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0100000006

第6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3)

胯部放松后,腰裆转换灵活,劲力自然得以圆融;否则,裆部成死板一块,腰部就无法自如地运转,走劲上就不能做到转腰的同时 “扣裆 ”,如此上下不能实现相随,必然无法实现 “劲始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因此,陈式太极拳讲究 “松腰活裆、塌腰圆裆、拧腰扣裆 ”,全是对腰胯的要求。

打坐时,腰胯不必动弹,但腰胯不松到位,上座后腰胯落不下去,身心会同步痛苦。此外,活胯到位,有助于放松尾闾、命门、夹脊,而虚领到位,是为了气机在玉枕关的通行。

可见,太极拳的诸个要领缺一不可,一如人之于社会,尤其是在单位,需要做到相互依存。这如同一盘菜,没有土地阳光空气长不成菜,没有水洗不了菜,没有刀切不了菜,没锅、没铲、没火炒不了菜,此外还要油盐等佐料;最后,菜成了,还要有盘子装着……

明白此道理,自然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六、虚实分明

行功歌说 “变转虚实须留意”,这是讲行拳忌 “双重 ”之病。

此病,表现在切磋较技上,属于放不下所致。

落实到行拳走架,是要注意虚实。

身法上虚实的变化,依赖腰裆的转换来实现,因此,拳论强调 “刻刻留心在腰间”。如此,一是容易做到心肾相交,水火即济;二是通过腰部的沉转实现虚实的变换,非常轻利。如果强行催动腿部的弓与蹬以移动重心,则虚实变转上既不便利,也易伤及膝关节。

此外,还有内气流转的虚实,主要是静功上的表现。

修炼之道,也是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如概念的取舍,更重要的是真我凡我的取舍,及火候的把握。

之于人事,须分轻重、缓急与主次。

七、上下相随与内外相合、相连不断

拳论要求 “劲始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 ”,这依赖于 “上下相随 ”、 “内外相合 ”、 “相连不断 ”的共同作用,三者相辅相成。

“上下相随 ”是以 “内外相合 ”为基础的表现,是动态的 “内外相合 ”;身法上做到内外相合,即实现了身体诸处的相互照应,从而使敌方不能破我方身法,于我方则实现了节节贯穿和劲整。

劲整,要求做到始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贯通 “无有断续处 ”,也是对前后两劲变转相续的要求。有断续之处,必然是行中没能合住,如此,则易为敌所乘,而失机失势。

单就 “内外相合 ”而言,是把气与形整合于一处而形成劲,表现的是气与势的统一,拳论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即是对 “内外相合 ”的要求;引进落空 “合即出 ”,即是 “内外相合 ”的作用。如此,心是内,身是外,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成合力,即得劲整。因而,内外相合,主要指劲力上的 “合”,这依赖于身法上的 “外三合 ”。外三合能得以完美的实现,配合 “内三合 ”,才得以合住周身,自然地做到一气流通,从而实现 “上下四旁扣如弓”。

修炼讲理气合一,人神合一,知行合一,这是修行的 “内外相合 ”。心中所想是内,落实到行动上是外,所思所行无不合道,即为真修,非独炼气了事,所以说吾道一以贯之。无此一以贯之的态度,随时都会断线,因而又说时时 “不离这个 ”,此谓相连不断。真气运行能相连不断,即是 “周行而不殆 ”。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需如此。

如一个单位中,领导担负着 “用意 ”角色,作用是把握大局,调理思路;在 “意”的支配下,各单元形成合力,自然能把事情做好,这是人事的 “内外相合 ”;如果 “意”偏了,整个单位就走偏了。做事过程中一以贯之,此谓相连不断;令出必行,有禁必止,则算做到了 “上下相随 ”。

可见,人之于单位乃至社会,各有各的作用。

八、螺旋往复

入静,能 “看”到气是螺旋行进的,做人做事也如此,没有直线。

“螺旋往复 ”,于拳上是指 “劲走螺旋 ”。即劲始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过程中,通过旋腰转脊、旋踝转膝、旋腕转膀的方式发出,如此发出来的劲叫 “整劲 ”,可以在技击上取得最大的效果;如果只是通过骨节一节一节地上升,劲力容易出现断续。

从拳而论,劲走螺旋,柔透也刚极,穿透性强,上手以后极易实现打击效果,前人不允许轻易使用,因而有 “不遇知己莫轻传”之说。

人事上,如果集体拧成一股绳,必然形成合力而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一阴一阳之谓道,拳术尽此

本章老人家所言,是希望后人能够全面地认识事物,从而放下多余的概念认识,做到思想上的浑然、淡然,为修炼保驾护航。太极拳术就是全面把握了阴阳,不着一端,而得拳在拳成的。清朝陈氏太极拳家陈鑫老先生则说 “一阴一阳,拳术尽矣 ”,一语道破了拳术的根本。

