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8400000002

第2章

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物理学的一般情况。那时,在一些细节方面,物理学成绩斐然,可是在物理学的原则问题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仍然是教条式的冥顽不化。此教条便是:上帝在将牛顿运动定律创造出来的同时,还将必需的质量和力也创造了出来。一切都被这个思想笼罩着,用数学的演绎法可以推导出其他所有的东西。在此基础之上,尤其是19世纪的科学家们借助偏微分方程所获得的诸多成绩,让很多人为之赞叹不已。牛顿或许是首位将偏微分方程的功效揭示出来的人,并且微分方程是通过他的传播方为众人所熟悉的。那时,欧勒已经创立了流体动力学的基础。但人们依旧认为,只有作为整个物理学基础的质点力学是19世纪最主要的成就。作为当时的一个大学生,我并不在意力学的专门结构或它所解决的复杂问题,却很关注力学在那些看似与力学无关的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每个19世纪的物理学家都认为,全部物理学乃至全部自然科学最坚实的基础,就是经典力学。对此我们也无需惊奇。那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已逐渐获得了主流的认可,许多物理学家为了将之和力学统一起来而努力工作着。乃至连麦克斯韦和H.扬兹本人在内,都在有意无意地对他们所认为的物理学基础——经典力学进行维护。如今,我们可以公证地说,事实上“力学乃一切物理学的基础”这一理念就是被他们所撼动的。恩斯特·马赫有一本名为《力学史》的书,他在书中反对这种教条式的信念,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我觉得,马赫之所以伟大,就源自于他铁一般的独立性和锐利的怀疑精神。可是,马赫对一些思想,尤其是对于科学思想中那些本质上是构造和思辨的问题,阐释得并不正确。他反倒对理论横加指责,例如对原子运动论的指责就是这样一个错误。

接下来,我想先说说一般的物理理论观点,因为这些观点可以帮助人们对各种物理理论加以批判。首先,理论应该要符合经验事实。实际上,这一点虽然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却很难做到。为了对某种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进行维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加进一些假设或补充,从而弥合事实与理论的缝隙。可无论如何,首要的观点就是,理论基础要接受现有实际经验的检验和证实。其次,对于理论本身的前提条件要特别注意。这个观点涉及到“逻辑简单性”或“自然性”,通常人们会含糊而简单地承认某个前提(基本概念和它的基础之间的关系)。这个观点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评价和挑选各种理论,可具体如何表达,却很难说清。与其说是在要求前提条件必须具有逻辑上的独立性,不如说是对两种无法比较的条件进行权衡。

另外,越是优秀的理论,对于理论体系的限制也越是严格。此处,我只说这些理论,所有物理现象的综合都是它们的对象,因此我也就不再多说理论的“范围”问题了……

或许有人不太理解我上面讲的这些,可是请求原谅之类的话我也不想说。我还要在这里承认,我并未找到更合适的定义来更好地表述上述内容,或许我永远也无法找到。我也清楚,确实存在着更明晰的表达方式,虽然很难找到。无论如何,就判断理论的“内在完备性”这一问题,“预言家”们之间大都有着统一的意见。

(对于作为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的批判等内容,此处略去。——译者注)

好了,好了。牛顿,请不要责怪我。您所发现的道路,我们将铭记于心;您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您所属的时代确实无与伦比。对于我们的物理学研究来说,您创造的那些概念,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始终会起着无比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是现在,您的这个概念必须要让位于其他一些和直接经验隔膜甚大的概念,因为若不如此,物理学的继续发展就没有可能。

“难道这就是讣告了吗?”读者看到这样令人惊奇的文章,自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的回答是:就本质而言,它确是讣告。

因为像我这样的人,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自己思考的内容和方式,而不会去关心那些自己所经历和做的事情。所以,这个讣告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我认为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一种理论前提越简单,其所能囊括的应用范围就越大,所能包容的东西就越多,也就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对古典热力学印象深刻。我可以打包票地说,世界上如果有具有普遍内容的物理理论,那就是此理论,在其基本概念的范围之内,它没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些喜欢怀疑的人请特别注意这一点。

