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4700000041

第41章 参考文献(1)

一 参考文献:

〔1〕转录自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2〕转录自马克思,《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第1册附录,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年,第246页

〔3〕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4〕转录自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5〕布可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5页

〔6〕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463页

〔7〕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7页

〔8〕同上,第19页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54页

〔10〕同上,第73页

〔11〕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

〔12〕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0页

〔1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88—289页

〔1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36页

〔15〕转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3页

〔1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58页

〔17〕同上,第165页

〔18〕同上,第173页

〔19〕同上,第253页

〔20〕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52页

〔21〕〔22〕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23〕同上,第12—13页

〔24〕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02页

〔25〕参见黄皖毅,《如何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黄楠森教授访谈录》,《21世纪哲学创新》,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1年,第568页

〔26〕参见桑志达,《选择的自由和选择的限制》,《中国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理论版),1988年,第5期,第44—45页

〔2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3页

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3〕同上,第120页

〔4〕同上,第131页

〔5〕同上,第120页

〔6〕同上,第12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5页

〔8〕同上,第40页

〔9〕同上,第87页

〔10〕同上,第29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2页

〔12〕同上,第273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15〕同上,第67页

〔16〕同上,第16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3 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6页

〔19〕同上,第87页

〔20〕辛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第2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6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页

〔24〕同上,第30页

〔25〕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页

〔2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页

〔28〕同上,第9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3—22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2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0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9页

〔40〕《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54页

〔4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0页

〔43〕同上,第48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0页

〔45〕同上,第62页

〔46〕同上,第65页

〔47〕同上,第92页

〔48〕〔49〕〔50〕同上,第98页

〔51〕同上,第99页

〔52〕同上,第100页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页

〔54〕同上,第36页

〔55〕同上,第37页

〔56〕〔57〕同上,第39页

〔58〕同上,第73页

〔59〕〔60〕〔61〕同上,第42页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17页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48页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页

〔66〕〔67〕〔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页

〔69〕同上,第278页

〔70〕同上,第257页

〔71〕同上,第262页

〔72〕同上,第263页

〔73〕同上,第79页

〔74〕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 页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76〕同上,第443页

〔77〕王振亚,《社会主义文明结构的人学意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01页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18—119页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8—479页

〔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81〕《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3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7页

〔83〕同上,第273页

〔84〕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0页

〔8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3页

〔8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0页

〔8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4—265页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2页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9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9页

〔92〕参见王荣华,童世骏,《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上海,学林出版,2006年,第165—169页

〔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页

〔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页

〔96〕王晓东,《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范式》,人大复印B1《哲学原理》,2000年,第6期,第16页

〔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4页

〔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99〕杨信礼,《实践:社会发展和发展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理论学刊》,1999年,第6期,第52页

〔1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6页

〔1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63页

〔102〕胡承槐,《论马克思的社会解放理论与现代民主政治的构建——兼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相互关系》,《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第10页

〔103〕《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页

〔1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27页

〔105〕《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8页

〔10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10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页

〔108〕《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28页

〔109〕《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297页

〔110〕〔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3页

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页

〔2〕同上,第3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页

〔6〕同上,第169页

〔7〕同上,第368页

〔8〕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31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页

〔12〕同上,第18页

〔13〕同上,第29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

〔16〕同上,第82页

〔17〕同上,第50页

〔18〕同上,第16页

〔19〕同上,第48页

〔20〕同上,第1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

〔22〕同上,第127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4页

〔25〕同上,第481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3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89页

〔29〕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174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34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页

〔33〕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8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 年,第12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12页

四 参考文献:

〔1〕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83—284页

〔3〕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7页

〔6〕Rawls·john ,‘A Theory of Justice’,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1

〔7〕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69页

〔8〕同上,第364页

〔9〕同上,第471页

〔10〕Rawls·john,‘Justice as Fairness: 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1985,14/3,245

〔11〕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12〕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7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1页

〔14〕参见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6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2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25页

〔18〕同上,第426页

〔19〕同上,第439页

〔20〕郁建兴,《自由主义批评与自由理论的重建——黑格尔政治哲学及其影响》,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35页

〔22〕同上,第44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15页

〔24〕郁建兴,《自由主义批评与自由理论的重建——黑格尔政治哲学及其影响》,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27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1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5页

〔27〕同上,第230页

〔2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29〕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30〕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29页

同类推荐
  •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本书以深度剖析、专题研究等方式,梳理和回顾2013年以来中国政坛动态,为读者提供透视中国政治动向、社会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特别是围绕各级政府、决策者比较关心的典型问题,对当下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进行深入透视和解析,并辅之以鲜活的典型案例,为各界把握中央新精神、了解各地新动态提供资政借鉴。
  •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等。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超越历史的认知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历史观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的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邓小平理论和战略思想既是对这种“彼此弯弓月”历史观的继承,更是对它的超越。如果中国人今日仍以“彼此弯弓月”的历史观,研究和处理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战略问题,那就可能远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总统之一,在中美关系史上也有着显著地位。《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通过对尼克松的研究,反映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这半个世纪美国政界对国际政治和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并从中追寻到20世纪美国最具争议的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尼克松的中国观的演进过程。
热门推荐
  • 恋恋四季

