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7000000004

第4章 开国:六边形合力驱动的时代(3)

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的部将,但是因为郑氏集团内部的矛盾使他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他无奈之际向清朝投降,但因为他的身份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受到重用。是康熙发现了他,并且对他给予支持,在他处境比较艰难的时候康熙几次施以援手。在康熙的谋划下,他才能够施展才华,建立赫赫的战功。

施琅被康熙重用之后,本来打算马上发兵攻打台湾。正当施琅雄心勃勃地筹备此事时,康熙却下令撤水师,召施琅入京任内大臣,不再议武力征台。康熙这样做主要是迫于形势,而不是对施琅一意罢贬。因为主抚派在当时占了上风,而且部分大臣对施琅不信任。当时对施琅的不利因素比较多:他不仅是郑成功的旧部,而且曾经前后两次率兵征台未果,还损兵折将。当时清统治集团对明郑降将多不信任,曾下令把这些降清士兵官员迁往内地各省安插,对施琅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当时清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其他的国内大事上,所以康熙也只好下令撤兵。施琅一再表示应该出兵,他的观点引起了反对派的注意。出于对他的保护,康熙召施琅入京。施琅到北京后,康熙任命他为内大臣,并撤福建水师,不再议征台之事。表面上看,停议征台对施琅是贬,但实际上施琅从福建水师提督调任内大臣,则贬中有褒。康熙通过这次人事调动,把施琅从争议的风口浪尖上调离,准备在适当时机再委以重任,更是对他的保护。

在帮助他躲过非议之后,康熙再次起用施琅,表现出了对他的器重。1681年,清朝、郑氏集团双方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事件。这一年郑经去世,郑克塽继位,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激化。而清方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来考虑平台的问题。这是施琅复出的契机。康熙深知平台不是一件易事,早在康熙十七年他就要姚启圣等遴选福建水师提督,条件“非才略优长,谙练军事不可”。

据此,姚启圣就力荐施琅。但此次重新起用施琅却与施琅的同乡大学士李光地很有关系。据《清史稿》所记,康熙曾先后两次就福建水师提督人选事征求过李光地的意见。第一次李答以施琅“海上路熟,海上事他亦知得详细,海贼甚畏之”。第二次康熙就“命将”问题又一次征求他的意见,他认为“计量起来还是施琅”。理由是施琅是“海上世仇,其心可保。又熟悉海上情形,其人还有谋略,为海上所畏”。在李光地的力荐下,几乎没有经过太多周折,康熙便谕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他赞扬施琅熟悉彼处地形、海寇情形,要“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并认为如果不派遣施琅去,“台湾所不能定”。施琅离京赴任前,康熙又语重心长地说:“尔至地方当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以靖海疆。海氛一日,则民生一日不宁。尔当相机进取,以副朕委任至意。”

为了保证施琅能够顺利用兵,康熙对他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信任,同意让施琅一人负责对台军事。历史上许多失败的战例,不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发生,而是在将领之间互相掣肘,贻误战机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施琅一到厦门,立即上疏要求专征台湾,即军事指挥由他独自决策。康熙对此比较认可,但是出于对施琅的保护,他第一次没有同意。在施琅再次上疏之后,康熙为了杜绝大臣们的反对意见,有意地把施琅的意见交大臣讨论。大学士明珠明白康熙的心意,表示赞成施琅的意见。有明珠的附和,康熙帝立即表示同意明珠意见,下令“施琅相机自行进剿”。

康熙批准“专征”之后,施琅大受鼓舞。由于康熙的支持,施琅在攻占澎湖、招抚台湾时,进展便比较顺利。施琅不但军事指挥得当,而且招抚郑氏集团,采取的策略也十分高明,没有掺杂半点报私仇的杂念。当一些部众劝他对郑部“急扑灭之,以雪前仇”时,他说:“吾此行上为国下归民耳,若其衔璧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为有?”施琅此举,尽可能地团结了郑氏集团。可以说正是康熙对他的信任与厚待,才让一个原本怀着血海深仇的施琅,变成了一个不计个人私怨、以大局为重的施琅。

