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03000000002

第2章 历史选择了武汉(2)

1838年秋天,武昌阅马厂燃起了滚滚浓烟,湖广总督林则徐为表明禁烟的决心,将搜缴的1754杆烟枪及一批烟斗烟具槌碎焚毁,16768两烟土烟膏投入江心。此举是一年后林则徐在广州进行虎门销烟的前奏。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在痛苦和屈辱中迈入了近代社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最近在《南方周末》上说:“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问题的?很多学者认为是鸦片战争造成的,但是我们认为不是,我们觉得是太平天国造成的。鸦片战争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它对中国国内的影响不是很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最根本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竭。”

湘淮两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曾国藩和李鸿章被誉为“中兴名将”。西方学者芮玛丽把他俩划入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杰出人物”之列。芮玛丽对“同治中兴”的评述是:“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死里逃生,再延续了六十年。这就是同治中兴。”历时1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把内外交困的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得七零八落。“天王”洪秀全率师北伐,武昌是他们所攻占的第一座设有督署的会城。太平军先后三次攻占武昌,四次攻占汉口和汉阳。1852年12月24日,太平军竟在长江上建起两座浮桥,一座连接鹦鹉洲和白沙洲,一座从南岸嘴到大堤口。全国最大的木材流通市场鹦鹉洲派上了用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架桥木材。攻克武昌后,太平军又在龟山晴川阁和蛇山黄鹤楼之间架设过更大的浮桥,气壮山河。——百年后修建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基本上也是从这里横跨长江,那是武汉上演的最伟大的经济事件。

“汉口通江水势斜,兵尘过后转繁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天津条约》规定汉口为全国十大通商口岸之一。除了英德俄法日,接踵而来的还有西班牙、丹麦、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秘鲁、葡萄牙、巴西、刚果等,共17个国家,并分设领事馆。汉口门户洞开,发生一系列嬗变,开始“由土变洋”,封建结构走向解体。在其传统商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借助外部因素,城市成功地完成向现代的转型,被称为“汉口模式”。这种背景下的中国,汉口是个年轻的对外开放城市,在中国近代史发端时的地位相当于一百多年后的“深圳”。

汉口至少是华中最早“洋”起来的地方。小时候我们常说洋火、洋画、洋油、洋灰、洋巴巴(沥青)、洋糖发糕等,就是汉口人走向近代的遗风残留。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曾撰文,他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农民不知道大山以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汉口虽然离他们家乡只有一百多公里,但对农民是遥不可及的。人们对汉口的向往只能停留在儿歌里:“月亮月亮跟我走,一走走到洋汉口;月亮月亮跟我跑,一跑跑到六渡桥。”

1861年3月7日,英国官员与湖广总督官文商定,在汉口江边花楼巷往东8丈起,至甘露寺江边卡东角止,把约500亩的地方划为租界,领事馆设天津街(后来的市文史馆);接着,中德立约规定,自汉口通济门沿江官地界外起至李家冢止,约600亩地为德租界,领事馆设现在的市政府;一年后,沙俄在汉口界限路(合作路)至黄陂路黄兴路之间,划出400多亩租界区,领事馆设洞庭街(后来的省电影发行公司);法国在其旁边也划出187亩的租界区,领事馆设洞庭街(原吕钦使街);最后,日本把通济门外(今一元路)至燮昌小路划出247亩半的租界区,领事馆先设英德租界的交汇点(胜利街)上,不久迁山崎街(今山海关路)江边;比利时本来在汉口刘家庙江边也购得600余亩准备作为租界,因此地扼京汉铁路咽喉,张之洞坚持不允,给它超出十年前130倍的“损失费”而作罢。这五国租界后来都有大大拓展,达3300多亩。据《夏口县志》载,每亩年地丁银“一钱一分七厘”,约合十斤大米的价钱。