我在学生时代最为痴迷的课题,就是麦克斯韦理论。此理论因为从超距作用力过渡到了以场作为基本变量,因此具有极大的革命性。用电磁理论来容纳光学,带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诸如光速和绝对电磁单位制之间的关系,折射率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射系数和金属体的传导率之间的定性关系等等。在此处,麦克斯韦在转变为场论(他表示基本定律的工具是微分方程)之外,其假设性的步骤仅仅只有一个:将位移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引入真空和电介质中,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其内容由微分方程的形式和性质加以规定。与伽利略、牛顿这两位科学家一样,法拉第与麦克斯韦二人,同样是前者凭借直觉将事物的联系抓住,后者将这些联系准确、严格地用公式表述出来,并将之定量地应用。最后我想说的就是,这两对科学家之间的内在相似性,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自述二

我在1895年随父母来到苏黎世,当时十六岁。此前一年我住在意大利的米兰,那时并未上学,也没老师。我想到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可是对于怎么才能到这所学校读书,我一无所知。我当时只有自学来的一些零散知识,对于自己的不足我也很清楚。我很执拗,既然下了上这所学校的决心,就要坚持到底。我觉得考大学肯定是件很难的事。我读书的时候,对所有问题都只喜欢深入理解,我记忆力不好,背诵的也很少。虽然一点把握都没有,可这所大学的工程系入学考试我还是报名参加了。这次考试彻底暴露了我以前所受教育残缺不全的这一不足。很自然的,我并未考上。可是,却有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就是在这次考试当中,我跟物理学家H.F.韦伯结识了,他说我要是不离开这里,可以到他的课上去听听。

然而,校长阿耳宾·赫尔措格教授却建议我到阿劳州立中学去读书,我可以花一年时间在那里将以前漏学的课程补习回来。阿劳州立中学是所崇尚自由精神的学校,有着热情淳朴而又敢于坚持主见的教师,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而德国的中学就不一样了,那里始终被权威所笼罩,缺乏个性。比之于在德国中学的六年学习生涯,我更喜欢这里自由和自我约束的教育氛围。我从此处优越的学习环境想到,虚妄的空想和真正的民主绝对不是一回事儿。

有这么一个我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在我就读于阿劳中学时又时常想起:一个人若是以光的速度奔跑,那么时间就无法影响改变他所处的场了。显然没有人能以光速奔跑。可是,这是我第一个有关狭义相对论的朴素的理想实验。虽然狭义相对论的这个发现最终的结果和逻辑形式关系甚深,可这个思想的萌芽无关逻辑思维。

从1896年到1900年,我一直就读于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师范系。这时我已经是个正规学生了,成绩中等,我对这一切非常满意。那时的我并不是个好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我无法达到:要遵守纪律,认真记录、整理老师的讲课内容,自觉地完成作业;不惜一切代价学好老师教的那些东西;对于所学的东西要能够轻松地理解。很不幸,这些条件我一个也没法做到,所以我总有一种内疚感。这个学习环境很自由,我听某些课的兴趣也很大,可我还是不能说是个好学生,只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更加努力,而同时却漏掉了很多我兴趣不大的课程。在家中,我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学习热情始终都很高涨,这样做也让我的内心平衡了一些,内疚感也减轻了不少。我原有的学习习惯还是没有变:广泛、自由而热情地自学。

那时,跟我一起学习的有一位女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妻子,她就是米列娃·马里奇。

我热情而努力地工作于H.F.韦伯教授的物理实验室。高塞教授有着高超的教学艺术,他教授的微分几何我非常喜欢听,后来我建立广义相对论,就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可是,当时我却没兴趣学高等数学。我有个错误的观念,觉得高等数学的分支学科那么多,一个人要想在其中一个分支取得成就,就要消耗一生的精力。当时我还无知地觉得,对于一个物理学家来说,能将数学基本概念掌握清楚就足够了;而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是否精通高等数学和其他一些学科无关紧要。在我后来的研究中,才渐渐暴露出数学才能不足的缺陷,这个不该犯的错误才被我意识到。

