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200000012

第12章 李渊攻入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1)

李密陷入泥潭

从大业十二年初秋到大业十三年夏末,天地走完了一个四季的轮回,而杨广也在莺歌燕舞的江都当了一年的鸵鸟。

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事情。

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它们基本上都被杨广的“鸵鸟术”成功屏蔽掉了。

但是让杨广郁闷的是,自从大业十三年四月那个叫元善达的使臣带来了关于东都的坏消息后,他维系了将近一年的屏蔽网就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尽管他很快就把元善达处理掉了,可更多让人讨厌的坏消息还是像苍蝇一样嘤嘤嗡嗡地钻进了杨广的耳中。

这些消息都是关于东都的。

杨广听说,那个破落贵族李密真的攻占了洛口仓和回洛仓,还像一个穷凶极恶的疯子一样紧紧咬着东都不放,不但把它啃得遍体鳞伤,而且随时有可能把它一口吞掉。

杨广很生气。他不得不从温柔乡中抬起他那高贵的头颅,狠狠地关注了一回现实。

大业十三年五月下旬,杨广命监门将军庞玉和虎贲郎将霍世举率关中部队增援东都。同年七月初,杨广再命江都通守王世充率江淮精锐、将军王隆率邛地黄蛮(四川西昌少数民族)、河北大使韦霁、河南大使王辩等人各率所部驰援东都,共同讨伐李密。

东都洛阳曾经是杨玄感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噩梦。

为了得到它,杨玄感付出了一切,包括最后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而对如今的李密来说,东都洛阳也正在成为他生命中最大的一个泥潭。眼前的洛阳城看上去是那么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可李密的数十万大军围着它打了好几个月,却始终一无所获。

李密会不会因为这座东都而变成第二个杨玄感?

有个人对此产生了疑虑,他就是李密的帐下幕僚柴孝和。

就像当初李密劝杨玄感西进关中一样,大业十三年五月,柴孝和也向李密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他说:“秦地山川险固,秦朝与汉朝皆凭借它而成就帝王霸业。而今之计,最好是命翟让留守洛口,命裴仁基留守回洛,由您自己亲率精锐,西进袭取长安。一旦攻克西京,大业的根基稳固,然后再挥师东下、扫平河洛,如此天下可传檄而定。方今隋失其鹿,四方群雄竞逐,若不趁早下手,恐怕会有人抢先,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啊!”

可令人遗憾的是,当年的杨玄感拒绝了李密,而今天的李密也同样拒绝了柴孝和。人是会变的,当年的李密只是一个幕僚,现在的李密却是一个领袖。

屁股决定脑袋,位子决定思维。此时的李密当然会有一些新想法。他说:“此计诚然是上策,我也想了很久。但昏君还在,他的军队也还很多,我的部属都是山东人,见洛阳未下,谁肯跟我西进关中?况且军中的多数将领皆出身盗匪,如果我独自西进,把他们留在这里,我担心他们谁也不服谁,万一产生内讧,大业会瞬间瓦解。”

不能不说,李密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他的情况与当年的杨玄感有所不同。杨玄感出身政治豪门,而且本身又位高权重,在帝国政坛和军队中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所以他起兵后对自己的部属和军队也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在此情况下,他没有听从李密的建议及时入关,导致隋朝大军把他围困在四战之地,这肯定是失策的。

而李密呢?在来到瓦岗之前他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落魄贵族、一个四处漂泊的失业青年,仅仅是凭借他的心机、智谋和运气,再加上一则语焉不详的政治谣言,才使他后来居上地篡夺了瓦岗的领导权,说难听点就叫做“鸠占鹊巢”。因此他对瓦岗群雄的控制力实际上是很有限的,他的领袖地位也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稳固。在此情况下,如果放弃洛阳、西进关中,很可能就会导致他所说的两个问题:一、属下的山东豪杰不听号令,各行其是;二、瓦岗内部产生内讧,自相残杀。其实还有第三个最大的隐患李密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果他独自西进,完全有可能丧失瓦岗的领导权,更别提什么四方群雄的盟主地位了。

所以,明明知道西取长安才是上策,明明知道洛阳是一个危险的四战之地,可他却毫无办法。

在攻下洛阳之前,李密和瓦岗军哪里也去不了,这是李密的无奈。

就在柴孝和与李密说这番话的同时,李渊正在太原招兵买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挥师南下、西取关中。

李密的无奈最终成全了李渊的辉煌。

用古人的话说,这叫天意。

用今天的话说,这叫时势。

而无论是天意还是时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很难会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为了拿下东都,李密可以说拼尽了全力。

