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200000219

第219章 对峙:唐朝与伪燕(5)

早知道这样,老子还不如一辈子在范阳当土皇帝,也不至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到了阴曹地府还要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安禄山后悔了。

自从起兵以来,他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后悔过。

被恐惧、忧愁和悔意折磨得坐立不安的安禄山无计可施,只好把这些年来一直撺掇他造反的高尚和严庄叫到面前,指着他们的鼻子破口大骂:“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资治通鉴》卷二一八)

高尚和严庄吓得面无人色,一连好几天都不敢入朝。

随后,安禄山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件事情——撤军。

如果局势始终未能好转,安禄山只能放弃洛阳,回保范阳。也就是说,只有躲进经营多年的老巢范阳,他才能避免兵败身死的命运。

假如安禄山真的实施了这个撤军计划,那么“安史之乱”也许就不存在了。

只可惜,计划并未实施。

因为短短十天之后,安禄山的所有恐惧和忧愁便都一扫而光了,取而代之的是比此前更为强烈的自信。

究竟是什么挽救了安禄山?

答案很简单——潼关被燕军攻克了。

哥舒翰:生死潼关

自从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唐军退入潼关,安禄山便命大将崔乾祐进驻陕郡,牢牢盯着这座关中门户。哥舒翰接手潼关防务后,只一意修筑工事,深沟高垒,严防死守,从不出战。安禄山屡命崔乾祐出击,其中一次还派了次子安庆绪亲自到前线督战,可潼关不愧是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燕军的数次进攻都被据险固守的哥舒翰一一击退。面对这道铜墙铁壁,崔乾祐只能干瞪眼,“数月不能进”,与哥舒翰形成了对峙相持的态势。

在此情况下,只要哥舒翰始终坚壁清野,保证潼关不失,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又乘胜北上、直捣范阳,燕军军心就会瞬间瓦解,安禄山的末日也就到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唐朝廷内部却出现了一个致命危机。

危机源于杨国忠和哥舒翰的相互猜忌。

众所周知,安禄山起兵打的是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而当时朝野上下也一致认为,就是因为杨国忠恃宠擅权、跋扈专断,逼得安禄山狗急跳墙,才导致了这场空前的大祸乱,所以很多人都对杨国忠咬牙切齿,必欲诛之而后快。

哥舒翰麾下有一个部将叫王思礼,就屡劝哥舒翰上表朝廷,要求诛杀杨国忠以谢天下。可哥舒翰始终没有答应。因为他很清楚,现在杀杨国忠除了泄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更何况大敌当前,自己人更不能搞窝里斗。

王思礼以为哥舒翰怕事,就自告奋勇,说他愿意带领三十名骑兵入京,秘密绑架杨国忠,然后抓到潼关杀了。哥舒翰狠狠瞪了王思礼一眼,没好气地说:“你这么干,造反的就是我哥舒翰,不是安禄山了。”

然而,让哥舒翰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处处以大局为重,尽量摒弃个人好恶,可杨国忠那边却早就对他起了猜忌之心。

自从玄宗把将近二十万兵马交到哥舒翰手中后,杨国忠的心就悬起来了。

在他看来,关外的安禄山对他固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可此刻手握重兵的哥舒翰又何尝不是呢?现在满大街的人都在叫嚣要杀他杨国忠,哥舒翰会不会趁此机会反戈一击,拿他杨国忠的人头去收买天下人心呢?杨国忠觉得可能性很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哥舒翰其实比安禄山更让杨国忠感到恐惧。因为安禄山远在千里之外,而哥舒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对于这种态势,就连杨国忠身边的幕僚都替他心惊不已。有人就跟他说:“今朝廷重兵尽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岂不危哉!”(《资治通鉴》卷二一八)

杨国忠再也坐不住了,立刻上奏玄宗,说:“如今潼关大军虽然兵力强盛,可万一失利,京师就危险了。臣请求从皇宫下属各部门(”监“”牧“”坊“”苑“等)人员中挑选出三千精壮,加以训练,以备不测。”

玄宗当即照准,并命剑南道(当时剑南节度使仍由杨国忠遥领)将领李福德统御这支后备队。随后,杨国忠又另外招募了一万人,命亲信将领杜乾运率领,进驻灞上(今西安市东灞河河畔),名义上是防备叛军,实际上是防备哥舒翰。

杨国忠的举动一下子就把哥舒翰惹毛了。

老子在前面浴血奋战,你却在背后拿刀顶着老子,这算他奶奶什么事儿?

