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1200000022

第22章 对孩子的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3)

着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小动作如果开了头,每重复一次,绳子就会粗上一些,要改掉就更加困难了。而反过来,我们要像拆散绳子一样,巧妙而耐心地帮助孩子克服小动作。

在训练之时,要允许孩子有适度的小动作,并鼓励他慢慢减少。这就和开车一个道理,想要把车停下,最好的办法先把档从高速档减到低速档,然后才能慢慢停下。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

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第一阶段:1~7天,必须不时提醒孩子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改正小动作。因为稍一不留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他又回到从前。也许他会感到很不自然和不舒服,然而这种感觉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7~21天,孩子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不可大意,一不留神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让他回到从前。所以,要继续刻意提醒和要求他。

第三阶段:21~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他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改变坏毛病。

对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只有通过训练,调动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他才能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喜欢拿去问父母,问完之后再接着写作业,再写的时候就需要反应半天,自己刚才写到哪儿了。刚坐下没多久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了,又拿去问。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其实不仅打断孩子做题和写作业的思维,而且影响孩子专心程度,小动作自然就多!

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调换顺序做题,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它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另外,要多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及时指出孩子做的好的一面,比如:“今天注意力比昨天集中多了,玩东西的次数少了。”“今天又有进步,在做数学作业时,我看到足足有20分钟一直在认真做题,一点小动作也没有。”

正面挖掘,这样会激发孩子做得更好的动力。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一定会变成一个沉着稳健和注意力集中的宝贝。这不仅能帮他完成写作业的任务,而且能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57

自我中心:孩子不爱分享就是自私吗?

三四岁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而不是不愿意分享,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认识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很注重人格的培养。但是同时他们也发现,孩子似乎反其道而行,不懂得分享,别的小孩来家里玩,就明确告诉人家:“这些是我的玩具,你不许玩!”有的家长就批评孩子“自私”。

可是,“自私”这样一顶关乎道德的大帽子抛出来,只恐怕小小的孩子是顶不起。

首先来说,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自私”是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他们必须经由心智成长的历程,才能逐渐领悟、学会“分享”。

在孩子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法国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先驱。通过类似的大量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互相对应和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

他还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皮亚杰曾经和一个幼儿有过如下的一段交谈,非常有趣——皮亚杰:太阳会动吗?

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

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

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

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

幼儿:在听我们说话。

皮亚杰:太阳活着吗?

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

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他根本意识不到别人会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因而不能替他人着想,不能关心别人、理解别人。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不是有意为之的。

看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明白了,三四岁的孩子是不懂得分享,而不是不愿意分享,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认识问题。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在建构自我意识和“所有权”

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在他们心目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并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我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

同时,他们尚未掌握“借”与“还”这种概念,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还能完璧归赵,而是片面地认为一旦离开手,就意味着永远消失。孩子只有认识到什么是“我的”,什么属于自己之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它人的物品分开。

孩子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而后才能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建立分享意识,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玩具、一块饼干就给孩子贴上“自私”这样的标签,并且充满焦虑和猜疑地想:“他怎么变成这样?”或者“这么自私长大之后怎么和人相处?”

有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一个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窃窃私语:多么自私的孩子啊?

可是主持人没有着急,蹲下来耐心地问:“为什么呢?”

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看到了与自己最初想法截然不同的真相。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倾听、理解、接纳他的想法,而不要先入为主地下结论。

着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叫作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

孩子对分享私人物品觉得为难是正常,不要强迫,也不能要求小孩什么都分享,把所有的玩具拿出来让小朋友无限玩。即使是大人,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拥有感,也会非常不愿意放弃它。

其次,尽管孩子的分享意识等道德观念受到认识能力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听其自然,而是要加以主动培养或引导。

小孩自己的东西他有权决定,分享是他的优点,不分享不是不对,抢别人东西才是不对。所以我们教他分享的好处,让他知道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及自私的人很难交到朋友。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他这方面的意识。

比如在他吃什么爱吃的东西时,大人可以和他开玩笑:“这么好吃的东西,能分给妈妈一点吗?”孩子还听到这样的要求,幼小的心里会斗争一下,等他终于下定决心时,“行,给你吧!”

