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1100000054

第54章 中美两国驻对方大使馆终于顺利举行开馆仪式(2)

布热津斯基笑了笑,说:“我了解苏联人,他们只会为自己的迫切私利才会介入,他们不会仅为越南人介入。而目前,苏联人没有要与中国人打仗的迫切需要。去年,他们还一度想缓和与北京的紧张关系。”

卡特自己是认同布热津斯基的观点的,也很欣赏其能从战略上来分析具体问题,因而嘱咐布热津斯基要预先考虑美国对中越交战将采取什么对策,以应付万一。

邓小平于1979年2月5日飞离美国,返程途中顺道在日本访问了三天,于2月8日下午回到北京。一个星期之后,2月17日凌晨,中国边防部队从广西的龙州、镜西和云南的河口、金平地区出击,对越南在中越边境用以对中国进行挑衅的各种军事据点实施粉碎性打击。

中越间战事打响后,国际舆论迅速作出了反应。从全面来看,对中国是有利的,大多数国家表示中立和主张谈判解决,只有苏联及东欧集团十分恼火地大骂。还有不少国家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偏向和同情中国,同时也担心苏联介入而使冲突扩大。在中越边境的枪炮声中,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是中苏美三方的微妙关系。

布热津斯基领会了卡特总统的指示,早就开始考虑美国的对策。为了避免出现美国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谴责中国为侵略者的局面,脑筋很活的布热津斯基想出了一个点子。这就是:美国既批评中国的军事行动,同时也谴责越南占领柬埔寨,并要求中、越双方各自撤军。估计越南与苏联根本不会接受美国这个建议,此计在外交上可以给中国打掩护而又不牵连美国。

卡特在白宫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进行紧急磋商。副总统蒙代尔、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国防部长罗德·布朗、国务卿万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乔治·布朗、中央情报局局长菲尔德·特纳等要员都到会。会议一开始,布热津斯基就首先介绍有关情况:越南已经很明确地将自己和苏联集团拴在一起了,而苏联则通过同越南于去年(1978年)11月4日缔结《友好合作条约》,通过将苏联海军与空军力量进驻金兰湾而被看成站在越南身后的一个坚定的军事盟国。美国情报系统看到了也强调了苏越关系的这种特殊之处。该条约一签订,苏联随即进入金兰湾的海军基地,大家都知道,这个基地是美国在越战时期所建造的基地。这象征着什么,不言也自明。情报表明,苏联在这个基地上又加强了种种军事设施,是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穿越印度洋到红海中苏联控制的索科特拉岛这条线上航行的苏联舰队,提供停靠、加油和维修的据点。而苏联空军“熊”式远程侦察机也以金兰湾为基地。

最新情报表明,苏联在这里设置了一个中队的米格-21战斗机和用以跟踪美国在西太平洋军事行动的其他电子装置。以设备之完善而言,金兰湾和索科特拉都比不上美国在菲律宾的苏比克和克拉克两个军事基地,然而它们是苏联海空军扩大远距离活动范围的有力助手。美国对此情况的严重性不能低估。

在作了战略分析之后,布热津斯基即针对中越战争提出了早已经考虑好的方案: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应该同时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挂钩;与此同时,向苏联发一信息,敦促他们不要采取可能导致形势更加严重的行动,特别是不要采取调兵遣将或者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布热津斯基还极力主张,在此信息中增加一句话,表示美国也准备采取类似的克制态度。他解释说,必须使苏联意识到,这里是对等的,这句话包含着要是苏联动手的话,美国也要作出军事反应。由此可见,美国对中越边境战争的指导原则是:不直接卷入,同时敦促苏联不介入,力争冲突不扩大,确保美中两国刚开始正常的关系不因此受影响。

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后,白宫及国务院先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公开表态中,对中国是形式上有批评,既谴责越南侵略柬埔寨,也谴责中国对越南实施的自卫还击;但实际上是帮中国的忙,要求中、越从越、柬“双撤军”,并指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扬格积极推动联大安理会开会讨论整个印度支那的形势,以此来压越南和苏联。

中越战争打响的当天,卡特曾经通过美苏热线电话告诫勃列日涅夫,不要采取任何可能恶化目前局势的行动。两天后,勃列日涅夫通过热线传送给卡特总统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但卡特丝毫不为所动,命令万斯和布热津斯基按照既定的政策执行。卡特总统还在致勃列日涅夫的信中表示,苏联如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将重新估价其在远东的安全地位,并在军事上作出反应。同时,美国在联合国中坚持,必须把中国同越南撤军同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联系起来。

勃列日涅夫对卡特总统的态度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2月20日,中越战事爆发后的第三天,卡特总统在佐治亚州理工大学的一次讲话中,淡化了中国对越的军事行动。他对美国公众说,那个地区的军事冲突只是共产党国家之间一次并不很重要的冲突,它不会危及美国的利益。他谈到中国对越军事行动是这样形容的:“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星期里,我们看到了越南人入侵柬埔寨,因为这个结果,中国在中越边界采取了穿越行动。”

但是,美国政府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核心组织特别协调委员会(SCC)的会议上,也有人提出要取消已经准备启程的美国政府代表团的访华计划。

