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3500000011

第11章 像呼吸一样,顺从自己的节奏(5)

清凉峰路段走完,将翻越整个102省道最艰难的一个长上坡点路段,据说长达10公里。这让很多人一听就想放弃。两个宁波学生自不用说,就连阿lee也做好了搭车走完这一段的心理准备。

但我不想莫名地被他人的危言所吓倒。

没亲自经历过10公里的上坡,怎么知道会无比艰难?是的,想象永远比现实恐怖,美国二战时期知名大将麦克阿瑟用他在战难中的亲身经历告诉过人们这句真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己的想象和预设的困难所吓倒,是自己的心志先打败了自己。总是提前根据自己对恐怖的判断来做出最终决策。

每一个骑行者在跨上自行车时,其实就是一场修行。而对于修行者而言,要面对和忍受的东西很多——自然界的寒热、生理上的饥饿负重、意志上坚挺与退缩等等。

勇敢地面对我们所惧怕的事物,永远是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接纳行走和活着的全部

上坡路段还没走出多远,两个心志并不牢固的宁波大学生选择了退缩掉队。

两人又开始争吵了起来。他们将车子扔在马路旁,坐在一片稻田边生彼此的闷气,彼此都觉得对方是神经病,不可理喻。

对两学生规劝无效后,阿lee有些等不及,加之他体力最好,从这里开始他选择了独自先行。我随后。

在长上坡路段骑行,单纯依靠体力是最愚昧的,得配合骑行技术、经验、身体的合理运用、挡位变换控制、瞬时的路线判断等等。这无形中开拓了我们对事物的思维方式。那两个一路在计划着放弃的宁波学生,其实是他们的骑行坏习气所致。

固执地懒得变换挡位或坚守旧有习惯,踩踏的频率总是高于我们,迫使腿部付出更多的紧张运动。

当这样的坏习惯持续三天,不累垮身心才怪。因此,骑行除了需要坚韧的心理意志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外在技巧运用,是一场心理与外在智慧的双重修行。

其实我也总会生出放弃的潜意识。

最后我还是一个人慢慢地往前挪动。遇到最陡峭的路段,只能下车推着自行车前进。阿lee有时会在某个艰难的上坡点等我一段,甚至说让我将行李放在他车子上,或者他帮我推车。

我能看出他说话时的真诚。这是难得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无私,也是他们给予我的最大鼓励,所以我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走完。

于是我就不断地在介于骑一段又将自行车推一段之间埋头前行。

长久地不说话,目光只注视着前轮的滚动,尽量让自己的心处于凝固状态,不过多地重视痛苦。当一些情绪生起的时候,我也会追问自己:这样纯粹耗费体力的上坡骑行到底有什么意义?甚至汗水都埋没了眼睛,不断地心生怀疑,这场类似于肉体自囚的所谓环保运动,真的能促使人向内探索吗?

我不知道答案,只是往前走,后退同样要耗费掉自己。或许,勇敢地去感知世界赋予我们的一切,包括苦难,才正是全部的行走和活着本身。

暗藏在心底很深的秘密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卡夫卡

回不去的感伤

在我将头埋向地下,专注于盯着自行车前轮在陡峭的上坡路段滚动时,思维跳到了我此生拥有第一辆自行车时的画面。同样是在上坡上推动,而少年时,即使在没有公路的山林中推行,心里也充满着喜悦和期待。

时光要回到很久以前,应该是我十一二岁。

当时我那贫穷封闭的家乡还没有公路,不通水电。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用干电池播放的双卡录音机是富人家的象征品,也是新婚夫妇们的安家标准。每次去镇上上学,看着那些会骑自行车的同学,无比艳羡,同时孕育的还有一份妒忌心。

所以,渴望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一直暗藏在心底很深的秘密。

特别是看到和我一起长大的邻居小伙伴也会骑自行车时,心里那种欲望越来越强烈。当然,父母不可能有钱给我买,我也从来没有滋生这个奢望。只能不断地厚着脸皮往小伙伴家跑,然后借他的自行车一起学着骑。

记得那是一辆最老式的永久牌自行车,不知道他家是从哪弄回来的,已经破旧得到处生满锈,一推上路就吱吱嘎嘎响个不停,像随时要散架似的。每骑一次,我们都要先用各种钉子锤子修理一番,再用绳子牢固着整个车身才行。

那时正逢暑假,我每天帮父母干农活时的唯一期待,就是趁天黑前跑到他家旁边一段斜坡泥巴路上学骑车。哪怕摔得鼻青脸肿,屁股上磨出大大的茧也从不声张,身体里充斥着的那股对事物的拥有欲流,远远超过了疼痛本身。

