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0200000010

第10章 林间诗稿(2)

不琢蓝田玉一方,身怀本色入山苍。清风濯去霓虹影,明月生成冰雪瓤。闻鸟语,和泉腔,四方天籁用心藏。从今难惯凡间语,自任他人话短长。

传闻里的海鸥:鹧鸪天·中秋寄石不能言

千古人间重此宵,几家分饼酒茶调。林中云隐谁同梦,杯底冰蟾十二桥。斜弱柳,染轻绡,飘摇没水水如遥。婵娟应属今宵月,分否三分慰寂寥。

羽飞:壶中天·寄石不能言兄共勉

登临站定,笑疏狂误了,当年樵客。林下春华扶草木,冷眼却嫌萧索。拾得雕虫,以为龙马,击掌东方策。骑麟老者,肯来犹壮行色?几识浩月横秋?小男儿气,不敢吹长笛。扑面风从山谷起,一似苍松梳栉。点检绵针,千钧力发,天宇传声阔。愕然年少,古今人事明白。

蓝烟:南乡子·寄霜林兄

碧色竞葱茏,千树苍枝欲破穹。昨夜烟浓时雨润,林中,当是风轻流水淙。何处觅人踪,便有清音不过蛩。莫忘今生曾有约,山枫,待我来时一并红。

注:时用网名霜林。

风约帘影:鹧鸪天·步石不能言《林间有记之五六》

又见炊烟远处飘,难寻昔日小溪桥。斜阳尽处残云卷,杜宇几声惹寂寥。空遗恨,几时抛?孤鸿声里忆红潮。且将愁绪清风送,把盏相邀月上梢。

学会同学:浣溪沙·秦皇岛联句

得失无非几句诗(风中竹影),今朝共醉放歌时(三十尘土),海天待月汐来迟(待晓斋)。陌上菊开邀鹤影(石不能言),塞前松劲舞风姿(东篱菊),人生快意莫停卮(三天)。

梅青影瘦:卜算子· 赠词

盛夏莲开浅,穷秋叶落迟。偷声减字学填词,常至夜深时。冬雪凌空舞,遥期怀我师。流年轻拾写成诗,浓处是情痴。

学会同学:五律·武汉东湖联句

平湖春月晚(石不能言),襟带半天星(竹影、楚成)。对弈经纶手(抱膝看山),论诗南北声(风中竹影)。道同知意重(石不能言),潮起御风行(风中竹影)。屈子如相待(八公山人、竹影),繁英开满城。

乐游:鹊桥仙·赠石不能言四十五寿辰

露凉世界,月圆时候,九五惊为阁下。不箫不剑只青骢,亦赢得、风流满把。云归眸底,诗成啸后,挥袖便值万价。盈盈一叶指间旋,问何处、捎来祝话?

淡绿无痕:浣溪沙·贺石不能言诗词集付梓

隐隐松涛夜未眠,月光引步到篱边。何人丝竹伴幽泉。承草木情花可舞,秉烟云气石能言。流觞洗砚写忧欢。

茕斋:石不能言兄结集,赠诗以贺

兄名不能语,语出每惊人。古朴宛陵顾,丰腴淮海亲。

隐山疏俗辈,化石寄嘉宾。今集章三百,吾惭序未醇。

兄今自高蹈,蹊径避前人。凤识梧桐落,曲从梁柱亲。

连云曾寄意,嘉树已酬宾。我得豳诗悟,堪温绿蚁醇。

婉约小令:和石不能言《柳絮再感》

漫步东风吻柳眉,衔来新月待谁归?

