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200000232

第232章 联合回纥,克服两京(1)

太原保卫战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二月,唐肃宗李亨将临时朝廷迁到凤翔,正式打响了收复长安的帝国反击战。

二月十一日深夜,郭子仪率部进抵河东城下。

此时,驻守该城的是燕军骁将崔乾祐。他做梦也没想到唐军会这么快摸到他的眼皮底下。而更让他没料到的是,郭子仪早就在河东城中找好了内应。

唐军内应名叫韩旻,时任燕朝的河东司户。他一见唐军兵至,立刻率众击杀了守卫城门的一千名燕军,并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崔乾祐猝然从梦中惊醒,来不及组织防御,只好从北门翻城而逃。随后,崔乾祐逃进了驻扎在城北的燕军大营,即刻组织兵力对唐军发起反扑。郭子仪率部迎战,大败燕军,斩首四千级,俘虏五千人。崔乾祐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兵逃奔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东北)。

安邑没有驻军,当地百姓见燕军败逃至此,便打开城门接纳他们。

正当崔乾祐庆幸自己命不该绝时,城门突然关闭,燕军顿时被截为两段,已进入城门的燕军全部被百姓活活打死。

崔乾祐走在队伍后面,尚未进城,侥幸又逃过一劫。他带着剩下的数百残兵拼命逃窜,最后从白径岭(今运城市西南)方向渡过黄河,一口气逃回了洛阳。

肃宗抵达凤翔十日后,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的兵马也先后抵达。与此同时,江淮的钱粮、物资也陆续运抵。长安士民听说肃宗驻跸凤翔,更是络绎不绝地前来投奔。

一时间,肃宗朝廷群情振奋。

李泌乘势向肃宗重申了他此前提出的战略,要求集结重兵,直捣燕军老巢范阳。

然而,李泌的提议却遭到了肃宗的否决。

肃宗说:“如今各路大军云集,钱粮物资也都有了,应该趁士气高涨之际克复两京,岂能长途跋涉数千里去取范阳,这不是绕远了吗?”

李泌一怔。他清楚地记得,去年冬天肃宗听到这项战略时,还连连称善,为何现在又出尔反尔了呢?

李泌坚持说:“以现在的兵力,克复两京自然没有问题。可这么做的话,叛军势力迟早会转弱为强,我们也会再次陷入困境。总之,此非长治久安之策。”

肃宗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凭什么这么说?”

李泌说:“我军现在主要依靠的是西北边塞与诸胡之兵,他们生性耐寒而畏暑,若趁他们士气正盛时攻击叛军,固然可以战胜。但是,眼下时节已近暮春,克复两京后,气候也已转热,我军中的西北将士必定难以适应,到时候归心一动,恐怕难以挽留。而叛军逃回范阳之后,必然会厉兵秣马,等到我西北军撤离中原,他们必将卷土重来,如此,这场战争便永无休止了。臣认为,应把兵力投入燕赵的寒冷之地,扫荡叛军巢穴,令其无路可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祸乱。”

肃宗闭目不语。良久,他才缓缓地睁开眼睛,说:“朕急于迎回太上皇,所以不能听从你的策略。”

李泌闻言,只好在心里一声叹息。

这是深谋远虑的一声叹息,也是历史性的一声叹息。

不久之后,虽然两京顺利光复,但是终肃宗一朝,唐军一直未能克复河北诸镇,甚至在此后的一百五十年里,终有唐一代,河北诸镇始终强藩割据,长期脱离中央,几成化外之邦……所有这一切,追根溯源,皆肇始于河北诸镇的首开叛乱与长期割据,也与肃宗李亨拒绝采纳李泌之策不无相关。

纵然李泌之策睿智且富于远见,但天子的决定没有人可以更改。

数日后,肃宗命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率部进驻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兵马使郭英乂进驻武功东郊,白水军使王难得进驻西郊,随时准备对长安发起进攻。

二月十九日,驻守长安的燕将安守忠主动出击。郭英乂率先迎战,结果在激战中被一箭射穿脸颊,兵败而逃。王难得眼见郭英乂败退,不敢发兵救援,即刻率部西逃。王思礼见左右翼皆走,只好退守扶风。安守忠乘胜西进,兵锋直抵太和关(今陕西岐山县北)。此地距凤翔仅五十里。肃宗朝廷闻报,大为震恐,即日宣布全城戒严。