与此同时,武汉的洋教堂、洋行、洋工厂、洋码头大量兴起,洋货也纷纷充斥市场。在武汉所建的教堂分天主堂、圣公会堂、循道会福音堂、伦敦会福音会堂、信义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六种,配合以传教为主的文化渗透。1863年夏,英国麦加利银行开始在汉口营业,并在汉口洞庭街55号开设支行,汇丰银行紧随其后,长期独占金融业鳌头。接着德国德华、法国东方汇理、俄国华俄道胜、日本正金、美国花旗、比利时华比等银行在汉口设立分行。第一个在租界兴办的工厂是俄商顺本砖茶厂,制茶业成为汉口最大的工业,还有英商皮革厂、德国蛋品加工厂、英商和日商的棉花打包厂,以及制冰厂、冰冻食品厂、制酒厂、灯泡厂等纷纷出现。1908年在德租界投产的汉口英美烟草公司,是清末武汉最大的外资企业,仅女工即需用5000名之多,与之配套的沿江码头多达二十多个。“内河航行权”使长江航运走向国际化,美商旗昌(1862年)、英国太古(1867年)、德国汉堡、美利坚、日本日清……“上江航路千余里,下江航路二千余里,皆以汉口为起点。”(《湖北学生界》)各国进出汉口港轮船吨位所占比例,至1914年中国为15.8%、英国为45.2%、日本为31.2%。以致中国留日学生愤然指出,“夫长江五千里而吾楚管其中枢,英、德二国既联袂并辔,经营于一隅,则必竭其阴悍之手段,以较他日结果之大小。”

看来,租界的出现固然是屈辱的象征,表明国家主权的被侵占和丧失;但是它给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效应。对于内陆武汉来说,租界可以说送来了一方观察世界的窗口,让人们沐浴“欧风美雨”,得到民主制度、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启迪;对于一场革命来说,租界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让革命党人的活动有了空间,不仅设立机关,还发表言论。正是这种“国中之国”的特殊因素,使武汉从格局面貌上“洋”起来,从文化精神上活跃起来。

汉口形成以后一直是不设城墙的开放城市,因受太平天国摧残之后,为防捻军于1864年始筑城墙。但它始终只是一堵长墙,形同虚设,存世仅43年即拆除。看来,开放已成为不可遏止的趋势。“洋务运动”又称“同光新政”,即同治光绪当朝时期采取的新政。当时的实力派人物竟然都结缘武汉。李鸿章于1867年至1870年间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办过招商局汉口分局。这段时期,张之洞也在武昌水陆街学政衙门视事,一介儒臣任内4年娶妻(湖北布政使唐树文之女)生子,也算把武汉当做第二故乡。跟李鸿章同年离任前,张之洞最大的政绩是创建了经心书院,这座历时34年的书院初建武昌三道街文昌阁,后迁文昌门附近的火星堂,复建于三道街(现46中校址),更名为“存古学堂”,成为湖北在晚清时培养高级人才的干部学校。四年学政,武汉及湖北的教育风貌大为改观,张之洞得到湖北地方人士的好评。1870年,在卸任回京之际,张之洞为早生华发而感慨:“人言为官乐,哪知为官苦。我年三十四,白发已可数。”

中国的洋务运动被外界认为非常成功。但“到了1890年代以后,中国碰到一个钉子,就是它和日本的甲午战争。日本上台,中国下台,日本则觉得它是第二个中华帝国,是东亚最强的国家了。”(美国学者本杰明·艾尔曼语)

1889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开始成为洋务派后期的代表人物,大举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军事改革,在湖北形成洋务运动新的中心。他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主持“湖北新政”,成果卓著,耸动中外视听。

一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汉阳龟山下建有湖北枪炮厂,后易名湖北兵工厂,大量生产“汉阳造”枪炮,其创办经费之巨、机器之新,“较津局既逾数倍,较沪局亦复加多。”与之毗连的湖北炼铁厂,加上大冶、江夏、江西萍乡等地的铁矿、煤矿,为亚洲第一家“以采铁、炼钢、开煤三事合而为一”的近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左岸是钢铁,右岸是纺织。”还在武昌文昌门、望山门外建有湖北织布官局、纺纱官局、缫丝局、制麻局等,另外还有白沙洲造纸厂、武胜门外毡呢厂、保安门外制革厂、汉阳赫山针钉厂、官砖厂等,武汉大小近20家近代工厂出现,一时占全国官办工厂数量的首位;

二是大兴近代文教事业。在武昌都司湖创办两湖书院(1903年改为文高等学堂,不久又称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在蛇山下阅马厂东厂口四川会馆始办农务学堂,后又办工艺学堂、方言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还有铁政局附近的自强学堂,后改为文普通学堂,以及遍布武昌城内东南西北中五路高等小学堂等等,武昌蔚成文教区。在辛亥革命前夕,武汉三镇共有官立各级各类学校128所。规模之大,门类之全,为国内少有。如端方所奏“近日中外教育家,往往因过鄂看视学堂,半皆许为完备。比较别省所立,未有逾于此者”;同时,张之洞还大力提倡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以培养洋务新政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如《学堂歌》所唱:“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派出洋,学外邦,各省官费数不广;湖北省,采众长,四百余人东西洋。”据估计,清末湖北留学生共计五千余人,名列各省前茅。大批新式知识分子源源涌现,在辛亥革命和以后的革命运动中发挥了启蒙者和先锋战士的作用。