在大业十三年五月,他多次亲率大军攻入了东都的西苑,与顽强的隋朝守军进行了一次比一次更惨烈的厮杀,然而每一次都被隋军击退。最后李密甚至身中流箭,不得不在回洛仓的大营中疗养了多日。

这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庞玉、霍世举等第一批隋朝援军抵达东都。越王杨侗当天就命庞玉、霍世举、段达等部于夜晚出城,对回洛仓发动奇袭。李密和裴仁基仓猝应战,结果被打得大败,士卒死伤被俘的超过一半。李密只好放弃回洛,退守洛口。庞玉和霍世举一路乘胜追击,最后进驻偃师,与瓦岗军对峙。

六月十七日,经过休整的李密对隋军发起反攻,在洛阳东北的平乐园与隋军会战。这一战李密几乎出动了全部精锐,把骑兵置于左翼,步兵置于右翼,中军则全部使用弓弩兵,对隋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终于大败隋军,再次夺回了回洛仓。

九月初,隋武阳(今河北大名县)郡丞元宝藏献出郡城,投降了李密。李密当即任命他为上柱国,封武阳公。元宝藏为了表示感谢,命自己帐下一位文采出众的宾客给李密写了一封信,同时在信中提议改武阳为魏州,并愿亲率部众西攻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再南下与李密会合,攻取黎阳仓。李密大喜,随即任命元宝藏为魏州总管。

这个替元宝藏写信的宾客,就是后来大唐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第一诤臣”——魏徵。

魏徵的父亲魏长贤是北齐的一个小官,曾担任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县令,在魏徵年少时便已过世,所以魏徵是在“孤贫”、“落拓”的环境中长大的。贫寒的家境导致魏徵的人生起点很低。如果是一般人,很可能会找一个贩夫走卒的职业糊口,然后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可魏徵不干,他“不事生业”,偏偏出家当了道士。关于魏徵当道士的动机和具体经历,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道士就不用为衣食奔波,并且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读书。所以《旧唐书·魏徵传》称他“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通过元宝藏与李密的书信往来,魏徵的文采和学养得到了李密的赏识,随即被调到总部,担任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室,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之类的职务。对于一介布衣魏徵来说,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时来运转了。魏徵很珍惜这个崭露头角的机会,随后就向李密献上了安定天下的“十策”。

可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因为李密一条也没有采用。

此刻的魏徵对于未来一定颇为茫然。他绝对料想不到,若干年后他会成为唐帝国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并与唐太宗李世民共同演绎一段“明君诤臣”的千古佳话。

大业十三年九月六日,李密派遣徐世勣率五千人北渡黄河,与元宝藏、郝孝德等部会师,一举攻占了黎阳仓。

黎阳仓是隋帝国在河北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其规模之大、储粮之多,不亚于东都的洛口仓与回洛仓,所以攻占此仓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短短十天之间,便有二十多万河北的青壮年投奔了瓦岗军。与此同时,武安郡(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永安郡(今湖北新州县)、义阳郡(今河南信阳市)、弋阳郡(今河南光山县)、齐郡(今山东济南市)的隋朝将吏也纷纷举城向李密投降;甚至包括已经称王的几大义军首领,如窦建德和朱粲等人都忙不迭地派遣使节去晋见李密,表示归附之意。李密随即任命朱粲为扬州总管,并封他为邓公。

就在瓦岗军攻克黎阳仓的同时,以王世充为首的第二批隋朝援军也已在东都完成了集结。九月十一日,越王杨侗命部将刘长恭率东都部队,与庞玉、王世充等部共计十万人,大举进攻李密据守的洛口。

隋军与瓦岗军就在洛水隔河对峙。

杨广从江都发出了一道诏令,命所有讨伐李密的部队皆受王世充一体节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密和王世充就在东都附近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和消耗战……

就在他们打得热火朝天、难解难分的时候,李渊已经悄然入关了。

长安城的末日

李渊进入关中就像蛟龙游进了海。

他所受到的欢迎和拥戴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基本上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史称其“舍于朝邑长春宫。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族、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大唐创业起居注》)。

当了这么多年的帝国高官,他被人们大力追捧和热烈欢迎也不是头一回了,再怎么热闹的场面他也见识过。

可这一回却有所不同,除了热闹之外,李渊发现人们仰望他的目光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他依稀记得,过去人们只把这种目光投给杨坚,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把它投给了杨广。