我就在那条泥巴小路上学会了骑自行车。但我却没有自己的自行车,即使是破旧的。

直到有一天,在邻居小伙伴的怂恿下,决定去姑妈家“借”。

姑妈家住在清江河边,与我们所处的山顶相距一二十公里。但一想到能拥有自己的自行车,我几乎是一口气跑到了他们家,甚至都来不及告知父母。

可是,真到了他们家,我却什么话也不敢说,满腹心事地木讷着。

姑妈家有三个儿子,他们从小就没上什么学,冒着高度的生命危险在一家煤矿打工,经济上相对富裕。我的小叔也曾在这家煤矿打工,年纪轻轻就因为一次瓦斯爆炸事故而离开了人世,留下一个出生才两个月的孩子。

姑妈家大儿子结婚时,购买了那辆自行车。

同样苦于没有公路到家,他们只能将车扛回来,轮流在小小的稻场上骑着转圈子。那时,我还乐此不疲地要坐在后座上,让他们轮流载我。

认同并习惯生活中的变故

直到第二天要离开时,我才终于说出了那几个一直到现在想起都还能脸红的字。后来表哥还是勉强答应了,他将自行车从房间里推出来送给了我。

他也知道,这样的“借”是不太可能再还了。于是,我推着那辆自行车蹒跚地走了接近20公里的山间小路回家,并且全是陡峭的上坡。一路坎坷,穿过树林、草丛、石间,有时要从悬崖边的沟壑或瀑布里钻过。

但当时那种拥有后的兴奋劲让我忘掉了身体上的艰难。

正是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承载着一个又一个年轻人的最初梦想。后来,堂弟、表弟、邻家小男孩们都是在那辆自行车上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初次骑行人生。如果没有那辆车,也许至今,他们都还不会骑车。以至于多年以后的青春期,我一个人躲在电影院里,看着《十七岁的单车》那部电影时泪流满面。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底层成长情结,有着城市人永远无法知晓的隐形渴望和对拥有的珍视。

当初怂恿我去借车的儿时小伙伴,他早早辍学,19岁时曾因多次偷盗抢劫被劳教。出来后散乱到全国打隧道求生存,后来因为一场爱情的打击,导致心理脆弱的他喝农药轻生。

其实所有的伤害,来自于对内在情绪的漠视和积压,最后将自己逼到一个残酷的局面。

他的坟墓就在我们当年学骑车的那条泥巴路边。

如今那里变成了一条村级公路,我每次回老家经过时,都会将车停在那里,然后给他烧一刀纸,在坟头给他点上一支烟。时常也会在梦里见到他,以及当年一起骑车的那些场景。

我不敢想象,如果当年自己不选择去陌生城市读书,不在十六岁时离开那个小山村,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这同样是一个暗藏很深而永远无法解开的秘密。

唯一的限制,只是你的想象力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梭罗

见心,见行,见未来

很多人自我酝酿一场苦行,尝试先战胜自己,欲用自行车来探索世界。

我也一样,不知道在疲累痛苦中前行了多久,接连不断的上坡让人窒息,仿佛看不到希望。快到山顶时,在一块用巨大石头做成的路标前,遇到一个50多岁的骑行者,来自金华318车队。他不厌其烦地大声纠正着我的骑行姿势,让我将座位调高,然后踩脚踏板时要用脚尖。

爬行的最后时刻,我感觉身体像虚脱了一般,摇摇晃晃。似乎是自行车将我拉了上去,而不是我在骑着自行车。当终于到达山顶关口时,紧绷着的意志力一下子松塌了下来。

直接扔下车,让它随意倒去吧。

失去车子的支撑,腰再也撑不直了,双腿麻木着不想再挪动半步,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大声喘息。这时我才开始意识到,赶路也是骑行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享受每一个当下和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必须探知到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极限。不让自己随意而为,不轻言放弃,不花气力把心与客体分开,只高度专注于某一点,对心理耐性的磨砺和隐忍是一次很好的练习。

通过它,可以更加认知到自己的心性到底有多大。

心撑大,世界自然就大。司马懿曾在教导习武的儿子时说:

“为人者,有大度者成大器也。”即作为人,胸怀宽广的人往往会成为天地良才。能忍辱负重、心能撑船、宽容乐观看待挫折和失败,这才是成功的必然品质。

山顶叫昱岭关。依山势用块石砌筑的皖浙两省交界关卡,已寻摸不到它历史的沧桑。关口延伸出去的两条绿色山脉,与蔚蓝的天空融洽地连成一片,将人的身心瞬间拉回绿色大自然本身。