康熙对施琅的信任没有白费,正是因为他的信任,让施琅觉得遇到了真正能够赏识自己的明主,于是施琅也忠心回报。在康熙的鼓励、保护、信任下,1683年6月,施琅奉命率水师两万余人,战船两百余艘,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彭,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施琅占据澎湖,居高临下,对郑军实行招抚。郑克塽见大势已去,遂同意归附清廷,实行和平统一。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在清初是一件大事,施琅为此立了大功。康熙把台湾的归附看成是施琅为清朝“扫数十年不庭之巨寇,扩数千里未辟之遐封”。他在施琅封侯的“制诰”中称赞他“矢心报国,大展壮猷,筹划周详,布置允当,建兹伟伐,宜沛殊恩”。

康熙的信任,换来施琅的忠诚,这在清朝的人才攻略中,是绝对值得书写的一页。在几十年间,满人能够从偏处一隅变为整个中国的统治者,这种信任与忠诚的双向交流是其制胜的法宝。

攻身与攻心:“头发的故事”

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做“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过,在清朝初年,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番景象,那就是在攻城、攻心之外,还有一种战术,那就是“攻身”。

什么是“攻身”?这就要联系到北方的一种习俗了。北方有些地区有一个习俗,在农历正月里是不能理发(剃头)的,否则会对自己的舅舅不利。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习俗实际上包含着几百年前一段惊天动地的“攻身”隐情?

这场“攻身”战,就是清初历史上著名的“剃发”故事。

攻身即是攻心

孔子曾经对学生们说过:“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都要披散头发,衣服向左开衩,变成野蛮人。”在孔子的心里,野蛮人除了其不懂“礼乐”之外,其发型更是一个明显标志。

古代的读书人,很多都是读着孔孟之书成长的,因而孔子的这种“发型标志”观点自然也就被他们广泛接受。在他们看来,少数民族的发型和衣着与中原不同,只能用中原的文明来教化他们,而不能被他们所同化。

但是,一旦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成了中原的统治者,也许形势就会逆转。而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逆转就发生在清朝,清朝对全中国最大的一个影响,可能也就是“剃发”。

早在建国时期,清朝统治者就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人的发式,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用本民族的习俗来同化投降者的行为,还没有上升到心理、价值观方面。

顺治元年,多尔衮护送年幼的顺治皇帝进入紫禁城称帝的时候,因为中国的大部分领土还不在清朝的控制之中,所以多尔衮就颁发过一道诏书,明确宣布“文臣衣冠暂从明制”。这道诏书的意思,就是要打消汉人心中“发型标志”的民族观的顾虑。多尔衮想在汉人面前摆出大度、宽容的姿态,告诉汉人不必和满人一样剃发。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十分高明的。但是仅仅一年之后,随着清兵势如破竹般击溃李自成、横扫江南消灭明王朝的主要抵抗力量之后,由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代七岁的小皇帝顺治颁发了《薙发诏书》。

如果冷静地看,剃发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发型代表不了什么,如果强行要求剃发,不但会表现出统治者的狭隘,而且会让广大的汉人觉得这是用满人的习俗强加给汉人。但是从清朝高层统治者的角度看来,却不是这样。在当时,虽然清朝军队所向披靡,但是抵抗的力量却并未平息,而且很多地方性的抵抗都是由怀有强烈民族情绪的士大夫组织的,他们反对清朝的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发型标志”。

