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2300000014

第14章 收复失地反复跌宕(1)

利用大清国全部关注西陲、不能东顾的时机,日本突然发兵将台湾占领。闻报之下,京师一片哗然。经总理衙门与日本反复谈判,又在威妥玛等人的斡旋之下,大清国终于用五十万两白银把日军请出了台湾。刚把台湾的事办妥帖,云南又发生了马嘉理被戕一案。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一蹦三尺高,决定狠狠敲诈大清国一笔……如此枝节横生,新疆何时才能真正收复?

(第一节)

海防塞防大讨论

日本侵台事件平息后,朝廷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郑重向朝廷提出“切筹海防”之议,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海防、塞防之争。

事情须从同治十年(1871年)底说起。

这年年初,宁夏金积堡被左宗棠麾下的湘楚军攻破,回民义军首领马化龙被迫降清,白彦虎兵单势孤,只好西走新疆。

这年五月,俄军侵入伊犁,伊犁苏丹艾拉汗向俄国投降。

也就在这年年底,琉球船民遇风飘流至台湾,与当地高山族人发生冲突,造成流血事件。

转年,日本天皇赐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寓琉球国隶属于日本、琉球人即日本人之意。日本此举不仅表明它要吞并琉球国的野心暴露,而且为琉球人在台湾遇害埋下侵略台湾的伏笔。

当时,大清国因忙于内战,没有注意到日本国此举的更深层意义。

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是倡议向外侵略、扩张的急先锋,他为了侵略台湾,一面研究外交上对付中国的办法,一面派桦山资纪到台湾去窥测形势。

十月,副岛要求美国公使德隆供给关于台湾情况的资料,德隆则一意怂恿日本向外侵略。

恰巧这时,美国驻中国厦门领事李仙得(LeGendre,C,W)回国探亲,路过日本时,受到副岛的热情款待。

李仙得久居福建,对台湾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人皆称其为中国通或台湾通。

副岛向李仙得询问台湾的情况,这正触着李仙得的痒处。李仙得问一答三,眉飞色舞,让副岛大为欣赏。

副岛于是找到德隆(DeLongC,E),在德隆的策划下,李仙得辞去领事职务并取消回国探亲的原意,接受了副岛的聘请,担任日本内阁的台湾事务顾问,成为日本侵台的最有力的策士。

德隆在让副岛聘请李仙得的同时,还给日本献策,提出侵台前,首先须对大清国实行外交上的讹诈,效果会非常好,并列举了许多成功的范例。

于是,副岛种臣决定以换约为名义亲自到大清国走一遭儿以探虚实真伪。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三月,副岛种臣偕顾问李仙得来到大清国的天津,受到了李鸿章的热烈欢迎。他在李鸿章的陪同下检阅了北洋水师及装备,并注意到大清国的海军将士士气不振,糜烂不堪,很难迎接大的战争。

李鸿章让副岛种臣检阅北洋水师的本意是向日本炫耀自己的实力,偏偏目的没有达到,倒暴露出许多弊端。

副岛种臣通过检阅北洋水师,竟更加坚定了日本侵台的决心。

副岛种臣与李鸿章换约后即前往北京。

在北京期间,他利用当时各国公使要求觐见同治皇帝的时机,进行大肆活动,以抬高日本的地位。随后,他又派日本驻华公使柳原前光到总理衙门质问中鲜关系和台湾高山族人杀死琉球船民的事。

对后一问题,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董恂正言声明:“二岛俱我属土(指琉球、台湾二岛)、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

