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3000000032

第32章 刘尚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利用资本来改造小生产

许毅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数十年的学术和研究生涯中,许老孜孜以求,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成果丰硕。他思维深邃,眼光独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许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体系完整,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利用资本来改造小生产的论述,是许老经济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而匠心独具的有机组成部分。

资本认识的深化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运用资本范畴来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资本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以资本为纽带,深化公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给理论界提出了新的任务,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本的认识问题摆在首位。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确立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大的意义。许毅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资本的两重性,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如何利用资本来改造小生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是用于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所有资本都带有剥削性质。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但资本作为工具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资本的作用是存在两重性的。许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论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作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资本作为工具在不同的阶级掌握下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资本的作用是存在两重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占统治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是资本的奴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资本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手段,是改造小生产的工具。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资本仍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些共同特征:生产资料归私营企业主和外商所有,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企业主和雇工之间仍然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资本是存在剥削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剥削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剥削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具有明显的不同,它处于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之下,国家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这种剥削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所以即便存在剥削还是应该鼓励其发展。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形态的资本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劳动者创造的必要价值和一部分剩余价值通过初次分配已经返还给劳动者,大部分剩余价值则上交集体或国家,最终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人民,因此这种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虽然带有剥削性质,但剥削的结果有利于多数人,而不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服务于少数人。就资本的积极作用来说,资本能促进小生产向大生产发展,从而也就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就增加了……改革开放25年以来,由于我们合理利用和引进各种资本,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断多样化,同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我们充分发挥了资本的作用,这是一个可贵的经验。”

许老同时还指出,强调以资本为纽带,必须注意克服资本的消极作用。“我们的社会主义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资本剥削的现象,但这种剥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受公有制经济制导的,其程度和范围都受到国家和法律的严格控制,从其所占比重和关键程度上看都不占主体地位。我们利用资本,是为了发挥其对小生产进行革命性改造和发展生产力的能力,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所不可逾越的道路,是必须加以客观承认的。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在此过程中,不可能存在着既发挥资本的积极效力又完全避免其消极作用的情况……在我们的建设中,一切问题都要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我们的社会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资本剥削的现象,最终目的是在未来彻底地消灭剥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关于虚拟资本,许老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泡沫资本泛滥的结果,它告诫我们在合理利用虚拟资本的时候,应特别注意防范虚拟资本演变为泡沫资本……我们必须在利用虚拟资本的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这种资本对社会经济有利的和破坏的作用区别开来,加以控制和规范化,取其利而避其害,使之积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不难看出,许毅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作用两重性的论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资本作用的两重性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资本仍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些共同特征,但国家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剥削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资本是改善人民生活这个目的的手段,是改造小生产的工具。所以,即便存在剥削还是应该鼓励资本的发展。同时,许毅教授还结合当今经济金融化和金融证券化的不断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论述了虚拟资本作用的两重性问题及对其消极作用的控制,根据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资本作用两重性的理论。

如何利用资本来改造小生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但也只是低层次的社会化,小生产仍然在全社会占有很大比重,落后的小生产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之间还很不适应。而资本具有促进小生产向大生产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许毅教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紧密结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和体制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以资本为纽带改造小生产为大生产的理论。第一,他认为市场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从根本上体现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社会化的程度越高,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生产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没有大生产为基础,没有生产的革命性进步,小商品的社会化发展走不远。因此,只有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小生产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同时使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革,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才能获得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突出的特征和最现实、最急迫的任务就是改造仍广泛存在于各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小生产。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改造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生产力,逐步克服三大差别,利用资产阶级法权和利用市场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第三,利用资本是为了发挥其对小生产进行革命性改造的和发展生产力的能力,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可逾越的道路。同时,要以资本为纽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许毅教授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用资本改造小生产为大生产的理论,并在非公有制、农业等多个领域作了进一步分析。

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共赢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不断发展壮大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生活条件,从而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各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公有制必须在保持其本质的前提下寻找多种实现形式,与资本实现共赢。许毅教授认为,在非公有制领域发挥作用的是资本,公有制经济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本,必须通过资本对资本的方式实现。同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有两重性的,需要加以分析,取长补短,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彼此共赢。不同的所有制以及同种所有制内部不同的实现形式之间,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彼此必然会发生越来越多的交互作用,它们共同的发展方向就是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应以“三个有利于”为衡量原则,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另外,许毅教授还结合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了关于以资本为纽带,利用国外资本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许老指出,信息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劳动分工的深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小生产是社会化的低级阶段,小生产又决定了流通范围的狭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一步一步完成的任务是改造分散的小生产为社会化的大生产,变低效的落后技术为能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并推动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深化。

利用资本改造农业小生产

目前,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许毅教授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农产品市场化的程度低和农民生活水平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出路在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而切入点则在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根本途径在于要对农村的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也就是要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转变成为更有效率和效益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

首先,实现农业大生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许老指出,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不同。而这种不同,也正是生产方式的差异所在。解决好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与发展大生产的关系,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从目前的农民与土地的结合,转化为农民与资本的结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把自然经济的这种生产方式转化为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大生产;变一家一户生产的只能上集市经营的农业小商品为有组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符合现代化国际国内大市场要求的农业大商品;变因受小生产制约而相对贫困的农村生活为社会主义小康化的现代农村生活。

其次,发挥城镇功能,促进城乡流通,实现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利用资本对农业生产方式改造的过程中,城镇作为农业市场化的龙头,既是资本的积聚地、资本运作的场所,又是技术指导的中心。“农村小城镇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资本为纽带,以经济关系决定人际关系。农村小城镇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化农业体系所决定的。小城镇的建设,要以发展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为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只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现代化的城镇化,只有抓住资本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才能真正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庄大道。”许老在讨论关于西部大开发和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系统的论述。此外,许老还指出,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紧紧把握我们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借助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国内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引导它们投向工农业基础产业,发展农业高新科技,进一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

