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5200000014

第14章 艰难的实验过程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找精神力量,这种理想主义使我们不骄傲,而能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达到高尚的境界。

——居里夫人

(一)

在找到了具有放射性的钋元素后(虽然科学院暂时还未承认),居里夫妇便决定休一次假,作为对艰苦工作的奖励。

于是,两人乘坐火车,到法国南部的奥弗涅去旅行,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欣赏山川森林的美景。在实验室里呼吸了几个月的各种化学药品放出的难闻气味后,现在呼吸到如此沁人心脾的空气,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当然,流连于山野之外,居里夫妇依然没有忘记互相探讨新元素钋和另外一种等待他们去发现的新的放射性元素。

9月,两人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的那间小实验室中,以更加积极的热情投入到继续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之中。

不过,这时发生了一件令玛丽感到难过的事,就是姐姐布罗尼娅和姐夫卡基米尔准备回波兰去,他们在波兰南部的一个地方开办了一所肺结核病疗养院。与玛丽一样,他们也都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因而决定回到波兰生活,为祖国的人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玛丽虽然很舍不得姐姐一家,但心中仍为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到骄傲和欣慰。同时,这也更加坚定了玛丽的信心,一定要尽快找出这种新元素,为波兰人民争光。

1898年12月6日,法国的《论文汇编》上发表了居里夫妇的第二篇文章《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这篇文章宣布:沥青铀矿里有第二种放射性化学元素存在。

下面是这篇文中的几行:

“……上述各种理由使我们相信,这种放射性的新物质中存在一种新的元素,我们提议为它命名为镭。

“这种放射性新物质的确含有很大一部分钡,虽然如此,它的放射性仍是很可观的,足见镭的放射性一定大极了。“

钋和镭的特性推翻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所相信的基本理论,这一发现也动摇了全部已得概念,并与已经根深蒂固的物质观念相反。因此,物理学家对此都保持谨慎的态度。虽然他们对比埃尔和玛丽的工作都十分感兴趣,但还是要等得到决定性的结果出来之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毕竟,现在钋和镭这两种元素还只存在于居里夫妇的研究报告中,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重量?等等,谁都不知道。包括居里夫妇在内,现在还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它们。

为了平息各方面的怀疑乃至反对意见,居里夫妇必须设法提炼出纯净的钋和镭,并且精确地测量出它们的原子量。因此,在此后的4年当中,居里夫妇进行了科学史上最为艰难的拼搏。

要从什么原料中才能提取出纯的钋和镭呢?这是居里夫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沥青铀矿的价格很贵,而他们需要的量更是以吨来计算的,所以根本买不起。

不过,他们还是想到了他们的穷办法。沥青铀矿在提取了之后,其中所含的钋和镭肯定会原封不动地留在残渣之中,那么利用这些沥青铀矿,或利用沥青铀矿的矿渣,对他们的研究目的来说都是一样的。矿很贵,矿渣应该不会那么贵吧?但这笔钱再加上运输费,还是他们微薄的工资无法承受的。

幸运的是,皮埃尔托奥地利的一位教授从圣约阿西姆斯塔尔矿那里免费搞到了一吨矿渣,矿方同意将贮存在一座松林中的沥青铀矿残渣免费送给居里夫妇。

这座矿山在波西米亚,从那里运到法国,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运费。居里夫妇只好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些来,又借了一些,总算凑够了这笔运费。

不久后,矿渣运来了,问题又出现了:实验室太小,根本放不下这么多的矿渣!这时,苏其伯格教授主动出面,为他们寻找了一个合适的实验室。可是,没有一个学者愿意为这对贫困的学者提供帮助。

无奈之下,苏其伯格教授只好将学校院子中的一个废弃不用的木板棚腾出来给居里夫妇使用,并且充满歉意地说:

“真是十分抱歉,虽然这个地方很不理想,但目前也只好如此了,总比没有强吧……”

这里简直太破旧了,玻璃屋顶已经残破得不能遮蔽风雨,地面上也没有地板,只有柏油铺着。棚子里有几张破旧的长桌子,一块黑板,还有一个生火的老铁炉。以前,人们曾把这里当做解剖室,而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淘汰很久了,连放死尸都不配了。