这个访华计划是在邓小平访美期间商定的。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由美国财政部长迈克尔·布卢门撒尔率领的中美建交后第一个美国政府高级代表团访问中国,并由此部长主持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开馆仪式。

针对这种情况,睿智的布热津斯基在特别协调委员会上建议首先对总的原则达成一致意见,即:不要让中越之间的危机影响美国分别同苏联、中国的双边关系。结果这个意见获得了一致的赞成。这样,后面再提出讨论取消布卢门撒尔访华提案时,布热津斯基名正言顺地指出,取消此访华计划不符合大家刚才都赞成的既定原则,即:不要让美国同这两个主要强国分别保持的双边关系受到影响。同时,他还亮出一封来自伦敦的电报说:请到会诸位留意一下英国首相卡拉汉的这封电报,电报称英国工业大臣将于当天前往中国,卡拉汉决定不取消此行,因为那样做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会后,布热津斯基把特别协调委员会此次会议的书面报告呈送给卡特总统决断。卡特阅后,即果断地在报告上批示:布卢门撒尔应该去。

与此同时,国会传来消息,有人提出的因中越战争而推延对首任驻华大使伍德科克任命认定的提议,遭到了否决。

于是,美国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和夫人于1979年2月24日在中越战争的炮声中开始了对中国的访问。这是中美建交后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政府高级代表团,意义非同一般。2月27日下午,邓小平就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布卢门撒尔部长,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3月1日下午,布卢门撒尔部长与伍德科克大使一起,在北京举行了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开馆仪式。

苏联对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级官员在这种时刻访华十分恼怒,攻击西方世界对中国搞“绥靖”,并指责美国纵容和默许中国“侵略越南”。苏联政府曾经于2月18日发表声明,指责中国推行“霸权主义”,说中国“侵略”了越南,并声称要根据苏越同盟条约履行其“义务”。但苏联实质是色厉内荏,只是给越南空运了一些物资,虚张声势地派遣了一些舰只到南中国海游弋,在中苏边境并没有轻举妄动。

当时,中国从战略上着眼于中美以及其他国家同苏联及其盟友的扩张与尖锐对立的国际格局,而采取了惩罚越南的自卫还击行动,实际上是敢于对大小霸权主义者说“不”。这对于一切受到大小霸权主义者威胁的国家和人民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和鼓舞。中国主动从越南撤军后,越南却赖在柬埔寨不走,使越南在国际舆论谴责声中,陷入十分被动之境地:事实也让越南明白了,虽说刚刚签了盟约,苏联也是靠不住的。

刚刚建立的中美关系,在这次中越战争中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1979年4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普赖斯为团长的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议员团时,就这样说:我们在教训越南时,对美国政府的立场和表明的态度是满意的,就是提出中国从越南撤军、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就是对这个态度我们满意。4月19日,邓小平在会见丘奇主席率领的美国参议院外事委员会访华团时,又从全球战略的高度,对教训越南的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邓说,在美国的时候,我就对卡特总统说,我们要教训一下越南,虽然我们当时的题目只是限制在中越边界范围内,但实际上不是从中越两国角度,也不是从印支角度考虑,而是从亚洲、太平洋的角度,也是从整个全球战略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

同类推荐
  •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本书是以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100位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60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办好党校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遵守政治纪律、改革创新与继承党校优良传统、改革创新与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环境氛围,以此为动力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热门推荐
  • 寄淮上柳十三

    寄淮上柳十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少女的迷情

    花少女的迷情

    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古代,穿越不要紧,可是刚穿越差点小命不保,天哪!怎么会这么惨……但我却遇见冷酷却唯独对我柔情的轩辕厉,痴情守候的裴玄银,在我最无助陪伴在我身旁的司徒诺,我的爱该何去何从…
  • 捉妖大师兄

    捉妖大师兄

    羊角山小道士入世捉妖,却阴差阳错惹得各路女妖精倾心相许。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老流氓教育出来的小流氓在现代都市捉妖的故事。辛原:不要问我为什么总是和女妖精做羞羞的事情,其实我只是在保持初心……
  • 别说你懂心理学

    别说你懂心理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一样。
  •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淡然是一种心境,于繁华尘世修得此心境,才能收获幸福人生。本书以“修炼淡然心境”为主题,告诉你如何淡然看待世事、修得宁静之心的人生智慧,培养淡然、淡泊、淡定之心境,学着摆脱烦忧,平衡成败,看淡得失,拥有淡然处世的智慧,获得简单的幸福。
  • 雕心引

    雕心引

    传闻,穆阳侯嗜血成性,恃强凌弱,常年携带“饮血鞭”,令人闻风丧胆。 阿殷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被这样一位侯爷缠上。 彼时,她只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仅有祖父传下的核雕手艺傍身。 所幸,她生对了年代,这是一个重核雕的盛世。 从一介默默无闻的平民到名震天下的核雕师,途中的辛酸阿殷从不在意,她在意的是自己手里雕核的刀以及那一个孤高自傲的侯爷。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杂曲歌辞 火凤辞

    杂曲歌辞 火凤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地球没有花

    当地球没有花

    这是一个已经制霸世界的混蛋,一不小心上了马来西亚航空以后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