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3100000001

第1章 有子名曰渔

正值七月,太阳火辣辣的热,地上如碳烤一般,滚烫无比,远远看去一阵阵白气冒着烟一样,田里幼苗恹恹的垂下了头,叶子纷纷趴在了地上。

“这咋种的了地捏。”李大爷咕哝一句停了手中的活,倚着锄头,透着带缝的草帽看了下太阳,依旧滚圆滚圆的,不禁摇了摇头,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吐了一口唾沫在手心,然后往锄头上抹了抹,嘿呀嘿呀的继续锄起了田里的杂草。

这本是山间小凹地,晌午一过,日头便往西边跑了,就多了些阴凉地,李大爷锄了几垄地,就坐在田埂边休息,从腰间拿出旱烟,长约三尺,前端有个小布袋,打开布袋,掏出些烟丝放进了进去,拿起打火石扑哧敲了起来,可惜今天不知怎么回事许多次依旧没冒起丁点火心,心里一急,手便哆嗦了一下啊,两打火石便刺溜溜的滚落在地。

“****的,这玩意儿也不听话了,赶明儿把你换掉。”唠叨了一句还是放下了手中烟管,弓下身子,在地里找起打火石来。

“嗯,这是啥玩意儿?”自家的地肯定是熟悉无比了,虽然在山间,但田里是没一块小石头的,哪怕指甲间大小,也得清理出去,李大爷盯着夹杂在褐红色土壤间的黑东西犯起了疑惑,难道是老糊涂了这么大的东西以前居然没发现?疑惑归疑惑,扒开掩着的土,露出一块巴掌大小的东西,捡起来放手上,透凉透凉的,转头看了下太阳,已经要挂在山头了,“还真奇了。”掂了掂手中的东西,“这铁疙瘩也没多重啊,没手里轻飘飘的,棉花一样,看样子是卖不了多少钱了,等下拿回去让老伴给铁匠打把小刀去,以后削果子吃。”想了想嘴角乐开了花,轻轻放兜里收拾好后,拿起锄头干起了活。

“婆娘婆娘,你看看这玩意儿?”一下地儿,李大爷便火急火燎的往家里赶,瞅着他浑家正在门口择着菜便大声叫道同时挥了挥手中的东西。

“一块破铁皮而已,我以为是啥好东西,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去,缸里的水没了,挑担水回来。”于大娘接过铁块,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便随手扔进了灶台。李大爷见着捡回来的东西被怠慢了,心里略有不爽,“我这不是想让你叫韩铁匠打把小刀吗?”“你还是算了把,为了打一把小刀,倒贴人家一个人情多不划算。不多说了,快去打水,快去打水!”

小铁块便这样埋没在柴灰中,李大爷没有看到铁块在阳光下泛起的光泽,更不知道它在炉火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只有于大娘感觉到,做菜比以前快了些,可是她不会去想为什么会这样,快些吃饭不是更好吗?

第二年,于大娘怀孕了。

这可真是爆炸性的消息啊!在小山村里平素本没啥事情发生,五十怀孕那可真真切切的家长里短的说个百儿八十来便也不嫌枯燥。

李大爷逢人便笑,村里人也都拿起他开玩笑,“大爷。你平素都吃些啥,这么生猛?”“大爷透漏一下咯。”“我只抽旱烟,你要不来两口。”李大爷乐呵的回答道,并作势去拿腰间的烟枪。两小子随手摆了摆,“算了算了,我们还要去田里干活,您老自己享用吧!”

于大娘虽然老年怀孕,但还是有些经验的,啥事干的啥事干不的,心里明透着,家里的一些活也就么那下,只是,怀孕后,口味就有些许变化,“老家伙,我今天要吃鱼。”“老家伙,我还是想吃鱼。”“老家伙,今晚炖碗鱼汤吧。”以前不怎么吃鱼的于大娘硬生生的爱起了鱼,而且嘴还有些挑,别的鱼还不吃,非得吃山间小溪的鱼,倘若李大爷懒了一次,让旁人抓了条河鱼回来,于大娘闻着味便说,这鱼我不吃,河里的,李大爷也得硬着皮头山野小溪李抓鱼。还好,他家地儿就在小溪旁,平日抓完鱼,放在用石头围成的圈里,才去干活,回家记得带走即可。

这一日,李大爷依旧赶早来到小溪旁,支起鱼竿,套上鱼饵,嗖的放进了水里。虽然天天来钓鱼,但小溪的鱼也不见少,映着光,依稀可见小鱼儿游来游去的,李大爷也不着急,悠哉悠哉的拿出旱烟,吧唧吧唧的抽了起来。

“大爷,大爷,生了,生了。”

一听这消息,大爷慌了神,坐在小马扎上不知道是先收烟枪还是鱼竿,蓦地一拍脑门,醒悟了一般,放下左手的鱼竿,扔掉右手的烟枪,直直的往前一踏,立时站了起来,哪知前脚所在不是很稳,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

待得李大爷湿漉漉的回到家时,屋里静悄悄的,心里不禁有些不安,正要大声呼喊婆娘时,邻居老刘从大门外转了出了,做了个嘘声的手势,并带他带卧室,于大娘正躺在床上,小孩儿用早已准备好的布匹裹着躺在旁边,微闭着眼睛,想是睡着了。

原来于大娘估摸着就这几天了,也没告诉老李。自个抱了一袋豆子放桌上,又弄了温水水放边上,火烤了达剪刀放桌上,另外还备了几块白布,准备工作做好后坐在椅子上捡豆子,一阵痛后,便知道要出声了,静静的等待,

众人拉着老李出了卧室,低声窃语道:“大爷,这是个带把的,取啥名啊?”