就在关中唐军初战失利、肃宗朝廷人心惶惶的时候,一则捷报从太原传到了凤翔,顿时让肃宗李亨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自从扫平河北后,史思明的目光就死死地盯住了太原。

他之所以盯住太原,其因有三:首先,这里的守将是李光弼,是史思明最恐惧也最憎恨的天敌,所以他无时无刻不想消灭李光弼;其次,河北燕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如果能一举拿下太原,就能长驱直入朔方、河陇,与关东燕军遥相呼应,对肃宗朝廷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史思明得到情报,说李光弼麾下的精兵都留在朔方,他带到太原的士兵不满万人,而且大都是团练和义勇,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如此天赐良机,史思明岂能错过?

至德二载正月,史思明自博陵出兵,蔡希德自太行出兵,高秀岩自大同出兵,牛廷介自范阳出兵,共计十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朝太原猛扑了过去。

战报传来,太原诸将大惊失色,纷纷提议将城墙加高加厚,以此抵御史思明的十万大军。李光弼却摆了摆手,说:“太原城的周长足足四十里,叛军转眼即到,我们现在筑墙不但来不及,而且还没和敌人交手,就会先把自己累个半死。”

随后,李光弼率领部众和百姓在城墙四周深挖壕沟,同时又命人制造了数十万个土砖。没有人知道这些土砖是干什么用的。

直到燕军开始四面围攻、城墙屡屡坍塌之时,众人才发现这些土砖的妙用——燕军每攻破一处,李光弼就命人用土砖把缺口堵上,令燕军无计可施。

为了加大攻城力度,史思明派了三千人回河北搬运攻城器械。当这支运输队带着器械行至广阳(今山西平定县)时,用兵如神的李光弼早就在此设置了一支伏兵。结果,三千燕军被悉数歼灭,所有攻城器械也都被付之一炬。

史思明的十万大军围着太原日夜猛攻,一直打了一个多月,可太原城却依旧岿然不动。

这实在大大出乎史思明的预料。

根据战前得到的情报,太原守军不但人少,而且没什么战斗力,史思明本以为一战便可拿下太原,没想到啃了四十多天硬是啃不下来。

随后,史思明亲自挑选了一批精锐,组成了一支游骑兵,叮嘱他们说:“我军主力攻北门,你们就去南门;攻东门,你们就去西门。一旦发现薄弱环节,马上给我攻进去。”

可是,史思明的如意算盘很快又落空了。因为李光弼的军令异常严明,不管有没有敌人来进攻,也不管白天还是夜晚,每个守城士兵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每一段城墙上都布满岗哨,巡逻队也是到处巡逻,所以史思明的游骑兵根本无机可乘。

史思明无计可施,只好一边继续强攻,一边派人天天到城下叫骂,企图激怒李光弼,逼他出城决战。然而,让史思明十分纳闷的是,他派去打口水仗的那些士兵不但没把李光弼引出来,反而一个个都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史思明带着满腹困惑亲自到第一线去查看,只见那些骂仗的士兵刚刚还仰着脖子破口大骂,可眨眼间身子一陷,整个人就掉进土里去了。

史思明恍然大悟。

原来李光弼在跟老子玩地道战!

是的,李光弼就是在打地道战。

早在燕军刚刚围城之时,李光弼就在军中重金悬赏有特殊技能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且对守城有帮助,李光弼立刻予以重用。后来有三个人自告奋勇,说他们会挖地道。李光弼如获至宝,马上命令他们开挖,从城内一直挖到了城墙外。每当燕军士兵前来叫骂,躲藏在地道中的唐兵就突然掀开覆盖物,把敌兵一下拽进了地道。

来一个,拽一个;来两个,拽一双!让燕军心惊胆战,防不胜防。

后来,燕军士兵攻城的时候,眼睛都不敢朝上看,而是死死盯着自己的脚下,生怕一不留神又做了“土行孙”。随着地道越挖越多,燕军的云梯也都靠不上城墙,因为一接近,地面随即塌陷,云梯上的人也顷刻间全被活埋。

