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200000304

第304章 青春皇帝,玩乐天子(3)

本朝历史上,利用宦官制约武将的先例是从乾元元年创下的。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期,唐肃宗李亨为了毕其功于一役,集结了数十万重兵,准备一举歼灭盘踞在邺城的安庆绪。出于对武将的不信任,肃宗就发明了一个“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头衔,授予了宦官鱼朝恩,让他担任实质上的统帅。后来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邺城之战遭遇惨败,六十万大军顷刻之间星流云散。尽管有此前车之鉴,可后来的大唐天子还是旧习未改,仍旧对宦官情有独钟。比如宪宗一朝,就屡屡因为宠幸宦官而在战场上吃了大亏,后来由于裴度指出了症结所在,及时召回了监军宦官,才有了李愬的“雪夜袭蔡州”和淮西大捷,也才有了随之而来的“元和中兴”。然而,到了穆宗这一朝,一切又都恢复原样了。监军宦官依旧在战场上指手画脚,偶有小胜则飞书报捷,自以为功,打了败仗就乱扣黑锅,归罪诸将。更有甚者,有些宦官还把部分精锐士兵挑选出来,充当自己的卫队,而把剩下的老弱残兵推上战场。有这样的一帮瘟神在左右战局,朝廷的胜利又从何谈起呢?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问题——穆宗朝廷不仅派遣宦官去制约将帅,而且本身更喜欢对千里之外的战场指手画脚。

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凡用兵,举动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致使前线将士“不知所从”。很多时候,朝廷会不顾前线的具体情况,“不度可否,唯督令速战”。魏博节度使田布之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朝廷造成的。

鉴于上述三个原因,穆宗朝廷输掉这场战争也可以算是自取其咎、罪有应得了。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穆宗君臣在这几年中的政治表现,也许只能用下面这八个字——天子昏庸,宰相无能。

自从穆宗即位,先后登场的宰相有萧俛、段文昌、崔植、杜元颖、王播。对于这几个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评语,叫“皆庸才,无远略……不知安危大体”。

这样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到了长庆二年春,萧俛、段文昌已陆续离开相位,宰相班子还有崔植、杜元颖、王播三人。

崔植,元和十五年八月入相,以前的职务是御史中丞;杜元颖,长庆元年二月以户部侍郎衔入相,此前是翰林学士。这两人都没有什么突出才干,上位后也是庸庸碌碌,无可称道。而最后入相的王播,更不是什么好鸟。

此人本是西川节度使,靠巴结宦官得以回朝,故而颇受朝议抨击。前任宰相萧俛就是因为看不惯此人才愤然辞职的,但穆宗对王播却极为宠幸,一回朝就任其为刑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

王播一贯善于钻营拍马,当然不会令穆宗失望。一当上盐铁转运使,王播马上大事聚敛,对民间的茶叶经营课以重税,“每百钱加税五十”,惹得言官们纷纷上疏,极力反对。可穆宗一看王播生财有道,对他愈加赏识,没过多久就让他入相了,并且仍然保留他的盐铁转运使之职。王播上位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向穆宗献媚,“专以承迎为事,未尝言国家安危。”

显而易见,穆宗登基后任命的宰相,没有一个令朝野满意,更无一人能以天下为己任,比起宪宗朝的宰相,可谓相去不啻霄壤。

长庆二年二月,也就是河北战事刚刚以妥协告终的时候,穆宗又任命了一个宰相。

此人很有才,诗写得很牛,在唐代诗坛上拥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一生写下的诗歌数以千计,其中就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这个牛人就是元稹。

元稹,字微之,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天性聪颖,勤奋好学,故而“少有才名”,年纪轻轻便登第入仕。他和白居易是科举同榜,又是好友,两人差不多同时进入仕途,而且诗名并驾齐驱,冠绝当世。据说宪、穆年间,言诗者必称元、白。元稹的诗,“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旧唐书·元稹传》)

由于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能够入仕全凭个人奋斗,所以元稹从政之初,很有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他的第一个官职是右拾遗,属于谏官之列。