一句话,问得柳原前光张口结舌,半天作声不得。

副岛种臣回国后,更积极地准备采取侵略台湾行动,因为他通过柳原前光探听到大清国对日本即将发动的侵略战争无丝毫的警惕,大清国上下正在为收复新疆做着战前的动员和准备。

副岛种臣认为这是日本侵台的绝好机会。

十月间,日本政局发生大变动,主张立刻向台湾发动侵略战争的集团失势,副岛去位,寺岛宗则担任外务卿。

寺岛宗则是日本政界出了名的外柔人物,他上台伊始,自感新政府力犹未足,打算暂缓向外扩张。但反对派不同意寺岛宗则的主张,力持原来扩张的观点不放。

日本政府为了缓和反对派的不满,同时也为了避免无休止的内争,便只得调整外交政策,继续执行侵略台湾的政策。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四月,日本政府决定设台湾事务局,任命大隈重信为长官,在长崎设立侵略台湾的军事基地;又以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事务都督,负军事指挥之责;发兵三千余名图谋从台湾南端下手并迅速占领台湾东部。对于军队的运送、粮草装备的补给等,拟由美国船只“纽约”号运送。在人员方面,除任用台湾通李仙得为策士之外,又聘请美国海军少校日格赛尔和陆军中尉华森担任作战顾问。

日本政府在大清国毫无准备的前提下对台湾发动了战争,并很快将其占领。

随后,大久保偕李仙得再次到总理衙门进行大肆恐吓,野蛮地声称:日本此次占领的地区是“无主野蛮”之地。

当总理衙门提出“台湾乃中国疆域,日本必须撤兵”时,大久保则凶狠地回答:“我国既已奉诏进防该岛,就不能无故退兵。我国在该岛定不退兵,贵国究欲如何办法?”

一闻此言,恭王不敢贸然作答。

大久保却连连逼问。

恭王迫于无奈,只好软软地答道:“此等不和好之话,不应说,亦不能答。”

大久保听罢恭王的回答,知道大清国此时无力应付大的战争,也怕有大的战争暴发,于是愈加气炽,说话的嗓门也高了八度。

大久保愈闹愈凶,直闹得恭王心力交瘁,无力应付,只好让李鸿章出面去找威妥玛斡旋。

不久,英国公使威妥玛按着李鸿章的请求出面调停中日间的冲突,并答应说,只要日本肯从台湾退兵,大清国愿意给日本“抚恤银”十万两。

但日本却不答应,他们要求总理衙门给的抚恤银不得低于一百万两。

李鸿章被逼无奈,只好二次央求威妥玛,由威妥玛出面跟大久保谈,最后谈到五十万两,日本才算答应下来。

李鸿章和恭王都很感激威妥玛的斡旋。

其实,李鸿章和恭王到死都不知道,这是柳原前光与威妥玛早就设计好的一个圈套。

同年(公元1874年)九月二十二日,中日签订《中日北京专条》。大清国以五十万两的白银买得日本从台湾撤军。

台湾事件的发生,使大清国对海防重视起来,并开始觉察到日本实为中国永久之大患,而防日本的首要条件是加强海防。

总理衙门不得不把收复新疆一事暂且放下,并由文祥郑重提出“切筹海防”之议。

大清国经过连年的内战,国库已空虚到极点。此时若想收复新疆,加强海防势必成为一句空话。而要加强海防,新疆怎么办呢?

东南海防,西北塞防,孰轻孰重?日本和俄国、英国相比,谁的危胁最大?

慈禧太后拿不定主意,召恭王问主意。恭王也不敢贸然下结论。

慈禧太后于是让军机处拟旨并将文祥的折子随旨下发,遍询督抚及在京的文武百官,让大家共同拿主意。

圣旨下达,竟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只几天的光景,慈禧太后案头的奏折盈尺。

慈禧太后先捡自己喜欢的人的折子看。她最先翻开的是湖北学政张之洞的折子。

张之洞是直隶南皮人,字香涛,出身探花。张之洞不独笔下功夫好,字写得也周正,只因人长得有些丑陋,没被点成状元。

张之洞的折子分析了大清国的实际情况,不同意文祥的看法,认为西北塞防大于东南海防。

张之洞论证说,日俄相比较,俄国的野心和实力均大于日本;新疆一旦弃守,肯定被俄国据有,西北门户势必洞开,大清国将永无宁日。

张之洞认为,一个新疆根本满足不了俄国人的胃口,俄国占据伊犁为的是占据全疆,占据全疆就是为了整个大清国。而日本则不然,日本要的是台湾。设若日本当真占据了台湾,他的胃口也吞不下整个大清国,因为实力所限也。