新认识、新思路、新方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用资本来改造小生产,只是许老经济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他领域的研究也颇有建树,限此篇幅恐难详述。

许老知识渊博,融会古今,他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此丰富,是与他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研究方法、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的。他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紧密相结合,与时俱进,形成了众多思想性丰富、时代感强烈、具有现实指导性的理论和政策建议。

在许老的学术生涯中,他始终将实地调查研究作为研究的重要一环,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了很多新认识和新思路,不仅丰富了我国财政经济理论,而且对我国财政工作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许老是我国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我国财政学界的泰斗,桃李满天下。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拼搏在经济学前沿的信心与毅力,看到了历尽磨难、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看到了拳拳赤子之心,昭昭爱国情怀;看到了诲人不倦、提携后进的崇高品格。许老的光辉业绩告诉我们,立足中国国情,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沃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放眼学术研究前沿,矢志求真探索,不断创新,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他的严谨治学大家风范是青年人的楷模,他的学术成就是立志在经济领域做出贡献的后来者永恒的丰碑。

写于2006年3月

同类推荐
  • 浮光掠影游丝录

    浮光掠影游丝录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散文、杂文、随笔作品集,全书由“浮光”“掠影”“游丝”三部分组成,多为作者对人生、对生活、对事业、对家庭的感悟。作者笔锋锐利、文字朴实中带着优雅,全书语言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饶信文化赋

    饶信文化赋

    本书用赋的形式,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饶信大地为对象,赞扬文化遗产之珍贵,讴歌历史人文之豪迈,刻画贤达名士之神韵,抒发民风民俗之独特,见证人民的智慧和学识,记录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反映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性变化和奇迹,旨在让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和对这块土地的眷恋。作者注重挖掘传统、理顺文脉,着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最经典的寓言故事

    最经典的寓言故事

    本书包括《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妙趣横生,蕴涵着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恶丑的鞭笞,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 晚清学人之诗研究

    晚清学人之诗研究

    本书阐释了晚清学人之诗的民族诗学背景、时代特征、群体特征、架构出其思想内容以及学术价值和发展演变脉络。
热门推荐
  • 鲁迅经典全集

    鲁迅经典全集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魂。为了让读者朋友更方便地阅读经典,聆听大师的声音,编者特别把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及杂文集奉献给读者,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获益。
  • 名门厚爱:帝少的神秘宠儿

    名门厚爱:帝少的神秘宠儿

    乔小歌原本以为这个男人真是外界所说的高冷范。婚后才发现,这个男人不要脸的程度绝对是世界第一!说好晚上分房,这男人却总有理由来霸占她房间,步步将她逼到死角,互相纠缠!于是,一连串夫妻的爆笑斗争开场…“找到少奶奶了,她在教堂结婚!刑少掀桌:“抄家伙!阉新郎,夺新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史

    学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历史的田野广袤无垠,我所涉足,不过其中一二。仰望人物星空,灿烂无比;偶尔史林折枝,余香满手;记录编辑思绪,回味无穷。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太阳,感动与感奋,交织在跋涉的征途。
  • tfboys墨染之血

    tfboys墨染之血

    她-------夏峥蕊他-------王俊凯洒落的细雨溅入眼帘,双目顿时湿了她仰天而笑...漫步走在街上...身边的长辈和挚友,虽已力尽却仍守在她的周围,脸上带着无悔的笑意。终于,只剩她一个人了。可她并不孤独,她的身上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梦想。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错惹吸血鬼

    错惹吸血鬼

    当你遇到了一个吸血鬼的时候,想要不被他咬,是不是就要先咬他一口?不曾想,他救了她,她没有成为厉鬼,却成了吸血鬼,从此以后,在无边的夜色下,一部青涩女孩蜕变为超级女王的妖娆史华丽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秘三少的邀请:99天新娘

    神秘三少的邀请:99天新娘

    情场失意,白筱需要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却意外的收到一封为期99天的结婚邀请函。新婚夜,目睹老公真面目,白筱大惊失色,“怎么是你?”男人笑得莫测高深,“白筱,久违了。”结婚99天,男人出现,白筱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99天,够天数了。”他幽深的黑眸盯着她,“不够,还有一个漫漫长夜。”年少时,白筱遇见大她十岁的凌落川,她陪他走过人生最低谷的一年,他待她如父如兄,开导她,教育她,帮她度过危险的叛逆期。九年后两人再相遇,一开始很糟糕,过程悲喜交加,后来他让她明白,这世间还有比白筱暗恋凌落川九年更为深刻的一种爱,那就是凌落川对白筱的爱。
  • 超能力者的传说

    超能力者的传说

    出生在22世纪超能力者的大家族里6岁的她只是个低级能力者的废物,母亲的离去,父亲有了新欢而被冷落嫌弃家族里没有一个人正眼看她。终于被抛弃而有人想斩草除根追杀她...一年里她伤痕累累最终被当黑道老大的继父收养12年后的今天,她成为了站在世界顶点的超能力者加上黑道老大继父教的顶尖功夫..进入全国第一超能力者学院.不小心加入到一场巨大阴谋当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强者之间的战斗她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母亲的消息,自己的身份,然而她回到家族里扮猪吃虎,在一次聚集所有强者的宴会中带着她所有的朋友,所有的光环大放异彩。而她再也不是没有力量没有身份的她了。所有伤害过她的人账她会一个一个双倍的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