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5000000012

第12章 门罗公园研究所

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

——爱迪生

(一)

1876年,29岁的爱迪生从纽瓦克市迁居到纽约城外40公里远的门罗公园。在这里,他从事发明实验约10年,一直到1886年。

这个实验地点是父亲塞穆尔选定的,实验室的建筑则是由爱迪生亲自设计的。这里环境优雅,配套设施齐全,非常适合作为研究使用。

爱迪生将这块新的实验基地命名为“门罗公园研究所”。他为这所新设立的研究所配备了大量先进的科学设备,价值达4万美元,并扩充了图书馆。门罗研究所的建立,不仅在爱迪生一生的事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美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因为这是美国第一个有组织的工业科学研究机构,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

对于研究所及自己的定位,爱迪生有了清醒的认识。他认为,门罗研究所的任务,就是研究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然后设法研制出满足这种需要的东西来。他相信,研究所可以根据发明新产品而盈利。至于自己,爱迪生做了这样一番自我评价:

“我只是纯粹的发明家。不论是我的研究,还是我的试验,其目的都是为了发明一种具有商业用途的物件。我认为,称我为科学发明家,而不是机械发明师,也许更合适。”

将实验室当成一个商用的专业研究组织,这在当时还属于一个开创性的新鲜事物,因此受到科学家和企业家们的质疑。一方面,科学家对这种过于“唯利是图”的研究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企业家们对以科学发明的方法来发展工业难以置信。

不过,爱迪生根本不在意人们的看法,只要认准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地干下去。一些致力于科学发明的人才也成为爱迪生志同道合的朋友,跟随他一起来到了门罗实验室。其中,有两个人与爱迪生的合作最为默契,一个人英国人巴特勒,他做事细致认真,刚好弥补爱迪生的冲动毛躁,并且总能准确地领会爱迪生的构想,将它转化为详细的图表;另一个是来自瑞士的克鲁西,他心灵手巧,能够根据爱迪生粗略的描述和巴特勒绘制的草图,制作出各种精良的机器和设备。

爱迪生认为,“发明的最佳方法,就是充分网络足智多谋的天才,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完全地去追求他们的目标”。因此,这个研究所后来也成为美国许多大型工业研究机构的前驱,对美国重视实用科学研究传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说:

“爱迪生的发明工厂是地地道道的工厂,他打算在工厂里将发明变成大规模的买卖,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虽然这个工厂办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中,但它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个完全的研究所或科学思考的退隐地。正如火炉工厂把能够制造火炉各种部件的工人调集到一起一样,爱迪生是要把能够制造一项发明物不同部件的人调集到了一起。”

在门罗实验室,爱迪生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一样,一切都由他说了算。而他所作出的决定,基本上都是根据他的个人兴趣和爱好。这也让他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和项目开发显得有些随心所欲,缺少章法。爱迪生随时都会冒出新的想法,然后让手下人马上去实施,而不是等第一个项目进行完,再开始新的项目。所以,他们常常同时进行好几个项目,有的项目也会最终会因为爱迪生自己失去了兴趣而不了了之。

不过,爱迪生这种随意无拘的个性也影响了整个实验室的氛围。爱迪生的热情、能力,以及他那兴高采烈的精神,时刻都让这个组织的成员处于一种积极的进取状态之中。在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很投入;但闲暇时,大家会在一起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在实验室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架风琴,每当工作告一段落,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弹琴、唱歌、抽雪茄。

(二)

早在1870年10月,爱迪生就宣称:

“从此以后,每次发明我都要做一份完整的记录。”

来到门罗公园研究所后,爱迪生的这一习惯保留了下来。从发明构思之初到产品模型的制作完成工程,爱迪生都认真地进行记录,有时是简单的几句话,有时是一幅草图,有时是几个公式,形式不拘。

爱迪生还准备了一个有200多页厚的笔记本,不论是与朋友进餐还是闲聊,只要想到一种新的思路,哪怕只是很朦胧的想法,他都会马上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并用草图的形式将其简单地表现出来。他的大脑几乎没有停止思考的时候,好像每时每刻都能产生新的创意。有的时候,他一天中会不下十几次地在笔记本上记录新的方案,一个本子往往用不了多久,就被各种线条、图表和字符填满了。

