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81300000006

第6章 “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5)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仍持“天朝上邦”的夜郎自大心态,拒新续旧,禁海封关。国人对西方那片土地茫然无知,居然认为英国人靠牛羊肉磨成的干粉为食,食了不消化,肠胃结石,如果不从中国进口茶叶、大黄,他们就会“大便不通而死”。清朝官员还认为英国人膝盖直挺,不能弯曲,故不能下跪拜见中国皇帝。林则徐虽打小生长在濒临海边的福州,头脑里也没有什么关于西方的知识。初到广州禁烟时,林则徐也称茶叶、大黄是对付西方人的奇门暗器,乃“制夷之大权”;也相信西方人膝盖不能伸展弯曲,“一仆不能复起”,“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毫无疑问,对英国,以及即将与英国进行的战争,他也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更难有什么心理准备。

但与朝廷上那些一味颟顸顽固、因循守旧的大员不同,林则徐之所以高山景行,在于他一旦接触到外部世界之后,便能翻然醒悟,发现并承认西方也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之处。他不懂外语,为了知己知彼,却能主动派人“采访夷情”,专门去澳门收集外国人出版的报纸、书刊,安排民间一些懂英文的人进他官邸,进行内容翻译,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评论中国。在仔细阅读、研究有关译文资料后,他组织人员分类编辑《华事夷言》,形成《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五辑资料类编,对他手头正进行的查禁鸦片工作很有参考作用。为了更深入、广泛了解西方,在广州期间,林则徐还进行了一项具有历史开拓意义的文化工作,那就是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该书1836年于伦敦出版,内容很新。翻译出版后,林则徐将其命名为《四洲志》。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人文地理及有关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此外,他的翻译班子还翻译了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系列著作。他不倦探究的目光,进一步深入到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层面,他很快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势力的入侵,日后风行于朝野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思想,由此萌动。

按照他的思想路径,林则徐本可以在学习、了解、借鉴西方上做更多更好的工作,却因他在广州禁烟禁出了一场鸦片战争而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林则徐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征途。途中,他仍忧国忧民,担心国事、天下事,个人的名利安危则在所不计,置之度外。在古城西安与妻子告别时,他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感人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好在历史自有天眼,公道自在民心。1850年,林则徐病逝。次年,新登基的咸丰帝赐祭葬,谥“文忠”,全国哀悼,故乡福州建祠奉祀,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终于得以闭目安息。

还令人欣慰的是,林则徐在流放伊犁途中,经过扬州,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友人魏源。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844年进士。早年从刘逢禄研习公羊春秋学,与龚自珍有同窗之谊。信奉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占思想界统治地位的考据学不满。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延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又助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筹议漕运、水利、盐政诸事。

此次见面,林则徐将《四洲志》等有关资料尽付魏源,希望他继续自己的事业。魏源果然不负好友重托,以《四洲志》为基础,随后编出了内容更丰富、影响更为巨大的《海国图志》,初版50卷,后增为100卷。基本涵盖了当时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杰作。

魏源编纂这部书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意思为:编纂该书就是让读者了解“夷情”,学习其“长技”,以对付外侮。针对当时一些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的顽固派,魏源在序言中还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只有“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他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除拥有装备精良的武力外,更在于建立了整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如想强盛,就必须放下身段向西方学习,不但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而且还应该筹划近代工业建设。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他坚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将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

《海国图志》还介绍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他评论该制度的优点有三:

一是废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打破了封建家天下的局面;

二为议员、总统皆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产生;

三是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

这在当时确实很有胆识,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伦理秩序的公开挑战。被评论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之举的《海国图志》,不但向国人系统、全面介绍了世界情况,而且开创了新的研究风气,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时代破蛹为蝶前在文化领域里的先声,对以后兴起的洋务运动提供了舆论准备。遗憾的是,该书出版后,在当时的国内反响并不广泛,反而受到不少思想保守的士大夫攻击,谩骂声一时不绝于耳,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辞,更有甚者,还有人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最终,《海国图志》在本土的印刷数量,仅仅一千册左右。

与之大相径庭的是,《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

1851年,一艘中国商船驶入日本长崎港,海关官员从船上翻出了3部《海国图志》。一翻之下,日本人欣喜若狂,他们第一次如此详尽地了解了西洋各国。此后几年里,列岛的学者、官员削尖脑袋,穷尽各种关系,将《海国图志》从中国运到日本。在美国将军佩里率舰队抵达江户湾、终于打开日本国门的1854年,日本人开始自己在岛内翻印《海国图志》,读者如潮,好评如潮,凡识字者几乎人人以读《海国图志》为时尚,很短的时间里就印刷了15版,几如现在的畅销书。维新派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等人,在反复研读、深长思之后,更是读出一片云水襟怀,《海国图志》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为明治维新在意识形态上的基础。