人身处其中,显得渺小而卑微。

山顶慢慢聚集了很多骑行者,他们都是如此珍视被自己征服过的公路和高山。每个人都贪婪地坐在山顶放空自己,迟迟不愿离去,敬畏地看着天空。忘掉时间,忘掉还需前行的路。或许,当我们学会用脚一步一步地踩过去时,对世界的认识会不一样。那是坐在汽车上和写字楼里永远也不能体会到的一种珍视。

这一切只有自己亲自去体验。如同我们活着本身,吃饭、呼吸、死亡等都必须自己参与,任何人无法代替。

当我也站在山顶最高处俯瞰着走过的路途时,脑海中想起电影《车轮不息》里的台词:

“站在群山之顶,你可以有360度的路线选择,唯一的限制,只是你的想象力。我们总是用自行车来探索世界,一切都始于车轮上。”

山顶的这一边,是我们曾亲历过的汗水和苦难;山顶的另一边,是美到极致的自然风景,和未达的预知。只有付出达到一定极限,才可能触及我们梦想的结果。

一切都始于车轮上。是的,我们都在试图去探索大地、探索自己。最先在公路上,然后是森林里,最后是天地间。见心,见行,见未来。

回想着那些自由山地车手在新疆戈壁、在阿根廷、在尼泊尔秘境等让人敬畏的地方奔腾着,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大自然,挥洒热血生命与青春激情。我们心底那颗用脚丈量世界的心,怎能不被击醒?

源源不断的后来者

也许正是这些初发心带领很多人上路。尽管走得还并不远,但心早已飘出地理范畴。

关口的人群越聚越多,有了二三十个骑行者。彼此都不认识,大家来自不同的方向,也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大家会站在山顶对后来者大声欢呼和鼓励,会相互拍照并问候,会为任何一个坚持到山顶的骑友感到愉悦。每一个陌生人在那一瞬间变得不再陌生,像是久违的一群老友相约着来此聚会。

公路上还源源不断地有一些后来者。

其中两个年轻女孩在坚持骑到山顶后,立马趴在公路边呕吐不止。看到此景,我瞬间有一丝莫名的心疼和感动。不过骑行,就是要尝试面对各种困难,以及面对突发困难时的心智调整。

又过了很久,发现那两个一直喊着要放弃的宁波学生也跟了上来,正在向山顶靠近。我依然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坚持精神而高兴,并站在最高处远远地向他们挥手鼓励。

在山顶停留了很久很久以后,所有的骑行者才慢慢分批散去。

昱岭关的另一面将是一段超长距离的下坡。因为上坡的反面必然是下坡,黑暗背后是光明,苦难过后是享乐,这是人生与自然的共同规律。

付出的所有汗水也许是为了背后这一面的刺激享受。

在大家散去之前,有经验的骑行者一直在提醒着,不要得意忘形而摔倒,并一遍又一遍地强调骑行常识,慎用前刹。我下意识地看了看伤口,它们已被我遗忘。

至此,我、两个宁波大学生、阿lee,四个人又重新聚到了一起,继续着新的路程。

在路上时,他们是另一张面孔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康德

灵魂随时出窍

单车出游,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仅仅是对大地的心诚,通过苦行在路上探知一场关于生命的直视,跳出往日的常规来追问自己,寻求无我之境。

自行车在那段长下坡路段以极限的速度飞奔着。我保持着高度的警醒状态,头脑中不敢生出任何杂念,生怕摔跤。摘掉耳机,头发随风飞舞。每个人酷得像颗流星,从一片绿色丛林中一划而过。

到达半山腰时,我们忍不住又停下来,对着山脉和连接山脉之间的桥梁一阵狂拍。桥下是我们正在走的公路,惊险、弯急、陡峭。不过路面空空荡荡,无其他车辆干扰,是无比宁静的一段路途。我们甚至都不忍心去破坏大自然的寂静和野生动物们的安乐,一路都没有人唱歌。