而现在,成百上千个在乱世中找不到命运方向的关中士民则像一群迷途的羔羊一样,把一种渴望获得拯救的目光齐刷刷投到了他的身上。

说老实话,李渊很喜欢这种目光,被人视为救世主的感觉真好。

屈突通得知李渊已经渡过黄河直扑长安,立刻命鹰扬郎将尧君素坚守河东,然后亲率数万精锐南下潼关,准备经蓝田驰援长安。

可是刘文静早已按照李渊的部署挡在了他的必经之路上。

屈突通抵达潼关时,原驻守在此的隋将刘纲早已被义军斩杀,潼关已经陷落。屈突通在此遭遇了刘文静的顽强阻击。双方相持月余,屈突通始终不能越过潼关半步。最后屈突通命部将桑显和夜袭义军营寨,刘文静仓猝应战。双方混战至次日凌晨,隋军连续攻破了义军的两座营寨,只剩下刘文静的一座大营还在坚守。桑显和随即率部对刘文静的大营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好几次都险些将其攻破。混战中刘文静身中流矢,将士们顿时士气大挫,最后这座堡垒也已岌岌可危。

可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隋军的攻势却忽然停了。

因为桑显和发现士兵经过一整夜的鏖战之后都已精疲力竭,所以传令部队暂停进攻,先吃早饭,准备等士兵们恢复体力后再对刘文静发起最后的攻击。

很显然,桑显和认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不差这一顿饭的工夫。

可他错了。

他低估了义军的反击能力,对形势的判断也过于乐观了。就在隋军生火做饭的短暂间隙里,负伤的刘文静已经调整了兵力部署,分兵潜入已被攻破的两个营寨,杀死隋军哨兵,重新夺回了阵地。

刘文静是想据险而守,尽量拖延时间以待援兵。

此时的他绝对不敢奢望自己能反败为胜。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再次出乎他的意料,隋军还没吃完饭,一支义军却鬼使神差地出现在了隋军阵地的后方。他们并不是援兵,而是一支只有几百人的四处巡弋的游骑兵。可谁也没料到他们竟然会在这关键时刻“游”到了桑显和的背后,并且对毫无防备的隋军发起突然袭击。面对这支从天而降的敌人“援兵”,隋军士兵顿时惊慌失措、阵脚大乱。与此同时,刘文静抓住战机,下令士兵从三个营寨同时出击。隋军大败,或死或降,基本上全军覆没,桑显和险险逃过一劫,只身逃回大军驻地。

桑显和功败垂成并且损兵折将无数,令屈突通大为懊丧。前面的去路被堵,后面的根据地被围,屈突通彻底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

他意识到长安的陷落已经不可避免,而隋王朝覆灭的日子也已经屈指可数了。可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既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无力扶大厦之将倾。屈突通感到了绝望。

随后的日子,义军不断遣使劝其归降。屈突通仰天恸哭,说:“吾蒙国厚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唯有一死而已!”那段时间,他经常摩挲自己的脖颈,慨然长叹道:“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旧唐书·屈突通传》)李渊多次招降不果,最后找到了屈突通的一个家童,命他前去劝降。结果那人不但没有说服屈突通,反而被他一刀砍了。

当一个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的时候,任何试图阻挡的个人努力都注定是微弱的、渺小的,甚至是徒劳的。然而,当一个旧王朝业已分崩离析、人人自求富贵唯恐不及的时候,屈突通在绝境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与忠诚却无疑是难能可贵、令人钦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屈突通不愧是隋朝的忠臣。

然而,我们后面就将看到,即便是这样的忠臣,即便一直在努力和挣扎,短短三个月后,屈突通还是无可奈何地归降了李渊。

也许这就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也许这就叫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在隋末的历史大舞台上,在竞逐“隋鹿”的四方群雄中,李渊绝对可以称得上天之骄子。

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也就是他起兵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如果太早,他有可能会像杨玄感那样成为最先烂掉的出头椽子;如果太晚,隋朝的大蛋糕就有可能被别人瓜分一空。而李渊起兵的时候,隋帝国的各方军队已经在野火燎原的大起义中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再也无力调集优势兵力进行围剿,所以李渊的进兵就比较顺利。与此同时,西京长安尚未被任何一支义军占领,仍然向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李渊)敞开着,李渊在这个时候起兵并抢先入关,占据关中的形胜之地和长安的政治制高点,其时机可谓把握得恰到好处。

同类推荐
  • 无上王侯

    无上王侯

    姜凡是包拯眼里的异类,包拯却不得不让自己的独子拜他为师。姜凡是苏轼的挚友,但苏轼十几年的沉浮却由他注定。姜凡还是王安石和司马光眼里的阴谋家,即使斗得你死我活,也不得不遵循着姜凡为他们定好的路一步步走下去。大宋的天空晴朗许多,阴霾只在人们心里,无论是皇帝还是臣民。姜凡觉得,这样的世界需要一股血液,一股新鲜而狂热的血液。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当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人物如此清晰的站在眼前,姜凡只叹千秋青史难书,栋梁也好,奸臣也罢,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能够阻止我的人。
  • 明扬三国

