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0400000003

第3章 吻为何物(2)

女人的呼吸,总能让男人陶醉不已,这种轻柔的气息代表了她的存在。在年轻的布朗歇弗洛(Blancheflor)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的气息清新芳香,让他闻过之后痛苦全消,整个星期都能废寝忘食。

她的呼吸间有甜蜜的芳香,

凭着这香气我们七日茶饭不思,

星期一我闻到这滋味,

一周都不再痛苦。

此外,亲吻时所散发的气息还取决于女方的嘴,为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我们从接吻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女性的嘴。中世纪的法国诗人在描述一个美丽且性感的女性时,他们常常会说,她的嘴肯定是“经过精心雕琢,吻起来定然甜美无比”。同样,一些行吟诗人在他们的情诗中也称赞女性的嘴唇精致又甜蜜。

还有许多有关口唇的细节不胜枚举。首先,双唇必须要柔软得让人心醉;其次,它们还要红艳如珊瑚,或者娇羞如玫瑰。

玫瑰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比喻。人们常把心爱之人的双唇比作玫瑰,不仅有着玫瑰的芬芳,还有玫瑰那红艳欲滴的色泽:

爱情甜蜜,

也美丽非常,

如玫瑰娇羞红艳,

如百合馥郁芳香,

占据其所有香味。

中世纪的云游教士、快乐的吟游诗人经常唱起类似的歌谣,赞美有幸亲吻到这种嘴唇的年轻人:

吻到这样的唇,

他必然幸福无比。

他们还说:“每位少女的嘴唇上都驻扎着玫瑰般的亲吻,让人止不住想要上前摘取。”

古时候的德国吟游诗人喜欢使用类似“亲吻小花”的表达。荷兰的一位诗人曾吟唱道:“我的心爱之人就是我的夏天,我的心爱之人就是我的快乐所在。每一次她给予我亲吻,我仿佛都看到了所有的玫瑰在绚烂绽放。”

但是,这些都是诗歌,尚且缺乏形象化的描述,它们只是对现实进行了一种整体的弱化描述。不过,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一首诗中对此描述得相当精确,他宣称与他心爱之人的双唇相比,玫瑰缺乏温暖的气息,而露珠则会在甜蜜的亲吻面前黯然失色。

现在,如果我们反过来研究,看看女性对于男性之吻的渴望,那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因为只有极少一部分女性在她们的诗歌中论及亲吻——虽然这本身也是极其自然的事情。鲁纳伯格自己都常常吟唱对亲吻的颂扬,但是并没有在亲吻的本质上大做文章:

我从不明白

吻有什么好;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远离了她们那红色的双唇,

我想我都会无法活下去。

他问自己心爱的人:

那么,我最亲爱的姑娘,请告诉我,

亲吻会带给你怎样的快乐?

但是她没有回答他的询问:

现在我问你,问了一遍又一遍,

但你只是吻我一次又一次。

此外,从最后一句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情况并不明朗,而诗人自己也没有得到答案,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去寻找一个更加可靠的答复。因此,我被迫要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同时我必须得承认,恐怕我无法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也缺乏这样做的基本资格。此外,能由我自由支配的文学材料也极度匮乏,因此,我并不能断言我对于这一主题的观点能够适用于所有人。

首先有一点毫无疑问,女性似乎更偏爱留胡须的男人;比如,有一位黑杜克(heiduke)在一首罗马尼亚民谣中曾唱道:“我结婚的时候还太年轻;我的胡须还没有开始生长。那时候,有哪个已婚的女子会想要吻我呢?”

从黑杜克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民谣文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就能判定,他们肯定历经了有关女性和爱情的一切,所以,他们在诗歌民谣中的这些证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此外,我们发现,北欧的女性也有着同样的偏好。在德国,有句俗语说,没有胡须的亲吻就如同没有圣母马利亚颂的晚祷,即没有胡须的亲吻一文不值;更有甚者说,没有胡须的亲吻就像是没有放盐的炒蛋。那位荷兰的年轻女子也倾向于这个观点——没有放盐的炒蛋,而在弗里吉亚群岛,还有一些人与她们持相同的观点——没有放盐的麦片粥。此外,还有日德兰半岛的小姑娘也支持同样的见解——其实,可以这么说,她们甚至进一步提升了她们的要求——亲吻不仅要有声音,还得伴随某种味道——吻要强烈,要性感妖娆:吻一个不嚼烟草、没有胡须的人,就如同亲吻一面土墙。她们认为这样的吻才最为纯正。但是,还有其他人并不是如此在意自己的措辞,她们的说法比较直白:亲吻那些从不咀嚼烟草或者从不吸烟的人,就像是亲吻一头初生牛犊的屁股。除此之外,嘴唇不能太过湿润——这样的嘴唇她们不太喜欢,对此有这样一种嘲弄的说法:“一个人口渴的时候,吻起来才妙不可言。”或者如德国女子所说的那样:“得到一个有酱汁的亲吻。”