除了地道,李光弼还让人制作了大型的投石机,每一颗巨石抛出去都可以砸死二三十人,让燕军吃尽了苦头。

最后,史思明只好命大军退后,直退到投石机的射程之外,才敢安营扎寨。

燕军虽然减缓了攻城力度,后撤了一段距离,但仍然四面环绕,把太原围得密不透风,显然是想把唐军困住,一直困到粮草耗尽的那天。

让史思明喜出望外的是,没过几天,李光弼果然就撑不住了,派人出城请降,并约定了日期出城缴械。

约定的日子一到,唐军果然大开城门,列队进入燕军营寨,乖乖地缴械投降。燕军士兵都兴高采烈地跑来围观。正当他们看得目不转睛的时候,营地中间轰然发出一声巨响,大片土地塌陷,当场就有一千多名燕军官兵被活埋。

史思明登时傻眼。

原来李光弼已经把地道挖到了他的大营下面。

顷刻间,燕军营寨大乱,李光弼乘势出击,斩杀并俘虏了一万多名燕军。

史思明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光弼会以诈降的方式主动出击。

他此时的心情就跟当初在河北屡战屡败的时候一模一样。

换句话说,他现在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既生明,何生弼?

是安庆绪的一纸诏令把史思明从痛彻骨髓的羞愤中拯救了出来。

这一年二月初,燕朝新皇帝安庆绪的诏书送抵太原,命史思明率部回镇范阳,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围攻太原。

直到这一刻,史思明才知道安禄山死了。

作为一个和安禄山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安胖子之死固然令史思明生出了些许伤感;然而,作为一个拥兵一方的大将,安禄山的暴毙却让史思明的内心忽然生出了某种蠢蠢欲动的东西。

说白了,那就是野心——就是图谋天下、位居九五的野心!

在史思明眼里,那个庸懦无能的安庆绪根本不配做大燕朝的皇帝!

史思明回到范阳不久,安庆绪为了笼络父亲最得力的这个旧部,连忙下诏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封妫川王。

然而,史思明并不买安庆绪的账。

因为,他现在已经是范阳的主人,就算没有安庆绪的任命状,他也是当之无愧的主人!而且,他手中又握有燕军最精锐的铁骑,他凭什么要遵奉安庆绪的号令呢?更何况,自从安禄山起兵后,从长安、洛阳两京掳掠的所有财富全都运回了范阳,此刻的史思明俨然坐在了一座金山上,俨然成了天下最富有的军阀,他为什么不能藐视安庆绪呢?

“思明拥强兵,据富资,益骄横,浸不用庆绪之命;庆绪不能制。”(《资治通鉴》卷二一九)

安禄山之死,无疑为刚刚建立的燕朝埋下了一个致命的隐患。即便安庆绪凭借“父死子继”的规则继承了大位,可这并不等于他就能拥有号令百官的大权。换句话说,纯粹依靠权谋和暴力建立起来的政权,是不可能依赖“父死子继”的宗法制度完成权力更迭的。决定其权力归属的最终方式,仍然只能是权谋和暴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燕朝皇帝的大位注定是史思明的。

安庆绪的败亡,只是或迟或早的事而已。

史思明撤回范阳后,留在太原的蔡希德等人就更不是李光弼的对手了。这一年二月下旬,燕军因久攻太原不下,锐气尽丧,军心动摇。李光弼瞅准时机,亲率敢死队出城攻击,大破燕军,“斩首七万余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

显而易见,李光弼这则“斩首七万余级”的捷报是掺了不少水分的。但不可否认,当这则捷报送到凤翔的时候,却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因为,在肃宗决意大举反攻长安的前夕,且在唐军初战失利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则捷报更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了。

只要能达到振奋人心的目的,捷报掺水又何妨呢?

