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4000000007

第7章 花鼓戏的种类和地域特色(4)

随州花鼓戏演出剧目以创作、改编、移植为主,内容以爱情戏为主,兼演一些清官戏。服饰衣箱沿用京剧的规制,分大衣箱、小衣箱、盔帽箱三种。伴奏乐器以大筒为主,配锣鼓、云板、唢呐、笙等,表演手段丰富多样,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改革开放后,随州花鼓剧团创作编演的《翠平卖猪》、《千古绝响》、《古墓花魂》、《大鹏歌》等剧目分别在省、地文艺调演中获奖,其中《大鹏歌》荣获随州市人民政府的嘉奖,1986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戏曲电影片对外公开发行放映。

建国后,特别是1956年建立专业花鼓剧团后,所上演的剧目大大丰富,题材进一步拓宽。一是整理编演了《吴三保游春》、《贾士道游西湖》、《赵五娘吃糠》等十余个传统剧目;二是移植上演了《秦香莲》、《借亲配》、《宝莲灯》、《四下河南》、《孟丽君》等数十个优秀传统剧目;三是移植上演了《刘介梅》、《刘胡兰》、《红珊瑚》、《三里湾》、《双飞燕》、《救救她》、《心中的太阳》等四十多台现代戏;四是创作演出了《山村锣鼓》、《铁牛飞奔》、《翠平卖猪》、《古墓花魂》、《大鹏歌》等十多个大小剧目。

随州花鼓戏最初只是一些民间艺人身背小圆鼓,走门串户、沿门叫唱、乞讨谋生的一种方式,众称“打门”,由一人演唱发展为二人,其中一人打鼓、一人打锣。后来发展到唱一些家庭小戏,如《小观灯》、《站花墙》、《何氏劝姑》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展到三至五人到多人演唱,演唱声腔大多是“地花鼓”的调式。由于随州花鼓戏艺人经常与汉剧、河南梆子、越调剧种艺人搭班唱戏,使随州花鼓戏广泛吸收了多种声腔演唱方法,并通过随州艺人的不断加工创新,使南北迥然不同的演唱艺术风格统一于随州花鼓戏声腔之中。

4.襄阳花鼓

襄阳花鼓流行于湖北北部襄阳、枣阳、宜城等十余县,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在当地流行的民间说唱歌舞及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唱腔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等。传统剧目多为民间生活小戏。清末民初,专业班社较多,后日渐衰落。解放后加上丝弦伴奏。整理的传统剧目有《送寒衣》等。

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 襄阳花鼓戏最初只有“二小戏”(即小生、小旦)、“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后来受湖北越调、汉调、梆子等剧种的影响,逐步完善发展成“四梁”(指男角中的小生、小丑、老生、大花脸)、“四柱”(指女角中的花旦、老旦、彩旦、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功见长,特别重视生、旦行的唱功戏;各行当的唱腔基本相同,但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花旦要俏,正旦要稳,小生要平,花脸要粗,丑角要逗;唱腔并不复杂,但讲究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灵活应用;咬字吐音讲究尖团清晰,行腔讲究圆润、柔和、明亮,要求有刚柔相济的效果。 襄阳花鼓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节奏鲜明,气氛浓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三)华东地区花鼓戏

华东地区花鼓戏主要有安徽凤阳花鼓戏和扬州花鼓戏等。

凤阳花鼓戏: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故又称“卫调花鼓戏”。

清代中叶,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常被作为花鼓灯文场中的主要曲调来演唱,后来,艺人们吸收泗州戏与外来剧种的营养,根据说唱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表演,逐渐向戏剧演变,至光绪年间,形成花鼓戏。

民国初期,凤阳花鼓戏进入全盛期,许多知名艺人如陈广仁、李西、乔成、顾怀功等,活跃于沿淮一带的农村舞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七十多出。