元稹认为,自己既然身为谏官,就应该忠言进谏,指陈朝政阙失,因此上任不久,就给当时刚即位的宪宗呈上了一道洋洋数千言的奏疏。

宪宗看完,甚为赏识,随即在延英殿召他问对。

初试啼声就引起了天子的关注,令元稹大为振奋。然而,他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得罪了当时的宰执大臣。

在那帮官场老油条看来,这毛头小子的乌纱帽还没戴几天,就敢对朝政大放厥词,分明是不懂规矩,不能不给他点颜色瞧瞧。

没过几天,元稹就被逐出了朝廷,贬为河南县尉。

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尤其是刚进入官场,最大的优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对一切丑恶现象开炮,可最大的缺点就是——摔了跟头也不长教训。

元稹没有因为这次挫折而学乖。几年后,朝廷起用他为监察御史,命他出使东川。元稹一到任,就捋起袖子挖出了一桩陈年旧案,涉案人是已故东川节度使严砺。

自古以来,权力跟腐败总是一对孪生子,官越大,屁股往往越不干净,差别只在有没有被曝光罢了。元稹经过一番明察暗访,发现严砺生前曾滥用职权,肆意侵吞下级官吏和百姓的财产,而且数额巨大,随即毫不犹豫地上疏指控。宪宗命人复查,果有其事,但严砥已死,无人抵罪,宪宗一怒之下,就对东川七个州的刺史都进行了责罚。作为严砺的旧属,他们就算没有同流合污,至少也存在知情不举的包庇嫌疑。

元稹此举,再次惹恼了当权人物。

官场就是一张网,无论此官与彼官表面上相距多远,背后都可能存在无形而坚固的利益联结。年轻的元稹看不见这张网,更看不见这张网后面的一切,所以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当时,朝中的几个宰相都跟严砺有很深的私交,一看元稹这小子为了追求政绩,居然拿死人来做文章,顿时大为恼怒,马上把他调离了长安,让他到东都洛阳去坐冷板凳。

可是,到了东都后,元稹的臭脾气还是没改,没过多久又盯上了他的顶头上司、河南尹房式,将他的一些不法之事向朝廷告发。

宪宗命人核查,证实了房式的违法行径,遂将其罚俸一月,同时征召元稹回朝。

不畏权贵、刚直敢言的元稹两次遭贬,却又两次复起,足以表明天子对他的信任和赏识。

元稹大感快慰,越发相信自己的为官之道是正确的。

元和五年二月,元稹迎着和煦的春风踏上了回京之路。

然而,此时的元稹万万没想到,他仕途上的最大一次挫折,已经在前方的不远处等待着他。

这一天,元稹走到华州,见天色已晚,便就近到一个叫“敷水驿”的驿站下榻。当时,专门接待官员的驿站通常设有上、中、下三种规格的房间,级别高的官员住上房,同级别的则是先到先住。元稹到驿站时,上房还没有人住,驿吏自然把他安排到了上房。

片刻后,麻烦来了。一个叫刘士元的内侍宦官也到了这里,嚷嚷着要住上房。驿吏一看是宦官,不敢怠慢,赶紧跟元稹商量,想让他挪个地方。

年轻气盛的元稹本来就对宦官没有好感,而且自己又是先来的,当然不肯让。驿吏无奈,只好如实告诉刘士元。

刘士元一打听,不过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御史,竟然敢跟他较劲,顿时勃然大怒,带上手下冲了上去,一下子就把房门撞开了。

此时,元稹已经脱了衣服和鞋子,正准备就寝。刘士元凶神恶煞地冲进来,不由分说,挥起马鞭往他脸上就是一下。

元稹捂着火辣生疼的脸颊,当场就懵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元稹见对方人多势众,而且还带着家伙,压根不敢反抗,赶紧拔腿就跑,连衣服和鞋子都顾不上穿。

