接处支撑着,反映出制作奔马的工匠的智慧和想象力。

马在当时既是轻便而耐劳的畜力,又是作战的重要工具。相传周穆王有8匹骏马,名字有绝土、翻羽等,意思就是骏马飞奔时,蹄不沾土或能超过飞鸟,充分表现了奔腾驰骋的快马的雄姿。

13.彩陶

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了一只淡红色的陶盆。它的形状古朴,盆腹较浅,底部为圆形。陶盆的内壁绘着一条游动的鱼和一个经过装饰、有些变形的人面图案。笔法简练、形象生动,表现了一种原始艺术质朴的美,是彩陶中的一件珍品,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彩陶的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绘画艺术水平,优美的器形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彩陶的纹饰、构图精巧,纹彩绚丽多变。主要有动物纹饰,如鱼纹、蛙纹、鸟纹,还有一些人面纹,其中以鱼纹最为普遍。据说,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含义。所以,可以看出,这类纹饰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及他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彩陶中还有一种作为装饰的图案纹样,如圆点、直线、三角、曲线等等,一般都有特定的含义。彩陶艺术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状况,也反映了原始人的审美意识和原始的宗教观念。

14.秦始皇陵兵马俑

人们总会把中国的名胜与长城、故宫、秦皇陵、秦始皇兵马俑等联在一起。在1987年,秦陵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南1千米处被发现的。这些威风凛凛,排列整齐的兵马俑,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情况以及古代战争的阵法。

一号坑内,车、步兵相间,以步兵为主。二号坑内主要是车兵,也有骑兵、步兵,形成车、骑、步兵联队。三号坑内出土了一辆髹漆彩绘华盖战车,两侧有仪仗队。

兵马俑向人们展现了2 000多年前壮阔的军容阵势。陶马高1.5米,长2米,体形健硕,肌肉丰满,匹匹都像是奔驰战场的骏马。陶俑身高1.75~1.95米,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体格魁伟,体态匀称。陶俑又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全部面东排列。

15.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雕像高20米、长57米,是古代埃及的奇观。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狮身人面像是能工巧匠用一块天然大岩石凿成的。最近埃及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不出观点。

埃及学者们认为狮身人面像最初是由风雕刻的。被狂风刮起的飞沙走石从左右前后、四面八方不断地对岩石进行“镌刻”和“加工”,天长地久便形成雕像的“毛坯”,而古埃及的雕刻匠仅仅是对风的“创作”进行了加工,使之完善而已。

同类推荐
  • 趣谈老北京文化

    趣谈老北京文化

    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就是所谓的左右对称。因此,就出现了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笔者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例如:京城“内九”、“外七”等十六座城门以及雄伟的天安门;精美壮观的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等。从多种角度描述了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巧夺天宫的技术展现给广大读者。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后,首都北京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追述过去一两百年来的各种骗局,从军事、政治、科学、文学到灵异,无奇不有。骗局的英文为hoax,来自过去魔术师的咒文hocus pocus。有的骗局是犯罪行为,有的只是玩笑,有的可能是二者的混合体。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 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 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种之一。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杀手也倾城

    穿越之杀手也倾城

    她,前世代号为白狐。一朝穿越竟成了废物。搞什么搞,老天你也太不公了!既然这样,我就逆了这天。看她怎样从废物变成强者。傲视天下
  • 创世神遗

    创世神遗

    “小子,你想要成为神吗?”“想。”可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网中蝎

    网中蝎

    山猫王森出差未回,济南城内连爆三大无头公案:万山古董店光天化日之下被独行大盗劫掠巨宝!年轻忠实的伙计追贼被杀,惨死街头!侦缉队长离奇失踪,数日后发现其陈尸于妙龄女子独居之阁楼上!案件轰动济南城内外,而且十分棘手。王森苦无头绪,偏又被美丽温婉少女痴缠!
  • 无面人小区

    无面人小区

    本是穷比大学生的我,偶然被神秘中间人介绍一份家教兼职,却因此接连发生一系列诡异绝伦、跌宕起伏的怪事……
  • 九斋

    九斋

    冬日里一场感冒,让我几经波折,连日的怪梦穿插着现实的记忆,吸引着我,荒村,灵车,九斋
  • 校花的全职保镖

    校花的全职保镖

    偶然得到《超级异能》的陈凡,虐仇人、泡美女,更是荣升美女的全职全天保镖。打造金钱帝国,揪出幕后黑手,摧毁险恶阴谋,保卫地球和平,别笑,这些都是真的。他的敌人可不仅仅是土豪与政客那么简单……
  • 无上炎尊

    无上炎尊

    一个穿越的到异界的少年,不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看他如何玩转异界大陆。
  • 黑帮总裁霸宠妹妹

    黑帮总裁霸宠妹妹

    韩曦辰,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白道上,他是龙头企业的成功总裁。黑道上,他是人见人怕的黑帮老大。曾经,她爱他爱得撕心裂肺。如今,她恨他恨得痛彻心扉。五年前,她把初夜献给他。他却把她父亲的尸体送给她。于是,她带着仇恨远去。五年后,她勇敢站在他面前,带着仇恨靠近。复仇的游戏开始上演。是仇恨战胜爱情?还是爱情战胜仇恨?
  • 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

    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