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3100000005

第5章 赴法学习西方绘画艺术(2)

徐悲鸿还将中国画的渲染法和西洋画的明暗法相结合,在某些油画的细部取得了十分微妙的效果。他的油画造型严谨,用笔简练,取舍得宜,表现丰富,具有中国绘画传统的精神和韵味,深受人们的赞赏。

《奴隶与狮子》的题材来源大致有几个版本,虽然这几个版本在主人公的名称、身份和细节描述上有出入,但在情节方面则大同小异。

最早的版本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说的是有一个奴隶,因不堪忍受主人的虐待,逃进森林。忽然,前面出现了一只狮子。他极其害怕,正想逃避时,却见狮子正在呻吟,样子很悲惨。这位奴隶走上前去察看,狮子向他伸出脚掌,原来掌上扎了一根刺,脚掌已经发炎了。这位奴隶立即把刺拔了出来,又把伤口包好。狮子十分感激,像狗一般舔他的手,并带他到洞穴里去。过了几天,狮子的伤口痊愈,和奴隶出游时,不幸被奴隶主捉到,带到城里的竞技场。他们决定把那只狮子饿几天,使它更加凶猛,然后把逃跑的奴隶丢给狮子吃。到了那天,这位不幸的奴隶被解开锁链,放在圆场上。接着,狮子也被放出来了。狮子跳着,怒吼着,奔向前面的人。当它跑近后,认出这人是它的恩人。于是,他立即变得十分柔顺,不但未加丝毫伤害,还和恩人亲热起来,这使得在场的观众无不惊奇。

这个寓言故事一直在欧洲民间广泛流传,到了古罗马时代,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个名为“笼中狮”的神话,同时还明确了事情发生的时代和主人公的名字——提庇留和加利古拉时代,一个来自非洲的奴隶安德鲁克里斯。

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说:不堪虐待而逃跑的非洲奴隶安德鲁克里斯被主人捉住后押到罗马,准备喂给马戏团的狮子。就在他被扔进狮笼,眼看要丧生的时候,却被狮子认了出来。原来,在几年前的非洲,安德鲁克里斯曾为它取出过爪子上扎的一根刺。狮子知恩图报,没有伤害他。这个前所未见的场面甚至感动了残暴的奴隶主,安德鲁克里斯的死刑得以赦免,并获得了自由。这个故事后来被收进中世纪的动物寓言,得以更广泛的流传。

此后,这一民间神话又在西方天主教徒中广为传诵,并用于“因果报应”、“感恩报恩”的说教,命名有多种,如“奴隶与狮子”、“义狮报恩”、“感恩的狮子”、“狮子拔刺”等。

根据徐悲鸿研究专家徐庆平说,其父徐悲鸿在《奴隶与狮子》的构思阶段曾经几易其稿。奴隶的形象虽仍保持了某种蜷缩的姿态,但是徐悲鸿有意消减了人物的动势,从而使整个画面深入合理,刻意描绘了人与猛兽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徐悲鸿自幼喜爱描绘动物,而柏林的动物园中,猛兽的围栏都是半圆形的,最便于画家速写。徐悲鸿很爱狮子,每当天气晴朗,又无模特时,他就去动物园画狮子的速写。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常使徐悲鸿忘掉一切。他一进动物园就是一天,不到闭园时间他是不会出来的。就像在法国马场画马一样,他仔细地观察狮子站、卧、走、跃等各种姿态,仔细研究狮子的结构,一丝不苟地画狮子的速写。有时,他长时间站在那里观察,那种专注、凝神的样子令游客以为他中了什么邪呢。为了观察狮子一天的生活规律,他到了吃饭时间也舍不得离开。一整天饥肠辘辘,肚子咕咕叫时,他便深呼吸,仍然眼不离狮子,手不离画纸。饲养员来了,给狮子喂食物,狮子吃得津津有味,咀嚼声强烈地刺激和诱惑着一天没有吃饭的徐悲鸿,饥饿的感觉更加难以忍受了。但是,已经将全部身心倾注到狮子身上的徐悲鸿,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仍在捕捉狮子吞食时的动作特点,手中的画笔仍在不停地画着。功夫不负苦心人,后来,如同他画马一样,他能凭记忆将狮子的各种动态默画出来,创作了不少以狮子为题材的作品。