我在工业大学还跟马尔塞尔·格罗斯曼同学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一家名叫“都会”的咖啡馆位于马特河口,每周我们都要光顾那里,在那里学习、讨论,对当时年轻人的喜好进行探讨。我有点像流浪汉,洒脱不羁,他则是另一种人,内心自主性很强,瑞士人的气质浸透于他的身心内外。巧妙之处在于,我所欠缺的很多能力都是他擅长的,比如他能很快地理解问题,有条不紊地处理任何事情。他的学习成绩非常棒,做笔记的功夫尤其让同学们叹为观止。每当考试前夕,他的这些笔记本就是我考试的最大法宝。我的考试成绩之所以还能维持在不上不下的水平,多亏了他这些笔记本。

我们所面对的这些课程,原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是我总要费尽心力,并且借助那些笔记本,才能基本上弄个通透。大学教育并非在各个方面都是好的,尤其对于如我这般喜欢沉思的人而言,我感觉自己就是在逼着自己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所幸,这种情况只维持了一年。

我大学毕业后大概一年,马尔塞尔·格罗斯曼完美地尽到了朋友的本分,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他通过其父的关系,将我引荐给了瑞士专利局局长弗里德里希·哈勒。经过一次详细的面试之后,我成功地进入了瑞士专利局工作。

我最富于创造性的时期,就是从1902到1909这几年。因为这几年中我有班可上了,生活方面也无需操心。上班不仅仅意味着能拿到糊口的工资,对我而言,真正的享受是鉴定技术专利权这项工作本身。做鉴定时,你必须运用各种知识,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我此后在物理所的研究也从中获益不少。对我来说,有工作就是一种幸福,而若是能做实际工作就更完美了。可有些年轻人在学院中必须要写很多科学论文,在此类毫无意义的论文写作中,一点点变得浅薄。当然,也有些人意志坚强,能扛得住学院的压力。就一个平民来说,他的日常生活无需特殊的智慧,只需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若是有人在工作余暇很喜欢科学研究,那么在其工作之余,完全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这种研究的另一项优点就在于,对于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成果不用太操心。我不得不再次感谢马尔塞尔·格罗斯曼,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找到了这么合适的职位。

我很愉快地在伯尔尼度过了几年。我一生中最富有成果的思想体现在一件事上,在这儿我就只说这一件事。此前数年,我已经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是否只有在惯性系中才适用相对性原理呢?如果仅从直观上而言,我们会说:“似乎并非如此!”可直到那时,作为全部力学基础的惯性原理,却限制了相对性原理在其他领域中的推广。相对于惯性系,一个人要是处在加速运动的坐标系里面,那么在这个人看来,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就不会呈现“沿直线做匀速运动”的形态。有些人打破了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能否从这种行为中得到辨别呢?最起码,如果针对直线等加速运动这一情况,他会认定结果并非如此。因为,在这样一个加速运动的坐标系中,人们会认为是引力场导致了物体出现那种力学行为。有这么一个事实可以证明这件事的可能性:物体的加速度在引力场中总是一样的,而无关于物体本身的性质。此即为等效原理。就一个普遍的变换群来说,此原理不但使得自然规律恒定有了可能(相对性原理之推广),并且,因为这种推广,还可能发现一个深入的引力理论。从原则上讲,对于这种思想的正确性,我毫不怀疑。可在具体运用时就要面对很多问题了。首先就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时空坐标系论断为狭义相对论开辟了道路,对于时空坐标系存在着一个直接的物理解释,然而它和向一个更广义的变换群过渡是无法兼容的(向一个更广义的变换群过渡是很难的,因为对于开创狭义相对论的时空坐标系进行的直接物理解释,是和它相矛盾的)。然后,是关于变换群的选择和推广,暂时还无法预见到这个问题。就等效原理这个问题,就先到这里,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走过不少弯路。

在1909年到1912年间,我在布拉格大学和苏黎世讲授理论物理学,那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苏黎世工业大学在1912年聘请我任教,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久就可以解决了。在这里,海尔曼·明可夫斯基有个关于狭义相对论形式基础的分析,显得非常重要。概括而言,这种分析便是:伪欧几里得度规(不变的常量),决定着实验上能够证实的空间度规特性和惯性原理,此度规存在于伪四维欧式空间内,此度规同时也决定着洛伦兹不变的方程组形式。在这个空间里,还有一种特定的坐标系,即笛卡儿坐标系,这个空间中唯一自然的坐标系(惯性系)也就是它。在此空间内,等效原理使我们可以引入非线性坐标变换,亦即非笛卡儿(“曲线”)坐标。