慈禧太后合上张之洞的折子,又顺手翻开李鸿章的折子。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字少荃。李鸿章目前是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北洋水师的主要创办人。他同时又是总理衙门恭王之后的外交大臣,配合恭王负责大清国的外交事务,是目下当之无愧的重臣。

李鸿章折子的论调与张之洞正好相反,完全站在文祥一面,认为海防为重,塞防为轻。

李鸿章的折子这样写道:“文祥虑及日本距闽浙太近,难保必无后患,目前惟防日本为尤急,洵属老成远见。该国近年改变旧制,藩民不服,访闻初颇小哄,久亦相安。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议。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煤铁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今虽勉强就范,而其深心积虑,觊觎我物产,人民之丰盛,冀幸我兵船利器之未齐,将来稍予间隙,恐仍狡焉思逞。是铁甲船、水炮台等项,诚不可不赶紧筹备。”

李鸿章开篇先称赞文祥所议是“洵属老成远见”,然后便开始讲述日本由弱变强的经过,以及加强海防的必要性,称“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论及西北塞防,李鸿章这样说道:“新疆各城,自乾隆年间始归版图,无论开辟之难,即无事时,岁需兵费尚三百余万,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厄,己以不值。且其地北邻俄罗斯,西界土耳其天方波斯各回国,南近英属之印度,外日强大,内日侵削,今昔异势,即勉图恢复,将来断不能外守……酌度情形,俄先蚕食,英必分其利,皆不愿中国得志于西方,而论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师老财痡,尤虑别生他变。曾国藩前有暂弃关外专清关内之议,殆老成谋国之见。今虽命将出师,兵力饷力万不能逮,可否密谕西路各统帅,但严守现有边界,且屯且耕,不必急图进取……两存之则两利,俄英既免各怀兼并中国,亦不至屡烦兵力,似为经久之道,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孰重孰轻,必有能辨之者。此议果定,则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似须略加覆减,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否则,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蹶者哉!”

一句“即无事时,岁需兵费尚三百余万,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厄”,一句“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便表明了新疆与台湾在李鸿章心目中所占的地位,李鸿章于是顺势提出“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蹶者哉!”

慈禧太后把李鸿章的折子放到一边,顺手翻开湖南巡抚王文韶的折子。

王文韶和张之洞的观点一致,认为塞防为重,海防为轻,俄国的威胁大于日本的威胁。

王文韶说:“目前之计,尚宜以全力注重西北”,“但使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

慈禧太后把王文韶的折子推到一边,反手又拿过李鸿章的折子看起来。

李鸿章是已故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人长得漂亮,会办事,知道孰轻孰重,是大清国无可替代的外交奇才,许多外国人不买恭王的账,但却买李鸿章的账。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心目中份量重,李鸿章说的话不管对错她都爱听。别人上的折子她喜欢时能看一遍,不喜欢时她只扫一眼便推给恭王,但李鸿章上的折子她必要看两遍乃至两遍以上,方才罢手。

慈禧太后把恭王传来,让恭王把李鸿章、王文韶、张之洞等人的折子誊抄给各地督、抚讨论。

一月后,各地督、抚的奏折二次飞向京师,仍各持己见。

慈禧太后一篇接一篇地看折子,越看越不得主意。

这时,大内总管、慈禧太后身边最当红的太监李莲英悄悄地走进来,笑着说道:“老佛爷,兰州的八百里快骑到了,是陕甘总督左宗棠的。”

慈禧太后把手头的折子放下,叹口气道:“让他们递进来吧。”

李莲英忙答应一声,快步走出去。

左宗棠的折子飞快地递了进来。

慈禧太后把左宗棠的折子翻开,慢慢地看起来。

李莲英绕到慈禧太后的身后,轻轻地为太后捶背。

慈禧太后抬起头,自言自语道:“左宗棠倒是比以前老成多了——他这个折子呀,还真得让王大臣们好好议议。李莲英啊,传恭王。”

李莲英急忙答应一声,随后高喊:“太后懿旨,传恭王!”

外面一片声地呼应。

左宗棠在折子里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慈禧太后如此兴师动众?

