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6800000029

第29章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郝晓威

【摘 要】 高校图书馆的艺术文献阅览室,在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艺术教育作用

高校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有知识并不等于有修养。美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艺术文献阅览室的开放,正是配合学校搞好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审美品格,使学生在学习欣赏艺术书籍中寓教于乐,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艺术教育、美的教育必将走进大学生的生活。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传递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的载体,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的重任。

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的艺术文献阅览室,如何配合学校进行艺术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人需要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图书馆艺术文献阅览室的作用

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发挥其高校图书馆艺术文献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真善美的读物,创造有利于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在艺术教育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美是艺术的核心。审美活动是艺术欣赏的基本活动。在艺术文献阅览室,当你翻开一部部精美的画册时,世界巨匠美术作品的笔触、色彩、线条、黑白等,就会强烈地震撼你;经典音乐作品的音符的低调、强弱、抒情、悲伤,就会感染你。在对造型艺术审美的同时,可以产生流动音乐般的美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产生立体性造型般的美感。这种艺术的审美体验,通过个体对艺术神形兼备、虚实结合的理解、体验,能使我们借助作品,从有限的形式中获得无限的内容。

比如《中国美术全集》,汇集了自原始社会至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将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集于一身,可以说是一部融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大型图集,是再现炎黄艺术成果的美术史和百科全书。这些艺术瑰宝表现了古代美术家高超的创作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

雨果说:“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然而没有人类对生活的体验,便没有艺术的产生。没有艺术的体验,艺术教育就无法产生她应有的功能,也就失去了艺术教育的意义。正是通过阅读欣赏、感悟艺术的魅力,通过视觉的、听觉的、情感的、联想的、行动的等等体验,使学生产生审美的快感,从而对事物、人物、社会、有一种新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和情操得到升华。

情感性是艺术的又一审美特征,在艺术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有位艺术家曾面对自己的作品说过:“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所谓情感,就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比如《西藏画卷》一书,是从新西藏摄影展征集到的上千幅作品中精选而成。作品抒发了作者热烈澎湃的情感,将西藏奇特的地域风貌展现在眼前,雪山江河,田野牧场变成一组组奇异的色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许多图片是藏族生活中精彩的场景,有感而拍,栩栩如生,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论艺术》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罗丹也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人体感官之间与生俱来的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的关系,是审美情感形成的生理基础,由积极的情感所触发的丰富的联想与想像,是艺术审美情感的形成的直接动力。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对艺术图书的学习活动,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流露和体悟。学习抒情的、夸张的、欢快的、强烈的、深沉的等等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借鉴生活的情感体验,进行分析和评价,才能达到艺术教育的审美目标。

艺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创造性。别林斯基说:“在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一切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重复之弊。”齐白石一生都在创造,他的“衰年变法”就是一次伟大的超越,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反对因抄袭模仿,提倡创造。其审美本质而言,任何门类的艺术都应该是独特的审美创造,每一件作品都应是新颖的,既不雷同他人,又不重复自己。

比如《中国绘画全集》共30卷,主要收录了从战国至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绘画作品6600余幅。这部图册是学习传统绘画创作的专业图书。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中国绘画全集》及其他艺术图书的美术创作精品,让学生体验艺术创造的成果,发现艺术作品自身所蕴藏的创造潜力、艺术个性、独特风格,等等。《现代艺术鉴赏》介绍了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所开创的立体主义,打破了穷途末路的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约束,开拓了现代艺术的新天地。其中《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代表大作,给人以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对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意识,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体验艺术的目的,除了认识作用,更重要的是创造。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创新精神,不断地丰富自己,开拓未来。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同时,教育我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我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树立高尚的审美品格,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

比如《敦煌图案摹本》,是为纪念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00周年而出版的,收录敦煌摹本珍品四十幅,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丰富,色彩华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又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对提高审美品格和美术专业设计的学习有一定的借鉴之处。艺术家在表现艺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在我们接受和欣赏艺术中,共鸣现象的产生会涉及许多复杂的条件和因素。列宁在《欧仁·鲍狄埃》一文中写到:“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帮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由于国际歌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审美的品格是贯穿在艺术教育的始终。力戒空洞的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融入艺术审美教育当中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格。

用艺术类图书来开展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能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