当时的宦官都是骄横霸道的主,刘士元当然不肯轻易放过元稹。他一边挥舞鞭子穷追不舍,一边还叫手下把元稹的马牵走,再把弓箭拿来,一副非把元稹弄死不可的架势。

元稹吓得魂飞魄散,穿着袜子满驿站乱蹿,最后好不容易才逃离了敷水驿,狼狈不堪地回到了长安。

此事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所周知,宪宗一向宠幸宦官。虽然他对元稹不乏好感,但在这件事上,宪宗最后还是偏向了宦官。此外,宰相们本来就看这姓元的小子不顺眼,如今出了这档子事,他们正好落井下石,拿他开刀。

几天后,朝廷便以元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为由,把他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贬谪令一下,好友白居易大为不平,接连上疏替他喊冤。时任翰林学士的李绛、崔群也面见宪宗,极言元稹无罪。

但是,宪宗不为所动,还是维持原判。

就这样,元稹第三次被逐出了长安,开始了他“山水万重书断绝”“暗风吹雨入寒窗”的贬谪生涯。

这个曾经锋芒毕露、年少轻狂的才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这一去,就是整整十年。

自己到底错在哪了?

在谪居江陵的那些“残灯无焰影幢幢”的日子里,元稹一直在痛苦地反思。

从小到大所读的圣贤书,有哪一本不是教自己要清廉为官、济世安民的呢?又有哪一本是教自己要向权贵低眉折腰,甚至是与其同流合污的呢?

没有。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扶正祛邪、扬善去恶不仅是一个读书人的本分,更是一个官员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就算不能彻底祛除世界上的黑暗与邪恶,至少也要为人间带来更多的光明与正义。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元稹,假如他继续坚持这种理想,结果只有两个字——毁灭。

元稹毕竟是聪明人,他很快就意识到,要想在险恶的官场上生存下去,就必须放弃旧的人生观念,学会新的游戏规则。

而这个规则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人脉。

是的,官场就是一张网,一张由人脉所构成的利益联结网。所以,自命清高、四面树敌的人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只有八面玲珑、广结善缘才是正确的为官之道。最后,在现实的铜墙铁壁前撞得头破血流的元稹,经过一番痛彻骨髓的灵魂挣扎,终于幡然猛醒,大彻大悟,开始编织属于自己的关系网了。

元稹构建的第一条官场人脉,是一个叫崔潭峻的宦官,此人时任江陵监军。

元稹过去最讨厌宦官,而且也是宦官把他害到今天这步田地的,所以贬谪江陵之初,他对宦官可谓恨之入骨。但是现在,元稹已经不这么想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初刘士元在敷水驿抽下的那一鞭,已经把那个嫉恶如仇的元稹打死了。

如今的元稹已然脱胎换骨,再也不会自命清高,以正人君子标榜于世了,更不会再坚守什么修齐治平的圣贤理想了。他现在只想放下身段,广交朋友,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大腿够粗,他就愿意去抱。

而崔潭峻正是一个大腿够粗的朋友。

因为他是穆宗李恒的东宫旧人。

元和十四年,宪宗大赦天下,元稹遇赦回朝,被任命为膳部员外郎。所谓膳部员外郎,就是宫廷里面管伙食的。元稹举目一望,和他同列的,都是一些刚刚入仕的后生晚辈,而当年与他一起当谏官的同僚,如今早已位列要津,个别人甚至已经贵为卿相了。

元稹的抑郁和苦闷可想而知。

元和十五年,穆宗登基,崔潭峻被召回朝中,元稹的好日子也终于到了。

早在当太子的时候,穆宗李恒就经常听宫人吟咏元稹的诗歌,对他印象甚佳。崔潭峻当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一回朝,就给穆宗献上了一百余首元稹的新作。穆宗大悦,顺便问起元稹近况。崔潭峻赶紧说明了他的尴尬处境。穆宗一听就皱了眉头,这么有才的人,怎么能让他在食堂里管伙食呢?