几多身外纷纭事,聊作轻盈舞一回。

三天:浣溪沙·赠石不能言兄

坝上松风到武陵,花丛锦阵载人行。子将泉语作弦声。问道云林方自在,纵情诗酒且酩酊。渔樵隐处有先生。

新浪博客诗词优秀作品管窥

——石不能言三篇

梦也无声

石不能言:渔家傲·村翁

昨日拾柴山北麓。偏逢牧叟招留步。石子为棋相角逐。相角逐,松梢影转天将暮。一念起身还四顾。枯茅断梗寻仓促。归路野花折几束。折几束,妻前赠与说延误。

这首小词像是一个平实简练的小品文,从头到尾叙述了一天的经历,剪裁得体,轻重适度,于是就有了生动形象的人物和精神从纸面上透出,让人看见一个充满情趣单纯质朴的简单人生之一瞥。

正如小说,起句说了事情来由,是主人公遵嘱——从上下文看,自然是遵当家的领导,老婆大人的嘱托了——去山上拾柴,这项工作于一般人看来,也比较特殊了,故而觉得新颖引发好奇。说山北麓,不一定实写,在我的印象中,山北麓与山南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山对人开放的季节里,山北的荫凉舒爽,是山南不能比的。所以,“山北麓”本身就带着惬意和舒爽的感受,加上拾柴的工作应该不算脏活累活,还可以借工作之便四处溜达一下,那种得意和轻松,已从字里行间的节奏上溢出来了。

下句更是惬意,山叟留他下棋同乐,“设备”简陋,不但不影响兴致,反而更渲染了画面上人物趣味相投的那种契合,以石子为棋,两个大人竟然角逐起来还乐在其中,把“相角逐”重叠,不是词牌的要求,可见出自词人内在节奏,这个反复,恰到好处地点染了耽于乐趣的心思,就在这兴致高昂的一“念”之间,松影悄转,一天已去,看似不经意,却极其委婉地传达出“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的仙人体验,含蓄到极致吧?

“一念”过去,人也回到现实,才想起妻子的嘱托,这一刻,也像是不经意间,那个仙人一般的“牧叟”悄然遁去身形,是在自然的真实中,还是在词人的意念中,词人不明说,我们也不必知道,到此,与山叟的一段对弈,在词的虚虚实实的意境里,已经与“黄粱梦”、“烂柯人”的典故不谋而合了。也是砍柴(拾柴),也是对弈,童子与牧叟,与神仙班底中又有什么区别?到此际,实也虚也?梦也真也?我们已经分不清楚了。

下句,写主人公紧张的情状,管他断梗荆榛还是枯乱杂草,顾不得许多,胡乱的收拾起几把,就匆匆忙忙地向家里狂奔,就这时,也还是难以分清是说烂柯之典,还是词人的真实经历?我们依然还可以期待,他奔回家时那惊悚绝伦的结果,山中一日,神秘至此,也吊足读者的胃口了(我不是说词人有意为之,这是词的留白自然产生的)。

主人公“披荆斩棘”向家里狂奔之际,还在绞尽脑汁想着交差的办法,沿途胡乱地揪些野花送给老婆,这里的现实感渐强,不过以不接受的心情来看待,这还是烂柯之典的继续吧。

结句停在一个现实的、真切的、温馨的画面上,我们的主人公,可以想象他跑得满头大汗,手里捧着一束野花,诚惶诚恐地和老婆大人解释自己的延误“军机”空劳往返,也许撒个弥天大谎,也许老实木讷地尽数招来……那副等待宽容的憨实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山里的夫妻,应该不是常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铺地的烛光晚餐那样的浪漫,可能这一大捧野花招来的是一顿心口不一的嗔怪,就更强烈地传达出那种朴实的单纯的情感带给人的温馨和情趣。

结在这个画面上,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温馨有趣的现实故事,也是一部草根风格的小电影,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镜头,都准确生动剪裁得体,恰到好处的留白,更让人无限联想,不由得想起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来,对小津电影的评价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电影继承了被美国电影所淡忘的一些东西,我们也把这个评语送给这首词,它记录了我们日益现代的物质生活中所淡忘的一些东西吧。