据统计,爱迪生一生中共做了大约3400多本笔记。它们至今都保存在爱迪生国家历史博物馆当中,成为研究爱迪生发明过程的宝贵资料。

在有了自己的研究基地之后,新的发明接踵而来,新的产品也一个接一个地从工厂里被制造出来。其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以前的纽瓦克工厂。

1876年,美国费城举行了百年纪念展览会,展出了近100年来美国的各种发明成果。其中也包括爱迪生的发明成果,但当时并未占有显著的地位。当时参加展览的人们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爱迪生不久以后就发明出了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等等,轰动了整个世界,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以至于爱迪生被尊称为“门罗公园里的魔术师”。

1876年2月,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完成了电话的发明,正式向美国政府申请发明电话机的专利许可证。在同一天,伊莱莎·格雷也完成了这项发明,正式申请专利许可证。而格雷的申请只比贝尔晚了2个小时。

因此,世界上最早申请“以电线传送声音”发明专利权的是贝尔。但是,它的音波极其微弱,必须将它放在耳朵边仔细听,才能听到对方说话,否则就听不清楚。因此,在参加费城发明博览会时,贝尔的电话因为声音太小,大家都认为不过是一个玩具,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

但贝尔并不甘心自己的发明只被当做玩具,为了让电话能在公众中得到推广,他开了好几次演讲会,宣传电话的使用优点。尽管阻力重重,但最终贝尔的努力还是有了效果,电话终于渐渐被人们认可。

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送往美国波士顿的《世界报》,这标志着电话已为公众所认可。

同年,贝尔又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电话从此开始飞速发展。

西方联合公司的威廉·奥顿董事长听说贝尔成立电话公司的消息后,十分不安,他担心自己的电信事业会因此受到贝尔公司的影响而渐渐衰退。因此,他专程到门罗公园找到了爱迪生。

“爱迪生先生,你对贝尔发明的电话有什么意见?”

“我觉得还是不行。如果他能做得更好,那将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它并没什么用途。”

“老实说,我今天来拜访您就是为了这件事。爱迪生先生,您知道,贝尔最近成立了一家电话公司,那么他必然也会对电话进行改良,最终发展成为电话事业。一旦电话发达了,对于电信事业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所以,爱迪生先生,我想请您尽快将电话改良成实用的东西,来帮助我的公司渡过难关。拜托您,务必要帮这个忙。”

奥顿非常着急地向爱迪生说了一大堆好话。爱迪生考虑了一下,答应改良电话,但他声明,改良电话的用意与贝尔先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是想制造出一些世界上所有人都深感需要的东西,这也是他多年的愿望,所以他很愿意为改良电话而尽力。

(三)

其实早在贝尔向专利局申请电话发明专利时,爱迪生就已经开始留意研究电话技术了,只不过他当时手头项目繁多,没有及时将研究进行下去,所以错失先机。现在既然有人投资支持,再加上爱迪生自己也不甘人后,所以他欣然接受。

爱迪生的研究重点是送话器,当时爱迪生还没什么经验,也没有书本可以参考,因此只能凭自己的想象进行。他觉得,贝尔的电话系统是由人的声音产生必要的电流,因而电流十分微弱;而爱迪生认为,应该将人的声音作为用来开闭控制任意强度电流的阀。另外,贝尔的电话中,导线传送给电话机的只是原有的弱电流;假如电流通过初级线阀时产生的是更强的电流,这样就能使通话的距离从原有的几英里一下子提高到数百英里。

根据这一设想,爱迪生设计制作了一种类似杯状的发送设备,里面有一个半导体的圆扣,两面与铂盘相连,一只固定在膜上的橡胶筒紧靠铂盘,对它产生压力,从而改变半导体圆扣的电阻值。

接下来就是怎样才能让声音传递得更清楚响亮。为解决这一难题,爱迪生进行了无数次实验,相继研制出50多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的送话器。但他始终不满意,还是坚持不懈地寻找新的材料进行实验。

一天晚上,爱迪生像往常一样,在工作台前忙着做实验,没注意到煤油灯的灯油已经所剩无几了。不一会儿,灯就灭了,一缕青烟轻盈地升起,灯罩马上就被熏黑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上,爱迪生愣愣地看着眼前已经熄灭的煤油灯,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灯罩上的这层炭黑,能不能用在送话器上呢?

爱迪生觉得,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了,但他还是尝试了一下。以往的经验证明,许多实验的成功就是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成功的。

爱迪生小心翼翼地从灯罩上刮下一层炭黑粉末,然后将它涂在小小的圆盘上,再将圆盘装入话筒。结果他惊喜地发现,从话筒中传出来的声音比以往要清晰、响亮好多倍!