这时,大人会说:“宝宝,真乖!妈妈不吃,宝宝自己留着吃吧。”但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大人应该愉快接受并表示感谢,而千万不可说:“最好吃的给宝宝吃”或者“这么好吃的东西,妈妈舍不得吃,专留给宝宝的”一类的话。

这种做法,是和对孩子的分享教育效果相抵消的。

妈妈问儿子:“今天早上我在食品橱里放了两块蛋糕,准备午餐时吃的,现在只剩下一块了。你说是怎么回事?”

儿子十分惊讶地回答说:“噢,里面太黑,我没有看见那一块。”

对于孩子的正确选择,全家人都鼓掌表示宝宝做得对,受到表扬,孩子也非常高兴,慢慢地就养成了分享的好习惯,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还要有意地创造“分享”的情境。

在这方面,清代大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十分清醒。他一向主张应把自己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平等对待: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在假日里,可以带孩子到亲友家去串门,请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当孩子要外出与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时,鼓励他多带一些美食外出,分给别的小朋友一起吃,慢慢地他就会从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此外,还可以定期举行“快乐收礼物”的家庭活动,比如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天。在这一天,每个人都要精心准备一份礼物,以抽签的形式,抽到谁,大家就都把礼物送给他,并且告诉对方礼物的含义,让大家体会到,送礼物和收礼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58

防御反射:孩子爆粗口时该怎样批评?

爆粗口是一种人体内在机制,像汽车喇叭一样,实际上有多种功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突然发现孩子学会了讲粗口,而且还很熟练。制止几次,却依然如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讲粗口,主要原因是他觉得能宣泄自己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美国马萨诸塞文科学院(MassachusettsCollegeofLiberalArts)的心理学家提摩西(TimothyJay)指出,“爆粗口是一种人体内在机制,像汽车喇叭一样,实际上有多种功用。借由粗口我们能宣泄愤怒、讶异,甚至表达包括幸福快乐在内的许多情感。”

有一位父亲领着几岁大的儿子去商店买零食,可是儿子迟迟地拿不定主意想要什么,父亲有些着急,对儿子说:“男子汉做事要干脆,想想平时爸爸是怎样做的?”

儿子眼前一亮,高声地叫了起来:“他X的,来一瓶二锅头!”

国外的一项研究也证明,当人受到外界强刺激的时候,粗口具有镇痛的功效。实验对象是一群大学生,研究人员把他们的手浸没在冰凉的水中,并计时看他们能忍耐多久。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被试自由重复一句粗话,或是使用较中性文雅的用语。67名被试表示,在骂粗话的那一次中自己痛感较小,而且平均下来多坚持了40秒。

英格兰基尔大学(KeeleUniversity)心理学家理查德·史蒂文(RichardStephens)是这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他认为:

“当感到疼痛时,人们大多有咒骂和爆粗口的反应。这里面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我甚至鼓励这种行为。”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提芬·平克(StevenPinker)的支持。他在其着作《TheStuffofThought》中,对爆粗口的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

“我猜想这大概是防御反射的作用。当生物意外受伤或受限时,会爆发出某种突来的愤怒。这种愤怒多伴随生物发出的一种愤怒声音,以威吓攻击者。而脏话则正是这种防御反射的反应。”

史蒂文教授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比如挥锤砸到手指时,审慎地咒骂几句对镇痛还是有帮助的。但告诫说,这种好处并非一劳永逸。

有一个缺陷是,我们咒骂得越多,其功效也变得越弱。

到最后剩下的就只是这句咒骂本身了,而这几个词没有了人类附加的情感则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相应也无法再减轻任何疼痛。

由此可见,偶尔的粗口不过是缓解身心所受强烈刺激的一种反应。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有专家指出“讲粗口”