    恋恋四季

    栖霞山庄住着一户林姓人家,男主人退休后工作由大女儿接替。二女儿考上了师范学院,在凤城扎根;小儿子则在山庄务农,三人不同的生活道路成就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生活环境对她们的生活和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夜鬼月

    夜鬼月

    人生处处充满磨难受人歧视的他,依然奋发图强,考上了重点高中,然而报名那天母亲的行为却使他仇恨这整个社会,诅咒整个世界!红月诅咒,注定是人世间所有败类的最终归宿……
  • 傲世卿狂

    傲世卿狂

    21世纪行走在黑白两道的王者,不幸陨落,却得上天垂怜,穿越重生。既不能满足她偏安一隅,那便光芒乍现,惊动苍穹!却不知,这个架空的世界却与她有着分舍不开的缘,她究竟是穿越?还是其他?更沉重的任务在等着她,当谜团一个又一个解开,她又会面临怎样的未来?一切精彩,尽在Cione处女作——《傲世卿狂》
  • 灵山第七峰

    灵山第七峰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我命由我不由天!普天之下,修道界中,我若榜眼,谁敢争锋?新书伊始,幽默搞笑风格,必定让您满意,请大家多多点击收藏,求推荐。灵山第七峰官方QQ①群340963250,欢迎大家的加入。
  • 未来还未来

    未来还未来

    时间没有教会我怎么做你的前任女友你是否梦到过我?是否记得儿时的承诺?还记得那一首歌还记得那个吻还记得你的手紧紧握住我的还记得你眼角也曾有泪你是我十多年也走不出的迷宫是我万米高空俯视大地云朵时所有的思绪是我午夜梦回的长吁短叹是我最想谈论但必须忍住的话题念了很多年书,走了很多路,见过很多人,爱过被爱过,光阴残忍,年少无知请求你回应我那一句:可否归来。
  • 一代妖宠:溺宠天下

    一代妖宠:溺宠天下

    某奴才焦急跑来:国师大人,小狐狸咬了侧妃娘娘的手,我们怎么办?某国师一脸淡定:长牙期,好好保护小狐狸的牙某奴才继续焦急跑来:国师大人,小狐狸偷偷跑去厨房偷吃了不少饭菜。国师微微一笑:看来它饿了,以后多准备些它喜欢吃的。某奴才依旧焦急跑来:国师大人,小狐狸不见了国师大人怒,务必给本大人找回来!
  • 强势夺妻:盛少的心尖宠

    强势夺妻:盛少的心尖宠

    三年前,沈以默还对盛禹铭说着非君不嫁,三年后,她却带着他的孩子成了许家少奶奶。盛三少是什么人,皱皱眉都能让S市抖三抖的太子爷,这种绿云压顶的奇耻大辱能忍?誓要让沈以默悔不当初!可是,他怎么就着了她的道,一不小心就往男小三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呢?没想到偷妻不成蚀把米,悔不当初的竟然是他自己。盛少强势夺妻,将人壁咚在墙,“沈以默,你逃不掉的。”强势的气息炙热而暧昧,沈以默怒推,“盛禹铭,你不要脸!”“要脸做什么,要你就够了,昨晚在床上你可不是这么说的。”盛少邪气一笑,长驱直入。
  •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纵观古今,把话说得比唱得好听的人往往都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们或吐纳珠玉之声,舌卷风云之色;或温文尔雅,谈笑间逢凶化吉;或凭 “三寸不烂之舌”力挽狂澜。而在美国从上世纪至今,科学技术不断飞越,美国人仍雷打不动地将“口才”列为世界上生存与发展最有力量的武器。本书从不同方面,引用大量生动事例,精辟论述了说话说得好听给日常生活和人们的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并提出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 十世仙缠

    十世仙缠

    吴歌一手由自己的师傅带大,她一直都在辛苦的练习着自己的仙法。她在修炼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她也相信在困难过后,自己总会有好的时候的。可是让她想不到的是,她还要面临更多的事情。九漓也是一个修仙的人,她在自己的修炼中遇到了自己的真爱。那他们两个人的命运又会如何呢?打斗的场面是如此的惊心动魄,输的那个人到底会是谁呢?吴歌最后到底又会有什么样子的结果?九漓又能否与自己的真爱在一起。他们又能否真正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 异界声望大师

    异界声望大师

    “兽人入侵?没事,我给劝回去!”“魔兽暴动?没事,我给劝回去!”“虚灵来袭?没事,我也给劝回去!”“什么,你问我是谁?啪——咳咳,你不知道我啊,我是异界声望官啊!”以前奇遇得宝物,现在变了,声望高了,我换宝物。以前都是追美女,现在变了,声望高了,美女倒贴。以前都是被人追杀,现在变了,声望高了,我叫人追杀仇家!势力声望,地区声望,国家声望,种族声望……五花八门的声望,缤纷璀璨的武技,千奇百怪的宝贝——尽在《异界声望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