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5700000020

第20章 思想篇(5)

恩格斯用英语向亡友致了最后的告别辞:“1883年3月14日下午3时差一刻的时候,卡尔这位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对于马克思,革命是首要的事,他一生的最伟大目的,是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由此而产生的政治制度,进而促成近代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马克思因此而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凡专制的共和政府都把他驱逐出境。资产阶级害怕并谤毁他,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当做蜘蛛网踢开,不理睬他们。现在他死了,但他受到欧美千百万革命工人的衷心敬爱和诚挚哀悼!

”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革命的伟大导师、革命家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人类社会主义设计的科学巨匠马克思的英名,连同他的宏伟事业永垂不朽!”

马克思和燕妮于1836年秘密订婚。当年马克思18岁,燕妮22岁。燕妮家庭的显赫地位和美丽的容貌,使她成为许多人追求的对象。但她独独看中了胸怀大志的马克思,可是她的父亲虽然在思想上比较开明,也很欣赏马克思的才华,但还是很难完全摆脱门第之见,燕妮的母亲则更是顽守贵族的传统观念。这件事虽然得到了马克思父母的同意,却没有向燕妮的父母谈起,因为害怕他们会拒绝。他们的婚约没有正式宣布和得到燕妮家人的承认,因而刚到柏林之初,燕妮一直不肯直接与马克思通信。马克思因难抑真情写了三本诗,分别题为《诗歌集》、《爱之书》(第一部)、《爱之书》(第二部),先后献给了在远方的未婚妻作为真诚的爱的表白。燕妮读到这些诗时,常常感动得哭。她几十年采一直将它们珍藏着,直到她的生命的最后一息,从来没有给人看过,经过7年的漫长而忠诚的等待。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才最终走到了一起。

一多年以前,当他带着一把绿色小伞、一个笔记本,孤独地徘徊在西欧大地上时,他不会想到,死后他的思想会蔓延成一一场大火。

被曲解的哲人——德国哲学家尼采

(1844—1900)

尼采1844年10月25日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市附近的勒肯村,父亲是一位牧师。他未满5岁时,父亲死于脑软化症,不久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目睹亲人的接连死亡,这位天性敏感的孩子心灵过早地蒙上了悲观主义的阴影。1850年,他的固执的祖母带着全家人迁居瑙姆堡,尼采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1865年,21岁的尼采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仅一个学期后他就毅然放弃了神学,这对一个出身于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第二年,他随著名古典语言学教授李契尔转入莱比锡大学,专攻古典语言学。大学期间,他在一家旧书店偶然购得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阅读后深为感动,一时间便成为叔本华哲学的狂热信徒,觉得这本书就像是特地为他写的一样。

1867年,尼采服兵役,不幸在1868年10月骑马摔伤,不得不中止了服兵役。他在取得部队的延长病假后继续在莱比锡大学学习。

1869年,瑞士巴塞尔大学任命尼采为古典语言学特别教授,次年,尼采成为瑞士公民,并被提升为正式教授,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在巴塞尔早期的岁月里,尼采与音乐大师瓦格纳之间带有矛盾心理的友谊发展到顶峰,他利用一切机会去拜访瓦格纳及其妻子科西玛。瓦格纳赞赏尼采是位卓越的传教士,但是瓦格纳愈来愈过分地利用基督教教义的准则,再加上他的沙文主义和反犹太主义,使尼采感到无法忍受。到了1878年,二人的友谊终于破裂。

1872年,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标志着他从古典学术的窠臼中获得解放。这是一部纯理论的作品,最初遭到无情的冷遇,接着又变成热烈争论的对象,因为有些人把它误认为是古典学术成就的传统著作。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想像丰富的洞察力,把一代人的学术成就远远抛落在后面”。这是英国古典主义者康福特1912年所说的话。直到今天,在美学历史方面,它仍然是一部经典著作。

1876年10月,尼采提出请求并获准一年病假。1877年他与妹妹伊丽莎白·尼采和加斯特住在一起。1878年,他的格言式作品《太有人性的人》问世。1879年6月14日,由于健康状况持续恶化,他辞去了教授职务,在六年内每年享有退休金3000瑞士法郎。

