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2000000017

第17章 勇者——沙场点兵 金戈铁马锻造一代名将(3)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侍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阵前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宦官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十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际,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

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做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已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们来问安时,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

有一出戏《打金枝》,反映了他家兴旺热闹的场面。内容是,郭子仪七十大寿,全家的人都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儿子郭暧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儿子打了“金枝”以后,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大人权当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4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哀悼,废朝五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一丈八尺,特下诏给他加高十尺,以示尊崇。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哭送灵柩。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崇高的威望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由吐蕃、吐谷浑、党项、氐、羌等族组成的二十万大军,进攻唐大震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边关告急,而把持朝政的内侍太监程元振竟不向皇上禀报。入侵大军攻破大震关,继续深入内地,泾州(今甘肃泾川一带)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当做向导,加快了各族联军的进攻速度。一路长驱直入,逼近京都长安。

代宗皇帝得到消息时,入侵大军早已深入腹地,想找一位强将为帅带兵抗敌都找不出来,当时郭子仪早被太监程元振和鱼朝恩进谗言解职在家。在这危难之际,代宗皇帝想起了郭子仪,赶忙任命他为副元帅组织抵抗,又命各镇节度使到京师救助。各镇节度使接到命令,都按兵不动,因为程元振曾害死过淮西节度使,他们怕入京同样受到程元振的暗害。

联军逼进长安时,代宗皇帝已逃离,他们攻占长安后找了一位叫李承的人,立为名义上的皇帝,准备长期霸占关中地区。

老将郭子仪奉诏就任,但却没有一兵一卒,他没有知难而退,而是积极召集将士,先找了二十多名旧部下,这二十多人又到处招兵买马。各州县官府闻听郭子仪复出带兵,都感觉有了主心骨,纷纷赶来。短短的时间之内,郭子仪便组织起一支大军。

以吐蕃为首的各族联军,听说郭子仪为帅带兵抗击,连忙丢弃长安,退回青海去了。这次长安之危,仅凭郭子仪的名声威望便解除了,使皇帝和大臣们更加认识到郭子仪的价值。

过人的胆略

永泰元年(765年),唐朝大将仆固怀恩对朝廷愤恨,为了报复,勾结回纥、吐蕃联军再次入侵唐朝。代宗派郭子仪为帅,带兵抗敌。

郭子仪率军驻在泾阳(今陕西泾阳),仅有一万人,而联军有十万多人。吐蕃与回纥分驻两座大营,将泾阳城包围。

郭子仪想,以自己区区一万人和十万人斗,就算是全军覆没,也难以取胜,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们退兵。于是派牙将李光瓒出城到回纥营中,对回纥大帅药罗葛说:“我家主帅郭令公派我来见大帅说,请不要忘记当年并肩战斗的情谊,早日退兵为好。“药罗葛大帅说:“郭元帅早就去世了,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休想骗我!”李光瓒说:“我指天发誓,郭令公仍健在,决不敢骗你。”药罗葛还是不信,说:“如果郭元帅还健在,能够让他跟我见一面吗?”“这个……”李光瓒不知该如何回答,表示回去请示后再予以答复。

李光瓒回来后,如实向郭子仪报告,郭子仪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他说:“现在敌我力量悬殊,硬拼肯定吃亏。凭我当年与回纥的交情,去见见药罗葛也无妨。如回纥退兵,剩下吐蕃就容易对付了。”诸将想不出别的办法,就建议郭子仪率五百骑兵跟随护卫,郭子仪不同意,说:“敌人十万大军,我带五百骑兵又有什么用?只带几名随从足够了。”

郭子仪上了马,正要出城,他儿子兵马使郭闻讯赶来,拽住马缰阻止道:“父亲大人,回纥如狼似虎,您作为国家元帅,岂能冒生死之危深入虎狼之中?”郭子仪骑在马背上,说:“如果两军交战,我们父子俩都将战死。我们战死不足惜,可身后就是京都长安,那时国家也就危险了。我去见药罗葛,以理服他,或许能转危为安。如此,也是天下百姓之福。”郭仍是苦劝,郭子仪大怒道:“滚开!”说着手起一鞭,打掉了郭紧攥缰绳的手,扬鞭跃马,驰出西门。

郭子仪大义凛然地骑着马走进回纥大营,哨兵以为是普通的送信使者,也不在意。这时,郭子仪身边的随从大喊:“大唐元帅郭令公来啦!”哨兵闻听,急忙报告主帅。大帅药罗葛拿着弓箭,带领酋长们骑马在营前列队迎候,只见唐军来了六骑,为首的银发白须者,就是69岁的老将军郭子仪。

药罗葛一眼认出郭子仪,惊喜地对众将军说:“果然是郭元帅来啦!”于是带头跳下马叩拜。郭子仪握着药罗葛的手,首先问候回纥可汗及叶护,然后指责道:“回纥以往对唐有大功,唐对回纥也有厚报。可如今为何要负盟入侵呢?助叛臣、背恩德,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我挺身而来,任凭你处置……”药罗葛忙解释说:“都怪仆固怀恩骗我,他说唐朝皇帝已经晏驾,令公也被害死,我才同来。现在听说皇上还在长安,又亲眼见到令公,才知道上了当。仆固怀恩已经病死,也算天诛。我哪能再与令公交战呢?”