花鼓戏伴奏只有锣鼓,没有弦乐,其中的三大件(锣、鼓、钹)必不可少,演奏为4—6人,大多由演员兼任,讲究人跟锣互为帮衬。

凤阳花鼓戏是“以唱为玩”的性质,解放前,演员皆为男性(女角由男性反串),唱腔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国后,凤阳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抢救该剧种,先后两次成立凤阳花鼓戏剧团,并吸收女演员参加演出,他们将“凤阳三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凤阳花鼓《全家乐》。

扬州花鼓戏是一种载歌载舞、轻松欢乐的表演艺术。清道光、咸丰年间扬州有《鼓儿词》云:“描金花鼓两头团,人到求人事事难。手提花鼓上长街,弯腰拾得凤头钗。双凤翩跹钗落股,要随阿姨打花鼓。”就是说的扬州花鼓沿街卖艺的情景。扬州花鼓中早有人物角色出现。例如《扬州画舫录》中记载:“扬州花鼓,扮昭君、渔婆之类,皆男子为之。”扬州花鼓发展为花鼓戏,当在乾隆年间。钱学纶《语新》云:“花鼓戏不知起于何时,其初乞丐为之。今沿城乡搭棚唱演……或曰兴将二十余年。”扬州人好花鼓戏,所以间有外地花鼓戏艺人来扬州者,如西溪山人《吴门画舫录》写道:“陈桐香,字璧月,行三,浙之姚江人……工演剧,非昆非弋,俗谓花鼓戏者是……将之邗江,(梁溪某)公子填词赠别云:‘阿娘知道嫁东风,挈儿也作飘零絮。’”扬州花鼓戏的基本行当,为二小(小丑、小旦)或三小(小丑、小旦、小生),与扬州乱弹的角色体制完全吻合,可见两者亦同一渊源。

在扬州花鼓戏中,《打花鼓》一剧是最早出现的花鼓戏剧目之一。剧情写丑公子曹悦爱慕表妹卢昭容,召来街头打花鼓的艺人,嘱其歌唱艳词以打动昭容。而打花鼓的艺人,历经人世沧桑,所唱之词都是感叹人生的古曲,反而使昭容伤心落泪。《打花鼓》采用扬州花鼓多姿多彩的身段,结合扬州小曲的精彩唱腔,使之成为一出载歌载舞、别具一格的扬州花鼓小戏。

(四)其他地域花鼓戏

花鼓戏是在河南农村流传的一个风格独特、自成一系的稀有剧种,李老家乡花胡楼村的花鼓戏班子,已经有近六十年的历史,曾经在豫、鲁、苏、皖等地广泛演出。花鼓戏的舞蹈动作大都是根据民间生活创作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只有锣、鼓、梆子、手钹,其唱腔温柔、缠绵,语言风趣、幽默,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传统曲目有《粉墨记》、《烟花记》等。近年来,河南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等工作,支持引导花鼓戏健康发展。花鼓戏被商丘市政府列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经过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向社会公示并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审核和省政府批准,虞城县花鼓戏最终被确认为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秦岭奥区的商洛市,有“戏剧之乡”的美誉。为戏乡争得殊荣的,则是在商山洛水间成长起来的地方戏——商洛花鼓。2006年,商洛花鼓这个独特的戏剧品种光荣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戏剧园地里的一朵绚丽奇葩。这对于提高商洛戏乡和商洛花鼓的知名度,对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或地方戏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花鼓流传到商洛后,迅速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以当地民歌小调、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为养料,不断发展、繁荣,走向辉煌。