就算李光弼不掺,肃宗李亨也会掺。

长安光复,李泌归山

为了斩断长安与洛阳的联系,对长安形成合围之势,郭子仪决定先行克复潼关。

至德二载二月下旬,他派遣其子郭旰、兵马使仆固怀恩、兵马使李韶光、大将王祚率部从河东渡过黄河,进攻潼关。守关燕军抵挡不住,扔下五百多具尸首仓皇退却。

安庆绪闻报,急命安守忠火速援救潼关。

燕军的反扑非常有力。结果唐军战败,一万多人阵亡,李韶光和王祚战死,郭旰和仆固怀恩渡过渭水,退守河东。三月下旬,安守忠趁胜进击河东。郭子仪亲自指挥战斗,击退了安守忠,斩获首级八千、俘虏五千。

第一回合,双方互有胜负。

四月,求胜心切的肃宗李亨决定集中兵力,一举克复长安,遂擢升郭子仪为司空、兼天下兵马副元帅,命其移师凤翔。四月底,郭子仪部与王思礼部在咸阳西南的西渭桥会合,而后进驻潏水(渭水支流)西岸。燕将安守忠、李归仁立刻率兵屯驻长安西郊的清渠。两军对峙七天七夜,唐军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五月初六,安守忠佯装后撤,郭子仪命令全军出击。燕军以九千精锐骑兵组成长蛇阵,待唐军攻其腹部,首尾瞬间变成两翼,将唐军合围。此战唐军大败,伤亡惨重。将领韩液、监军宦官孙知古被俘。唐军抛弃所有军资器械,退回武功。肃宗的驻跸之地凤翔不得不再度戒严。

第二回合,唐军惨败。

经此一役,郭子仪深感燕军的战斗力仍然十分强大,便劝肃宗再次向回纥求援,请他们发精兵相助。这一年九月,回纥的葛勒可汗派遣其子叶护、将军帝德率四千余名精兵抵达凤翔。肃宗大喜过望,当即设宴犒劳,并赏赐大量财帛。广平王李俶还和叶护结成了兄弟。

至德二载九月十二日,肃宗发布了总攻的命令,由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率朔方、西域、回纥等部共计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从凤翔浩浩荡荡向东挺进。

同类推荐
  • 大宋娱乐圈

    大宋娱乐圈

    不穿不知道,一穿吓一跳,吓过以后又知道。原来宋江是在床上搞死了阎婆惜;原来武松和潘金莲毒害了武大郎;原来诗诗是教主,恐怖组织一头领;原来展昭是同志,一心追求锦毛鼠;原来苏轼是女的,同床共枕才发现;原来大宋有报纸,歌唱走秀办春晚。原来历史就这样,柳永、李师师、李清照、苏轼等等都是大明星,也曾旋起大宋的娱乐狂潮。原来汴京日报也曾连续销量全国领先,被恶搞的历史人物牵着手可绕地球三圈…………PS:大宋娱乐圈这本书属于架空历史,和正史没有半点关系,只不过设定背景为北宋,以及北宋时期历史小说人物,还会有北宋时期发生的大事。颠覆你的历史见解,感觉会更好。(历史老师勿看,会吐血)大改小改加恶搞,不喜勿喷。喜欢记得收藏。
  • 神话大泽乡

    神话大泽乡

    一个宁静的夜晚,夜空外飞来一颗陨石,一个铁匠受女娲托梦,用它铸造了两把锋利的宝剑……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杀神”白起攻败楚国,屈原投江而亡……苛捐杂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小众救星董茹斗智斗勇尽显公主风范……功臣葛婴之死迷局最终如何解开……骊山囚徒武装成军击败周文……这是旭生首部历史神话处女作,宏观庞大战争场面描写,细致的武打动作叙述,集神话、历史、战争、军事、武侠、亲情、爱情于一体的历史神话小说。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新唐

    新唐

    天宝九年,华清池歌舞霓裳,安禄山厉兵秣马,大唐盛世即将化作一团璀璨的烟花,开放包容的华夏文明即将滑向保守内敛的深渊。一个少年,来到了长安,发誓夺回他失去的一切……从江湖到庙堂;从沙漠到海洋;赫赫武功,锦绣文章,再造一个雄浑壮丽的大唐!
  •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作品简介:小说以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为依托,用简洁鲜明而不失细腻的笔触,形象描绘了主人公们的反海盗、捉土匪、中科举、反贪官以及与封建落后势力作斗争而最后辞官的传奇经历,提出了忠臣与英雄人物在那沧海横流的封建落后势力的强压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需要后来几代人不断努力,国家才有前途的主题思想。作品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有蕴含哲理的清新笔调与刻划人物的心理的叙事艺术,把独特海域风光和诱人气息的海洋文化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作者:蕃炘
热门推荐
  • 肥胖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肥胖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介绍肥胖病的饮食与防治:肥胖病的医疗常识、肥胖病的日常保健、肥胖病的饮食保健等。
  • TFBOYS十年后她会来吗

