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4900000002

第2章 略谈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属于人相学。

人相学又称相学,是通过观察人的外貌来测定人的禀性和命运的学问。

相学大师谢路军说:“任何文化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相术的出现也有其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易经》说“见微知著”,相术也是通过“见微”(相貌的细微特征)而“知著”(内心和命运)的。中国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文明的发展极为落后,一个人脱离了群体便无法生存,大家的生活水平与物质占有量都是均等的。因此,那时还不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别,也就不存在贵贱、贫富,大家的命运都差不多,没有什么不同。既然相术是一种预知未来命运的学问,那么,显然在三代以前还没有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因此,荀子说过:“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相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出于掌握生产工具性能的需求,产生了相马术、相牛术、相地术等,不久,相人术也应运而生了。因为三代已是奴隶社会,人成了一种生产工具,当然也是有差别的。掌握区分这种差别的方法,显然是必要的。

相人术包括手相、面相、体相、骨相、痣相等。相士通过人的手纹、五官、体态、骨骼、痣等得出关于此人的人生密码和内部信息。

上古时期,人们对世界的变化及人事的流迁惊奇不已,不能认识并把握其客观规律,便将一切都归于上天的安排。于是,出现了龟卜,利用龟骨灼裂的纹路作为兆象。后来,人们发现自己的手掌上也有纹路,而每个人的掌纹各不相同。经过几千年的观察和积累,人们发现不同的掌纹揭示不同的命运。掌纹和命运联系起来,手相学便产生了。

手相学分西洋手相、印度手相和中国手相三大支,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手相学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即已盛行,西汉许负著有《相手篇》,是中国最早、最有系统的手相学专著。

手是人类外在的大脑,里面贮存着人类的人生密码。

手相学是根据人的掌纹来透视人生的科学。在母亲怀孕七周时,腹中胚胎的左掌上首先出现生命线,怀孕九周时出现智慧线和感情线。这三条线是人类手掌上的三大主线。

三大主线出现后,随着生命的诞生、生长和发育,其他掌纹也逐渐分布在掌面上。直到人死前十分钟,手上的掌纹才全部散掉,成为无纹之掌。

每个人的掌纹在一生中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也就在不断地揭示着人生的密码。

我们的祖先在发现不同的掌纹揭示不同的命运的同时,发现不同的五官也揭示不同的命运。例如:每个人都有眼眉,而两道眼眉的距离在每个人的脸上是不同的。

两眉之间称印堂,印堂太窄不好,太宽也不好,最好的宽度相当于本人食指加中指之宽,说明此人心胸宽广。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印堂生得太窄,说明此人气量不够大,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但如果印堂太宽,说明此人在感情方面易于放纵。心胸宽广、心胸狭窄、感情放纵这三种人的命运肯定是不同的。于是,我们的祖先又发现不同的面相揭示不同的命运。面相和命运联系起来,面相学便产生了。

相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相学名家辈出,如春秋时期的姑布子卿,战国晚期的唐举,汉代许负,唐代袁天罡,五代两宋间的麻衣道者、陈抟,明代袁珙、袁忠彻父子,清代陈淡野等。古代相学著作有多种流传至今,主要有《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神相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其中以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传最广。

人类来到天地间,其生存意义在于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手相学和面相学首先关心的是人的财运如何,财运好便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要想创造财富,必须有生命才行,因此手相学和面相学还关心人的命运,其中包括吉凶祸福和婚姻状况。人类在物质财富基础上创造了精神财富,因此手相学和面相学还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关心人的善恶。

人类最关心的财运、命运和善恶,正是手相学和面相学所要揭示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手相术和面相术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值得继承与发扬。

有人以为相术是迷信,属于伪科学范畴。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正确。相术建立在信息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大量的经验积累作出判断,甚至包含中医的望、闻、问、切等理论,因此是有可信性的,正如行军作战前要看天象一样,是不能视为迷信的。

相术有时被人误解,都是那些在街头摆摊混饭吃的所谓“算命大师”给造成的,那些江湖混混不学无术,所言当然都是骗人的。

作为古文化的一部分,相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于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我们要虚心接受,将其作为咨询参考,借以预测命运或成败,加以趋避。