石不能言:山乡记事

几户人家篱落稀,斜阳老树影迷离。

村翁对坐眉深锁,说与经年谷价低。

小诗简明平实,截取山乡背景,村民生活的一个日常场景,展现画面背景之后百姓生活的广大空间,读来有中晚唐的感伤情怀,更有中晚唐的神韵风致。正如洪迈《容斋随笔》所言: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起句质朴,却紧紧地围绕着小诗的主旨,借助景物,清晰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几户人家”连带着萧索寥落的气氛,“篱落稀”一方面继续渲染人气不旺的冷落,还暗含着清寒贫困的意思,强调“稀”字,给人家徒四壁屋无长物的感觉,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有些低沉寂寥的情绪。

二句承上,写小村的周边环境,“斜阳”是时间,也是心绪,带着那淡淡的落寞和萧条的感受,见“树”却还是“老树”,孤单而瘦弱,不真实的世界,带出一片虚妄和空凉,“影迷离”更是强调这虚幻空明的孤单和弱势,这周边似有似无的生气,给小村的贫弱打下了伏笔。

三句近景,终于有了人的形象,可那形象也是枯老和贫弱的,从景中的人的年龄看,“翁”与“斜阳”对举,传达出垂暮的感受,也是缺少生气的渲染,几翁“对坐”,没有下棋的闲心,也没有弄孙的情趣,而是愁“眉深锁”长吁短叹,这又强调了贫弱和寒微,将读者的情绪压抑下来。

结句抖出原因,让这些老翁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的,是连年的谷价下跌,农民靠卖谷生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一年,只想把多余的谷物讨个好价钱,虽说不一定愁吃喝,但是现在社会发展了,农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换不出钱来,明年又是寸步难行,所以几个老翁才会如此忧心。

前面三句都是为结句做的铺垫,结句才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人选取了“谷价低”这样一个角度,截取傍晚老翁闲坐谈天的时刻,用一个精心选择的细节,带出农民生活的全景,实在称得上是“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这句话本是洪迈用来评价元稹的《行宫》的,这首小诗虽说从内容上与《行宫》毫不相干,但却是异曲同工,录下元稹的《行宫》,对照可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里宫女所说的内容,非常具有典型性,白头宫女谈论的玄宗曾经的辉煌,与“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的现状恰相映衬十分相切,而本诗中,白头老翁的“谷价低”的闲坐感慨,也正是小村寥落清寒缺少生气的直接原因。诗人擅长选取典型细节,概括广阔的生活背景,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展现更为复杂广泛的内容,不由人不为之击节赞叹。

石不能言:清平乐·下乡有记

低窗纸裂,风入声嘶咽。炉灶尘浮烟火灭,触手焦枯似铁。人前久立无言,身心岁月啄残。谁道此行劳顿,回看小院霜寒。

城市里的嘈杂,令人们十分不安,城里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很多声音鼓噪着热情,向往着桃花源般恬淡温馨的农村生活,那种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之声相闻的理想社会形态让人心生感动,但是真正的现代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恐怕很少有人去想。城市的人们只是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城市身上,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农村而已,反之亦然。

这首小词所展示的情景,不知城里人看到了会作何感想。这里写的是一个城里人下乡的观感,不知道这个乡到底是什么地方,也不知这个农户到底有多少代表性,只是就辞论事罢了。

起句镜头就聚焦在一间低矮的草屋前,中国人的印象里,高门深院向来代表着财富和势力,可是眼前这景,窗是矮矮的,不是那种镶了玻璃的窗子,而是用纸糊着,而且纸也已经是破碎开裂的,不用说也能想象出这扇用来遮风挡雨的窗子到底还有几分价值。下句由风声接入情绪,“嘶咽”形容低泣的声音,是压抑而悲伤至极的,作为这破败小屋的背景音,传达出伤感忧郁的情绪气氛。