徐悲鸿将西方各类画派概括为“写实派”与“写意派”,同时认为达仰是从“写实派”入手,进而转向“写意派”的。徐悲鸿对“写实派”与“写意派”的定义是,“写实派”是“实写”,“写实主义重象”,而“写意派”是“重理想”,“假借使用当下的景物来创立另一意境”。而在徐悲鸿的艺术观念中,正如他对达仰艺术演进过程的推崇,认为每一个欲挽救中国艺术目前弊端的艺术家,必须先“写实”,然后再转向“写意”,“才能大放光明,因为中国有悠久的文化、诗歌和神话”。《奴隶与狮子》正是徐悲鸿的这种艺术观念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具体落实。从画面而言,虽然大量保留了欧洲古典主义油画的技法特征和造型规范,譬如用幽暗的深色底子衬托主体人物与动物的形象,但是徐悲鸿通过别出心裁的构图,刻画了山洞之外的灿烂风景,并以充满跳跃感的多彩笔触来表达阳光与天空,使整个画面具有明显的抒情韵味。

1927年春天,徐悲鸿赴瑞士和意大利游览,领略了日内瓦湖的秀美。神奇的自然景色滋润着徐悲鸿的心,培养着他那艺术家的气质。

在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等地,徐悲鸿纵情欣赏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的杰作。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传世之作使徐悲鸿由衷赞叹,不能自已。他在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前流连忘返,忘记了吃饭。

徐悲鸿极为欣赏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未竟之四奴》,即四个未完成的奴隶雕像。米开朗琪罗总是用人体体现灵魂,他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上所描绘的人物动作、神情无与伦比。

徐悲鸿还看到了拉斐尔所作梵蒂冈教皇宫中的四组大壁画。其中一组《雅典学派》,将人类哲学伟大人物聚于一堂,画面中心是被门徒环绕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画面上众多的人物或沉思、或伫立、或讨论、或写作、或静听,各具神情,气势雄伟。

在罗马,徐悲鸿还看到了《西莱纳的维纳斯》,是公元前3世纪的大理石雕刻。虽然,在西莱纳出土的这个维纳斯是无头无臂的,但动作的优雅,结构的精密,量感、质感、内感的表现,都十分动人,表现了真正的人体美。

欣赏了古代许多艺术大师的绘画和雕刻,徐悲鸿感到惊心动魄,恋恋不舍,不忍离去。

最后,徐悲鸿到了庞贝古城。这座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的古城,清晰地展示了当时的房屋、建筑、生活用品、壁画等。

回到巴黎后,徐悲鸿决定回国了。他在欧洲学习已长达八年,刻苦的攻读使他获得精湛的写生技法和广博的绘画知识。

作为一位诚实正直的艺术家,徐悲鸿要将他的艺术活动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致力于革新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运动。

临行前,徐悲鸿去辞别达仰先生。像往常那样,他走进那间十分熟悉的客厅。

达仰为他的夫人所画的油画像仍悬挂在正面墙上,另一面墙上挂着达仰的自画像,还有一张是达仰画的十分宁静和谐的风景画。徐悲鸿照例站在这些作品前面欣赏着,却不见达仰先生像往常一样含笑走出来。等了一会儿,神色忧郁的达仰夫人来到客厅,对徐悲鸿说:“对不起,徐悲鸿先生,你的老师卧病在床了。他工作太多,因为画那张大幅油画而过于疲劳,得了心悸症。”

夫人面容苍白,十分不安。多年来她和达仰先生形影相依,他们唯一的爱子不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牺牲了。几年来,他们老夫妻俩就像关心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关心徐悲鸿。

徐悲鸿悲伤地说:“夫人,这使我很难过,我能不能去他卧室看看他?因为我马上就要回国了。”

达仰夫人立即将徐悲鸿领进卧室。病卧在床上的达仰先生显得十分虚弱,正在不停地喘息着,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更加瘦削了。他见徐悲鸿进来,立即竭力使自己仍像往常一样和悦地微笑着。

徐悲鸿关切而焦急地问道:“先生,您觉得好些了吗?”