半个多世纪后,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海国图志》时总感到费解:《海国图志》无论如何都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一架最优秀的望远镜,日本人如获至宝,遥看西方之后,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人却视如洪水猛兽,乡绅富贾、贩夫走卒不用说了,就是当时的知识阶层也少有人认真阅读,哪怕是仅仅翻一翻这本书。

从总体上看,鸦片战争以后不久,尽管西学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中国,其影响还是比较有限。当时的大多数文人士大夫不重视甚至排拒西学,即便是如林则徐、魏源等先知先觉者,开始注意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却仍然没有将西学视为可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魏源的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秉承的还是传统的“华夷之辩”观点——泱泱中华才是天朝上邦,西人是“夷人”,西学也只能是“夷学”;“夷学”虽有可用之处,其如马吃了夜草、暴富起来的地位,却是远远不能与洋洋五千年、厚貌深辞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相提并论、等量齐观的。

洋务运动初期,大多数人还是抱有此种看法。只是随着洋务运动向纵深发展,与西方接触更加广泛,对西方的了解也更多,“西学”一词,才逐渐取代“夷学”,朝廷与知识界才开始正视西学,认为可与中学对等,并开始探讨如何融合二者的优点来避免大清的陨落,当然最好是也步列强后尘,提携中国走向富强之路。这一时期,冯桂芬可作为代表,据说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就是他拟定的。1861年,他写成《校邠庐抗议》一书,该著承认西方、西学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器物制造上,即通常一些国人睥睨的“奇技淫巧”,确实值得中国学习,主张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但是,在基本的思想学术、伦理道德、人性教化等方面,冯桂芬认为西方还是远不如中国。因此,他为洋务运动制定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仍念念不忘传统的纲常伦理。

与洋务运动几乎同时在中国发生的,是震动朝野的太平天国运动。说起来,这场运动的发生,也与鸦片战争前后的西学东渐存有某种关系。作为该运动的领袖洪秀全,亦被后来的领袖人物称之为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属于“先进的中国人”。那么,洪秀全向西方寻求到了什么真理呢?

史载,洪秀全家乡为广东花县,属广州的郊县,原本也是个读书人。曾先后四次赴花县、广州应试,然而“初考时其名高列榜上,及复考则又落第”。一次落第后,踽踽于广州街上,他从基督徒梁发的手中得到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名为《劝世良言》。此后,在无人指拨的情况下,又在屡试落第、功名无望、久病一场的郁结情绪中,洪秀全靠自学《劝世良言》来排遣日子的穷困与精神的潦倒。此间,他自我感觉领悟和接受了基督教,如一只穿越黑暗、顿见光明的蝙蝠,“觉已获得上天堂之真路,以及永生快乐之希望,甚为欢喜。”于是,一气抛开案头盈尺的孔孟之书,把家中的孔子牌位换成上帝的牌位,决定皈依“上帝”,并按自己的理解自行洗礼,表示清除原罪,从此拨云见日。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也称“拜上帝教”或“太平基督教”)。虽然未曾读过《圣经》,却开始舌绽莲花,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四处传教。扬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由此呼朋唤友,广招信徒。广西当时乃贫瘠之地,加上连年灾荒,饥民流民随处可见,“拜上帝会”在当地很快扯旗扬幡,人多势众,蔚成气候。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浩浩荡荡杀向全国。进军途中,太平军废偶像、捣孔庙、烧经书,所谓“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在天京有目击者述:“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用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举动,应是天王恨劲来自何处的绝好注脚。1853年打下南京,在此建都,定名“天京”。大兴土木,耸起比明清故宫还要高阔的天王府,广选民间秀女入宫。天王进膳,御膳用品多是金制外,还要放炮奏乐,鼓声、锣声、钹声与炮声交作,膳毕始停。天王排场最“侈丽无比”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都成其势力范围。期间,1855年2月,石达开率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大败曾国藩的湘军。但9年之后——1864年,湘军就攻破太平天国的天京。

湘军的骨干人物中,有一部分本是道学家或与道学有密切关系者,如罗泽南、江忠源、李续宾、李续宜等人。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湘军不是由武人建立起来的,而是由文人特别是道学家建立起来的。曾国藩本人就是一个信奉程朱理学的道学家。罗泽南则是开山设坛的道学大师,学界称之为罗罗山先生,当曾国藩树起湘军的旌幡,罗泽南如影随形,率领他一众学生前来效力,他本人和学生李续宾都先后战死沙场……他们有一个同仇敌忾的目标,出于一个恰似被刨祖坟的共同激愤,这目标和激愤,集中表现在曾国藩写于1854年2月的《讨粤匪檄》之中: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也。尽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焉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文正公文集》卷二)