    明扬三国

    年少风流侠义花前月下,年老一富家翁,余愿足矣。魂回东汉,出生于草头百姓之家,本不愿卷入天下纷争,然一把剑,一个巧合的经历,大志萌生。这本书是讲述一个平民百姓走向帝王的路程……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倾力打造,新人新书,若不严谨,若有错漏,还请海涵力挺,完本谢之。群号:154300694
  • PK的历史:历史上的PK

    PK的历史:历史上的PK

    PK,Penalty Kick的缩写,点球的意思,后引申为竞争、单挑的意思。PK的历史,是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有人的地方,就有PK,只是大家的招数不同。有人用钱来PK,比如石崇和王恺;有人以口才PK,例如毛遂以三寸之舌头敌百万之师;有人以性命PK,例如方孝儒“十族”PK朱棣“九族”…
  • 游兵天下

    游兵天下

    龙战,长白山猎户之子,自幼被神秘老者收为弟子。生于山野,崛起于都市,成名于军界,混迹于天下!恐怖势力的终结者!混乱局势中的主宰者!军中,他为卒,热血忠肠,只为国!兵中,他为王,身先士卒,兵中王者!佣兵界,他为王!谁与我敌!草根出身,混迹天下。一路精彩,少不了你们的陪伴······
  • 志戏三国

    志戏三国

    一个弱不禁风的现代青年学生,为了筹钱救人,兼职众多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之后,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古代汉朝末年三国时期。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那是赤裸裸的靠实力说话!没有人会同情弱者,活着才是硬道理。然而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亲人,还没有武功的现代青年,到底是怎样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他会不会改写历史?能不能回到现代,总总疑问,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细细看来!
热门推荐
  •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剑人

    穿越之剑人

    重生前,他没钱,没权,没有女朋友,没有......是一个典型的宅男重生后,他有了条件,有了机遇,在魔法与斗气的大陆上,开始了修真。从此以后,钱会有的,权力会有的,美女也会有的,一切的一切都会有的。极品神宠,极品武器,各种天材地宝,都会陆续到来。
  • 美女的贴身护卫

    美女的贴身护卫

    晨风为了寻找自己的身世来到燕京,为了生存当起了赵家姐妹的保镖,成为她们的贴身护卫。
  • 撼天魔尊

    撼天魔尊

    一个弱小孩童竟是上古魔族!一头普通灵宠竟是紫魔狼王!一魔一狼,被迫四处流浪,却逐渐成长为最逆天的存在!他们无视苍生,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百族强者面前,杀一个尸骨如山!魔尊一怒,可震地撼天!
  • 搞笑之王2:囧人雷语

    搞笑之王2:囧人雷语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而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网络的流行,同时也伴随着网络语言的产生。网络语言的产生既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带来的新事物、新观念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网民们追求标新立异,以及网络交流所需要的迅速,简单等特征,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其发展神速。
  • 金牌直销员必备

    金牌直销员必备

    直销,对于大家来说肯定不会是一个陌生、新鲜的名词,正如一位著名的商业专家所描述的那样:直销是人们谈论最多,却了解最少的行业。直销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如此多的目光,甚至被人们誉为未来的商务趋势及新世纪商业领域的发展潮流呢?历史发展到今天,直销已经造就了无数企业和行业的奇迹和辉煌,安利、雅芳、玫琳凯、完美、仙妮蕾德等,都以其活生生的成果昭彰于世。如果你渴望成就意义非凡的成功事业,如果你渴望拥有自强、自信又洒脱的幸福人生,可从直销开始!在这里,所有的梦都将不再是飘浮天际的虚幻,而是握在你手心里的实实在在。
  • 火影忍者之飞龙在天

    火影忍者之飞龙在天

    宇智波苍一行人接受‘特殊任务’,前往灵兽世界一探究竟。路上充满了未知和磨难。鸣人佐助的火影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火:宇智波苍水:若水土:岩土
  • 灭秦(全集)

    灭秦(全集)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乾坤圣武

    乾坤圣武

    死亡带来新生,叶孤穿越到武道为尊的世界。一个人,一道信念,面对整个世界。这一世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一道惊雷,一块奇玉,走上一生无敌之路,只有强者才能成为秩序的制定者。
  • 繁星邀月

    繁星邀月

    本是朋友的两个人同是天下赞誉的天骄。他的天赋与智慧,他的善良与医术。可天赋与智慧成了拖累,善良与医术成为谎言。究竟为何反目?只是执念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