因而多尔衮打算从头发入手,通过剃发来考验广大疆域内民众的臣服程度,还要用剃发这一形式向普通百姓灌输改朝换代的直观感受,更是要以此挫败传统的儒家学说,使万千民众彻底臣服。头发竟然承载了这么多沉重的信息,那么剃还是不剃,就不是一个个人卫生和审美的问题,而是上升到民族感情、价值观与政治立场的大问题了。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报之时,多尔衮马上遣使命令在江南前线的总指挥豫亲王多铎进行剃发工作。还明确表示“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除了江南地区之外,多尔衮还向礼部颁布诏令,要求“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要求礼部通告全国军民剃发。规定实行期限,自布告之日起,京城内外限于十日内,各地方也要在通令到达后的十日内“尽行剃发”,还规定了违反这一命令的惩治办法。多尔衮在命令中严厉地说:“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这完全就是把剃发这一习惯问题上升到政治立场的层次,要把满人的习俗强行推广到全国,并且用剃发来征服人心。

可以说在这场剃发闹剧中,对头发的攻打,不亚于在战场上对一座重要城池的攻打,因为这道命令执行与否、成功与否,将直接说明清朝统治是否稳固。这也难怪多尔衮如此急躁、如此暴戾了。

在多尔衮下令给多铎之后,投降多铎的南明官员钱谦益劝告说:“吴地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毋须再烦兵锋大举。”钱谦益此话水分不是太大。各地乡绅为了自保,纷纷在城墙上大书“顺民”二字。钱谦益与各地乡绅的信中也称大清“名正言顺,天与人归”。尤其是对扬州十日的恐惧,一向生活安逸的江南人民在心理上确实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开始认真思考顽强抵抗后的毁灭后果。

偏偏就在此时,清廷下了剃发令。本来,在1645年六月,清豫王多铎还下过一道命令:“剃头一事,本国相治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可以说,多铎的命令给江南人士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多尔衮却下令所有汉人都必须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攻身引发的攻城

剃发令一下,不但天下哗然,那些抱着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操守的读书人,更是充满了抵触情绪。但是清朝统治者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为了保证推行剃发令能够执行到底,以多尔衮为代表的高层下令,对起义反抗的义军进行武力镇压,这种镇压,还伴随着抢掠和血腥屠戮,以及杀人立威。

同类推荐
  • 诛元璋

    诛元璋

    沈覆穿越了!他穿越去了元末,华夏史上的又一个大争之世!在那个将星倍出的年代,看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渔家小子,变成影响天下走势的一代霸主。收朱元璋做小弟要不要?和沈万三一起称银子要不要?学绝世武功!战高邮!战鄱阳湖!消灭残元!中兴汉家天下要不要?QQ群号:28868593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一个冷酷,自私的杀手。来到不属于他的时代,拥有一个不属于他的身份,到处都是他的敌人。他该做什么?他又该何去何从?在他的意识中,只有自己,只爱自己,真真一个祸害也。东印度公司称他为祸害,因为他赚取了本该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满清人称他为祸害,因为他是大明皇室余孽却成功颠覆了大清王朝;西班牙人称他为祸害,因为他取代了西班牙在海上的霸权地位;英国人称他为祸害,因为他将不列颠治下的殖民地全部收入他囊中;虽然他做了一辈子祸害,但是他却被阳光之下的所有的华人铭记,这位祸害大人,再一次塑造了华夏人那永不分割的魂灵,也铸造了炎黄人那无限伟大的民族之魂。讨论群:50927240。欢迎大家加入。
  • 我们去西线

    我们去西线

    本小说为短篇小说,发于庆祝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时。所有历史背景均为网络资料可查询,主要人物为虚构,历史路线绝无任何虚假崩塌。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盟国官兵及平民致以崇高的敬意,祈求世界和平。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晋代衣冠之与妖为契