达仰先生喘息着说:“很不好,我的脉搏每分钟跳一百六十次,我太疲劳了。”

徐悲鸿立即感到这次离别可能是永诀,一种沉痛的心情涌上心头。他深恐达仰先生察觉,只好强作笑颜,但又不知如何措辞,迟疑了一下,只好说:“我这次送往法国全国美术展览会的作品共有九幅,都入选了。”

达仰先生见自己的弟子学业有成,十分高兴,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微笑,激动地说:“好,这很好。”

喘了一会儿,达仰先生喟然长叹道:“听说你要回国了,我心里十分难舍。希望你继续努力,做一个伟大的中国人。将来如果有机会,愿你再来法国。”

徐悲鸿说:“先生,但愿我不辜负您的希望和教导……”

徐悲鸿觉得有许多话想说,他特别想向这位老师表达他最深切的感谢,他觉得除了自己的父亲以外,只有达仰先生对他的教诲最多。但是,他的嘴唇在打颤,话没有说出来。他只是在竭力地忍住悲痛。

徐悲鸿握了握达仰先生那双又干又瘦的手,依依不舍地向他辞别了。

1927年4月,徐悲鸿离开巴黎,乘船返回上海。

当徐悲鸿又一次远远地望见黄浦江时,他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带着重归祖国的喜悦,他要开创一番事业。他下决心要使中国美术发扬光大,使它在世界艺术宝库中闪耀出绚丽的光彩,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威望,为中国人民争气。

这是他多年以来的愿望,现在就要变成现实了。

同类推荐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热门推荐
  • 佛说八正道经

    佛说八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饮血邪录

    饮血邪录

    操天道,化两仪,转阴阳五行,握生死卦象。北方紫微星,罩我承接皇龙之气,作创世诀!挥手际,饮尽神州血!公元五百一十年,屹立在神州大陆的一方豪强,玉仙慕家惨遭灭门,原因不详,凶手不详,此事传于神州各处,一时间人心惶惶。玉仙慕家的实力之强,宛若扎根在神州的一可不可撼动的参天巨树,可这巨树,竟被一夜之间连根拔起,究竟是谁能有这般力量,目的又是为何?又有传闻称,玉仙慕家并未被全灭,族长慕青天的两个儿子逃脱了,但至今为止,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 我家有个穿越门

    我家有个穿越门

    创业失败的普通青年,意外地在自己卧室里发现了一个可以穿越的时空之门,平凡的人生就此扬帆!异界奇货往来,赚得金银无数!学得异界战技魔法,谁人能敌!科技位面高新技术先进武器,唾手可得!蛮荒星球垦荒屯兵,建立千秋霸业!且看主角一步步做大变强,无敌于天下!
  •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林天音发现自己重生了,变成了某本蛋疼勇者与魔王故事里的肥婆反派。原著的作者是个变态,整个故事里都没几个正常人,因此她只能努力变得更变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系统

    至尊系统

    身怀至尊系统,这样萧宇都能不成长起来,那就怪了
  • 奥利安娜前传

    奥利安娜前传

    一台精致的机器里藏着一个玲珑的心,背后却是皮尔特沃夫不可告人的黑暗面。
  • 元图霸业

    元图霸业

    当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时,老兵孔木河被招入特训营,投入敌国以期…………………………
  • 诛天万界

    诛天万界

    魔神之子纳兰明镜重生在一个奇异的时空,获得了穿越无数世界的机会!穿梭于众界之间,修神魔万种功法;游走在法则之外,夺天下秘宝灵丹!集大道于一身,天下无人敢触其锋芒!然而这神一般的男人也会恐惧,因为他发现自己的一切都是被别人安排好的……
  • 闺蜜乘法,攻爱72变

    闺蜜乘法,攻爱72变

    问:天是什么颜色?答:蓝色。问:那海呢?答:蓝色。她:我喜欢韩哲。闺蜜:好巧,我也喜欢他。那么,我们就来一场恋爱法则游戏吧。
  • 山村鬼事

    山村鬼事

    山村少年回村打工,却引发山村怪事连连,女鬼复仇,尸王重生,且看最后一代小道士捉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