1879年,尼采的视力降到了最低点,看不到三步之外的东西,他感到自己的衰老已经开始了。靠着学校的奖学金,每年夏天住在瑞士干爽的高山地区,冬天则在温暖宜人的意大利度过,间或回到瑙姆堡。他是一个孤独的漫游者,却也是一个创造力喷薄而出的诗人哲学家。他住过瑞士的寄宿公寓,漫无边际的里维埃拉和意大利,只与少数几个人保持接触。他与朋友保尔·李的友谊后来终于破裂,原因是两人同时(即使没有承认)爱上了萨乐美(作家,后来成为东方学家安德烈亚的妻子),以及妹妹伊丽莎白出于忌妒而进行的干预。尼采离开了莱比锡,避开了所有熟人,他渴望能在工作的激情中摆脱这件事的阴影。1882年在尼斯他开始创作文学和哲学杰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正像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此书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多大注意。

在1886年出版的《善恶之彼岸》以及1887年的《道德体系论》中,他试图用直率的散文形式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但也没有得到读者的青睐。1888年是尼采最后光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的作品丰富多彩。他发表了《瓦格纳的境况》,撰写了他的哲学思想概要《偶像朦胧》、《反对基督》、《尼采对瓦格纳》,以及《你们看这个人》等著作。后者是他对自己的作品和价值的反思。

1889年1月,尼采由于完全失去了精神控制,摔倒在意大利都灵市的大街上。事情发生后,尼采立即发出古怪而意味深长的短简,把朋友奥韦尔贝克请来意大利陪他回巴塞尔。尼采的最后11年完全陷入精神昏迷之中,先在巴塞尔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后在瑙姆堡由他的母亲照料。1897年他母亲去世后,转到魏玛由他的妹妹照料,最终于1900年8月25日逝世。

尼采逝世以后,其妹妹伊丽莎白在编辑整理他尚未发表的《权力意志》一书手稿时,从自己反犹太人的种族主义立场出发,作了大量篡改和曲解,试图把尼采装扮成一个反犹主义者。此书出版后,即为德国的纳粹分子所利用。希特勒本人就常到魏玛去参观尼采博物馆,并特地让记者拍摄他出神地瞻仰尼采胸像的镜头,人肆宣扬他对尼采的崇拜;他还把《尼采全集》作为贺礼赠送给墨索里尼。一时间尼采俨然成了第三帝国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先驱”。战后,学术界终于澄清了因纳粹的滥用而造成的对尼采的误解,还他以历史的本来面目。

尼采的确是个天才,其叛逆的性格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其哲学理论更是影响深远。在他去世时,时人曾有一个挽联:你的名字在后人心中是神圣的。尼采曾经写道,有些人是死后才出生的。这对尼采本人来说确实如此。

尼采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经历。那年,他爱上了一位来自芬兰(一说荷兰)的年轻姑娘洛·沃恩·索洛梅,这位姑娘热情、温柔、文雅,似乎是一个理想的伴侣。尼采向她求婚,没想到却遭拒绝,这恐怕是他的锋芒毕露的哲学家个性与病弱之躯吓住了姑娘。尼采却误解了姑娘拒绝的原因,以为姑娘不愿意结婚是因为怕会妨碍她寻找职业,于是仍执著地追求着,但她再次拒绝了他。不久,尼采听说这位小姐接受了另一位男人一位并不是哲学家的男人的求婚。

失恋给尼采带来了不小的痛苦,痛苦之余他倒是不乏幽默,竞能以尼采式的调侃说:“毕竞,我既不能创造世界,也不能创造洛·沃恩·索洛梅。如果我能这样做,那么二者都将会变得更完美。”

他一生脚跨诸多领域,扮演了时代先锋的角色。他积极卷入一些事件之中。即使被久嘲笑为”英格兰最聪明的傻瓜”,也义无反顾。

站在时代前列的智者

——英国哲学家罗素

伯特兰·罗素于1872年5月18日生于英国一个古老而显赫的贵族家庭,祖父在维多利亚时代曾两度出任首相。罗素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他是在祖母一手照管和教育下长大成人的。祖母曾在他12岁生日时赠送给他一本《圣经》,书的扉页上题有“勿随众人作恶”,这句话成为罗素一生道德上的座右铭。

