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8600000005

第5章 面向西方(2)

在这一层面,这些场景下的粗暴口语发泄了年轻人初次出国时动荡的心态,特别是当他因俄国新近对1863年波兰起义的镇压而遭遇敌意时。陈述者一方面承认这种指责,另一方面却以与西方认同的态度加以抵挡。然而他的西方式否定俄国的态度过于激烈。基于他在教皇的大使馆光火之前刚读了一份法国报纸的事实,确实他的许多词汇或许是对当时新闻污言秽语的直接重复。在他所说的内容中,他重复这些词语;然而在他刺耳的语调中,他却力图不适当地批驳它们。这样,当他对一个罗马来的权威人物宣称自己是“邪徒和野人”时,他便将天主教对视为异教的俄国东正教的排斥与一种取消性词语相结合,这种词语可能曾被罗马帝国用于其东北边境的锡西厄(Scythian)人。然而即使陈述者啐入教士咖啡的威胁词汇引发了栩栩如生的批评,他威胁的丑行也标明了他对这种称呼的蔑视和一种潜在的裁决,即他的价值远远超过负面的定见。

与德国贵族交谈时,当阿列克塞·伊万诺维奇(Alexei Ivanovich)将“奴仆”一词从惯常有教养的“serviteur”(“奴仆”)换成“esclave”时,他将已夸大的辞藻更夸张化以削弱礼貌的举止。【很有趣的一个相关词语也出现在《战争与和平》的开头,但反响却不同。因为它与俄国废除农奴制之前的情况有关。说话的是托尔斯泰优雅的廷臣瓦西里·库拉金(Vasili Kuragin),他正与一位彼得堡的女主人进行一场沙龙式的交谈(《战争与和平》,1章,1节,3页、6页)。他法俄交混地说:“Je suis votre vernyj rab” [我是你忠实的奴仆(Voina I Mir ),1章,1节,7页、12页],读者知道他可能从一个家奴写的报告中采用了词组“vernyj rab”,对他来说,“忠实的奴仆”是真实的(《战争与和平,1章,1节,7页)。因为托尔斯泰小说的这一部分以《1805年》为题,单独发表于1865年,可以想象这一场来自《赌徒》的语言直接卷入了与托尔斯泰的交谈。】问候的含义是多层的。在一个层面,他向这些陌生者转移了陈述者貌似极端的、甚至病态的对那个他曾与之打赌的波琳娜的执着;在另一层面却显示了作为俄国人,他就必须如奴隶一般地仿效西方的一切。更含蓄的是,作为他早期场景中与西方定见讥讽性认同的延续,这些词语引燃了对俄国极端主义的随意指责—即它使俄国人沦为奴隶—用那遥远的过去来提醒:奴隶与斯拉夫在几种西方语言中共享一个词源。【德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特别明显。参照朗吉诺维科(Longinovi?),157页,他指出连接“Serb”与拉丁语“servus”的词源。】更具讽刺的是,即使陈述者喊出了这些“文明”西方对俄国人的指责,他却因此显示了他自己对西方的专长。毕竟,他会说法语和德语,而且他可以如此炫耀地粗鲁,只因他谙熟教养。

这样,如果《罪与罚》企图说明西方价值可以促使俄国学生杜撰谋杀理论,而假设《赌徒》中的德国公共浴池可以代表一个西方势利、腐朽、伪装的西方主义缩影,那么陈述者就以其丑言陋语创造了一种更错综的文化冲突。这年轻人夹在俄国与西方之间,他发出了对一种他最近才获得一手经验的文化的呐喊。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它民俗和语言的精通。然而随着小说的进展,他愈加陷入赌博的迷津。他的对抗姿态及实质身份的差异渐趋淡化。在某些时侯,确切地说,恰恰是阿列克塞·伊万诺维奇显露的疯狂赌博精力,或在最后一章,他对巴黎的快乐迅速失去兴趣时,似乎才昭示了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宣称的异教与野人才能被理解。他以斯拉夫非严谨的词汇,面对西方的弊病表现出俄国的新鲜与能量。

论平衡,即使小说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典型风格像剃刀般在决断的变化与无救的惰性中锋削而断,《赌徒》的印象仍是有赖于负面实例的力量。于是,当阿列克塞·伊万诺维奇在转盘上大获全胜后,波琳娜—他相信自己爱她—意识到他已堕为一个可怜的金钱迷,与那个耍手腕抛弃了她的法国人一样。她将他赢得的钱扔在他脸上,冲出他的房间(《赌徒》,15章,301页)。西方可憎地征服了他。