当年五月,元稹便被擢升为祠部郎中、知制诰。这是个帮皇帝草拟诏书的职位,相当于天子秘书,虽然级别不高,但却举足轻重。

元稹是靠宦官上位的,所以很多朝臣都对这项任命非常不满。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天子又颁下一道诏书,擢任元稹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谁都知道,走到这一步,距离相位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元稹如此扶摇直上,朝中舆论顿时哗然。他刚到中书省上了几天班,有人就给他难堪了。时值盛夏,有一天中午休息,元稹和同僚们聚在一起吃西瓜,忽然飞来一只苍蝇,嘤嘤嗡嗡惹人生厌。中书舍人武儒衡(武元衡的堂弟)马上拿起扇子拼命挥舞,瓮声瓮气地说:“哪来的讨厌东西,居然往这儿凑!”

众人闻言,当即失色。武儒衡却意气自若。只有元稹恨不得找条地板缝儿钻进去。

不过,难堪归难堪,该干的事儿,元稹还是照干不误。

如今的元稹很现实,绝不会再意气用事,更不会因为同僚的冷嘲热讽就放弃编织自己的官场之网。实际上从回朝的那天起,元稹就已经开始构建另一条重大的人脉了。

那就是时任枢密使的宦官魏弘简。

凭借崔潭峻这条线,元稹挤进了权力中枢;眼下,他又攀上魏弘简这根高枝,目的当然是想一举登上宰相之位了。

然而,元稹要经营相位,就必须拿掉横亘在他面前的一块绊脚石。

这块绊脚石就是裴度。

此时正值河北叛乱全面爆发,穆宗紧急起用裴度为帅,对他极为倚重。众所周知,裴度在朝野拥有无人可及的威望和影响力,这回要是顺利平定叛乱,为朝廷再立新功,那他十有八九会重返相位。到时候,元稹拿什么跟裴度竞争呢?

因此,要防止裴度复相,元稹就必须千方百计阻挠他在河北建功。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很清楚了——裴度和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元稹和魏弘简就在后方拼命给他使绊子。我们前面所说的“凡用兵、举动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基本上就是元稹和魏弘简搞的鬼。“度(裴度)所奏画军事,(元稹)多与弘简沮坏之。”

同类推荐
  •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大儒生

    大儒生

    写的是一个现代有才宅男回到明朝谋生活的个人奋斗史。怀着对传统儒文化的向往和想改写历史的追求,他尝试了各种能破解东方文明可能转轨的假设,种过玉米,抄过兵书,炼过钢铁,研究过火药,但答案好像只和"他自己"有关,那就是,从现在起,要把这个“儒”字写成什么样?用什么写?怎样写?有明一朝,大儒辈出。但,仍需要有位更有才的精神领袖带他们走向更好的前途。
  • 史记(第三卷)

    史记(第三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中华上下五千年(4)

    中华上下五千年(4)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乱世英雄

    乱世英雄

    一次震惊九州的偷盗,带出了五营全力的追击。一路上追击,阴谋,围城,死战,接踵而至。九鼎,一个所有乱世英雄都趋之若鹜的东西,神秘,甚至没有人见过九鼎是什么。却引发天下人不顾一起的争夺。九鼎到底是什么?九鼎到底是做什么的?一切的一切都随着萧离的坎坷命运而真相大白。
热门推荐
  • 争缘道

    争缘道

    陈缘份面对被夺舍的危机,竟然碰见自己的前世身前来相助。在前世身的帮助下,最终是龙是虫,又是条怎么样的道路?问仙得道,陈缘份会经历怎么样的一场故事呢?请大家关注——争缘道
  • 腹黑boss的糊涂妻

    腹黑boss的糊涂妻

    她生日当天男朋友劈腿,倍受打击之后去放纵,不想自己赔进去不算还得掏钱付账,这什么天理?明明是个欠债还钱的简单交易,偏偏冒出来个变相的利息。可是为什么习惯了狗皮膏药一般的他,会摇身一变居然成了耀眼强大的商界大鳄,谁来告诉她,甜蜜的隐婚生活该怎么继续下去?
  • 仗剑天涯两界路