郭子仪听罢,暗暗高兴,觉得退兵有望,又说:“吐蕃不顾前朝之亲(即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弃隶缩赞),蚕食大唐边境,烧杀抢掠。现在他们抢去的财物用车都装不下,抢去的牛羊满山遍野。如果你能帮助打败吐蕃,这些财物、牛羊全归你们了,请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药罗葛欣然应允,说:“我受仆固怀恩之骗,已经对不住令公。今天我一定助令公击退吐蕃以谢罪。”药罗葛让部下拿出酒,众将陪着郭子仪举杯共饮。郭子仪几杯酒下肚,带领药罗葛发誓:“……有负约者,身亡阵前,家族绝灭!”药罗葛也重复一遍郭子仪说过的誓言,于是众人齐声欢呼,气氛热烈友好。药罗葛当即决定,派酋长石野那等六人到长安朝见代宗皇帝,以示友好。

吐蕃统帅得到回纥与唐军和好,要共同对付吐蕃的消息,慌忙连夜撤退。郭子仪并未罢休,而是派大将白元光率领骑兵配合回纥药罗葛大军追击吐蕃军,追到灵台西原一带,展开激战,歼灭吐蕃一万余人。夺回吐蕃掠去的四千人,接着在泾州又打一仗,吐蕃再败,退至边境以外。就这样,一次万分危急的内外勾结的入侵,被郭子仪平息下去。

郭子仪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成功策反回纥兵,使风雨飘摇中的唐朝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狄青

出身布衣的元帅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身长七尺,姿态雄伟,胸襟广阔。出生农家,自幼练得一身好武艺,他从普通一兵做起,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创造了位极人臣的奇迹。

但正是因为宋朝的重文轻武,导致这位屡立战功、有勇有谋的功臣备受猜忌郁郁而终。

地位低下的不平

宋朝吸取唐末五代时期武人专政、兵变频仍之弊,自开国以来,极力压低武将地位,以绝其觊觎之心,把崇文抑武作为基本国策。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分割禁军统帅权力,到实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直至发展到凡将帅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阵图、训令,将帅只能按图作战的荒唐地步。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随着狄青官职的升迁,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

狄青出身行伍,他脸上是刺有字的。宋代士兵和犯人都照例刺字,犯人刺在脸上,兵士有时刺在手背上,有时刺在脸上。剌字同时涂墨,墨痕深入皮肉,水洗不去,历久格外明显,所刺的字称为黥文。狄青脸上的黥文正是他出身行伍的标记。

而在狄青自己看来,这脸上的标记,是很光荣的,但旁人却常借此取笑他或骂他。狄青在定州做副总管时,一天赴知州兼安抚使韩琦的宴会,有个侍宴的妓女名叫白牡丹的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意在讥笑他脸上的黥文。第二天他把白牡丹打了一顿板子出气。一个妓女居然敢当面讥笑总管,可见出身行伍的人如何被人轻视了。

狄青在定州的时候,有一天宴请韩琦,邀布衣刘易作陪。席间“优人以儒为戏”,刘易以为是狄青授意,勃然大怒说:“黥卒敢尔!”把他骂个不歇,连杯盘都摔掉了。这又是旁人以他脸上的黥文为话柄骂他的例子。后来他由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升为枢密副使,枢密院派人迎接他,等了几天,他还没有来。迎接的人骂说:“迎一赤老,屡日不来!”原来开封一带俗称士兵为赤老,因此许多文人都称他为“赤枢”。这也可见士兵出身的人,就是做到与宰相同等地位的高官,仍不免要被人瞧不起的。及至他做到枢密使,科第出身的王尧臣方为枢密副使。尧臣笑他脸上的黥文说:“愈更鲜明”。他不客气地回答说:“莫爱否?奉赠一行”(孔平仲《谈苑》)。不仅同僚讥笑他,连皇帝也看不惯他脸上的黥文。宋仁宗曾命王尧臣传谕狄青把脸上的黥文用药除去,狄青不肯奉诏,对王尧臣说:“青若无此两行字,何由致身于此?断不敢去,要使天下贱儿知国家有此名位待之也。”他这几句话,真是为当时的武将吐气,可是不免忤旨了。