是“灵魂的止痛药”。

我们要理解,人始终是人,不可能时刻表现出超凡入圣的修为,遇着令人感到情绪激动的事情时,在积累了一定的情绪后,人都是需要藉着言语及行为将它宣泄出来的。

当孩子在生气、受挫折、失望时,也会偶尔讲粗口并表现得粗野无礼,不过通常这种极端的情绪不会持续得太久。

同类推荐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怎样做,孩子不生病 这样做,病了好得快

    怎样做,孩子不生病 这样做,病了好得快

    本书中许鹏飞老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相关医学知识,特别是关于过敏性体质说得比较透彻。针对孩子日常出现的过敏、发热、感冒、咳嗽、鼻炎、哮喘等症状进行条分缕析,提出了家长在给孩子看病用药方面常犯的错误,提出了“给腹泻孩子喝牛奶,盲目补锌补钙,孩子一生病就输液、病情一减轻就停”几个误区,同时也教家长“看懂血常规,知道什么时候用抗生素,雾霾天气避免呼吸道感染,关注孩子的鼻涕、口气、大便,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等常见的护理方法,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顺利走过十月怀胎艰苦历程,一朝分娩带来母子平安喜悦。成功妈妈从这里起步,选择最佳怀孕时机,孕期营养的科学安排,孕期用药宜忌,每月胎教方案,分娩知识与技巧。
  • 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

    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

    《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发育特征养育要点=全程养育辅导、喂养常识+营养分析=饮食营养大全、喂养安排+疑难速查=喂养实用手册。
  • 男孩怎么养:培养杰出男孩的100个细节

    男孩怎么养:培养杰出男孩的100个细节

    本书是面向男孩父母的家教书。书中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从性别教育、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三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培养杰出男孩的100个家教细节。细节会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本书告诉你男孩怎么想,指导你男孩怎么养,传达的是每一个男孩家庭都应该熟知的教育经验。
热门推荐
  • 直斋书录解题

    直斋书录解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之心

    光之心

    一颗光芒凝聚的心脏,让一个怂包拥有神一般的力量,肩负起覆灭虫族,解放地球的重任。他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完成这个使命?
  • The Spirit of the Border

    The Spirit of the Bor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瞿文懿公制科集

    瞿文懿公制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温瞎扯记之迷迷岛

    温瞎扯记之迷迷岛

    温瞎扯记之迷迷岛``````````给孩子的故事
  • 姑苏城外楼外楼

    姑苏城外楼外楼

    一个拥有灵媒体质的女孩跟着两位大神的渡仙之旅,她有一个神仙爹,还有一个神仙师姐,然而她还在成仙的道路苦苦挣扎。
  • 雨碎落叶舞翩翩

    雨碎落叶舞翩翩

    暂无简介......(简介什么的,以后都会有的....)
  • 神魔律师

    神魔律师

    冥河逆流,阴差阳错造就一代迷糊鬼仙。劫数将现,史前大能所留后手悄然觉醒。聊斋志异,迷糊书生拉开维护秩序旅途。签订契约,敢不遵守?!————那就统统给我去体验亿万劫罚!
  • 银河战国之英雄无双

    银河战国之英雄无双

    这是一个银河世界中的故事,也是一个人类的故事,同时是人类的历史的一部分。在广袤银河星空之中,无数的英雄人物驰骋于星河之间,谈笑间星辰泯灭,挥手间数十亿生灵化为尘埃。勇武过人的勇将,智谋超群的能臣谋士,他们共同创造着这个世界的历史。一个人的故事,一千个人的历史。情义,仇恨,爱情,战火,阴谋,所有的所有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经历这样一段血与火组成的历史旅程吧!英雄之路将从此开始!
  • TFBOYS我们在一起

    TFBOYS我们在一起

    以前我也写过一本书,可是读者都说我抄袭,可我真的没有,小说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思路,写的差不多也很正常,为什么一定要说抄袭呢-_-#本书讲述三小只与四叶草的爱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