哥舒翰本来一直以大局为重,可眼下也不免要担忧个人的命运了。谁都知道,杨国忠既是朝廷的首席宰相,又是玄宗跟前的头号宠臣,玄宗现在什么事都听他的,万一杨国忠真想除掉哥舒翰,只要怂恿玄宗下一道诏书,立马可以让他步高仙芝和封常清之后尘,然后再让心腹将领杜乾运接手潼关防务。

换言之,杜乾运就是一颗进可攻、退可守的棋子,杨国忠把他置于哥舒翰背后,目的就是要让哥舒翰陷入彻底被动。

哥舒翰不是傻瓜,当然不会任由杨国忠摆布。

他决定吃掉这颗棋子,给杨国忠一点颜色瞧瞧。

杜乾运刚进驻灞上没几天,哥舒翰就上奏玄宗,要求将杜乾运的这支部队划归潼关统一指挥。玄宗根本没意识到这是哥舒翰和杨国忠在暗中角力,而是认为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当即表示同意。

天宝十五年六月初一,哥舒翰借故把杜乾运召到潼关,然后随便栽个罪名就把他杀了。消息传回长安,杨国忠大惊失色。

他万万没料到,哥舒翰竟然会如此胆大妄为,心狠手辣!

有道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哥舒翰这么干,摆明了就是在警告杨国忠,同时更是在对他发出挑战。杨国忠现在越发相信——接下来,哥舒翰随时有可能带兵入朝,以“清君侧”的名义,取他杨国忠的颈上人头!既然如此,杨国忠当然要先下手为强了。

要除掉哥舒翰其实很简单,甚至都不用杨国忠动手。他只须动动舌头,怂恿玄宗下诏,命哥舒翰出关与燕军决战,哥舒翰自然就会死得很难看了……

至此,杨国忠和哥舒翰已经从相互猜忌、相互戒备发展到了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地步。

这两个李唐朝廷的股肱重臣,一个大权独揽,一个重兵在握,可他们并没有把矛头共同指向潼关外面的敌人,而是掉转方向,彼此指向了对方。

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天里,李唐君臣将用血的事实和惨痛的教训,再一次向我们证明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就在杜乾运被哥舒翰诱杀的第二天,玄宗忽然接到了一份情报。情报称叛军大将崔乾祐驻守陕郡的兵力不超过四千人,而且都是老弱残兵,防守异常薄弱,官军应抓住战机大举反攻。玄宗大喜,立即派遣使臣到潼关宣诏,命哥舒翰即刻率部东征,进攻陕郡,克复洛阳。

史书没有记载这份情报的来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份情报是错误的。

更准确地说,这份情报纯粹是捏造的。

因为,崔乾祐作为燕军西进关中的前锋,其兵力虽然不会很多,但至少也在两万到三万之间;更重要的是,崔乾祐麾下的部众都是骁勇强悍的百战之兵,属于燕军中的野战劲旅,尤其是其中的同罗骑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实际情况绝非那份可笑的情报所说的那样,什么兵力不满四千,还什么老弱病残、防守薄弱云云,完全是扯淡,并且是别有用心的扯淡!

那么,这份别有用心的情报又是谁捏造的呢?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除了杨国忠,没有人会这么做,也没有人敢这么做。

杨国忠捏造情报的目的就是要迫使哥舒翰出关决战。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稍具军事常识而且头脑清醒的人来说,这份所谓的情报基本上就是一张废纸,不仅不会受其蛊惑,还有可能会把提供情报的人抓起来,以谎报军情、欺君罔上的罪名论处,甚至还会追查到底,把幕后黑手挖出来。

然而,面对这份不值一哂、别有用心的“情报”,玄宗李隆基居然就信了,并且还据此作出了事关整个战局的重大决策。

是玄宗老糊涂了吗?

这个因素固然有,但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此刻的玄宗迫切希望用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来挽回他早已失落的自尊,来抚慰他极度受伤的心灵。

所以,任何有利于朝廷发动反攻的信息,玄宗都会相信它是真的。

杨国忠很可能正是摸透了玄宗的心思,才大胆捏造了这份假情报。

接到玄宗下令东征的诏书后,哥舒翰懵了。就目前的战局而言,这无疑是最弱智、最可笑、最不合理的一个决策。

哥舒翰不敢耽搁,连夜起草了一道奏疏,让使者回禀玄宗。他在奏疏中说:“安禄山久经战阵,军事经验非常丰富,此次叛乱蓄谋已久,他岂能不作充分准备?如果说陕郡的兵力薄弱,那也必然是以此引诱我军出击,一旦我们真的出击,正好落入他们的圈套。而且,叛军千里而来,利在速战速决;我军据险而守,利在打持久战。更何况,叛军残暴,久之必失人心,兵力也会萎缩,迟早会发生内乱;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到时候乘虚而入,定能不战而生擒安禄山。总之,我们的目的是求胜,不是求快!如今,向各道征调的军队都尚未集结,还是应该再等一段时间。”