狄青的战功,在当时是辉煌无比的。他在西北抵御李元昊,战功卓著;他在广南平定侬智高之乱,尤其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而且他当年接受范仲淹的劝告,潜心读书,熟悉兵法,与一般有勇无谋的粗人不同。这样一个能谋善战的国家栋梁,大家是应该钦佩的。而当时自天子到平民,都囿于成见,对他的出身和脸上的黥文总有些轻篾或歧视,这在精神方面给他很大的打击。他脸上的黥文,本可用药除去,譬如真宗时杨妃的兄弟杨景宗,原曾“以罪隶军,黥黑,至无见肤”。“既贵,遂用药去其黥痕,无芥粟存者,而肥皙如玉。”(魏泰《东轩笔录》)便是前例。但狄青宁肯违背皇帝的意旨,却不愿这样做。

狄青始终不愿去掉脸上的黥文,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个性坚强、不徇流俗,同时也可想见他内心是很痛苦的,也是对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的一种抗议,更是给当时的武将士兵做出的一种表率,为国征战不丢人,脸上黥文美如花。

别出心裁的作战方法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朝选择京师的卫士戌边,狄青入选,任延州指挥,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诸堡,“皆扼贼要害”。

狄青每次出战的时候,总是披头散发,戴铜面具,未战已先使敌人胆怯。战斗时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而这个宋军中的“铜面人”也成为西夏军队的梦魇。

皇四年(1052年)六月,狄青担任了宋朝的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南西路的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州。宋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几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就在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之际,仅做了不到三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战。宋仁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处理侬智高反叛的事件,并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当时,宋军连吃败仗,军心动摇,更有个别将领如陈曙等,心怀私利,不以国事为重,竟因害怕狄青抢功而擅自出击,结果大败而归,死伤惨重。狄青受命之后,鉴于历朝借外兵平叛后患无穷的教训,首先向皇帝建议停止借交趾兵马助战的行动。他大刀阔斧整肃军纪,处死了陈曙等不听号令之人,使军威大振,接着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从各地调拨、征集了大批的粮草。侬智高的军队看到后,以为宋军在近期内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而狄青却乘敌不备,突然把军队分为前、中、后三军,自己亲率前军火速出击,一举夺得昆仑关,占据了有利地形,接着命令一部分军队从正面进攻。他执掌战旗率领骑兵,分左右两翼,绕道其后,前后夹攻,一战而胜。

在这次战争中,狄青激励士兵给部队提气的方法也可谓是别出心裁。由于前几次征讨失败,士气低落,如何振奋士气便成了个问题。狄青看到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风俗,便心生一计:他率官兵刚出桂林之时,就拜神祈佑。只见他拿出一百个铁钱,口中念念有词:“此次用兵胜负难以预料,若能制敌,请神灵使钱面全都朝上!”左右官员对此感到茫然,担心弄不好反会影响士气,都劝狄青不必这么做。而狄青却不加理睬,在全军将士众目睽睽之下,把一百个铁钱全撒到地面。大家凑近一看,一百个钱面全部朝上。官兵见神灵保佑,雀跃欢呼,声震林野,士气大振。狄青当即命左右侍从,拿来一百根铁钉,把铁钱原地不动地钉在地上,盖上青布,还亲手把它封好,说:“待胜利归来,再收回铁钱。”于是率官兵南进,越过昆仑关,在归仁铺与侬智高决战。结果大败侬军,“追赶五十里,斩首数千级”,俘侬智高主将五十七人。侬智高遁往云南大理,后死在那里。狄青平定了邕州,带领胜利之师北还,如约到掷钱处取铁钱。僚属们将钱起出一看,原来这一百个铁钱两面都是钱面,大家才恍然大悟,对狄青的“静不露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面对猜忌的忧郁

在狄青生活的那个时代,出身行伍的人由于地位低下,一般人不仅瞧不起狄青,而且时常造谣说狄青有做皇帝的企图。狄青对这类谣言很忧虑,生怕因此得祸。

同类推荐
  •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世界王牌航空母舰暨海战实录》航空母舰作为世界上投资最大,吨位、体积、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居首位的大型舰艇,不仅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核心,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好体现。目前世界上在役的航空母舰一共有数十艘,其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舰,其他国家的航空母舰比美国的都小得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舰,其运营开支数目庞大。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由2座核反应堆和4台蒸汽轮机推动,全长340米,载员6300人。该舰艇价值50亿美元,每月的开支至少需要1300万美元。
  •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战术原则,以及它的谋略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史学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都重视它。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它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蜚声于世界军事理论界,载誉于世界文化史。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就是两本书;办事兼传教之一曾国藩誉其为处世为人之圣典;经营之神松下幸这助誉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它已被译成英、俄、日、德、意、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出版。
  • 古战