继19世纪60年代早期大改革之后,《赌徒》激发了西方主义者有关俄国深入西化的怀疑。德国的公共浴池不见得会成为见证这一观点的场所,然而浮上桌面的对金钱、地位的追逐以及权力的终极渴求却支持着这一判决。正是这些动机主宰着人物的相关联系,特别标明了陈述者在大赢之后的赌徒心态:“我唯一的感情是某种可怕的享乐—运气、胜利、权力—我不知如何表达。”(《赌徒》,14章,297页)然而问题更多的是阿列克塞·伊凡诺维奇在最后下注前神秘的、短暂窥瞥的心理状态。他那决心在赌场惹眼的自我欣喜陡然地发生了一个新转向,成了对旋转的赌盘十足的驯良感:

突然间,其实并非为虚荣心驱动,我被一种冒险的渴望所征服。或许在历经了众多感受后,灵魂并非满足而是被这些感觉加剧而要求更多感受,更强、更强、直至精疲力竭。

(《赌徒》,14章,296页)

然而在浴池的诱惑之外,在小说结尾,却存在着另一种新奴役,预言陈述者几近瘾癖的慵懒怠惰。无论西方自我朝向何方—除了那位善良的英国人阿斯特莱,前景并不乐观—阿列克塞·伊万诺维奇的命运引发了有关西方对外界影响的质疑。对这位急切归于这一熟知文化的俄国青年来说,未来将如何?他那急切的归属欲能迅速膨胀,以至他疯狂地抛弃自我特征,最终却一无所获?

3

托尔斯泰的德国公共浴池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似乎缺少一个赌场。基本上它是一个得体礼遇的风度与病残严酷的现实相左的场所。当渥伦斯基为了安娜抛弃吉蒂,舍巴斯基家带女儿吉蒂去国外浴池时,刚到就轻而易举地与德国公主周围的国际贵族社会合为一体,用托尔斯泰的比喻,结成了“晶体”(《安娜·卡列尼娜》,2章,30节,214页)。情节开始时,“Furst”和“Furstin”(“亲王”与公主”)两词回响着权威,不过此时没有明显的必要提及金钱,这与《赌徒》中它那消费一切的作用呈鲜明对比。然而地位始终是一个悬念,在这方面,《安娜·卡列尼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赌徒》中相应的贵族德国男爵和男爵夫人很快退位给斯达尔夫人,一个移居国外的俄籍病妇,恰似《赌徒》中那位陷入轮椅的老奶奶。她那德国音名字隶属她一个疏远的丈夫,这在俄国并不少见,由于伟大的凯瑟琳女皇的帝国官僚人员多启用她自己的同胞。【凯瑟琳属于德国小侯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Anhalt-Zerbst)的统治家族。】尽管斯达尔夫人可能是本土的俄国人,但她已移居国外多年,渐渐树立了忠孝和慈善的美名—远非狂人炫耀—也拥戴天主教和新教的双重精神指导。同时她又与彼得堡上流社会交往,因此从该小说的文化合作意义来看,斯达尔夫人双重西化:俄国首都似乎是一个从国外盗版的伪世故温床,而不像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异化的学生拉斯可尔尼科夫。吉蒂的母亲对等级有着欧式的敏感,导致她选择贵族化和带着朦胧英国味的渥伦斯基为女儿的追求者,她最初就因无法进入这个女人的圈子而愠怒。

那渴盼的结识终于降临,然而却以一种非常规形式。一到浴池地,吉蒂就急于结交法伦卡,一个一出生就去替换斯达尔夫人的死产儿,不久就成了孤儿的年轻女人。法伦卡是她的养女,又是为其无偿服务的同伴和护士。她在浴池地为病残者尽施慈善,这种无私吸引了吉蒂。吉蒂爱情的不幸导致她对上流社会全然不信。她对法伦卡慈善之举的敬意压倒了她对这位年轻女子社会地位的质疑。为此,其母经过了一番犹豫加以认可。这时她的倨傲就有了回报。女儿脱开社会羁绊,其自由换取的是讽刺性结局,即母亲终于进入了她所渴求的斯达尔夫人的社交圈。托尔斯泰独特的真诚创造了一种开放风格,用以磨平社会结晶锋利的多面之棱。