就在哥舒翰呈上奏疏的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向玄宗提出了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我军正计划北上,直捣范阳,覆其巢穴,俘虏叛军的妻儿老小作为人质,以此向他们招降。届时,叛军必定会从内部崩溃。至于潼关大军,只要坚守阵地,把叛军拖住,让他们筋疲力尽就够了,千万不可轻易出击。”

两份来自前线的奏报不谋而合地提出了一个相同的战略,那就是——坚守潼关。

只要玄宗能够虚心接受这四个字,那么后面的历史很可能就将全盘改写。

可惜,玄宗并不接受。

他一心只想着快速反攻,光复东京,彻底洗刷安禄山带给他的耻辱。所以,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观望拖延。此外,杨国忠又整天在他耳边吹风,说眼下叛军毫无防备,绝不能让哥舒翰逗留延宕、贻误战机云云,玄宗心里就更是急不可耐,随即不断派遣宦官催促哥舒翰出关决战。

此后的两三天里,玄宗接连派出了几十拨传诏使者奔赴潼关。往往是前面一拨刚刚宣完诏书,后面一拨紧跟着又到了。(《资治通鉴》卷二一八:“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

那几天,哥舒翰耳边始终只回荡着两个字:出关、出关、出关……

这两个字无异于死神的召唤。

然而,军令如山,圣命难违。即便哥舒翰明知道只要迈出潼关一步,就等于迈进了鬼门关,可他也只能怀着满腔的无奈和悲怆往前迈!

天宝十五年六月初四,哥舒翰“抚膺恸哭”,然后挥着眼泪“引兵出关”。(《资治通鉴》卷二一八)

前方的道路阳光迷离,野草萋萋,十八万大军在沟深坡陡、狭窄逼仄的峪道上缓慢前行。时值盛夏,空气燠热凝滞,一丝风也没有,所有的军旗全都无精打采地垂在旗杆上。士兵们步伐沉重,挥汗如雨,连战马都显得异常烦躁,一个劲地喷着响鼻。

哥舒翰策马走上一面高坡,久久地凝视着从他脚下走过的一队又一队士兵。

他们都长着不一样的面孔,可他们脸上却有着如出一辙的表情——无奈而茫然。哥舒翰知道,现在自己脸上肯定也是这种表情,因为他和这十八万将士一样,正在走向同一个未知的宿命。

最后,哥舒翰下意识地向西遥望了一眼。

忽然间,他的心头掠过一阵莫名的惊悸。

因为,潼关上空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飘荡。

哥舒翰仿佛看见,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亡魂正在潼关上空凄凉地飘荡。他们似乎想跟哥舒翰说什么,可哥舒翰始终无法听见……

灵宝之战

大军出潼关后,整整走了三天,才到达灵宝(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西原。此处名为西原,实际上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而是北有黄河之险,南有崤山之阻,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隘道,而且长达七十里。

很显然,这样的地形对于大兵团的行军是极为不利的。哥舒翰的十八万大军不仅不能展开,而且很容易在隘道中成淤塞之势。

更为致命的是,敌人如果在这个地方打伏击,十八万唐军势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成为任人宰割的十八万头羔羊。

如此得天独厚的伏击地形,如此难得的全歼唐军的机会,崔乾祐会放过吗?

当然不会。

他早就在这里张好了一个口袋,就等唐军乖乖往里钻了。

同类推荐
  •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在阳泉,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狮脑山,它海拔1160米,是市区最高峰。在这风光秀丽的山麓上,布满山峦的是葱茏茂密、苍翠蓊郁的油松、侧柏、五角枫,还有黄栌、刺梅等灌木。无论朝华夕月,还是晴雨寒暑,这片树林总是显得那么凝重、肃穆、静谧,而在那疏枝密叶间,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韵。就在这片连碧成云的林荫覆盖下的峰顶,有一片开阔地。在这里,耸立着一座“百团大战纪念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还有三座副碑峭然并立。一座锻铜圆雕、两座题字碑以及烽火台和“长城”围绕主碑周围,是一座主题森林公园。
  • 再世孙膑

    再世孙膑

    现代人孙并,一醉梦回战国,成为少年孙膑。且看他如何玩转战国,智斗庞涓、商鞅、申不害等一干超级大牛,名动列国。最终,孙并提前百年,促成天下一统,和其祖孙子一样获封‘兵圣’。这真是一门双兵圣,美名永流传。……本书有铁血争霸、有美女佳人,有爵士以往十个VIP全本保证,绝不太监,敬请期待。
  • 历史年鉴之1916