但居里夫妇一点也没有嫌弃这里,因为他们没有条件考虑这些困难,而是完全被一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所激励。他们反而认为,这个被认为连放死尸都不合格的棚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那么破旧,那么没有吸引力,因此也绝不会有任何人不允许他们自由使用这里。

矿渣被一车一车地运到这个“实验室”来了,玛丽感到很兴奋,这些气味难闻的东西就是她眼中的宝贝。她带着好奇的神色,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麻袋来看,里面是棕褐色的矿苗,还夹杂着波西米亚的松针。

于是,居里夫妇开始新的工作了。

(二)

居里夫妇在工作前经过了一番探讨,然后做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皮埃尔的身体不太好,继续负责研究镭的特性;而玛丽则负责从矿渣中提取纯的镭盐。

每天,玛丽的工作是男人干都嫌累的重体力活,那就是每次要搬起20公斤的矿渣(这是她能搬起的最多重量),将其倒入一个大锅中,然后用水加热,直至沸腾,再把这些沸腾的溶液从一个罐子倒入另一个罐子。

在提炼镭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硫化氢。而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那灼热的、有毒的、刺鼻的蒸汽每次都呛得玛丽剧咳不止,眼泪也不住地流……她根本没办法擦拭一下脸上的泪水,因为她得用双手抓住一根沉重的铁棒用力搅拌这些熔化后的矿盐。

由于没有风罩,他们只能将这道工序放到院子里露天进行。一旦遇到雨天,就得把实验设备搬到室内,然后把门窗全部敞开,保证空气流通,否则就会被刺鼻的气味和浓烟呛得无法继续工作。

搬运、点火、熔化、过滤、沉淀、倒出、再熔化……每天,居里夫妇就像一个锅炉工一样,做着这种沉重的体力劳动。

他们在为世界最伟大的一次科学发现而工作,然而法国政府和科学部门却不肯给予他们任何帮助。居里夫妇真是感到累极了,玛丽曾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到;

有时,我整天整天地用一根与我等重的铁棒,搅动那一堆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我已经筋疲力尽,连动一下都不想动……

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种既重又困难的工作做好,真的好像要从无中创出有来。如果我求学生涯中的几年是卡希尔·德鲁斯基从前所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那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就是我的丈夫和我共同生活中最英勇的时期。

这真是人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英勇时期”!居里夫人后来回忆起这段逝去的艰苦岁月,总说它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几年”。

然而,现实也向他们展示了极其残酷的一面,美好的理想有时也会对残酷的现实无能为力。皮埃尔开始感到腿部和全身疼痛,有时连起床和行动都感到困难。后来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他患上了关节炎,是由棚屋的潮湿环境造成的。

玛丽就更惨了,面无血色,浑身无力,整天都昏昏沉沉的,老居里担心她患上和她母亲一样的病,便建议她到医院做个检查。

玛丽听从了这个建议,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证明她没有患上肺结核。

居里夫妇真是为这项研究工作付出了生命力的极限。当时,皮埃尔的工资还是每月只有500法郎,有了孩子,还雇了一个奶妈,生活几乎入不敷出,而且他们种种试图增加收入的努力都宣告失败了。

有一次,皮埃尔在进行了一天疲劳的工作后,沉重地对玛丽说:

“我们选择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啊……”

事实上,在将矿渣熔化、过滤出溶液之后,是需要加以提净的。而他们的厂棚四处通风,煤渣和铁屑到处飞扬,温度也不稳定,提净几乎无法进行。而且,要做一番细巧的工作,还需要很清洁、很精密的仪器,但他们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

皮埃尔见困难无法克服,就想等一段时间,等有了好的环境和设备,再进行提取纯镭的工作。但玛丽很倔强,她不听从皮埃尔的建议,坚持要马上提取镭,而且还一定要获得成功。

夫妻俩平时的对话,也都是与镭有关的。玛丽曾以少女般天真的态度问皮埃尔:

“‘它’的相貌是怎样的呢?皮埃尔,你想过它是什么形状吗?”