山中有一条溪流湍湍而下,沿着公路一直延伸到山脚。我们几个脱掉鞋子,像孩子似的跑到溪中去戏水。

然后躺在溪边的石头上晒太阳。仿佛对继续前进失去了欲望,愿意将身体和灵魂都丢在山里。

如果不是身体感到饥饿,我们不会那么快离开溪流和山林。

但万事万物总归是需要向前的,因此我们骑到了安徽境内的竹铺乡,准备在这吃顿饭。对于这个偏远的小镇,我一无所知。

街上的人们都在剥着山核桃和做茶叶。茶叶叫顶谷大方茶。外观扁平,叶片略大,颜色鲜绿。相传,早在宋、元年间,老竹岭山上有座古庙,住着一个叫大方的和尚,他为了招待烧香拜佛的客人,自种自制茶叶供来人饮用,大方茶就以此而得名。

竹铺街上没几家餐馆,我们挨家挨户地问了过去。但那些本该淳朴的店主,一看我们都是外地游客,立马变了一张脸似的喊出一个超出我们预想的菜价,甚至高过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高端餐馆。

于是默默放弃了在竹铺吃饭的打算,决定奔赴下一站。

群体行进时,我总是怀念一个人独行的状态。

那样我可以任意到一个地方,就盘踞在路边的石头上,拿出纸片记录一些东西。也可以任意在一座桥下发呆、静坐或溪边听音乐。

有时,我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听别人说话。时常热爱幻想,介于沉寂和疯狂之间。

我想将自己像放风筝一样,随时可以出窍飞向天空,又随时可以收回到身体里安住。但,我始终没有找到那根可以控制它的线。

从竹铺乡出发以后,我的思维就一直心猿意马,飘于公路之外。双腿麻木地踩着,路过一个又一个村落,观照一切心境升起的状态,无论是平静还是焦躁,空虚或者琐碎的烦恼。阿lee带着两个宁波学生骑在前面,我始终掉在离他们几百米的地方,保持着这份刻意的独立。道路情况也变得恶劣起来,到处在翻修,尘土飞扬。

在一个僻静处,我拿出背包里最后一捆经幡,挂在了一棵树上。然后顺着风吹动经幡的方向,逃出那片颠簸之地。

同类推荐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本书收录了著名文学家冯至先生的近百篇散文随笔作品,内容涵盖了从自然散文到杂文、文艺杂论等多种不同风格却又各具特色的文章。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当代读者全面了解冯至的散文随笔创作及其一生的文艺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先生作序。
  • 美国镜像

    美国镜像

    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视角、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学大师,林语堂全面解析美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独特的方法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美利,告诉你大洋彼岸的世事沧桑。
  •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眼帘。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伞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顺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细致的于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部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六中,法布尔悉心研究了松毛虫、埋葬虫、白面螽斯、蝗虫等,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的美貌,并针对昆虫着色的议题展开讨论……语言优美,妙趣横生!
  • 玄天圣祖

    玄天圣祖

    这是仙神吃人,邪魔救人的逆乱世界。苍生罹难,神魔征战。有一天,东方白虹贯日,一个来自异界的卑微少年御光而来。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于是众生吟唱,你是光,你是电,你是唯一的神话……
  • 禁代零谜堡

    禁代零谜堡

    前路未明,谁带我走过一路迷离。。。。。?
  • 王妃爱私奔

    王妃爱私奔

    众所周知,邂逅N多美男是每一个穿越女必须遇到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她相中的美男却不爱她,说爱她的美男其实是在利用她?!不过伤心之余她也不亏,拉拢了一个杀手老大,捡到了一个富二代哥哥,最后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王妃!咳,这些神马的都是浮云!
  • 随身带着个世界

    随身带着个世界

    双失青年陈武无意中得到了一个空间世界,空间内植物生长速度翻倍,能让动物增加灵性,无聊时卖卖菜,养养鱼,种种人参,遛遛狗,钞票在手,人间都市,任我逍遥。
  •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义部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义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瞑庵二识

    瞑庵二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驱魔夫妻档

    驱魔夫妻档

    她是“猎人”,他是“天师”,她是古灵精怪的小女人,他是腹黑深沉的大帅哥。一对见面就互相放火的欢喜冤家,外加两个摸不清状况,随时路过打酱油外加偶尔抽风的入门级“女巫”和“术士”,乱了,乱了,这世界,群魔乱舞了……
  • 神心魂玉

    神心魂玉

    欲望之心,永远不会满足前进之路,谁都不愿止步无论断壁残垣,亦或枯骨红颜原始动力群:678306609
  • 婚久情深

    婚久情深

    结婚三年纪念日,却发现老公和别的女人滚床单,还说自己丑……婆婆强势逼离婚,三年婚姻换来一张离婚协议书,扫地出门却碰上只手遮天的大boss,吃干抹净还步步强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