超国界喜剧的微妙始于吉蒂之父的刻画。他因所爱的小说描绘的俄国善性而偏移开欧洲。《安娜·卡列尼娜》却避开《赌徒》的戏剧独白差异,以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托尔斯泰的概括常伴随讲述情景的独特而似乎造成问题,这种讲述却可煽动性地评论夫妇间对西方反馈的分歧。对照两人的反应,一种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似乎沉默的文化动荡心理也同样暗示了斯拉夫化(Slavophil)与西方化之间的不平衡。我们所见的夫人力图夸张地归化欧洲正面社会,然而托尔斯泰却补充道,无论她如何努力,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典型的俄国太太”(《安娜·卡列尼娜》,2章, 34节,227页)。同时丈夫却喜欢张扬他的俄国性,只是他所为的代价事实上恰恰是他与欧洲共通之处。当他遇见斯达尔夫人时,这一压抑了的与西方的联系明确地直接浮于表面。他斟酌如何称呼她—十足的俄国同乡,“极客气地,极悦人地,操着当今少有人说的纯正法语”(《安娜·卡列尼娜》,2章,34节,231页)。【但在原文中,下面的话是俄语,不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练习的那样,转录了这法—俄双语濒死的传统。】

虽然吉蒂的爸爸通常极力反对浴场的得体,但他的方式和阿列克塞·伊万诺维奇的暴躁成两极,是一种感染性的幽默。所以当他冲动地在住地举办一场户外午餐时,他的德国房东甚至仆人也可愉快地参加,尽管不便。再者,当地小店主不知父亲在俄国的“亲王”头衔在德国并不意味相同的高档,父亲在他们招呼时,便轻快地嘲弄他们称呼他这一做作尊称。一位德国医生在病榻上不乏羡慕地回忆了他曾见证的这快乐场景(《赌徒》,2章,35节,232页),或许这也提供了曼《死于威尼斯》(Death In Venice)【参照托马斯·曼的例子,《死于威尼斯》,25—26页,49页。】中擅长交际的俄国人情节。

小说此处的高潮是父亲如何消除吉蒂对斯达尔夫人虔诚的敬慕。她喜欢她的病,父亲解释是因为她裹着毛毯倚在轮椅中可以遮掩她不美的腿(《安娜·卡列尼娜》,2章,34节,231页)。她的宗教,他已将它与俄国效忠狂相连而抹去(《安娜·卡列尼娜》,2章,34节,229页)。吉蒂觉得她见到诱惑她的斯达尔夫人的宗教热也与她对其名其史的认识而解体,共同消失的还有她“天光”般的眼神,那曾与显示一个虚荣女人遮掩其腿的宏愿共存的目光。即使父亲不做评论,吉蒂也注意到斯达尔夫人对待法伦卡态度的不一,有时待她更似一个被吆三喝四的奴仆,而不像一个被爱的女儿。这国外侨民的精神已浓缩成一个因接触外国模式而被升华了的社会高人一等的形式:西方提供空名,仅此而已。

然而同时吉蒂对法伦卡的友谊举动符合西方虚假的讽刺性形象。或许出自法伦卡未确定的社会地位,她对虔诚价值的实践,如同仅被斯达尔夫人肯定的那些人一样真诚。吉蒂赞美地回忆:“是什么给了她无视一切的力量,如此镇定地自立?”(《安娜·卡列尼娜》,2章,32节,221页)法伦卡(Varenka)显著的自制源于她基本居于西方的成人生活。她的欧化显然远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陈述者,她更依赖于一个反复无常、一无价值的兼为保护神的雇主。这样,即使揭露斯达尔夫人的形象引起了西方主义者对西方模式的质疑,托尔斯泰可怕的定见—这是维克多·史科洛夫斯基有影响的所谓“造奇”(ostranenie)概念的核心,是理解托尔斯泰艺术的关键【维克多·史科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Art as Device),6—9页。】—也导向了一个相似人物。之后小说中当法伦卡与考茨内舍夫订婚的可能归于失败后,她的重现就不再那样正面了,字里行间暗示着她的不育只是生理而非文化的。然而她也就勾勒出了托尔斯泰对西方主义伟大姿态的抵制。