    TFBOYS十年后她会来吗

    她由于种种原因转学去重庆遇见了当代最火组合tfboyd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她善良,漂亮,幸运,天真,高贵,,,,她闯入了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三个发生了很多事情。从而招来了嫉妒,怨恨,一次次的陷害她都不怕,但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连他们也不信信她,她决定走了,尽管还爱他们,她放弃了,她会忘了和他们说好的十年之约吗?十年后她会来看他们的演唱会吗?。。。。
  •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才炼丹师

    天才炼丹师

    她,二十一世纪的绝色杀手,人称‘阎王’,在她手中没有能够活过她指定的时辰,一件神秘事件,她魂归地府,灵魂穿越成为异世大陆赫赫有名的轩辕家族的废物四小姐。她,轩辕家族的四小姐,天生一张鬼脸,奇丑无比,不能契灵,不能召唤,不能炼药,天生废材,受尽凌辱后最终被抛弃,坠入山崖……灵魂交替,锋芒毕现,她得机缘,成为绝世丹药师!他,如天神一般的王者,俊美非凡,却甘心情愿的守护在她身边,成为她的护身符!片段欣赏:炼药大会上,某绝色美人笑意盈盈的把玩着手中的药丸,看着他们为了她手中的丹药打得头破血流,笑意更浓。“四小姐,求你把仙药赐给我吧,我愿意用我们家的镇宅之宝换你的仙药!”“四小姐,求你将仙药赐给我吧,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四小姐……”轩辕:你长得太过于俊美,不符合我选夫的标准!他(龙……)你若是嫌我太俊美配不上你,我毁容,你可愿嫁给我?轩辕:……他:天才契灵师,年轻俊美,眼高一切,性格冷漠他:双系召唤师,年轻俊美,热情如火。他:天才驭兽师,年轻俊美,能让所有的魔兽都臣服他,性情古怪。……【本文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结局,全新构思,简介无能,喜欢的亲就跳坑吧,丫丫坑品保证,绝不弃坑!】
  • 美国8大冤案

    美国8大冤案

    继《美国8大名案》和《美国8大奇案》后的又一精彩之作,所不同的是,本书既有离奇曲折的案情,同时也揭示出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司法的内幕。
  • 道家真人异界游

    道家真人异界游

    道家始祖灵宝天尊座下弟子,在度圣劫之时,因命数一劫,机缘巧合之下却穿越到异界,展开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 至尊狂妃:鬼医五小姐

    至尊狂妃:鬼医五小姐

    她是穿越而来的杀手至尊,手握上古神兵,独步天下,他是韬光养晦的腹黑妖孽,生杀予夺,染血九州。一次意外,她生死人肉白骨,鬼手无形救了那个奸诈如狐的腹黑王爷,从此纠缠不断。当草包对上废物,痞女遇上流氓,是针锋相对,还是携手杀伐,颠覆天下…
  • 绮梦真缘

    绮梦真缘

    因为一段梦幻的故事,即便现在想来,依然不知真假,也许只是黄粱一梦,也许真的存在。一个少年,穿越到一个陌生的界域,翻揽历史古籍,历朝历代,都并无这样的一个朝代。所以即便穿越了,脑子里的半点历史典故,也徒然无用。一切都需要从头来。人间新换,换了人间,在这个人间,演绎自己的梦幻。
  • 七彩神蛊

    七彩神蛊

    我和我师父本来是半吊子茅山道士,因为多管闲事,师父死在养蛊人手里,我也危在旦夕,未曾谋面的爸妈留下的神秘玉佩帮助下,我成为了一个养蛊人。为了能揭开身世之谜,寻找到爸妈的下落,我四处奔走,降头术,湘西赶尸术,这些邪恶的东西接连出现,不过最后他们的不义之财都成了我悬壶济世的来源,而他们的尸体,则成了我本命蛊的可口食物。
  • sunset

    sunset

    主人公许仁是一名转校生,和表妹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因为车祸主人公忘记了自己曾经属于这片故土,随着儿时人物的出现,消失的片段变得越来越清晰,一个忘却了的约定,一个陌生熟悉的女孩儿,主人公是否能再次回忆起当初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