镜头向前推进,进得门来,迎面看到的是灶台,灶上积尘意味着久不动烟火,这里像是久无人住的废宅,联想到上句瘆人的风声,人们的关注也到了紧张的时刻,疑似进了鬼屋,虽说心生恐怖,但也松了一口气。“触手”句旋即将气氛提起:屋里是有主人的。“焦枯似铁”的手的触感传到了读者身上,令人产生的那种不谐的感受又把伤感和忧虑带了出来,虽则只有对手的触感,但是却在人们眼前描画了一个嶙峋瘦弱的的身影,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面对这样的境况,是男是女的疑问也显得如此奢侈。上片就在这似人似鬼的气氛中结束,给我们的心上压了一块石头,喘不过气来。

下片起句“人前久立无言,”说的是小屋主人的精神状态,像他的手带来的触感一样,他的精神给人的观感是麻木而消沉的,这没有人气的屋子,想必久无生人造访,这孤独穷苦的主人也早已经忘记了人际的正常交往,词人这里描写的,不是那种局促不安手足无措的充满了热情和欢欣的无从应对,而是麻木空洞冷漠无情的平静呆板。有人的存在而产生的那种死寂和空洞,是让人更加压抑更加难以释然,词人也不得不长出了一口气,一声叹息,多少伤痛:“身心岁月啄残。”精神的死寂和心灵的麻木也不是什么天灾人祸造就,而仅仅是由于光阴流转的自然腐蚀,就像水滴穿透岩石,风化了的硬斑,人的精神仿佛也被这空虚往复的岁月流逝给风化了一般,人变成了没有知觉的雕塑,心成了没有灵魂流荡的死水,这一切却没有痕迹没有责任者,只有过程和结果。

到此为止,全是素描,没有点染没有着色,只是一幅幅看似无关的画面,构成了此行感受的全景图。结句落到一个结论,似乎轻的令人讶异,却又重的让人抬不起头来:“谁道此行劳顿,回看小院霜寒”,冷峻而严肃,简单而直接地指出了人心的渊薮,在小院枯手这个底线上,一切都是幸福和满足。“小院霜寒”意味深长地将全词的重心拉伸,将感受展平,用心良苦回味无穷。

《林间拾韵》题跋

天涯孤舟

近日收到石不能言兄《林间拾韵》数辑,将付梓,嘱我作跋。因感其人其诗颇能与众不同,今不揣浅陋,聊附数言以贺。

与石不能言兄识于5460古典诗词论坛,《林间拾韵》中的作品大多在论坛拜读过。当时一见,眼前即为之一亮。若要夸赞他诗词佳处,倒易成客套语。然其作虽精芜并存,终别有风色,杂于诸人作中而一望能识,正有不可求之妙。

《林间拾韵》纯以作者生活工作点滴为背景,因其森林警察之特殊职业,能经年累月在山林中与自然相亲,而又背负一种责任,绝非一般游山玩水者可比。其眼中的山林是一个蓬勃的生命而不唯一种单纯的景观。且这个生命有着巨大的包容,不但包含山林中的花鸟树木,还包含作者自己。护林人独有的生活在此被诗的语言真实的展现出来。然而《林间拾韵》所涉犹不止此,除林间以外,还有乡间,还有市井,还有家庭……你能读到的,是一个人完整的生活画卷。诗既是人,人即是诗。这种诗词与人完全自然的结合是与创作水平无关的,而它却更接近诗的本质。

当一个人沉浸于诗词所表达的生活中时,他的创作会非常纯粹。至完全抛开文字上的扭捏造作与名利困扰,使诗词呈现出一种本色之美。然而本色未必皆美,它有时候亦与平淡无奇等同。本色要呈现出“美”尚需具备发现的眼光,须在平凡中道出人所不能言。这些,正是石不能言兄所作别有风色之处。而“石不能言”之名,恰透露出某种微妙的意蕴。

若诗词仅是记录生活,它终究不过流水账一本。若它能体现“美”,也不过记叙优美的流水账罢了。而诗之所以为诗,全因个中倾注之情感。诗有情而活,其意蕴便能奔流不息。此亦石不能言之诗词所以动人处。