民国时期,商洛的花鼓戏比较普遍,比较活跃,也比较繁荣。当时的商洛专区所属各县都有相当数量的花鼓戏班,都有一批造诣较高、影响较大的花鼓艺人,都有一系列短小精致、群众喜闻乐见的花鼓剧目。据民国三十年史料统计,当时全区6县101乡镇,计有花鼓戏班八十多个,所演剧目(包括手抄本和口传本)有一百多本,著名艺人达千人之多。他们半农半艺,农忙生产,农闲演出,逢年过节是活动旺季,红白喜庆要参与助兴,家庭院落、田间地头都可以即兴表现,自娱自乐,大大促进了花鼓戏的普及。在商洛的丹江两岸和广袤山区,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曲花鼓小调。真所谓:“商洛山窝窝,处处花鼓多。”但是,应当看到,当时的花鼓虽然繁荣普及,由于条件限制,其总体艺术仍然停留在曲艺水平上,距真正水准的“戏剧”仍有一段距离。

商洛的花鼓发展成为“大戏”、“小戏”,并被冠以“商洛花鼓”之名从而声名鹊起,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1951年3月,商洛文艺工作团挂牌成立,1953年春更名为商洛剧团。1955年5月商洛剧团被编制为事业单位,并将花鼓定为自己的特色剧种。1956年,商洛剧团请丹凤县竹林关花鼓班的老艺人充教练,排演了《夫妻观灯》、《桑园配》、《回河南》、《西楼会》四个传统花鼓节目,在当年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演出获得成功,四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的《夫妻观灯》旋即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受到观众喜爱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夫妻观灯》录音,各大媒体亦为“商洛花鼓”大声喝彩,这才是商洛花鼓的冠名之始。从这时起,商洛花鼓戏便有了名气。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商洛花鼓戏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商洛地县两个花鼓剧团排演花鼓戏节目四十多个,且多数是新编剧目。有二十个节目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979年,商洛剧团首演的《屠夫状元》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奖,国内二十多个省市文艺团体竞相移植,西安电影制片厂以《眉户》为名搬上银幕。

同年,镇安县剧团首演的《牧童与小姐》亦在省里获奖,省电视台在全省播放。

1981年,商洛剧团首演的《六斤县长》在陕西省戏剧创作会演中获奖,后在北京怀仁堂向中央首长汇报演出,并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制成影片,中宣部、文化部誉之为“状元戏”。

同年,镇安县剧团首演的《凤凰飞进光棍堂》在陕西省优秀剧目汇报演出中获奖。中央电视台曾录像转播。

1986年,商洛剧团首演的《小贩小官小教师》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展演中获奖,曾有十多个市县剧团移植演出。

同年,镇安县剧团首演的《沉重生活进行曲》亦在省首届艺术节展演获奖。

1990年,商洛剧团首演的《农家媳妇》、《山姑娘》、《卖时装》、《花嫂招郎》和《糖是酸的》等五个小戏在陕西省青年演员小戏会演中全部获奖。

1993年,商洛剧团首演的《泉水清清》在武汉全国现代戏年会演出中获奖。后改编为《山魂》,参加文化部在太原举办的“金三角”演出活动,获多项奖项。

1996年,商洛剧团首演的《大云寺》在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调演中获奖。

1999年,商洛剧团首演的《商君商於行》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演出获奖。

2002年,商洛剧团首演的《月亮光光》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获奖。继而参加全国第七届艺术节、第八届艺术节,分获国家文华奖、优秀剧目特别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大奖,并应邀进京演出。

2005年,商洛剧团复排《大云寺》参加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演出,再获多项奖次。

此外,还有《揽月》、《情系鸳鸯楼》和《鸡窝洼人家》等剧目,在观众中亦有较深影响。

同类推荐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 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奥妙无穷。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文字,每一个字,每一流传下来的语句,都有其形成的渊源,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通。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在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的观照下,从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壮族政治参与与性别平等、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六个层面,全面而系统、有根有据地向人们展示了壮族性别平等的种种文化表达,给人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一个新样本。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热门推荐
  • 玉皇大帝是怎样练成的