再这之后,意大利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是作为俄国旅游者的实际归宿出现的,而《赌徒》中陈述者为获取罗马签证而大闹,意大利只是一种潜在形象,二者迥异。在安娜产褥热濒死,与渥伦斯基的幽情公开化后,意大利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私奔地。迅速地厌倦了观光—陈述者评论,对英国人这是妙不可言的享受(《安娜·卡列尼娜》,5章,8节,465页)—他们定居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匿名的城镇,渥伦斯基尝试作画。这些章节集中在两人对米凯伊洛夫画室的造访,他是后来为安娜作画的俄国艺术家。与安娜评论家常忽略的浴池地情节相对照,虽然此节成为之后主人公列文哥哥之死关键章节的铺垫,这幅肖像与米凯伊洛夫在书中的其他画作共同激发了一组相同的反映托尔斯泰小说意图的视觉艺术微型[视觉描述(mises-en-abyme):文学批评技术词语]。从比较这些绘画到它们所在的作品产生一系列丰富的阐述性选择,使我们得以窥见托尔斯泰的意图及构思。

鉴于本章的目的在于跨文化,那么关键问题就围绕在托尔斯泰为何选择画家作为小说中相关的自我,因为米凯伊洛夫的女主角肖像本身就可称作“安娜·卡列尼娜”。这一想法乍看或许会被认为是托尔斯泰本身承认的受益于西方小说写作传统。俄国画家置身意大利从事视觉艺术,这和俄国作者此时已熟读并欣赏大量西方小说相呼应。实际上其间有着关键的差别。其一,绘画可为文盲接受。在他动笔《安娜·卡列尼娜》前几年,托尔斯泰就致力于教文盲农民看书。所以,尽管米凯伊洛夫并不情愿在环境全然两样的城市展馆工作,被委托画像,有富商赞助,但他的艺术却能比印刷文字有更直接的观众接触。

同类推荐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治愈系美食故事;第二章为励志随笔;第三章介绍美食溯源;第四章则是光陆怪离的美食童话。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不过是一场云烟。人生在世,不如只求顿顿吃好。唯有美食不会拒绝孤独的人。
  • 古马:种玉为月

    古马:种玉为月

    对于“青春”的定义,如果我们不准备深文周纳,做一种不说倒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无效劳动的话,那么,它的最简明的定义应该是:“只有一次,不再回来。”而中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从其表征来看,其含义也许更接近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秋天写作状态,即写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之间,在已逝事物之间,在深信与质疑之间,在关于责任的关系神话和关于自由的个人神话之间,在词与物的广泛联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独行文之间转换不已。
  • 关于女人和男人

    关于女人和男人

    本书集冰心《关于女人》与《关于男人》两书之篇目,记录了许多冰心的亲人、朋友、文字清丽淳和、情感细腻动人,让读者与她笔下人物话的同时将中国过去近一个世界里的历史及文坛事件一一浏览。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热门推荐
  • 羽翼之唐门

    羽翼之唐门

    唐门,一以暗器、毒药闻名中原的门派,一直隐世山林,很少与外界联系,是一个讲究“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犯你。”羽翼,神界传说中的神器,其羽毛可以用于打造神器,传说在神界禁地出现过,救了天灵神女儿天冰。唐门在一夜之间毁灭,唯一活下来的掌门继承人唐叶能否重建唐门?【你我皆唐门,生在绝世中】暗器分类:机恬类手法类(针类)唐门绝学:玄天功〔一共分九重,此为所有绝学基本功〕练手之法——玄玉手练眼之法——紫极魔瞳〔分四个阶段,纵观,入微,芥子,浩瀚〕练步之法——鬼影迷踪步擒拿之法——控鹤擒龙
  • 少年,等等我

    少年,等等我

    去超市买个东西能被蛇咬死的她是第一个,被蛇咬死就换体的她也是第一个。换就换了吧,自己亲妹妹还想来场不伦之恋?!不伦就不伦了吧,好歹也是一软萌的妹纸,这让前世是女生无奈不喜欢男人喜欢妹纸的她心花怒放,可是!!!这缠着他的男人是什么鬼!!!老子还没想搞基呢!!!
  • 千里千寻:邪王妖后

    千里千寻:邪王妖后

    当云浅月第一次见到夜冥幽的时候,他还是颗蛋。一个月之后,他炸了她三座军火库,换来了她永远不会丢弃他的承诺。半年之后,她看着坐在自己对面还不时朝着自己抛媚眼的小正太,终于色心大起。哪里知道,却正中了这个十五六岁小孩儿的下怀。一年之后,她25岁,依照自己的本心放下了一切该放下的和不该放下的。只是想去追寻自己想用一声去追寻的东西,可是却换来了另一个人的拔刀相向。男子一双狐狸眼中盈满了委屈的泪水,冰凉的匕首架在脖子上,阴柔邪美的脸上透露出受伤小兽一样悲痛的光芒。看着依偎在另一个男人怀里的云浅月,“你要是想让我离开你,那么你就亲眼看着我死在这吧。”
  • 逆天狂女