李大爷一愣,对啊,取啥名啊,自个大字不识一个,前一个孩子还是先生取,不过随好听,但命不长,这次要自己取个实在一点能保佑孩子的名儿,打定主意后,大爷抬起头准备擦汗时,才反响自己手中居然抓了一条鱼,而且是纯白色的,通体晶莹,李大爷抓着它的腹部也不多做挣扎,以为它已经死了的时候,它居然眨了眨眼睛,李大爷随即愣住了,太神异了,“就叫他,李渔,害了老子当了九个月的渔夫,今日还有如此神鱼保佑母子平安,定是不凡。”

同类推荐
  • 萌桃修仙记

    萌桃修仙记

    她是史上最可爱灵动的萌桃子;人世间的可爱精灵,修仙界的天之骄子;她是上天的宠儿,她是最美的神话;看她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风华绝代……
  • 剑道无双

    剑道无双

    神府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一城一造化,一楼一神通。钟神秀,闯五洲三界,傲乱世群雄。一剑破万法,万法终归一剑中。剑之道,当从直中取,不在曲中求。我之意,众神当灭尽,我独掌天穹!
  • 览天

    览天

    大道三千,何为第一?唯独尊尔。众人皆求逆天长生,却行善积德,平心静气。我顺天不求长生求独尊,掀起腥风血雨。何为顺天?何为逆天?皆随我心!我必一览众仙小,欲与天公试比高!
  • 三千桃花落尽

    三千桃花落尽

    妖魔作乱,生灵涂炭,百姓水火,有妖捞尸而食,这是怎么样的世界荒山鬼夜,幽蓝色火焰,催命夺魂,谁是地狱的使者她是前朝宰相之女,国破家亡,手无寸铁,举目无亲,谁敢说她卑贱发如幽墨,面如白玉,似是慈悲又似无情,一身白衣飘逸,市井中来去而不染纤尘,气质高华,他是谁的神仙云华仙山,祥云朵朵,高不可攀。她却非要让那玉雕般清冷的绝世容颜露出属于人世的温度
  • 妖骨风流

    妖骨风流

    明知美人是毒药,可惜偏偏戒不掉,不管是闷骚,还是野蛮霸道,甚至有某种的嗜好,只要是美人就行。妖魔仙道,奇门遁术,各领风骚数,风吹雪飘,惊雷火雨,样样是绝招。美人在侧,各个法力高,看似无害,笑里都藏刀,溪刀表示很悲苦:道行浅薄真苦恼!誓要成妖王,修炼就是我的目标!~~~~~~~~~~新人新书求一张推荐,一个收藏。
热门推荐
  •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卧底娇妻:你是我的小苹果

    卧底娇妻:你是我的小苹果

    席默擎对妃笑笑邪魅地笑着。“混蛋,你干什么!”妃笑笑躲避着。他冷笑:“有做卧底的胆子,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她愣了,卧底?那又是什么?这男人霸道狷狂,是黑道上的太子爷,白道上的笑面虎,令人退避三舍,本来没有任何生命交集的他们,竟这样阴差阳错的被命运绑在了一起?
  • 凌潇剑歌

    凌潇剑歌

    本为普通一少年,却是两度遇奇缘;七年刻苦学绝艺,终是亲手报深仇;修真之路不好走,步步皆为逆天行;愿与红颜共白首,奈何天道不公平!红颜破碎难回天,一缕剑魂伴君行;从此世间无善恶,正邪俱是无区别;回首沧桑成过往,满腔柔情为红颜......
  • 谁是眉立?

    谁是眉立?

    所有的窗子都敞开着。北加州仲春亮成赤白的阳光涌泄而入,直击到浅白的橡木地板上,在空阔的厅里折射出一片虚光。可雯套着纯白的背心,下身那条松垮得显出夸张的浅沙色麻质长裤被光影漂出隐约的月白,令她移动的影像呈现出几分黑白残片里断续间歇的虚幻。可雯光着脚丫穿过客厅时,忽然停了一下,特意绕出两步,从那本书上跨过。宽大的裤脚霸气地扫过封面上那团张扬四散的墨黑,让她生出短暂的快意。这也是一个仪式?就像将在九点正如约而来将它叼走的大狼所代表的那样?
  • 饭上爱咳嗽里的鹿晗

    饭上爱咳嗽里的鹿晗

    一个性格看心情的女神?和一个充满活力,阳光的暖男?,会肿么样????
  • 窃香

    窃香

    乖乖,穿越就穿越。摆个pose再来行不行?形象全无,还当场砸晕人……救个大叔,嫁给病夫,偶尔发怒发怒,别当我莫沫好欺负!来吧,看我怎么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统领千军万马,指点万里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道者

    修仙道者

    修仙道者,无意之中,主角发现了原来修仙的世界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传说,也不是传说那样,一时间风起云涌,因为有主角在修仙世界疯狂了!故事从东方大陆开始精彩展开!
  • 护法论

    护法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境中的自在

    逆境中的自在

    领悟佛语经典,参透人生百味,看破荣辱得失,活得自在安然。一桩桩禅宗公案,一则则佛家故事,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让你参透人生的禅机,发现人生的真谛,升华人生的意义。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