阴阳是传统中国文化对一对朴素矛盾的概括,如:远与近,来与去,男与女,水与火,好与坏,大与小,生与死,天与地,上半年与下半年,上半时与下半时等等,都是一对阴阳。

在人体上,又可以细分为: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手背为阳,手心为阴;以此类推,则左手背为阳中之阳,右手心为阴中之阴……全身上下里外无处不阴阳,阴阳无处不在。

道家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常用太极图来诠释天地之理,图中一对阴阳鱼完美地诠释了阴阳消长的变换理象;修炼,就是把握身心阴阳的过程。而太极拳,之所以名为 “太极拳 ”,原因之一,是其对阴阳作用的要求最为精细。

古拳论中,开篇即说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细观拳之内外,阴阳无处不在且细密有加。如在行功走架中讲究一动一静,动静互为其根;一进一退,进退互为其根;一上一下,上下互为其根;诸如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伸一缩,一收一放,一蓄一发等等,全是两仪之象,两两交合,则呈四象八卦的演变。因此,从拳理而言,“一”就是指太极的浑然状态,或称无极,太极拳变化万端的拳势,就是太极从浑然无极状态而显现的种种阴阳变化;明白 “动静之机 ”,即可通过变幻万端的拳相,把握一阴一阳,从而回归大道之无极。拳论关于阴阳的描述有很多: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这是反应速度上的阴阳。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弥促 ”,这是劲力表现上的阴阳。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这是立身把握阴阳的效果。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这是劲力虚实的阴阳标准。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这是动与静的阴阳。

“有上就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 ”,这是内力贯穿的阴阳表现和要求。

……

此外,“身虽动,心贵静 ”,也是一对阴阳,这一对阴阳是太极拳阴阳的根本。静极而动,则 “太极 ”开基,指的是先天本来一气,得之可以进道,所以三丰祖师说 “武为末技 ”,其言恳恳。

从以上对阴阳的要求或表现来看,太极拳愈练愈精,是基于全身诸处对阴阳的把握,因而拳论才说:“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相济方能浑然一体,这在太极拳体用中要求极为严密。在拳架练习中,要求 “前去 ”之中必有 “后撑 ”,如各家太极捶式,右拳向前击出时,还要求左肘同时向后放劲,以求阴阳二劲的对立统一。再如金鸡独立或盘古托天式,双手一上一下,形成一对对开劲,身法方得以稳固。在对身法的要求上,“虚领顶劲 ”与 “气沉丹田 ”,也是一对阴阳:腰以上的劲往上拔,腰以下的劲往下沉;从内而言,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这也是一对阴阳。所以武禹襄说,“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这一段论述完全是对阴阳的描述。

在太极打手上,引进落空合即出,即是阴阳相济的结果。如双人推手,对方向我方按来,我方以右手牵动其腕,左手同时向其右肘施以上合之力,对方若不加以变化,必致身形前仆。

对方向我方施以双按,这是对方之阳,其前按之中必有后撑,这是对方之阴。当对方的来力被牵动向前延长时,即是阳 “过”了,不能实现其自身的阴阳相济,故而前仆。自我方而言,在对方肘部施力,是我方之阳;以右手牵动对方腕部,沉碾左肘避其锋芒,这是我方之阴。牵动过程中,我方必须沉肘方能实现右手的牵动,此时沉肘下行的劲为阴,而右手牵动的劲则为阳(此外,还有上下体的阴阳)。如果我方不能做到阴阳相济,单纯地牵动或拨动,则无法实现引进落空之目的。

太极拳行功日久,全身松透,即实现了 “极柔软 ”和 “极坚刚 ”的阴阳,此阴阳二劲在任何时间都能随势变转,而且不丢不顶。于打手上,“数年纯功,率自为人制 ”,这个双重之病,拳论说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则是把阴阳提升为拳之根本的高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太极拳就是 “阴阳 ”拳。

对拳的体悟越深,对阴阳的把握越是正确和完整,对事物的认识也越发全面;完全领会和运用这些规矩,可以成就自己的拳和更高层次或更宽范围的向往。

所以说,太极拳很有练头,全看如何去练。

《清静经》说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只此一句,可以略窥大道之 “兮”。天地都属道生,万事万物万生无不在道,道未曾讥过某人某物某事;道生道养了万物,也不曾为此而自得自矜、自大自高,这即是 “空”的一种表现。因此,作为修炼者,能放下一切分别之心,放下后天形成的一切概念,则能容万事万物,此即慈悲,合于道之空性了,这也是 “为无为”、“行不言 ”、“功弗居 ”的前提和表现。

老人家通过一连串的对比,告诉后人看问题不必执著于一端,须如太极图一般整体去看待,若再能把万事万物立体地看,必然圆融浑然了。如此,修炼必易,诸事必简矣。

理能明,剩下的便是如何行了。

有具体方法没呢?