    晋代衣冠之与妖为契

    与妖为契,愿以魂魄相许,我不为王,只期清明朝局。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位,由于司马衷天生智力低下,皇后贾南风执掌朝政。权力之争中存在着无数的牺牲品,作为书法家为后世所知的卫瓘在贾后夺权的政变中惨遭灭门。慷慨就义还是出卖灵魂,作为卫氏后人的卫璪(zǎo)该如何抉择?卫璪的一生经历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本文试图通过卫璪的视角见证西晋王朝的中兴、衰落与灭亡。本文尽最大努力符合史实,但毕竟朝代久远,史书记载也有模糊与矛盾之处,对作者发挥想象的部分,请读者见谅。
热门推荐
  • 落霞星辰

    落霞星辰

    一个落魄的皇子一个天生的废材,一条名为落霞星辰的奇异项链……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关乎千年的秘密……寂落凝霜霜满天,修行为傲傲欺人,欲名独上灌天下,转头成空化悲悯全新的修炼体系,个性独特的职业,写心中的玄幻故事,一切尽在落霞星辰ps:本书讲究循环渐进,属于慢热型
  • 腹黑狂妃:绝色大小姐

    腹黑狂妃:绝色大小姐

    杀手?特工?天才?她都不是,她是笑颜如花、腹黑凶猛、狡猾如狐的兰府家主。想毁她清白的,被剁掉小指扔出去喂狗;想霸她家业的,被逼死在宗庙大殿;想黑她名节,让她嫁不出去?sorry,她一不小心搞定了权倾天下、酷炫狂霸拽的摄政王大人!他:“夫人,外面盛传我惧内!”她眨巴眨巴眼睛,一脸无辜:“哪个不长眼的乱嚼舌根,拉出去砍了!”他:“我!”她:“……”
  • 邪帝狂妻:绝世废材大小姐

    邪帝狂妻:绝世废材大小姐

    她,是二十五世纪神偷杀手,一朝穿越,她换做她强势归来!所到之处,啪啪打脸!什么?废材?草包?不受宠?不好意思,这些标签你们统统拿回去自己用吧!太子退婚?又不好意思!是本姑娘退夫才对!捡萌宠,扒东西,炼丹药,手到擒来!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傲视九天!不肖想,穿越来的第一天竟惹上一只甩不掉的妖孽?某男邪魅一笑道:“晚上记得早点回来,陪我。”某女柳眉一挑,横眉冷对,“那谁!出来,我们聊聊人生!
  • 潮起的历史,潮落的时光

    潮起的历史,潮落的时光

    建州三零年,一双能够改天幻日的大手拨动下,海平六部陷入了惊天动地的争夺混战,一直是竞敌的尼兰塔部落跟赫那里部落纷争不断演化成战争,飞驰的骏马,漫天飞扬的黄土砂砾,寸草不生的荒地山沟,映日的红色足足持续了一年,后来,赫那里的首领:纳布吉塔和福晋:丽琅呼伦请求了元明帝国跟西诺皇朝的帮助,元明帝派出了百万雄狮跟西诺皇朝派出的精锐炮兵压倒性的解决了战争。。。而江山代代人才出,修养生息了10年后的草原大地发生了更加重大的变化。女真部落的最年轻的首领:达木齐尔成为了元明帝国的命定的都督大人监管着海平六部的一切动向。而此时,尼兰塔部再次挑起了草原上的战争。他们以自己拥兵20万为荣,跟各大小部落纷争不断。为了巩固自己部落的和平及平定各方利益,达木齐尔率领大部与海平最古老的部落:赫那里部共同抵抗尼兰塔大军并获得丰硕的胜利。建州四二年,传闻中的草原最美丽最动人的第一格格孟古赫那里与女真都督成婚。。故事从这里开始了,又该是从哪里结束呢?截取片段:“阿娅,我们大婚有三年了,这几年来,爷就只有你一个福晋,别说侧福晋,一旁的侍女都没碰过,若不是为了与赫那里的联盟,恐怕我不会答应娶这位妹子进府的”。“乖啊,别胡思乱想,好好养身体,等你身体养好了,咱们就要个孩子吧。“达木齐尔温柔的亲了亲米娅的脸颊道。看着远处边弹边唱的女子,孟古笑了笑道:“所以公公要记得刚才的诺言哦。”最后,米娅捧着琵琶在热烈的掌声中站了起来,姿态优雅的缓缓走到达木齐尔身旁。而作为都督府女主人备胎的孟古,在送嫁来女真的赫那里大伙们的注视下,大大咧咧的站了起来道:米娅福晋果然好才艺,孟古赫那里非常感谢都督跟福晋的厚爱,孟古也准备了一首瑶儿,借此机会感谢我赫那里的勇士们陪伴我到女真,也祝愿在座的兄弟姐妹们如词儿般唱到:幸福地久天长。衣衫褴褛的达木齐尔抱着昏迷的米娅目光凄凉的看着远方低着头披头散发的孟古道:“抱歉了,丫头,爷答应过阿娅的,所以,和离书我会让人送到赫那的。。。在一次次的危险中是谁放开了谁的手,又是谁一次次的用自己的性命救了谁?匆匆十年过去了,时光依旧在流转着,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一唱一跳,琴瑟和美,被黄沙掩盖了秘密,在诡异的朝廷高座上,他们一唱一和,并肩的撑起了草原第一王朝,被登记在千秋史书里面。
  •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本书生动而详细地考察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重要批评流派,是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入门书,其中主要涉及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读者导向批评、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非裔美国文学批评、酷儿理论和生态批评等。
  • 冷漠王爷妃本轻狂