皮埃尔柔和地回答说:

“我不知道……不过,我希望它能有一种极其美丽的色泽。”

(三)

1900年的初夏,忽然有个很诱人的机会展现在居里夫妇面前,这个机会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提供的:日内瓦大学校长请皮埃尔前往他们的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年薪是一万法郎,而且还有住房补贴。在那里,他将领导一个实验室,而居里夫人则可以在这个实验室中获得一个正式的职位。

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喜讯!年薪一万,有住房补贴,有实验室,还有充足的经费和齐全的实验设备……这在法国,他们恐怕连做梦都得不到!

于是这年的7月份,皮埃尔和玛丽去了一趟瑞士。在那里,他们受到了瑞士同行的热烈欢迎。

但到了8月,夫妻俩又改变了想法。后来居里夫人在自传中曾提到了这件事:

皮埃尔很想接受(瑞士的邀请),但如果接受了,我们关于镭的研究就会功亏一篑,因此,他最终做出了相反的决定。

居里夫妇最终没有接受日内瓦大学的邀请,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彭加勒的干预。

当时,彭加勒被认为是世界数学界最有权威的领袖人物,也是法国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当他听说居里夫妇要离开法国后,马上和同事们一起向有关方面陈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结果皮埃尔便顶替了索尔本附属理化自然科学研究所的一个教学空缺职位,而玛丽则被接纳为凡尔赛附近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执教,担任一、二年级物理的教授。

在这所学校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女性登上过讲台,而玛丽是第一位。居里夫人一生真不知道占据了多少个第一!

这样一来,居里夫妇的家庭收入就增加了不少,但他们也更加忙碌了,因为还要兼顾学校里课业。

皮埃尔一直在向有关方面争取更好的实验条件,因为国外一些设备比他们好得多的实验室也正在努力为提取纯放射性元素而奋起直追。如果他们的实验条件依然得不到改善,实验就无法继续进行,那么几年的拼搏就都可能会化为泡影。

然而,这种奔忙和请求却毫无效果,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实验进展,也影响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居里夫妇不断地从奥地利运回沥青铀矿做实验,可一直都没有结果。研究工作的艰难和工作的劳累,让皮埃尔都灰心了,但玛丽却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

就在居里夫妇异常艰难地进行研究时,他们的强劲对手卢瑟福正在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优越的实验环境下奋起直追。

1902年2月5日,卢瑟福在一封信中写到:

目前,我正忙于起草即将发表的报告,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验。我不能停下来,因为有些人正在想办法超越我。在这个领域中,我最强劲的对手就是巴黎的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近年来,居里夫妇在放射性物质方面已经完成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卢瑟福说得很对,居里夫妇的确已经成功在望了。玛丽用她创造的分步结晶法先从每吨沥青铀矿中提取10-20公斤的硫酸钡,然后再将其变成氯化物。这些氯化物的含镭量大约在万分之三左右。

经过不懈的努力,1902年年初的某一天,居里夫妇终于提取出了一分克的纯净镭盐,并且初步测定镭的原子量为225。

当这成千上万次分步结晶的产物最终提炼出来后,居里夫妇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的兴奋之情却难以言表!

那天晚上,玛丽上楼,走到婴儿室,想看看女儿睡了没有。下楼后,她又穿上衣服准备出门。皮埃尔知道,玛丽又是想去实验室看她的“宝贝”,于是也跟着一起出来了。

外面漆黑一片,他们默默穿过夜晚的街道、工厂、空地,顺着几年来闭着眼就都会走的路来到他们的“实验室”,打开那扇破旧的门,走进他们的领地。

忽然,玛丽轻声地说:

“不要开灯,你看!”

“宝贝”就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一缕略呈蓝色的荧光在那里愉快地闪耀着,宛如神话中的小仙子一般,在黑暗之中向他们招手示意。

“啊,我的梦终于应验了……我曾经多少次在梦中看到它冉冉发光,现在,它果然发光了!”

玛丽小心翼翼地找来一把椅子坐下,两个人就这样看着那些蓝色的光亮、那些射线的神秘来源,看着他们的镭!

第二天,玛丽就将他们的发现写成了一篇题为《论镭的原子量》的论文,在法国科学院发表了。

现在,科学界再也没人怀疑镭的存在了。虽然纯金属镭还没有提炼出来,但镭有它的特征光谱,有确定的原子量,和它所特有的种种奇异特性,难道还不能证明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吗?