左宗棠的折子题目是: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

左宗棠的折子开篇便这样写道:“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左宗棠随后又道:“今之论海防者,以目前不遑专顾西域,且宜严守边界,不必急图进取,请以停撤之饷匀济海防;论塞防者,以俄人狡焉思逞,宜以全力注重西征,西北无虞,东南自固。此皆人臣谋国之忠,不以一己之私见自封也……窃维泰西诸国之协以谋我者,其志专在通商取利,非必别有奸谋……论者乃欲撤出塞之兵,以益海防之饷。臣且就海防应筹之饷言之。始事所需,如购造轮船、购造枪炮、购造守具、修建炮台是也;经常之费,如水陆标营练兵、增饷及养船之费是也。闽局造船渐有头绪,由此推广精进,成船渐多,购船之费可省,雇船之费可改为养船之费……论者乃议停撤出关之饷匀作海防。夫使海防之急倍于今日之塞防,陇军之饷裕于之海防,犹可言也……是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利害攸非,亟宜熟思审处者也……若此时先将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概议停撤,则实无此办法也。”

左宗棠接着讲述了加强塞防及如何收复新疆的具体办法,提出“缓进急战”

与“先北后南”的方案,并论述道:“至规复乌鲁木齐,非剿抚兼施不可,非粮运兼筹不可。按:陕逆白彦虎由西宁、大通窜遁关外时,除老弱妇女外,能战之贼至多不过数千而止,人所共见;即被裹出关各回由安、玉、哈密逃归就抚者,其说亦同。前敌所报,或多或寡,未足为凭;其言贼势,或旺或衰,亦非确论。据实而言,白逆悍鸷不如陕回诸目,而狡诈过之。计该逆自陕自甘,未尝占据城池,遇劲军未尝恋战。有时见劲军蹑踪而至,给诸逆目断后,自挈党伙先逃。所犯之处未尝久留,专为觊便窜逸之计。观其过肃城不赴马四之招,现踞红庙子不踞乌垣,亦可概见。贼智长于用伏,官军计画稍疏,辄为所陷。臣前接关外诸军函牍言贼可取状,曾告以勿论贼势强弱,且自问官军真强与否;贼之以弱示形,须防其羸师诱我;此贼如败,必乘机窜逸;如阵前殪毙,乃为了局。此为言剿者策也……”

左宗棠在折子中大胆地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的观点,而且从实际出发,讲述了加强塞防及如何收复新疆的具体办法,提出“缓进急战”与“先北后南”的方案,并对其可行性逐一加以论述。

慈禧太后发出“左宗棠倒是比以前老成多了”的感慨,说的也是这一点。

恭王很快来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慈禧太后把左宗棠的折子拿给他看,并二次说:“想不到,经过这几年的历练,这左宗棠倒是比以前老成多了!”

同类推荐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
  • 凤凰奇侠之四:吾妻小楼

    凤凰奇侠之四:吾妻小楼

    自从跟了这个男人,她心里就有一箩筐的问题:为什么他会捡她回来?为什么他会养育她、教育她?为什么他对她总多了一丝宽容?当她看见那名沉睡在水玉中的女子,她终于有了答案。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她有着和那女子一样的面容。从头到尾,她该死的就只是一颗棋子!既然她只是一个替代品,只是他打发时间的玩具,她宁可毁去这张脸,远远的逃离……
  • 伴娘团团转

    伴娘团团转

    经常有人说,伴娘当多了,会嫁不出去……那又怎么样,再悲催的生活也不能阻止我们彪悍的斗志和坚定的笑容,何况只是做做伴娘!
  • 人在险途

    人在险途

    本书是一部“保险业的断代史”。保险营销员们不屈不挠奋斗在业务第一线,遭遇了无数挫折磨难,满腹辛酸,在人们的非议与不解中,他们依然微笑面对一切,以包容和感恩的心去迎接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雨雪风霜。
  • 当老师遇上学生

    当老师遇上学生

    高三的时候,阿娟所在的班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他叫富冬,他很有成熟男人特有的风度,特别是他那双眼睛,总是微微地眯着,但却透射出一股迷人的光芒,在他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一向不认真听课的阿娟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师生恋就这样开始了。
热门推荐
  • 词品-郭麟