人类通过手相术和面相术了解了自己的命运后,如果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好运气,就要加倍把握;如果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坏运气,就要改变自己,努力设法避免。因为改变自己是很容易的,所以避免坏运气也是可能的。

同类推荐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黄陵文典·民俗卷

    黄陵文典·民俗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7卷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习惯的传统,丰富的风俗礼仪或由历代统治者制定,或由百姓约定俗成,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俗文化,成为了老百姓彼此沟通情感的纽带和彼此认同的标志。书稿精选收录了八大类280个经典风俗礼仪,涵盖面较广,兼顾了知识性、趣味性,又辅以相关知识链接和精美图片,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尤其对于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明间文化大典。
热门推荐
  • 凶铃手机

    凶铃手机

    俗语都说,便宜莫贪。古语也有云:莫作亏心事,然而,我的职业,却是两者都要沾!所以,我倒血霉了。
  • 放开地球,冲我来

    放开地球,冲我来

    好俗套的剧情,然后世界末日就这样,来了?魔王降临?放开地球,请冲我来!
  • 网游之乾坤江湖

    网游之乾坤江湖

    她本是游戏江湖里最强的王者,却因窥探了不为人知的秘密,成为了这千万人中唯一无法下线的玩家。一朝醒来,成了这游戏里的一员,天材地宝搜罗不尽,至强武功层出不穷,然而这样一个玩家眼中的王者,却连一个NPC守卫都杀不死。门派任务艰难困苦,武林阴谋若隐若现,在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世界,为求早日离开,不断挑战,不断变强。踏遍满场江湖路,阅尽满目人情世故,当游戏不再是游戏,她,又该如何选择,又该何去何从。
  • 落花不逢季

    落花不逢季

    这个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感情,有人说它是无价之宝,有人说它廉价到随手可弃;这个世界上最难懂的是人心,有人说它赤诚如火,有人说它阴沉如冰。季颍:这场对决我们都输了,你失去了妹妹,我失去了心,我们都一败涂地。洛琳:我最亲爱的两个人,站在对立面,不死不休。洛丘远:看见你的那一刻我便猜到了你的身份,可我还是沉迷了,于是我失去了唯一的亲人。颜素:我爱你,但我不会违背内心的正义,这与感情无关颜凡:她很善良,很单纯,生活正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忘了这个世界的凶险韩梓伊:你是一只鹰,注定傲视芸芸众生,又怎会在我身边停留,但你永远都是我的骄傲。
  • 藏生.祁

    藏生.祁

    狼烟起沧城,月牙夺苍生。那年共城中,今夕物事非。若回头;梦起沧城遇佳人,一别竟是两相隔。它朝有梦难成,回首凡尘......我已成仙!
  • 合江亭

    合江亭

    合江亭,地处成都,府河与南河于此相合,汇为一条河流。因为两江相合,永不分离的寓意,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爱情圣地。《合江亭》即以此背景,讲述了在这个物欲和浮躁的现在,一对男女为追求真爱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
  • 奇幻玄神

    奇幻玄神

    剑斩神魔,笑傲天下!却躲不过红颜之劫?且看一名为情所困之少年如何在神鬼妖魔之中一步步走向巅峰!他有一剑、一钟、一鼎。他的剑可以诛杀神魔,他的鼎可以焚化万物,他的钟可以破碎虚空,他的情亦足以震撼天地!泣鬼神!
  • 三世:第二世界

    三世:第二世界

    一世为帝,她为妃,却伤他最深。二世为民,她为歌妓,可是他成了女儿身,爱她却不能说。三世为人,她高贵不可攀,他仍转世成了女子,带着前两世的记忆,爱了两世,也被伤了两世,他想放弃,却纠缠不清。也许只有在游戏里才能忘掉前世,前世太伤,今生不爱。
  • EXO之回忆

    EXO之回忆

    你的回忆,无处不在,我在寻觅之中迷失了方向。迷香,是否迷失过方向。
  • 哈佛思想课:创造力自测

    哈佛思想课:创造力自测

    创造力=体验深度×热情强度“体验”孕育创意,“热情”激发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三大思维力点燃你的创造热情,发散性、推理性两大思维模式开启你的创意体验,让你在自我检测的过程中轻松掌握高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创造性。最终,开启你的无限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