三是组建湖北新军。“均参照德、日两国最新军制”,不同于旧式武装,废戈矛土枪,仿欧日编制,淘汰老弱和兵痞,由知识学生担任指挥官,士兵文化水准较高。湖北新军一镇一混成协与北洋六镇一样,是清末军队中最具战斗力的力量。还大办军事学堂培养人才,如武昌黄土坡的武备学堂、大都司巷的将弁学堂、武高等学堂、武昌南湖的陆军第三中学、武昌右旗以东的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等。湖北新军各标营大多驻扎在武昌城内及城郊,易于接受现代都会新的文化信息,加之主管者张之洞等相对开明,使得这支军队成为清朝军队的最大革命异数,终至发动武昌首义。

以汉阳铁厂为核心的“湖北新政”其重要价值怎么评价也不过分。大机器生产作为具有革命意味的物质文明在湖北应运而生,所带来的现实效应远远超出经济范畴。它们不仅体现了近代化工业的产生,而且在思维方式与时代精神上为革命基因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为武汉成为推翻专制政体的首义之区准备了条件。汉阳铁厂与辛亥革命可以视为中国近代化历史剧的这一幕和那一幕,它们是不同的导演者,之间却有着共同的命运主题,这一主题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如果说前者是一场经济革命、后者是一场政治革命,那么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有人这样比喻,汉阳铁厂不仅生产了大量的钢铁,同时也生产了一条联通资产阶级革命之链。这是武器的批判之链,是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相维系的命运之链。

张之洞督鄂,是湖北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起点。武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前沿城市,是张之洞督鄂推行“新政”的最大受益者,领先全国风气之处不胜枚举,它充满活力,热火朝天,迅猛发展。借用另一位姓张的——张难先语:“适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倡新政,改革教育,设汉阳铁厂及武昌纱麻四局,烟突十丈,矗立云霄,规模之宏,气象之伟,令人耳目一新。识时之士,入书院,考学堂,济济跄跄,如百川之朝宗。”(《湖北革命之动因》)武汉的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

对武汉乃至全国来说,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是1896年10月20日大清皇帝敕谕兴修北京至汉口的铁路。1889年4月1日,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修筑卢汉铁路的计划。他以“一路可控八九省之冲,人货辐辏,贸易必胜……经纬纵横,各省旁通”等八条利国利民理由,上奏朝廷准修卢汉铁路。1905年9月,卢汉铁路南北两段在河南詹店车站附近接轨贯通。张之洞与袁世凯参加验收,次年4月1日全线通车,定名为京汉铁路。如果说19世纪末的船运交通打破了封闭状态使武汉通过长江走向世界,那么20世纪初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中国最长的两条铁路都以武汉为始终点,铁路与船运的立体交通格局随之形成,武汉成为内地商业圈更广阔、对外联系更迅速更便捷的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新兴的汉口与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并列为全国五大商埠。由于它处的地理位置无与伦比,被认为是“中国商业之心脏”。

京汉铁路促使汉口市政建设迅速发生裂变。为了保护铁路,同时防御后湖水患对市区的侵袭,1904年开始,从舵落口到堤角修建了长达27华里的一条大堤。一说全长34华里,从牛湖广佛寺即堤角为起点,越过岱家山,经姑嫂树至禁口,再经长丰垸并横堤以达皇经堂。涸出低洼地十万余亩。这道被记在张之洞功劳簿上的“张公堤”,把汉口市区面积扩大了近20倍。随即,本来处于护城河外的玉带门至大智门一带,建起了大批仓库、工厂、搬运所,还有前店后库的货栈,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带。如当时的《夏口县志》所言:“猥自后湖筑堤,卢汉通轨,形势一年一变,环镇寸土寸金。”铁路沿线的迅猛发展,也威胁到汉口城堡的存在。1906年,汉口城墙开始拆除。在城墙的基础上,修建起从硚口到英租界的后城马路,这是汉口华界的第一条近代马路。京汉铁路开通后,直到民国初期,汉口城区面积从11平方里扩展到了28平方里。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中说:“卢汉铁路开行后,廛居鳞次,则上自硚口,下延直至今谌家矶矣。”还说:“清一代,汉市之愈推愈广,日衍日奇,其大概视此矣。”