根据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推断,女人并不像男人那样单纯只要求吻的味道,只是一个吻还无法满足女人的要求,她们还喜欢有点调味剂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此外——为了得到女性的认可,我们可以这么说——她们所需求的,不总是烟草。在一首法国民谣中,那位深陷爱情之中的人告诉我们,他会在自己的嘴唇上涂抹新鲜的黄油,这样口感会更好一些。

我在序言中就已提到,只是了解吻为何物也许会非常危险;但是撇开文学来说,吻确实需要谨慎对待。现在,我们来听听那天苏格拉底与色诺芬的对话:“克里托布勒斯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勇无谋、最莽撞轻率的家伙。与剑尖上跳舞和冲进火海相比,他做了件更为鲁莽的事情:他竟然胆大妄为到亲吻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是,”色诺芬问道,“这难道不是勇气可嘉吗?我当然不是什么亡命之徒,但我还是愿意冒这个险的。”“愚蠢的人类,”苏格拉底回答道,“你就不想想这样做会招致怎样的灾祸吗?倘若你吻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从那一刻起,你不就会失去所有的自由,成为一名奴隶吗?你会为了这种害人的消遣浪费大量的钱财。如果你还有一点感知力的话,就该明白,你会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大力神海克力士禁止一切由一个可怜的吻所带来的可怕影响!你还对此感到惊讶吗,色诺芬?你要知道,在我看来,那些还不到欧宝一半大小的小蜘蛛,即使只是碰了碰你的嘴唇,也会给你带来最为强烈的痛楚。不仅如此,甚至还会混淆你的视听。但是,根据朱庇特的说法,这两件事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蜘蛛会直接通过叮咬在伤口上放毒;噢,你们这些单纯的家伙,难道你不知道情欲之吻奇毒无比吗?哪怕你自己已经身中剧毒,你却毫不自知。你难道不知,她虽得美人之名,实则是一只比蝎子更加危险的野兽;因为我们只有在接触过蝎子后才会中毒,而美人则会于无形之中,不加以触碰便能置我们于死地,她们甚至还会远距离喷射危险的毒液,从而使你丧失起码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色诺芬,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建议你,在你看到貌美女人的那一刻,你就得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而至于你,克里托布勒斯,我认为你应该前往异国休整一年的时间,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因为想要伤口愈合,至少得一年。”

我们可以认为是苏格拉底将亲吻的恐惧虚假地夸大了,他持有此种观点,也许是因为对自家女主人赞西佩的某种偏见。无论如何,当今的我们在看待这件事情时,自然远比以往更加客观清醒。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预防出现在很多现代说法中的轻率观点,亲吻并不是一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的事情。意大利人直言不讳地断言“亲吻对于嘴唇毫无损失”,而一位当代法国作家竟然将亲吻与现代斗争中双方彼此交换、时常无害的子弹相比较——哈!两个吻。那是什么?它们就像想念弹痕的子弹一般彼此交融,自身的荣誉感得到了满足。

但是,拉丁语国家对于这种无聊的观点肯定不会觉得奇怪;在北欧也有与这种说法不谋而合的观点。挪威有这样一首歌曲:

珍·约翰内森,勇敢的哥特人,

给了少女的双唇深情的一吻。

他亲了她一下,再一下,

但是每一次,她都是欣然接受,

但是每一次,她都是欣然接受。

如你所见,这首歌的最后一句重复了上一句的内容,似乎是为了更加充分地表达这首歌的寓意。

在丹麦的阿尔斯岛有这样的说法:“吻就像一粒尘埃,任何人都可将其拂去。”我们可以追溯到皮德·苏夫的句子:“吻会随风而逝。”但是他也非常严肃地添了一句,用于警醒世人:“她能许你一吻,便能许你一世;他能夺你一吻,也能夺你一世。”德国人甚至还说:“吻确实会随风而逝,但是心中燃烧的火焰永不会灭。”

因此,我们似乎不用再怀疑,吻确实相当危险——或者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害无益——远比炸药或硝棉危险。首先,无论如何,虽然人们并没有随身携带这种爆炸物四处走动的习惯,但是每个人身边都时刻存在着亲吻,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他们的嘴唇时刻都在亲吻。其次,炸药一爆炸,我们就已将其摆脱,但是,我们从来都不会放弃别人的亲吻——同时,我们也不会放弃回吻的机会;因为我们会收回我们送出的吻,然后,再送出我们拿回的吻,礼尚往来——正如那句谚语:“所有人都是赢家。”德语有言:“窃吻需还。”而西班牙人也用简洁明了的句子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你妈妈因你吻我而责备你了吗?那就收回去吧,亲爱的,收回你的吻,让她闭上嘴。”