在这篇檄文中,曾国藩从传统纲常道德观念出发,对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离经叛道,标榜“耶稣之说,《新约》之书”,致使“士不能诵孔子之经”,孔孟“痛哭于九原”予以激烈的声讨。在曾国藩眼里,他与太平天国的战争,有着类似西方宗教斗争中所谓“圣战”的意义。恨不能墙基也能用纯金打造,以致可保千年荣华富贵的天王府,不过区区14年,就被一个爱吃辣椒的湖南书生给挖了墙脚。

我们这里所描述的,只是西方文化借“农民运动”,抑或“农民运动”借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一个特殊通道。必须指出的是,不管是林则徐、魏源那诸多睁开了眼睛看世界的文字,还是洪秀全那山寨版的“拜上帝”,在一般国人的心里,都远未成一场打湿地皮的三月豪雨。让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价值体系裂纹如网、岌岌可危的,则是在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以后了。

同类推荐
  • 列子原来这样说

    列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阐述列子在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被称作“有道之士”列子主张顺从自然之道,内外相应,物我两忘,淡然生死,观行闻声,至言无言,安时顺命。不要太执着于当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地永恒生命的背景中去体验个体生命的永恒。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读懂中国智慧

    读懂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有身心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大智慧家。在本书中,人大教授、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冷成金用独特的“以智论史,以史说智”的手法,博采史实,剥开传统文化内核,详实生动地向今人阐释了中国智慧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热门推荐
  • 卡特兰的沉默

    卡特兰的沉默

    我是艾泽尔,我身后这片广袤的大地就是卡特兰大陆,在卡特兰大陆的最东部是一片非常辽阔的森林在这片森林东面的边缘就是受卡特兰族人敬仰海拔极高的阿慕斯山脉,一直以来我以为那常年被积雪覆盖的阿慕斯山脉就是世界的尽头,可后来才发现这连绵起伏的白色山峰背后正是布满血色杀戮的黑暗源泉.
  • 夏棠

    夏棠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程诺用了两年时间才从伤痛里走出来,一颗心像从冰水里捞出来一样,再也没有温度,直到那个男人出现,他是温暖的太阳,照亮她的黑夜,伴她前行。
  • 责任胜于能力2

    责任胜于能力2

    现在的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企业真正需要的则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才。如何激发员工勇于负责的精神,协助把握人生成功的先机?本书中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为你造就优秀员工的第一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这是一本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职场箴言,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也是你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
  • 媚世妖后戏裙臣:权色巅峰

    媚世妖后戏裙臣:权色巅峰

    修真天才一朝穿越,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废柴。却不知道再次醒来的她是样样精通,自带空间秒杀一切。废柴?无灵根?火系灵根毁天灭地。召唤不出魂兽?本命双魂兽亮瞎狗眼,身后圣级灵宠无数。不好意思,拿错剧本了,本该是大杀四方的剧情硬生生的被某个东西篡改,日常工作成了刷一个个美人的好感值!这真是一件既痛苦又兴奋的事情!
  • 透视狂医

    透视狂医

    都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但我要说的是:宁得罪小人,莫得罪医生!“我只想当一个纯粹的医生,诊脉断症,治病救人……可是你们,让我变得不再纯粹!”——方辰。
  • 倾世女权:三千宠爱于一身

    倾世女权:三千宠爱于一身

    中文系女大学生误入明朝初年,成为无父无母的寄养女。舅舅家遭遇虐毒舅母,心机堂妹,苦不堪言。嫁夫为妾,本想安稳过日,怎料丈夫为了仕途将其拱手赠人。心碎,孤单,让她心灰意冷。“天下男人每一个好东西!我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她变了……
  • 黑白道3:渗透

    黑白道3:渗透

    洪水中接连出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李斌良和战友们经缜密侦查,确认二人都是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为查明真相,他的足迹随着作家的笔迹奔走于各个校园之间,由此他涉足到一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教育……
  • 天魔仙尊

    天魔仙尊

    众生平等是为佛,自我逍遥可作魔。淡然称仙太上行,霸绝寰宇当号尊。等级设定:兵级,王级,皇级,帝级,尊级,君王尊,仙尊。
  • 掠夺者奥古都斯

    掠夺者奥古都斯

    请不要小看水球星人~~来自一个王者的忠告
  • 花夏大学的海舰舞曲

    花夏大学的海舰舞曲

    在以往的战争中,战舰沉入海底,在海底遭受怨怒的侵蚀,最终形成了深海战舰幽魂,她们曾经是历史的枭雄,现在却是杀戮的机器。而花夏大学海军现在既要和其他大学的海军较量,维护大学海疆的荣耀,更要保护300万平方公里海疆免受深海舰魂的入侵。而就在这个时刻,辽宁·瓦娘格·库兹涅佐娃来到了花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