    古战

    一个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不慎失败,想跳河自尽。却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在三国时代开始了他新的生活……拜师关羽,学得一身武艺,获得传承,可以呼风唤雨,可是却命犯桃花,欠下笔笔风流债,他就是帅到爆表,无人可及的诸葛凌云!
  • 第七特种部队

    第七特种部队

    我们被称为魔鬼,我们像幽灵般不存在,我们像野兽般的狼群战斗,用热血与无限忠诚铸造中国特种部队的魔鬼荣誉!我们活着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战斗,战斗,战斗,战斗……直至死亡!——————(新疆)第七特种部队魔鬼特别行动组!PS;本文在铁血连载已经完成,后续解禁的VIP章节会继续在创世上传。新书《华夏佣兵》创世首发!!
  • 三十六计大智慧

    三十六计大智慧

    《三十六计》是一部奇书,是一部“谋略”大全。然而,这本书以文言写成,今天的读者一般很难读懂。《三十六计大智慧》一书采用更清晰、更灵活的方式,用通俗的语言及精彩的事例,对《三十六计》进行了细致而系统的解读,同时配有插图和智慧宝典以期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灵活运用多个计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凤凰涅槃

    重生之凤凰涅槃

    一场事故中一位消防员被炸的粉身碎骨,结果却被一块玉石所救拥有了超级异能,一场爱恨情仇的故事就此开始。
  • 笑看今朝

    笑看今朝

    她被人谋杀,愤恨的同时也很悲凉,一个神秘的老者收养了她并传授她医术,好景不长,老者身死,她决定去游历江湖,当她遇见他和他们,又会谱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 雨洛神陆:苍岚顶峰

    雨洛神陆:苍岚顶峰

    某男单膝下跪:”小希儿,嫁给我。“魔女:“凭什么。”某男:“外男24孝,我72孝。”魔女:“哦,那你会干嘛。”某男:“洗衣,做饭,打架……”魔女:“那好……”某男:“答应了!”魔女:“我不嫁了。”某男:“……”
  • 神控大道

    神控大道

    笑傲天下英雄,天下我为帝王!他历经千难万险,成为苍穹主宰,纵横天下,快意恩仇,笑尽天下英雄。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
  • 凡皇记

    凡皇记

    生如何?死又如何?善如何?恶又如何?在这偌大的圣灵界中还有林凡的容身之地吗?从一个最底层的穷小子终于逆天的成为了这片天地间最顶尖的高手!但是就在他和伙伴们拼死完成了统治者的任务后,他们却被全世界给抛弃了!物是人非,曾经辉煌的他们如今却遭受全天下人的唾弃。对于那个万恶的罪魁祸首还有伙伴们极其疯狂的想法,林凡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朴实实用的人生箴言。祖祖辈辈用经验和教训口口相传留下的忠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世间浅显平实而又深邃奥妙的智慧,教你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的意义。这些口口相传的金玉良言,是人间至理,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是纯粹的智慧。
  • 八俊图

    八俊图

    二六二年,魏国发动灭蜀战争,刘禅降,蜀亡。二六四年蜀国大将姜维自刎而亡。二六五年,晋王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二七二年,东吴大将陆逊之子陆抗与西晋名将杨肇、羊祜在西陵等地大会战,战争激化了双方的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群雄割据,风云再起。
  • 逍遥王妃成长记

    逍遥王妃成长记

    宅女倪小青,一不小心醒来发现睡在乱葬岗,好不容易遇到好心人,准备开开心心过生活。不想又被抓到军营里充数,瞒着女儿身战战兢兢混在伙房里当个伙头兵。却又不小心被一只粉色大火鸡看到女儿身,幸亏一把泥呼到脸上,谁也认不出谁!突然有一天,倪小青一不留神阵前斩杀了敌军一员大将,喜滋滋的跑到皇帝老儿面前领赏,钱还没数完呢,却又迷迷糊糊的被这粉色的王爷拐到家里,成了他的管家婆,还是没有工钱的!倪小青大怒,一拍桌子!凭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风雨路之成圣

    风雨路之成圣

    叶霜天,一个普通修真家族的子弟家族因藏有异宝惨遭灭族,在得知自己真实身份之后,为报养育之恩,毅然踏上复仇之路。成圣路上的敌人越来越强大,朋友也越来越多,看叶霜天在修真风雨路上如何得道最终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