默罗德在他的短诗《被偷走的吻》中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你正因我的大胆而悲伤,

毫不迟疑地夺走了你的吻,

甚至都没说“请勿见怪”。

来啊,我们握手言和,

现在,我想要你相信

我不愿意你的灵魂此后

再度因为被偷走了吻而难过叹息,

我的吻制造了这样的伤心痛苦;

但是你未失去你的吻;我会将它还给你,

而这一举动仍欠考虑,我知道。

当代法国发生了这样一件趣闻,一名学生获许亲吻一个小姑娘,但是小姑娘非常生气,称他是无礼的小狗,于是他用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回嘴道:“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别再生气了,小淑女。如果你不喜欢那个吻,那就还给我吧。”一对丹麦情侣决定取消婚约时说的话也许更显和睦:“我提议,我们最好把信都还给对方吧?”男方先说道。“我赞成,”女方回应,“但是,我们是不是也该把所有的吻也还给对方?”他们确实还了,然后又恢复了婚约。

这些小故事都在向我们展示,吻并不是轻易能弄丢的东西,而且我希望,至少是看在我这本书的分上,我们都应该赞成这样一句意大利谚语:“吻一旦送出,就将永远存在。”

同类推荐
  • 民风民俗知识(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

    民风民俗知识(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为:亚洲风俗,元宵节的来由,寒食节的来由,端阳节的来由。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热门推荐
  • 心底的河

    心底的河

    二十多年来,宋晓琪利用繁忙工作之余勤奋笔耕,先后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二百余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奖。她的文字简洁清丽,幽默调侃。近年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她笔下的世界也愈见广阔,少了虚饰轻浅,多了成熟凝重,往往不动声色地把思考和哲理融进作品,使作品增添了内涵和分量,却又始终娓娓道来,具有一种亲和力,颇受读者喜爱。
  • 无上神皇

    无上神皇

    一次偶遇,莫歌捡到了一个七彩小盆,被部落抛弃的他开始了华丽丽的传说。什么,你是天骄?可我有小盆在手,超级丹药无限催生,天才也要被我打倒!什么,你有高阶法宝?不好意思,这些破玩意,早已大批大批送人了!什么,你是前辈,你动一动神念,就可让我臣服?大胆,我有逆天之宝小石,随意可将神念扩大三倍,在我面前装疯,你没有资格。什么,你想杀我夺宝?唉......当你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已经被我灰灰了......
  • 玄天魔战记

    玄天魔战记

    远古开泰,正是懵荒初始时期。人与灵刚刚萌动分化,国与国之间百年不停的法战争夺,催生了玄幻诡异的激战场面。周朝先祖淑士国鬼才呼延长风,被师傅从娘胎里幻化锻造,饮狼血,吞莽胆,浸泡百药蒸煮,却凝练成就了推背玄丹。竟然在北狄国灵山门台十大巫师的攻伐中,演绎了奇人的玄功铸就,怪异的灵兽助阵,荒谬的风土民俗,展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远古时期的玄幻长卷。
  • 异世行游

    异世行游

    奇异的世界,一个少年被传送而来,这里没有武术,却崇尚武力。这里没有斗气,却有神奇的魔法。这里没有武士,却有强大的机甲。少年将会在这异世中,有所作为呢?
  • EXO之天使翅膀

    EXO之天使翅膀

    传说中美丽的天使,折翼坠落到了人间,为的是寻找命中注定的殿下。八个带着天使翅膀的天使,路过了人间......少年被一群大汉围在一起,他们用脚踢着少年,少年的命危在旦夕。泪天使带着翅膀,缓缓走向欲血中的少年,心突然好痛好痛......她的痛源于少年......
  • The Golden Fleece

    The Golden Flee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半米微阳

    半米微阳

    青春、爱情、校园、蜕变、商斗、豪门,若其中有两个词是你的钟爱,那么请看这里。季茉徘徊在现实边缘,易铭凌驾于救赎之上,纠葛跨越九年而来。此书祭奠我们都曾有的少女情节与小小幻想。时光那头,季茉不再“寂寞”,易铭依旧“易铭”。
  • The Woodlanders

    The Woodland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设计师,是画师。孩子能否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与教育方式。但很遗憾的是,有权威调查证明: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孩子成长中的阻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