《林间拾韵》五卷,诗词数百,读之可隔空视人。我虽与石不能言兄至今尚未谋面,其人其貌,却已在目下矣。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天涯孤舟 ,蜀人,5460古典诗词论坛版主,百花潭诗词网站创始人)

同类推荐
  •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联合国是一个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作为一个国家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常驻联合国记者,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压力。作者以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在这一组织中开展工作的一些经历,以及如何广交朋友,利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国家服务,为广大的读者服务。
  •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
热门推荐
  • 校园玄能高手

    校园玄能高手

    玄能时代,武者凝练的玄气成为世界的能源之母,林浩无意间获得了神秘武神的传承,一夜之间从一名普通高中生成为了武道天才。绝色校花:“我一定要逆推林浩,谁都别拦我!”尤物总裁:“姐弟恋怎么了?我就是要倒追林浩!”美腿明星:“包养我?不好意思,我的美腿只为林浩张开~”纨绔恶霸:“别惹林浩,他就是个恶魔!”武器专家:“谁敢侵略我们国家?用林浩的玄气制作导弹,威力已经超过了核武器!”
  • 艺堂

    艺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种个男人当老公

    种个男人当老公

    她是月家的七小姐,婚事将近之时,被青梅竹马抛弃。心灰意冷之时开始弄些旁门左道,种出了个男人,因为圈养过程中失败,从此……
  • 秘密与谎言

    秘密与谎言

    独守空房两年,自慰被小叔子撞见。女人最悲催的事都被老娘赶上了,老公出轨,对象是个男人,还死活不肯跟我离婚。他们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他们太平。
  • 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又逢君

    舍却仙根,甘愿堕入轮回,冒着精魂破散的危险,只为在凡间与他相守一世。红凝!红凝!究竟是什么样的纠葛,让你决绝得如离开枝头的花朵,义无反顾地扑向他,你可知,他有没有记得你?在滚滚红尘中,你是否还坚持曾经不悔的选择?就让我们看这一段荡气回肠的人、妖、仙三角爱恋故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法军侵台档案

    法军侵台档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地传说之洛姬传

    天地传说之洛姬传

    洛神甄宓和人帝伏羲的后人洛姬,从小隐姓埋名快乐长大。然而当其身份之谜被揭开,她必须担负起拯救天下的重任,且看她历经千辛万险、再续洛神传奇,还缥缈苍生一个安稳清明的天下!
  • 重生之逆世凰后

    重生之逆世凰后

    上一世,她倾心尽力十年帮未婚夫登上皇位,换来的却是未婚夫联合别的女人的陷害不贞,将她处于腰斩级刑,含恨而终。重生十年前,这一世,她定将渣男踩在脚底,让贱女无脸见人。可为什么?上一世的死对头,硬要娶她为妻!
  • 洪荒玉兔

    洪荒玉兔

    重生作为一只洪荒时期的玉兔,我的理想很简单。无聊的时候跟辰潇、狐狸、妖月他们打麻将,或者下界去欺负一下别人。我是一个记仇的小人,有仇没关系,咱们可以慢慢来。你们也可以把我的生活当成一部带着激情戏的文艺片,只是遇到的导演资金紧缺,把文艺的部分全给我卡了,,,只剩激情戏。。。你可以边看边鼓掌,也可以边看边吹口哨,也可以边看边吃西瓜。。。但是我有洁癖,所以吃瓜果的人得保持卫生,最好吐在纸篓里。。。当然,纸篓自备。。。【贫道的书群,有兴趣的可以加:158885998】
  • 全职医生

    全职医生

    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未来医技辅助训练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功能绝不仅是医术,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逐步踏上巅峰。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未来。在展现中西医强大魅力与各种惊艳技能的同时,叶飞也渐渐实现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理想。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