在上面说的特殊形式中,一个孤立物体的惯性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条类似直线。相对应于这种行为,在普遍形式中就是“短程线”。虽然这种陈述方式仅仅涉及到伪欧几里得空间的情况,然而,它也说明了怎样达到一般引力场。在这里,引力场依旧是用一个对称张量场gik这种度规来描述的。所以,进一步推广的目标就是怎样满足这样的要求:这个场通过一种单纯的坐标变换就形成了伪欧几里得。是否存在着这样一个微分方程,它可以对非线性坐标变换保持不变?若其存在,引力场的唯一方程就是这样的微分方程了。如此,引力问题就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后来,就是由短线程的方程规定了质点的运动定律。

同类推荐
  •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诚属空前绝后。
  • 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外星人探访记

    外星人探访记

    外星人攻击地球人吗?外星人在改造地球吗?外星人在制造谜团吗?……外星人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他们行踪不定,行动诡迷,人们相信他们比地球人强大而文明,但他们的来历和身份始终是一个谜。你想一睹外星人的真容吗?你想与外星人交朋友吗?本书将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够看到科学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更能激发读者学习科学的热情。
  •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自然界不断探索、不断解密的过程。而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破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前进的。随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的认知也越来越广泛。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贼不留行

    网游之贼不留行

    游戏里的贼分两种,一种叫“盗贼”,另一种叫“盗宝贼”。盗贼跟其他职业一样,打怪升级刷装备。但那是贼吗?你们见过有“贼”打怪的吗?盗宝贼也是贼,但跟盗贼的区别不仅仅只多一个‘宝’字。他们要去戒备森严的博物馆盗走一个叫秘宝的东西,有时还要客串一下盗墓者的角色。会偷东西的贼,才是贼!只会打怪刷装备的贼才配叫贼?我觉得应该叫披着盗贼名的刺客。
  • 不一样的温州人

    不一样的温州人

    不一样的温州人,温商是世界上最值得学习的商人。他们靠“一元钱”闯天下,从无中生有,自小中见大,迅速网罗世界各地的财富,他们集中力量、勇于冒险、敢为人先、攻城略地、战无不胜。
  • 西北军歌

    西北军歌

    祖国的大西北,神奇壮美,雄浑辽阔!这里沙漠无垠,戈壁广袤,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在这里,改革开放的大潮奔腾不息,波澜壮阔;在这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像春雷滚动,震撼山河!这里军号嘹亮,步伐铿锵,战鹰翱翔,神箭劲射。在这里,一批批的有志官兵深深扎根,勤奋工作;在这里,一代代的祖国儿女默默奉献,顽强拼搏!本书的作者,长期在西北军营学习、工作和生活,多年以来坚持笔耕不辍,终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培育出自己的劳动成果——《西北军歌》。它虽显单薄,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对西北军营的深情与厚爱;它虽显稚嫩,但言语之中却凝结着对部队建设的探寻和思索。这是一首赞美军营的诗,这是一曲赞美军营的歌!
  • 送阎侍御归阙

    送阎侍御归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凤华娇妃

    重生之凤华娇妃

    我宴鳯华此生最大后悔就是爱上了他,为了他我选择了不归路,他荣登大殿却是我家破人亡的时候,我恨他但是我更恨自己,我的执着成为他伤害我身边人的利器。在我永远闭上双眼时候我以为我终于解脱了,重生另国公主以和亲名义嫁到离国,你欠我的我一定让你加倍偿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声的控诉

    无声的控诉

    也许有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的人也许记得,有的人也许已经忘记。无论记得还是忘记,过去的已经过去,永远不会改变。
  • 国宝新编

    国宝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次遇见EXO

    初次遇见EXO

    初次遇见了EXO她梦寐以求的男子团体组合他会做什么呢?接下来她又会和EXO之间发生什么呢?女主最后又和谁在一起了?
  • The Dark Flower

    The Dark Flow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默的故事

    幽默的故事

    本套作品精选了中外最具启迪性和故事性的各类故事,并采取归类排列的方式进行表述,同时透露出每一篇故事潜在的深刻哲理。故事是美文的表述,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哲理,使广大读者容易理解,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故事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富于启发性的故事来传达心灵和哲理的力量,以便我们产生共鸣并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