1.可以让人更加真诚。艺术的审美,是个“真”字,真是艺术的生命,只有艺术作品,艺术审美的“真”,才能使我们在欣赏它时,为它的真诚所感动。

2.可以使人更加善良。“善”也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艺术的创作还是欣赏,都要求审美主体富有同情心,也就是说,审美主体与艺术对象必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一个具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的人,心地必然是善良的。

3.可以使人的心灵更美。“美”是艺术的特质,审美修养能培养个体的爱美之心,有了爱美之心,就会相应产生爱心,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可以使审美主体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可以使审美主体产生对社会的爱,对他人的劳动成果和人格产生尊重,从而成为一个心灵美丽的人。

比如关于人体艺术的欣赏问题,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人体是谈不上美的,“羊大才为美,鱼羊又为鲜”。中国古人不是靠视觉来定义美的,最初的美只是味觉感受,所以中国有“美味佳肴”的成语,而没有“美体佳人”的说法。西方则不同,古希腊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竞技是裸体的,赛事结束后,由当时的艺术工匠为裸体竞技的获胜者塑像,以表彰优秀运动员。当时的斯巴达,青年男女接受军事体育训练都是裸体进行的,由于对人体的司空见惯,他们绝不会有中国古人那样对裸体的耻辱感。强健的体魄、优美的体形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赞美的对象。在古希腊人那里,人体美恰是万物美的典范,美中之最,而且具有神性。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希腊雕刻中的阿佛洛狄特、阿波罗等就是其中精美的艺术品。然而,包括希腊艺术在内的西方人体艺术,并非都具有同样高的艺术格调,比较安格尔的《泉》与波蒂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可知:安格尔的女人体虽然更写实、更青春、更妩媚,但比起波蒂切利的维纳斯就显得不够大,不够庄重,缺少艺术和宗教融合的气韵。波蒂切利的女人体虽然不如安格尔的逼真,但艺术的真实却超越了生活的现实,心灵的真实比肉体的现实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高品位的人体艺术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只带来感官的刺激和庸俗的想像。对艺术品位的甄别,全在于观赏者那双无形的眼睛——审美鉴赏力。

“美”是艺术教育的特质,用作品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从而逐步深入对人类生活本质的洞察、感悟、理解、深化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自己健康美好的观念和道德情操,从而净化心灵。

二、高校图书馆艺术文献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被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因为其教育职能在学生读者的成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艺术文献的阅览,又以独特的形式,使学生接受印象深刻、终生难忘的教育。

高校图书馆艺术文献阅览,是运用生动的、具体的形象教育,来起到审美作用的。无论是美术、音乐、书法、摄影以及艺术类的图书和信息,始终都离不开直观形象,大学生通过欣赏美的形象,用直观的图书资料,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是作者用艺术的形象语言,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信念,从领会艺术语言和形象感受方面,体会到艺术作品的思想倾向,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高校图书馆艺术文献正是运用直观形象达到教育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培养审美趣味,扩大自己艺术欣赏视野的场地,寓教于乐是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之一。通过利用图书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水平。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高校图书馆的艺术文献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具有独特氛围的美育场所。大学生阅读和选择有着自己不同的心理需要、兴趣和爱好,因而具备了受教育的自由性。人的情感是自由的,是无法强制的。每个大学生可以完全凭着自己的需要、主观意愿、兴趣爱好,选择读物,从而获得知识提供的可能性,使自己在阅读当中获得更多自由的精神空间。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是自由性结合的氛围和场所,具有与其他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高校图书馆在艺术教育中应尽的职责

高校图书馆艺术文献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应该是开展艺术教育的教员。高校图书馆美育的实施,归根结底要靠全体“图书馆人”的努力。因此。图书馆人也存在一个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的问题。“会审美的人”在整体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人要通过转变观念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对美产生热烈的感情,具备对美和善的辨别能力。这样,艺术教育才能成为提高个人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也可以不断得到提升。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他们的辛勤劳动,采集图书,分类编目,组织流通,给读者推荐和辅导资料,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整洁、优美的阅读环境,使学生教师随时随地感到美的存在,受到美的熏陶。艺术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有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图书馆的有关制度。同时艺术教育也必须列入学生的选修课,通过课堂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操。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助人,甘为读者作奉献,让读者感受到工作细致,态度热情,举止端庄,可以培养读者的行为美;与读者交流,语言得体、礼貌、和蔼,可以培养读者的语言美;在当班的工作岗位时,服饰整洁大方,姿态文雅,可以培养读者的仪表美。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审美修养和美的素质,努力为读者创造和谐的氛围和美的环境,图书馆就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复合人才作出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提升国家实力的高度来论述文化的作用。这个讲话,是对广大艺术教育和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巨大激励和鞭策。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新时代艺术教育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艺术不是简单的技能教育,而是人必要的文化存在。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建设、艺术专业技能技巧教育、综合艺术文化素质教育,都是艺术教育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高校图书馆这块阵地,发挥艺术文献这一宝贵文化资源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才能将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郭声建.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同类推荐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体制问题有时候是政策问题。大的体制一般由国家来制定,小的一些体制则由我们自己根据地方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也就是说在国家既定的体制之下地方上仍然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探索、研究、确定和解决,即制定符合地方教育发展的体制,或者说存在着如何把国家好的体制变为符合基层实际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政策体制的问题。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热门推荐
  • 问道混沌