    词品-郭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上我,千万不要离开我

    爱上我,千万不要离开我

    真正让我感到害怕的不是噩梦本身,而是在我醒来后,余涛出现在我面前,说他遇到了梦燕。他所说见到梦燕的时间,与我的噩梦发生在同一时刻。我在梦中也见到了梦燕。难道梦燕还活着?
  • 那样芬芳

    那样芬芳

    幼年境遇悲惨的荣芬芳跟着妈妈从贵州山区逃回上海老家,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不久,一次意外又使她不幸成为一直帮助着她的邻居林老师一家的“扫把星”。若干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芬芳偶然与林家兄弟重逢,三人的生活轨迹重新交织在了一起。在往事的羁绊与命运的牵引中,哥哥林超成为芬芳生命中的第一个爱人,却做起了富家女的新郎、从此跃上枝头;弟弟林越浑浑噩噩当北漂,和芳千里相隔却互相扶持,两人在大风大浪中终于找到真爱,却被芬芳女儿身世的真相阻挡在幸福的彼岸。三十年的社会变迁中,泛黄的老上海滩变成了光鲜的国际大都市;在人性的回归中,两个破碎的家庭冲破爱恨、走向完整。
  • 满满萌点:奈何竹马属腹黑

    满满萌点:奈何竹马属腹黑

    颜笑.作为一枚呆萌的吃货.从小就本着宁可挨揍不可浪费的原则在呆萌汉子方向撒开脚丫子就往反方向跑去.从此越跑越远.楚澈.表面温润如玉人畜无害.(颜笑:我抗议!)年长某笑五岁.智商却是某笑的五万倍!青梅竹马.你回头我就在.你开口我便放你走.虽然我爱你从不说出口.
  • 倾城雪:梦里繁花

    倾城雪:梦里繁花

    她是北唐百无一用的公主,文不行武不能。是众人眼中的废物,却是当朝天子的掌中宝。一眼一生,她将那个男子爱入骨髓,却最终以血浸染这份爱情。风云流转,她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激起千层浪。夕阳西下,沙尘滚滚,她一身铠甲屹立前方。万箭齐发间,她抬头,嘴角挑了笑意。纯古典文~没有天马行空,只有动人心肠……
  • 总裁的择爱甜妻

    总裁的择爱甜妻

    宗夏有个她爱的丈夫,结婚三年,两人同床异梦,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终于离婚,宗夏难受酗酒发泄心中的伤心!沈月苍是商场上的战神,被醉酒的宗夏拦住车,耍起酒疯,荒郊野外,他只能无奈地带着这个疯了一般的女人回家!从未带女生回家的沈月苍刚好被母亲发现了宗夏,误会开始,沈月苍为了不被母亲骚扰,告诉母亲他喜欢这个女人,她是他的未婚妻!感激带自己回家,宗夏答应与沈月苍演戏,却在外面遇到了前夫叶辰。叶辰看到离婚了,身边立刻有个优秀的男人陪伴的宗夏,心中不甘,回忆起婚内的点点滴滴,无法忘怀!两男争一女的戏码从家里打到商场,牵扯出隐密的身世后,宗夏最终选择谁?
  • 恶魔三少VS地狱三公主

    恶魔三少VS地狱三公主

    六大家族,不想写简介,请大家看正文,谢谢
  • 罪恶之曈:覆世

    罪恶之曈:覆世

    啪嗒……啪嗒……你听到了吗?命不许我,我便颠了命!世不容我,我便覆了世!死一般的寂静中唯独我的瞳孔缩应着这三世间。-----不管如何,很用心地在写。
  • 十界轮回

    十界轮回

    一道鸿蒙紫气造就一圣尊。如果七道不同属性的鸿蒙紫气会聚于一身,那又如何?看主角如何历尽重重磨难,终聚七道紫气于己身,以强大实力为后盾。狂扫十界,令天道颤抖!序章相传,盘古开天辟地。成就大千世界。
  • tfboys之嘿宝贝

    tfboys之嘿宝贝

    三维身份特殊的女孩会以怎样的方式闯入tfboys的平静生活呢?那就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