同类推荐
  • 董家太极

    董家太极

    本书展示了董家太极的功技理法,以及董家太极核心人物研习、发展太极拳的心路历程,将董家太极的精华和太极大家的习拳秘要公之于众。
  • 重生之围棋风云

    重生之围棋风云

    前世碌碌无为,茶馆套羊为生。今朝炒股发财,梦想可否成真?往事如云烟,棋枰混人间。黑白在手,美女我有!VIP全本作者,《天下围棋》刀疤六再战江湖,谢谢捧场。
  • 作弊足球俱乐部

    作弊足球俱乐部

    某俱乐部的助教夏剑穿越到了91年的巴西阿雷格里港,这里是罗纳尔迪尼奥的故乡,于是,能看出人身体数据的夏剑下定了决心做一个足球人肉贩子…执教小罗、阿德里亚诺,忽悠大罗,贩卖齐达内…找个机会弹C罗、小梅西JJ……各种邪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恳求收藏推荐,O(∩_∩)O~
  • 中国球员在欧洲

    中国球员在欧洲

    华夏足球?别逗了,华夏有足球吗?虽然被国人瞧不起,可仍然有一批少年,活跃在足球赛场上。精湛的球技,绝强的身体素质,莫非正是这批少年中最优秀的一员!年纪轻轻,便敢独闯欧洲赛场!敢用马赛回旋挑衅法国人,能在豪门主场上演帽子戏法!少年莫非,用一道道世界波为国足正名!
  • 象棋残局精讲

    象棋残局精讲

    残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能较为准确地认识各种胜、负、和的棋局形势,并掌握谋胜、守和的方法和技巧。但初学者要想做到这些是很难的,需要系统地学习和用心的实践。正因如此,为帮助广大象棋爱好者提高残局技艺,增加残局经验,掌握残局胜和规律,侯晓红特精心编写《象棋残局精讲》,本书所选局例短小精炼、构思独特、局局精彩、招招巧妙,讲解通俗易懂,难度循序渐进,实用科学,适用于广大初级、中级象棋爱好者,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将会对你提高棋艺水平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为恶魔

    重生之我为恶魔

    当一个恶魔有了无尽深渊的“百科全书”,每一次进化都像点天赋树一样有了选择。那他,又会如何。。
  • 途巷

    途巷

    七百年来,出现过两个能称为王者的人,他们都未学过武艺,但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独身一人快意恩仇,最后死的蹊跷。现在,第三个人出现了,就是你!
  • 血龙战神

    血龙战神

    九脉皆非,天生废材,父母早亡,唯一的老仆人也不幸身亡。纵使天欲亡我,我亦逆天修行。诛强敌,灭神尊,收神宠,取娇妻,面对万千强敌,依然一拳破之。生何苦,死何欢,生死有你共婵娟。敌千万,血横流,立马横刀不回头。红颜泪,心已碎,人生怎比一场醉。心残喘,泪早干,枯骨何必笑苍天。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祁仙棋仙

    祁仙棋仙

    棋仙一次意外修为散尽坠落凡尘。世间百态,浩劫降至,何去何从。友情,爱情,亲情,如何抉择。他手上最后一枚棋,究竟会落在哪里……
  • 妃卿莫属之琴寒转

    妃卿莫属之琴寒转

    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季,他们相拥在连理树下,默默写下他们对爱情的誓言。那时的她很开心,很满足…或许,这就是琴寒曾经期许,也是她一直期许的爱情。在红瓦高墙的皇家内院,她渴望这份爱情可以平平淡淡,长长久久的持续下去。人心所愿,却执拗不过世事无常。那条去往冷宫的路上,再也听不到他那句温润怜惜的话语:“莫怕,无论怎样,我总会陪着你”。只是,此时此刻的你,究竟在哪里…
  • 秦时剑

    秦时剑

    自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大王朝,一统天下的大秦迎来前所未有之盛世。修行者层出不穷,为大秦自荣。而叶欢,只是一介不能修炼的普通人,却妄想要杀死秦始皇。
  • 捡个少主来种田

    捡个少主来种田

    这是一个现代女大学生穿越到古代一个女扮男装的长子身上养家糊口过日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男银误以为自己喜欢上男银的纠结故事。女大学生古云清穿越到古代一个小山村的农家里,本想种种田过过安稳的小日子,没想遇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小倌,从此开始了另一段人生,这个少年陪她成长,护她安稳,保她安危,知她懂她,疼她为她。有些喜欢,只能深埋在心底,也只会深深埋在自己心底,直到腐烂,无可救愈——而那个人,他,永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把他这样放在心上,扎根心底用血液灌溉出一朵花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昆仑之仙

    昆仑之仙

    昆仑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心目中的神仙之地,但昆仑在哪里,是人间的昆仑山吗?道家为什么自从明朝之后就逐渐没落,走向低谷了呢?李自成、张献忠、努尔哈赤的野心昭然若揭,玄云门、符箓门、剑仙门各个修仙门派卷入世俗斗争,萨满、白莲教、藏密各方宗教势力陆续登场,你争我夺。他们的目标是什么?王者征服天下,圣者征服内心。成就神仙之体,还须看破之心。
  •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