    仗剑天涯两界路

    上古逐鹿争夺引发人幽两届的混乱,数百年后向往和平的九黎人再次探寻人界不料却又是一场屠杀。难道人幽两界注定水火不容吗?直到,他的出现···手握龙渊,以心御剑。残魂相助,急速修仙。
  • 异化天地

    异化天地

    一个把梦想变为现实的世界,承载无数荡漾着的青春活力。一个茫然来到大城市的乡巴佬,却身怀让人垂涎三尺的绝技。他的身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颠覆的世界,颠覆的人生,一位青春少年的传奇,活跃于未来的道路……
  • 天才宝宝卖萌妈咪

    天才宝宝卖萌妈咪

    穿越成被仇家追杀的废柴二小姐。五年后,绝色女子带着腹黑贪财的小乖华丽归来有仇报仇,某乖却节操碎一路。“叔叔你介意收个干儿子吗?收一送一,大白小乖可以一块打包的哦!”喂喂,儿子你节操呢!你已经有三个干爹了你造吗!某个白得天才儿子的腹黑妖孽听说后掀桌狂怒:干爹是什么东西?!所有干爹都给本座烧死!!【这是第一次写书,如果写的不好请多多关照,小念还是学生,可能不能及时跟新,抱歉】
  • 超级天骄

    超级天骄

    三年前他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大少,三年后经历了生死磨砺的他再次回到都市!张狂不可一世的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帝国,世界黑道因为他的出现而拉开新的帷幕,经过不断的扩张和打拼,他最终站在了世界黑道的巅峰!在世人面前他是嚣张得不可一世的龙门门主,黑道天骄!但在自己的女人面前他是称职的护花使者!飞扬跋扈是我的专长,惹我女人,我必杀之!刀锋所向,谁与争锋……
  • 魔帝宠妻妖娆后

    魔帝宠妻妖娆后

    她是华夏第一特工,国家隐秘高级官员,手下掌管官员无数,接到一个特殊任务,追回华夏国国宝,凤凰玉戒,传言得玉戒者一统天下,却没想这不过是华夏国官员里应外合想除掉她,她挡了太多人的利益,不得不死。刹那,混沌开,玉戒认主,把她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一世她发誓为自己而活,废物,是么?她有玉戒在手。没钱?玉戒在手,练练药,勾勾手。什么?怀孕?爸爸身份不明?没关系,美男一打,谁赢谁是!女人,某男咬牙切齿大吼,你想我儿子喊别人为爹!休想!你是我的!儿子也是我的!一大一小,大街上,爹地,麻麻又在勾搭漂亮叔叔喔。女人,真的是活的太逍遥了。
  • 重生之嫁与林侯爷

    重生之嫁与林侯爷

    待雪死后,才知道自己的皇帝老爹是被叔叔害死的。母后殉情,自己和弟弟被仇人养大,弟弟篡位却被堂弟杀了。喜欢很多年的初恋是个渣,嫁了很多年的老公林书落才是真爱……重生到四十一年前,她能否改变命运的轨迹?带着重生的记忆,一路忐忑而行,却不想有一大帮子贵人相助,一切出乎意料的顺利……
  • 生死在时空

    生死在时空

    起来吧少年!懦弱的叶峰没有强大的天赋但是得到上天的眷顾得到时间域神的时空神奇—时空之笔。屌丝逆袭不是一时,叶峰想的是一方霸主但是强大的神器容不得他停滞不前...懦弱的他是前是后看大家的支持咯!!
  •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骑着毛驴,敛点钞票,屁颠准备闯江湖,但半途竟杀出个男银,还卷走她唯一的小花裤!咋办?赖上他求圈养呗……当萌翻小萝莉错入宫,调戏了美少年太子,亲了妖孽王爷,偷走了皇帝的宝贝爱妾!咋弄?调戏了要负责,亲了要偿还,偷了还要赔上自己?爱咋咋地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