爱迪生欣喜若狂,他将这个发明成果命名为碳阻电话送话器,并将其在纽约到费城之间长达1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进行了试验,结果无论是通话距离还是声音的清晰程度,都远远地超过了贝尔的电话。

可以这样说,学术上成功地发明了电话的人是贝尔,而在实用上成功地改良电话的人,是爱迪生。

1877年4月,爱迪生申报了碳阻电话送话器的专利。西方联合公司以10万美元买下了爱迪生的专利权。爱迪生要求公司不要一次性支付给他,而是在专利有效期的17年内分期付款,每年付给他6000美元。

后来,爱迪生解释了自己的这一要求:

“我的雄心比我手中的钱要多得多。我知道,如果这笔钱一次性交给我,我就会一次全部花在实验上,所以我要让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样,在17年内,我保证在生活上不至于遇到太大的困难。”

不过,由于当时包括贝尔在内的许多科研人员都在致力于电话的研究,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争议纠纷,所以爱迪生的申请也被搁置下来。

(四)

自从用上了爱迪生发明的碳阻送话器,电话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一向称霸通讯业的西方联合公司,借助雄厚的资金大规模地发起了商业攻势,与贝尔电话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大肆宣传称:

“本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具有最新装置的优等电话设备。”

在很短的时间内,报纸、旅馆、铁路等领域的电话业务都被西方联合公司控制在名下。贝尔电话公司的用户得知这个消息后,都纷纷要求获得同样性能的设备,结果导致贝尔公司四面楚歌。为此,贝尔与爱迪生之间也发生了争执,而且愈演愈烈。

1878年秋,爱迪生的碳阻送话器被送到英国进行试验,并在英国皇家学院进行了表演。在试验时,线路的一端用的是爱迪生的送话器,而另一端的收话器却是贝尔的电磁系统。因此,贝尔在伦敦的代表雷诺兹上校马上提出警告:除非爱迪生今后停止使用贝尔装置,否则将指控他侵犯专利。

爱迪生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表示要设计出一种可以绕过贝尔专利的电话接收机。于是,他立即停止对白炽灯的研究,与全体研究人员一起全力以赴地进行电话技术的攻关。

3个月后,爱迪生便绕过贝尔的电磁系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声音效果更好的收话器。

1879年4月,这种收话器与碳阻送话器一起被送到英国皇家学会表演,结果大获成功。

在这次表演之前,爱迪生就在英国成立了爱迪生电话公司伦敦分公司,与当地的贝尔电话公司唱起了对台戏。两家公司经常为了争取客户而展开白热化的竞争。在伦敦的屋顶上,常常可以看到两家公司的安装工人故意将对方的线路弄出故障;一旦两方相遇,就会如仇人一般,甚至大打出手,惊动警察。

事实上,两家公司当时谁也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贝尔公司的听筒性能优良,但送话器不行;爱迪生公司的送话器虽然领先,但听筒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当时双方主要是较量谁的维修工作更佳。

为了占领英国市场,爱迪生对派往英国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考核。他安装了一座交换台,配备了10台新的电话机。在考核前,他亲自出马,不是截断某部电话的线路,就是把它的部件搞乱,或者让电极变污。他对参加考核的人员说:

“不论是谁,如果能够连续解决10个故障,每个故障平均不超过5分钟,谁就可以马上去伦敦。”

就在爱迪生与贝尔的电话之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1879年9月,英国邮电大臣约翰·曼纳斯博士突然宣布:个人电话公司必须向政府申请许可证后才能营业。

面对共同的行业危机,爱迪生和贝尔两家公司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握手言和。1880年6月8日,双方在伦敦的分公司合并为联合电话公司,同时申请了30年的经营许可证。在合并后,爱迪生从公司中获得了3万英镑的股份。联合电话公司的成立,终于让爱迪生与贝尔之间的电话之争宣告结束。

同类推荐
  • 陈氏家族全传

    陈氏家族全传

    讲陈氏家族不能不提陈其美。陈其美是当年上海市革命军服加身的“大督军”,是孙中山的同盟会骨干成员,是蒋介石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又是他将陈果夫、陈立夫托付给了蒋介石。 陈果夫、陈立夫是蒋家王朝的组织部长。他的用人计谋,加剧了四大家族间的豪门恩怨和尔虞我诈的争斗。陈氏家族靠其结党营私,政治势力远大于“宋、孔”两家。 本书描述了陈氏家族与蒋家王朝的关系,以及蒋家王朝败落后陈氏家族成员的悲喜人生。
  • 莎士比亚 普希金