    问道混沌

    何为正?何为邪?何为仙?何为魔?危难之际,误打误撞,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修真大道。
  • 挽香持笏

    挽香持笏

    公子沧水,锦都之最,惊才风逸;尚书流苏,礼部奇才,俊朗无双。坊间多少姑娘为之倾倒迷醉?但据闻两位公子私交甚好,难不成是有龙阳之好?流苏:“想我女扮男装多辛酸,名节还要因此毁了?沧水,你给我多少补偿!”“呵呵”沧水细细浅笑,随手拎起茶壶径直倒下,茶水形成一条水柱,瞬间淋湿了一张包装精致的信封。“我的情书!”流苏急急拎起,心中万分悲痛,她人生收到的第一封情书就这样毁于一旦!沧水从容收回茶壶,一脸“无辜”道:“哦?竟是情书?真是万分抱歉。小姐也知我眼睛素来不好使,不小心碰翻了茶杯,希望您,不要介怀。”!!!
  •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本书探讨了生活美学,论述了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旅游美学、环境美学等内容。
  • 潜伏在明末

    潜伏在明末

    只带着一台psp穿越回明朝末年的政治老师,先是靠装神弄鬼,成为神的使者,骗得附近山民的供奉;之后又被掳掠到大西军中,并且成功地忽悠了张献忠,被封为大西国师,混入了农民军的高层,才成为了投机分子,但目睹了流贼的残酷暴行之后,他又忍不住觉醒,忍不住爆发出了那澎湃的王霸之气!那接下来等待他的到底是咋样波澜壮阔的第二次革命人生呢?
  • 如意娘子碗里来

    如意娘子碗里来

    嗜血如麻,杀人杀牲口都不眨眼的屠夫大人迎娶了东村一支花!两头肥猪做聘礼,可美坏了丈母娘~小娘子娇娇嫩嫩水水灵灵真真成了屠夫大人的心头肉~,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可是这美娘子,似乎哪里不对劲?“王屠户,你家娘子烧了县太爷的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Alcibiades I

    Alcibiades I

    It seem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by any exact line the genuine writings of Plato from the spurious. The only external evidence to them which is of much value is that of Aristotle; for the Alexandrian catalogues of a century later include manifest forgeries.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介石的后半生

    蒋介石的后半生

    本书介绍蒋介石在台湾统治数十年的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历史资料对蒋介石做出客观的评价,给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 杨戬重生之都市归来

    杨戬重生之都市归来

    茫茫星海无穷尽,洪荒再展显圣威!一代显圣真君杨戬,重生在现代都市,凭借着自己的奋斗和拼搏,再次铸就显圣之威!神兽麒麟、紫金神龙、朱雀井宿……这是一个强者的时代,更是显圣真君、二郎神杨戬重生后逐步再次成圣的辉煌纪元!
  •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最古老的哺乳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长约12厘米、类似鼩鼱晴的动物,接近于今天的单孔类,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2亿年的三叠纪。它们是3亿年前被称为单孔类爬行动物的后裔。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和白垩纪(2.0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进化为不同的类群。绝大多数早期哺乳动物是肉食性的,但也有一些以植物为食,如鼠、河狸等生活在树上的多节类动物。今天的有袋类、食虫类和灵长类动物最早出现在白垩纪(1.4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后,这些更加现代的哺乳动物扩散至每一块大陆,进化为数以千计的新物种。
  • 谜雾之城

    谜雾之城

    社会上的杀人狂魔,等待他们去抓捕。一件件悬疑事件等待他们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