同类推荐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科尔

    科尔

    科尔,又译高尔(Cole,或Kohl、Kool),是一外国姓氏。通常在英语会串为"Cole",在德语的串法是"Kohl",在荷兰语的串法是"Kool",在美国的德国、荷兰移民后裔亦有使用"Kohl"和"Kool"。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热门推荐
  • 鬼粮

    鬼粮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不幸地遇到了想要寻找替身的恶鬼。万幸的是在这生死关头,我也遇到了高人。结果在所谓‘高人’的帮助下,我居然成为了各路鬼怪眼中的……口粮大家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末世重生之丧尸复仇

    末世重生之丧尸复仇

    末世后,叶芫成了精神异能者,但是她妈妈为了救弟弟果断的牺牲了她,把她推入了丧尸群。哦,不,这女人其实只是个上位的小三,气死了她亲妈。但是爸爸和这个女人联合欺骗了她,认贼做母十八年。成为丧尸的叶芫决定复仇,奈何仇未报身先死。重生了,叶芫重生却成了丧尸。带着仇恨的叶芫路遇类似遭遇的丧尸同伴,决定联手复仇。复仇路上还遇到节操尽毁的丧尸王邀请她做丧尸后。
  •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五十年前的春天,林为干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来到成都,筹建成电,并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鲐背之年的林先生,以开创者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成电的沧桑巨变,为成电的改革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女总裁的超级保安

    女总裁的超级保安

    秦浩当兵退伍回家,结果回到家发现老妈居然上吊,家里的所有积蓄都被一个诈骗公司所骗走,一怒之下,秦浩恶斗黑势力,惩恶扬善,屌丝在逆袭,匹夫在超越。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有关系的人也太多,有钱任性的更多,我们没有羡慕,我们只有一颗灼热的赤子之心在一路奔跑。
  • 小说万岁

    小说万岁

    被拔掉獠牙的猛虎会变成温顺的猫咪么?王大锤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捡到“小说万岁”系统之后,猛虎有朝一日定能够再次虎啸山林!昔日一代传奇黯然被废,如今重出江湖,再战花都。欠你的,会十倍报偿;欠我的,要百倍奉还!各种原本只存在于小说中的事件开始不断乱入...随着系统不断解锁着新的能力系列,幻想系,真实系,仙侠系,科幻系,灵异系……只要手气够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会努力更新的,求支持!)
  • 昌吉县乡土志

    昌吉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alay Archipelago

    The Malay Archipela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死环

    生死环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电视台做了记者,经验尚浅的我每天都在满心期待做一期高收视节目。正巧有一天同乡老陈给我提供了一个素材:他们村上的徐氏父子午夜神秘失踪,几日后,儿子忽然回家,对于失踪记忆全然不知,而徐父则不知所踪……但是在我秘密走访调查之后发现,原来徐氏父子每年都会失踪,继而再现,失踪时间段记忆丢失。更奇怪的是,他们的腹部均有一团怪异的绿色纹身……
  • 地球修仙场

    地球修仙场

    修者世界和地球融合,这是人类的浩劫之灾。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近乎摧毁了整个人类文明。自然的灾害,变异的生物,威胁着幸存的人类。而来自异世界,实力更为强大,拥有种种神通的仙人,更成为了人类世界最大的敌人。唯一一个好消息,灾变之后的天地,充满了大量的元气,人类世界的幸存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成为高高在上的仙人。在末世中苏醒的林轩,发现自己在城市的废墟之中,而时间,已经是灾变一年之后。我的父母家人,朋友,还有那些过去的敌人……你们现在还好么?
  • 魂梦仙域

    魂梦仙域

    人生而化身与魂,形域与魂域之间的转换,两界之间纷繁复杂,联系千丝万缕,疑点重重,是否存有惊天阴谋?乱世降临,五行逆转,是成圣还是为魔。花开一瞬,如何成就无上不朽?看少年拥有绝世魂魄,修逆天之体,踏形域撑魂域,破解上古大秘,傲视天下。魂梦仙域,传奇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