    历史年鉴之1916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大唐土豪

    大唐土豪

    唐小东穿越盛世大唐,但现实可不是那么好混,他只能一步步的去奋斗,在红颜知已们的帮助下,努力去实现自已的目标—大唐第一土豪。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介绍了丰功伟绩的郑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历程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神之奇葩

    神之奇葩

    千百年前,神魔大战,硝烟弥漫,六界之内无一幸免。女娲大神与众神众佛合力施展封魔大法将魔妖合力封印与魔界内派六人守护魔界的六处,因太白金星的疏忽使人间的封印开了个口魔尊和妖王和心腹逃了,玉帝大怒将太白金星问罪,众神求情玉帝才让之将功赎罪,寻人间四方神二十八星将魔王缉拿归案。‘玉帝,四方神不是千百年前被魔王一击打散了魂魄,还没死啊’太白金星。‘你个逗比,我是什么,玉帝,当然预料到了今日之事,早已将四方神等魂魄护住已将之转入轮回,今日你只需找到他们完成任务就可低过了’玉帝。‘额,那为什么不我们直接去消灭他们呢?’太白金星。‘唉,最近的电视不怎么好看,开发点新剧情’玉帝。‘。。。’太白金星。
  • 妖精的尾巴之群龙无首

    妖精的尾巴之群龙无首

    一次穿越之旅、强者之路在这里展开。囊括天下之万龙,以万龙腾飞,凝聚祖龙之源。前世今生因果循环,恶魔守护为她而来……(ps:夏露党慎入,强迫症晚期可以从第十章看起)
  • 我的专属修炼场

    我的专属修炼场

    当你学成魔法与武技,当你拥有一个庞大的领地,当你带着这一切回到家乡,你会期待什么呢?
  • 种魔天相

    种魔天相

    用棺材盖做盾牌,这也行啊。那根黑漆漆的棍子叫操天棍,军哥我服你了…………小样,老子算计你很久了,今天操天棍敲不死你,也要用这棺材盖砸死你……————————(各位看官,你的收藏和推荐是我最大的动力,请抬起你高贵的手,轻轻一点加入书架吧。)
  • 吟言

    吟言

    “如果你是一本书,我会一页一页的翻到最后。”封妄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一眼望去像是陷入阳光里,可是这样一个人,却是个深不可测的深渊,一旦投入了,便会立刻被杀得片甲不留。程言,身为封家下一任家主,却玩世不恭,花天酒地。到底是表里不一,还是真正的纨绔子弟。不得而知。
  • 妃祸天下:爱妃在劫难逃

    妃祸天下:爱妃在劫难逃

    一次次的逃跑,一次次的邂逅,她的人生里,都在邂逅和逃跑中度过。司徒锦:我会对你负责的,司徒昊:你只是我的奴而已,永远也别想离开我,江凌越:这一刻,你是否能为我停住向前的脚步,宫恒傲:……她淡淡一笑:我只想找个能陪我一起看日升日落的人,九重天下,繁华谢后,拂去雪花,谁才是与她并肩看日出之人
  •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然心动

    婚然心动

    “总裁,夫人刚给肖经理推销了一个娃娃。”墨翟满脸黑色,秘书小声的解释道:“夫人说了,这叫上行下效!”“总裁,夫人刚给员工发了一千套冈本!夫人说了,这是与民同乐!”“总裁,夫人……”“你别说了,她又推销了什么?情趣用品的生意都做到公司来了,有本事了,一把火给她烧了!”墨翟忍无可忍的朝秘书怒吼!“嗯……这次不是,夫人说了,她要趁宝宝没生下来之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什么?宝宝?这女人怀了孕还敢乱跑?“你去告诉她,钱包那么瘪,让她省省吧!”
  • 形影不离

    形影不离

    我曾想到过很多种我未来的样子,但是,未来慢慢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完全低估了我自己。
  • 无良大丫头

    无良大丫头

    温若水,她只是太师府老夫人身边的一名大丫头,此生只想过得简简单单,平平静静。却奈何,这‘第一淑女’的名号太过招摇,引来无数的妒忌,挑战,加陷害,自从回到皇都荣城,生活似乎就没平静过,还倒霉的意外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这场阴谋还跟皇室扯上了关系,她一个丫头,只想求自保,全身而退,但命运总是无奈的,稀里糊涂中,自己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还惹上无耻恶男脱不开身。丫丫的,她也是有脾气的,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做了十几年的伪装淑女大丫头,也该让你们见识见识本姑娘无良的一面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若水心下一横,既然无路可退,那就让她全力以赴,且看她如何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中取得一份真正属于她的平静与安详。(业余写作,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多多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