    莎士比亚 普希金

    本书主要是对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热门推荐
  •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当你打开这本书,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 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 医妃有毒:冷王服不服

    医妃有毒:冷王服不服

    她是身份高贵的广陵郡主,却偏偏化身为乡下丫头,是逼不得已?还是养精蓄锐?本以为是个黄毛丫头,没想到却是个中高手!中毒?会解!下毒?小菜一碟!宫心计?那都是本郡主玩剩下的!当嚣张放肆的广陵郡主遇上阴晴不定的楚夏风王,试问,是她改变他?还是他收服她?“楚南枫,你在干什么!”某男一脸冷漠的把白虎从叶梓晴的身上拽了下去。“它太占地方了。”“.......”
  • 美女侦探事务所

    美女侦探事务所

    其实刚开始让我推理我是拒绝的。一个侦探事务所,从默默无名,变得炙手可热。各路牛鬼蛇神也是纷纷而来,不管是出于何意,但是每一次都是一次脑力的较量。至于你说女美呢,反正我是不想提,你们自己看吧。
  • 生莲

    生莲

    三生三世,每一世当他爱上她,便是死期!为什么要这么惩罚她?既然天不公,休怪她逆天而行,夺取他的魂魄!就算只争朝夕相处,她也不要放弃她追寻三世的爱恋!
  • 新年夜给我一个恋人吧

    新年夜给我一个恋人吧

    青山高中里聚集着一批离群索居、千里走单骑“怪人”:肉食女、草食男、干物女、腐女、宅男……他们遥遥仰望着学校里另一批鲜亮族群“萌娘”和“森林女”们,只能在心底默默告白千百遍。可是,“学校即将被拆迁”的小道消息带来不啻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震撼!什么,还没来得及表白,就要面临杯具、餐具式失恋?!“怪人团”成员于是绞尽脑汁,决心在青山高中的最后的新年夜前,将爱意传达给自己默默暗恋的对象!新年夜,学校广场的许愿树下,纯白的心愿会得到新年之神的祝福吗?
  • 戏仙

    戏仙

    一个已经放弃名利的天神,为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厮守凡尘中,不问世事!但是,玉帝的一场阴谋破坏了他的凡尘鸳鸯梦。妻子在玉帝的阴谋中成为了摆布自己的砝码!管昭为与妻子在一起,无奈,只好顺着玉帝的意思,通过虚空通道前往那个世界。而早就知道玉帝阴谋的如来佛祖,命孙悟空前去破坏。与此同时,种种原因下,吴刚、玉兔都进入了虚空通道。最后,就在虚空通道关闭的一瞬间“王母”借管昭妻子的肉身也冲进了虚空通道里。一场异界的混战即将爆发!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绝世神帝

    绝世神帝

    “老子才刚重生,就面临被采补?”方麒有些无语,越级斩杀强敌之后,他竟破格被只有女弟子的堂口收为弟子。胆敢欺负众师姐?打脸!敢抢少爷的宝贝?先抢了你再说!什么,金手指居然可以吞阵法,吃灵术?这么逆天,原来老子浑身都是宝……
  • 帝女情

    帝女情

    年幼时,母亲因她而死,父亲对她恨之入骨,在她母亲死去的第二天父亲也徇情了,这成了她一生摆脱不了的噩梦,直到遇到他,冰封已久的心渐渐融化,谁知他的心却装着别人,她知道,她这一生不配得到幸福……
  • 大营救(流浪鼠瑞恩6)

    大营救(流浪鼠瑞恩6)

    瑞恩是一只爱逞能的老鼠,因为自己的不懂装懂,让地下村的居民们误食鼠药,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未能幸免。伤心又肚饿的它离开了地下村,开始了流浪。途中,瑞恩结识了伙伴田鼠胖胖、“公主”朵夏尔和天才宠物“金丝边眼镜”卡尔。它们一起经历了农庄冒险、智斗猫头鹰、迷失在机器城市、宠物鼠大赛、雪崩逃生、勇斗海盗船、参与矿山救援……刺激又紧张的流浪路上,瑞恩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