    逆天狂女

    前世,她好心助人反被杀害,今生,她倾尽一切只为复仇。重生在一个普通宗门废柴女弟子身上,一睁眼,竟然有人看上了她的绝世容貌,要挟她?哼,无耻的渣男——杀!若是敌人,管你是什么皇子、世家少主、圣女、公主……一根指头碾压!若对我真诚,我定倾其所能,让你光芒万丈!炼丹宗师不过尔尔,传授几招就培养成功;秘宝锻造,简单至极;绝世功法,满脑子都是……敛财?那实在太简单,不值一提。你、你、你……将口袋里值钱的通通留下,本姑娘饶你一命!他微微一笑:偷拿本帝君的宝贝这么久,是不是该乖乖过来香一个?成了我的女人,你欠的钱也不用还了。
  • 一鸣惊云

    一鸣惊云

    她本是九重天上高贵的凤凰尊者,却因一场巨大的阴谋被推落轮回台,转是为人。却又因肉体不凡,惹来灭族之祸。诺大的家族,唯剩她一人......被路过的玉山掌门人救下,拜师,学术,开始了漫长的寻仇之路......原本冷情的师傅,竟是热心肠!?对她疼爱极致的师姐却是恨她入骨!?对于师徒恋违伦道,她该何去何从?......
  • 混沌空间之混战

    混沌空间之混战

    混沌、、混战、空间。各种空间各种故事,狩猎,猎狱、狩灵。各路青少年为你揭开个空间的故事
  • 时光漫过星星海

    时光漫过星星海

    在卫语墨这一生中,璀璨的瞬间,莫过于在17岁的盛夏,遇见她所爱的少年。17岁的卫语墨与17岁的许洛,那一年的少女,仿佛恋爱大过天。他是关于初恋的按图索骥,也是关于爱情的无限甜蜜与苦不堪言。那么多的细节,都与他密不可分。卫语墨次为了他和女生动手打架,次体会心痛的滋味,次不得不被迫与他分开的无奈……小时候的她原以为流血痛,后来她才幡然领悟,原来流泪比流血更痛。所有的秘密与等待,在17岁的时光中沉淀,然后消失殆尽,随风飘远。
  • 七海霸主

    七海霸主

    顶级玩家穿越游戏异界,头脑之中记载着无穷尽的游戏经验,拳头中蕴含着龙之后裔的狂暴力量!两世为人,誓要圆上前世未完成的夙愿,成为那称霸七海的豪强霸主!失落的遗迹,国王的宝藏,美人鱼的香吻,力量的传承……海上有你想要的一切,就看你有没有实力去索取!雇佣最强的隐藏船员,制造最强的帆船大炮,组建最强的海上舰队!大海之上,谁与争锋?……PS:作者已有二百万字完本作品《海盗系统》一枚,是写此类题材的老手,放心收藏阅读。新书《最强狂暴作弊系统》欢迎阅读
  • 喜欢你的手放在我肩膀 (已完结)

    喜欢你的手放在我肩膀 (已完结)

    很喜欢你的手轻轻放在我的肩膀,我的头轻轻靠着你肩头,离得那么近,可是却在彼此爱情之外。【裴羿凡】他真的不是个没风度、没修养的人。却偏偏对这个和他上辈子有仇的女人有感觉,为了他的面子,只好用迂回曲折的话语包藏自己真正的心意,期待有一天能化暗为明……谁知对另一个女人的责任,使他还来不及说“我爱你”就必须说“再见”。【欧阳子萱】她发誓她不是故意和他作对的,只能说他个性恶劣到人神共愤,可是为什么在察觉到他不经意的温柔时,她却再也放不开?当她鼓起勇气想告诉他:“她爱他”,他却问她要一句“恭喜”?分离来得太突然,他和她,隔了一座太平洋.......三年后,他携未婚妻回来,而她已然牵着其他人的手笑着对他说:“好久不见!”我的新坑:《藉着雨滴说想你》http://novel.hongxiu.com/a/249521/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