    冷漠王爷妃本轻狂

    她是相府不受宠的嫡女,却因一纸婚约命丧黄泉。她是冷酷杀手,从不相信爱情,却因一次意外丧命,当她成为她时会有怎么样的遭遇。当她成为她,遭遇炎王府的冷漠王爷,会发生什么样的妙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推倒师傅做相公

    推倒师傅做相公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扶手的一救,是劫难,还是理不清的宿缘?早知如此牵绊人心,又何若当初不相识;补她流离的童年欢乐,却弥补不了她那纯澈的情份。落叶聚还散。念太多不如不念,思太多不如不思。相缠如青丝的情谊,相伴远长的恩情,是情,还是爱,可已经是早就注定。月夜思量,意未尽,两相忘,枫叶染霜,寒露里又是谁人墨韵飘香?师傅,喜欢一个人怎么办呢?忘掉师傅,那我一定会忘掉你……
  • 总裁娇妻出逃中

    总裁娇妻出逃中

    一纸婚约,她以为眼前这个男人就是这辈子的依靠。终于,家族企业遭吞并,父亲被气死,姐妹离散,她才看清枕边的男人——冷血。无情。演技一流。三年后,她手挽丈夫,携带幼子,优雅的出席聚会。“你敢背着我找别的男人?别忘了,我才是你丈夫!”后院围墙前,男人大手掐上她细长的脖子,痛苦而隐忍。“先生,你认错人了。你如果再不放手,我会告你故意伤害。”她的目光前所未有的陌生和冷静。他突然慌了……【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梦中那个男子你等一等

    梦中那个男子你等一等

    昨晚做了一个美梦,在梦中我就意识到那个梦真的超级美,可惜的是我同时也意识到那只是一个梦,一个梦而已!梦中的那个男生,就是我从小一直喜欢的类型,正直、勇敢而且是个警察......可是现实告诉我,那就是一个梦,并且我该起床了,啊......梦中那个男子,你可不可以等一等呢......
  • 来世绝不放过你之双龙传说

    来世绝不放过你之双龙传说

    前世她是一位受万千精灵喜欢的幻镜女神,幻镜破碎后,她的灵魂分成2个阶段。曲烟雨回到国内的第一个消息就是今天是暗恋了15年的少年-秦长彦的婚礼。被车撞飞的她本应该死去,却穿越到一个未知的朝代。便开始了,她的追求美男之道,得知有7大美男正待她的召唤后,她开始踏上魔法之旅,并把幻镜的碎片全部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