    玉皇大帝是怎样练成的

    六道崩溃,天道消隐,道德沦丧,规则破碎,这是一个没有束缚的世界。魔当道,善恶不分,为恶逍遥,强者为尊,这是没有善恶的世界。张啸天来到异界,面对命运的不屈,一步一步踏上巅峰,向天地呐喊:天地没有善恶就由我来赏善罚恶,天地没有规则,就由我来执掌天下苍生。
  • 雷炮科技知识(下)

    雷炮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散落一地的幸福

    散落一地的幸福

    青春恋爱曲——灰姑娘遭遇背叛,只因为他爱上了千金,但是灰姑娘终究成公主。。。“为了你曾经的誓言,付出代价。”穿上水晶鞋,公主裙,我就是queen。“嗬,你以为你是什么?不过一个穷人家的灰姑娘,我还不屑”说完,还冲着那个打扮极其妖娆的所谓的千金一笑“我要你付出代价,财富金钱荣誉很重要吗?”
  • 黑篮,海月,梦影

    黑篮,海月,梦影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愿牺牲我的一切。我只希望你能看我一眼。想要说再见,我们从没说过你好.-------------------------------------------谁才是最后的赢家?(由于《黑子的篮球》处于更新状态,我也下不了结论,所以本文不会遵循比赛制度,按国中来写,到高中,到大学,到社会,所以,各位亲们,人物永远是他们,剧情,永远是我们,你们希望剧情如何,请投票决定。静司qq:2508499595)
  • 神医小农民

    神医小农民

    山村少年意外获得了神农氏的一缕神魂,获得大量的农业和中医知识,变得无所不能。他卖草药、办工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成为隐居山间的超级大神医。无数权贵想招揽他!无数商家想结交他!无数美女想追求他!女明星、美女医生、美女企业家……各类各样的美女,纷纷朝村子汇聚……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旧时荷香锦葵红

    旧时荷香锦葵红

    二十年前,乱世天下两朝帝国烽火四起,从此袅阳毁灭,却独独幸存一名太子。二十年后她迷梦一场,醒来竟置身于一个不知名的朝代。本不想纠葛于古代之事,却在无形之中置身在了一场撼动人心的乱世悲歌之中。见过他的温山软水,识过他的容颜秀美,却独独因他的入骨魅惑而心动。本以为尘埃落定,随他回到燕容。世俗的一切在他们面前变成了流云,转瞬消弭无痕。然而,他们不理,他人便也都不顾吗?当刀刃穿过身体,当泪水染上鲜血,世间所有的事便不复存在。三年之后,世上已没有荷年二字,南方却有一孤独戏子……**********************************************************************************官方群:88241281若是喜欢便点击收藏吧,谢谢一如既往支持三月的孩纸。PS: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团子同学,在三月低潮的时候能够鼓励我坚持下去。(亲们看第一卷的时候请注意,因为三月是保存到草稿箱再一一发出来的,所以有几章的顺序不对,大家可以根据三月写的每章前缀阅读。)
  • 英雄联盟之全民解说

    英雄联盟之全民解说

    (本书已完结,希望大家支持作者的新书《网游之这货不是骑士》)职业选手王磊重生了,他反思过去,决定分享自己在联盟中得到的快乐,于是他成为了一名解说。平时打打直播,没事调戏调戏美女主播,和女房客搞搞暧昧,教育教育文化女青年,还有一群漂亮的女粉丝......人生得意须尽欢,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娱乐小说,搞笑娱乐,逗比书,不是技术流的。)
  • 御天剑

    御天剑

    一代天之骄子,一个武学天才,当家族惨遭灭门,当修为尽废,他,该如何应对?“手持御天剑,谁人与争锋?”
  • 皇儿,哀家不要了

    皇儿,哀家不要了

    绝对的宠文顾淼儿,在一个大姨妈的看望中轰轰烈烈的穿越。穿越后的日子让她痛首心扉。木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妖孽皇儿一枚。开玩笑,她怎么可能就这么乖乖的当太后!额额额额额额……皇儿你要干嘛?哇哇哇哇……皇儿,哀家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