京汉铁路直接提升了武汉的交通地位。“经纬纵横,各省旁通,四达不悖。”一方面为航运送来了货源与客源,一方面又及时把通过船只运来的旅客与货物疏散。有资料显示,截至1911年,湖北官办和商办的航运共有38艘轮船,往返汉口的各省民船不下24000艘。一派“千樯万舶之所归,货宝珍奇之所聚”的景象。在大智门火车站与江岸车站之间的长江岸边还有专用码头。车站与码头之间,来往运输川流不息;钢铁大动脉与黄金水道,互相辉映,如同两只矫健的翅膀,把历史名镇汉口升向新的高度。

同类推荐
  • 秦末逐鹿之神话

    秦末逐鹿之神话

    简介:2000多年前,随着始皇暴毙,农民起义,辉煌的大秦帝国土崩瓦解,留下千古遗恨;37个甲子后,循着神奇密码,穿越秦末,历史车轮为他渐离轨道,谱写一段神话。血染征袍透甲红,霸王安敢与争锋。泗水无赖小亭长,长恨无处逞英雄。金戈铁马美人泪,霜叶北风征夫愁。席卷九州缝山河,当属巴蜀真蛟龙。星宿密码,紫薇星辰,千古秘密,都随战神李胜的横空出世被揭开神秘面纱。现代的高才生,秦末的纨绔贵族,李胜为自己代言,阔斧变革,铁血征伐,一切只为活得潇洒自在。刘邦、项羽难以望其项背,张良、李斯看不透他,范曾、萧何畏惧他,飞扬跋扈为谁雄,他就是真蛟龙。人生苦短,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天方夜谭,一遐想就是一片新天地
  • 第六帝国(上)

    第六帝国(上)

    十九世纪,欧洲有六大势力,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这个神秘的家族在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旋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对这个家族的成功评说不一,有人把它看作是犹太人智慧、财富、影响以及慈善事业的象征,也有人把它作为犹太人企业用金钱征服世界的一个活样板。本书作者根据历史史实,向世人还原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原貌,以“经济史”的叙述风格,混以政治和外交的史实,讲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崛起的过程,让人读来妙趣横生。
  • 三国小侯爷

    三国小侯爷

    男儿壮志,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重生三国,成为刘表之子。重活第三世,看刘修崛起荆州,战天下英雄。
  • 记忆中的战旗

    记忆中的战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玩转清朝商界

    玩转清朝商界

    经济学博士徐俊南救孕妇出了车祸,虽然人身已死,尸体火化,可他的魂魄对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恋恋不忘,终日在旁边阴魂不散,牛头马面抓去冥府无数次,想方设法逃回来,逼着喝了两大碗孟婆汤,还是口中恋恋不忘爱妻芷荷。判官见他性情顽固,心也善良,让他去追寻芷荷的前生,投胎到清朝康熙年间,长相绝美,意志坚定,记忆完整的他在康熙年间该怎样利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玩转清朝商界,同时寻找他爱妻前生。
热门推荐
  • 战龙2

    战龙2

    在这个魍魉鬼怪神魔共存的世界,一切已不再是传说。机遇与危险共存。下一个神话或许就由你开启。少年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而现在,他不仅面对冷嘲热讽,更有生命的危险……
  • 恋人三叶草

    恋人三叶草

    当午夜钟声响起...甜睡的第三?α等?..?王子遇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王子把小女孩带回皇宫...从此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 置酒行

    置酒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修真强少

    极品修真强少

    我要这寿命有何用?我有这时间又如何?春宵一刻,能换千秋!一世荣华便是我的所在!
  • 三小姐的复仇:仇可报,无依

    三小姐的复仇:仇可报,无依

    她的性格,似火似冰。为了在乎的人,染红双眸。为了她,离开家乡故地三年。只为有朝一日能为她报仇。*******“我说少奶奶,你就别在我这呆了。你在这还好,你一走保不准我都可以不要开店了。”女人一直瞪着安坐在吧台前的女子。“琪琪他妈,这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已经接受家族了。你还怕啥?好歹也是百年大家呢。”女人对着他翻白眼。心说:你是继承了,百年大家。我是怕你家大神容不下我这小店,好吗。*******现代女强人,男霸道。且看女神如何复仇,拿下隐秘家族。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经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在尊崇原著体例,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对原著中的篇目进行了适当地删减,力图将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突出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史实,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能从中学到做人处事的无穷智慧和高深谋略。
  • 《逆天皇后吊翻天》

    《逆天皇后吊翻天》

    真是倒霉,拖个地也能穿越啊!!算了穿就穿,看我来亮瞎你们锃亮锃亮的双眼!!为何数百头乳猪一夜惨叫??为何我们大灰狼皇帝一夜变成小绵羊???为宫里的老女人一夜香消玉损???一切让咱们穿过来的腐女说话吧!!
  • 君道

    君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