18岁那年,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怀特海指导下攻读数学。四年级时他的兴趣转向哲学,在其导师麦克塔格的影响下,一度成为新黑格尔主义者。大学毕业的第二年,罗素获得了三一学院研究员的职位,曾前往柏林考察。1895年罗素随同英国哲学家摩尔反叛了新黑格尔主义,转向新实在论,提出了外在关系学说。

同类推荐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本书内容包括:天元末日杨坚攘政、英俊少年是晋王、班师凯旋名声远扬、兴科举推律制等。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本书里收进了毛泽东对终生难忘的世界友人的评点及其这些友人的传记。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和革命正义立场的人,他受憎分明,对支援过中国革命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世界友人,他的评述饱含着无产阶段的深情厚谊,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团结一致、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意愿和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全面地反映毛泽东对历代巾帼红颜的评价并将她们的生平传记予以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政治家、女革命家、女文学家及杰出的巾帼英雄。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热门推荐
  • 发背对口治诀论

    发背对口治诀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最强沟通术

    最强沟通术

    如今年轻人还需要学习些什么?大学文凭和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走向成功的人除了要具有大量的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口才,和善于推销自己的才能。
  • 魅影无双:花落彼岸

    魅影无双:花落彼岸

    一朝穿越,却遇上了他。一朝垂危,却遇上了她。放弃生命,只因是她。放弃归还,只因是他。“我慕若寒可以视他人生命如草菅,却不会弃我亲人生命于不顾。”“我生生世世定不负若若,若有违背,天地难容!”
  • 魅惑冷情CEO

    魅惑冷情CEO

    大婚之时,她险些被猥琐男侮辱,惊魂未定的她拖着残破的婚纱,朝新郎殷楠奇跑去,在她眼里,只有躲进他的怀抱,她受伤的心才有个依靠……没想到,刚到他面前,一个超疼的耳光便落在了她的脸上。从此,他让她背上了偷人的骂名!凡黛真后悔那天晚上喝醉了酒,以致于在他们见面的第一天,就被他占有了她的身子,要不是这样,她也不会嫁给他……
  • Reversi黑白

    Reversi黑白

    死的人复活了,活的人死去了,林木从战场归来,虽说终将归去但也不想如此平庸,如果可以那就以一己之力敲醒这个昏昏沉沉的世界。
  • 鱼面少女

    鱼面少女

    母亲去世后投靠外婆家的医科少女叶子曦,带着母亲的骨灰在18年后回到这个北方城市。美丽的疗养胜地,却勾起少女的可怕回忆。叶氏一族面对这位大小姐的回归表现出最大的热情,这样的热情背后每个人都各怀鬼胎。那个阴郁男人带着秘密不断出现在她的身边,一点点揭开这个老式别墅里尘封已久的丑陋过去。随之而来的一场血腥杀戮也慢慢拉开了帷幕。少女的骇人梦境究竟是带她揭开真相,还是将她送入地狱?
  • 冰封死神之天使的微笑

    冰封死神之天使的微笑

    在遥远的国度,有一个这样的的男孩。他轻诉:曾有人讽刺我一无是处,曾有人嘲弄我的愚昧无知。曾有人诋毁我声名狼藉。曾有人陷害我锒铛入狱。曾有人轻述我心如玄铁。曾有人咒骂我死有余辜。他是死神,传闻他来自地狱,他的脸上从未出现过一丝笑容,然而他却有一根软肋,他的温柔只给她,他只为她展颜。在另一个国度,有一个那样的女孩,她微笑面对一切,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她是天使,来自天堂,她有醉人的微笑,纯净的脸庞,孩子般的心。她背负着使命来到他的身旁,却沉醉在他的温柔宠溺下。
  • 阿育王譬喻经

    阿育王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官大人好纯禽

    长官大人好纯禽

    她是美艳女特工,红唇烈焰间带着足以令敌人致命的剧毒。他是死神,从死亡战场上走下来,只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信条。一次任务,死神看上了这个心狠手辣的女特工,也只有同样敢玩命的她,才能和他厮守一生。他用一座海岛求婚,她愤愤地咒骂:你娶我?长官,别玩我,你属龙,我属兔,天生相克!他痞痞一笑,克?就算你克死我,我也要定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