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9600000015

第15章 求学篇:不以获取名利为目的(2)

曾国藩刚才的高兴劲还没过去,就被左宗棠一棒给打回去了。他暗暗点头,心说,这左宗棠果然是个人才,这么难的对联,他竟然不假思索地就对了出来。不仅有力地回击了自己,还把自己的名字也嵌在里面。那句话怎么说了,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没有揶揄到左宗棠反被左宗棠奚落了一句。他本想再回一句,又一想算了吧,看来同左宗棠斗智,自己占不了便宜,还是不去惹麻烦了。

想到这里,曾国藩哈哈大笑起来,好像左宗棠说的不是他一样。左宗棠一听笑声就明白了,也跟着开怀大笑。大家都心照不宣,彼此打着哈哈,就把这事搪塞过去了。

【感悟】

让自己拥有金刚钻:自信与不自信只有一步之遥,中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那就是:真本事。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其实,这个“金刚钻”也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你的长辈有钱,你就可能把他的钱据为己有;但你父辈有看家本领,你却不一定能拿过来。钱为身外之物,谁拿谁用;“金刚钻”为腹内生长,别人想拿也拿不走。

读书须先明理

【家训】

“读书先须明理,非循序渐进,熟读深思不能有所开悟。”

【故事】

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史,使许许多多的读书人走上了历史舞台,或忠或奸,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左宗棠开始也是想走这条道的,但走着走着,他就走到了十字路口。如果非要靠这条道入仕,就要像所有的儒生们一样,为了早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而点灯熬油、板凳坐穿。思来想去,左宗棠还是走向了另一条道路——研究经世之学,以图报效国家。

在封建社会,这样做无异于“怪癖”。很多人不明白,不为科名,读书干什么?

左宗棠有一个同学叫孙道山,这人脑子特别好使,在私塾时,别人两个时辰背过的课文,他不到一个时辰就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后来,这人考上了进士,当了一个县的父母官。

这天晚上,左宗棠把几个孩子叫到跟前,问他们有什么理想。儿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左宗棠摇摇头说:“我这些年光顾了四处打打杀杀,没空给你们讲这些道理。”左宗棠停顿了片刻,突然问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为父的同窗孙道山?”孩子们说:“记得。他考上进士的时候,大门口张灯结彩,村里人都羡慕的不行。”

“不错。可你们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

“不知道。应该在某个地方当官享受荣华富贵吧。”

面对孩子们的这一回答,左宗棠没有批评。因为读书和当官似乎是因果关系,没有一个读书人能逃出这个怪圈。

“其实,在学校时,孙道山的聪明大部分同学望尘莫及。尤其是《四书》、《五经》,他竟达到了倒背如流的境界。当时,先生把他当作我们的榜样,天天让我们向他学习。”

“现在他也应该是学子们的榜样啊?”孩子们说。

左宗棠没有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而是接着说:“但他当上官后,却成了一个鱼肉百姓的贪官。前年他所在的地方大旱,朝廷拔下一些赈灾银两,他竟然上瞒下骗,中饱私囊,结果落了个充军岭南,永不启用的结局。”

左宗棠说完,看着孩子们,并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惊奇。

“其实,我不提倡你们为科名去读书,并非降低了读书标准,而是更加严格。《四书》、《五经》不只是用来背诵的,会‘用’才是读书的真谛。如果对自己修身立德、学做名儒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你背的再娴熟,也只是在嘴皮子上,没一点用处。”

孩子们问:“那怎样才算会读书呢?”

左宗棠说:“读书要学一字了解一字的意思,学一字会用一字。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满腹经纶,行为却不如一个没读过书的村野之人,那么,即使获取功名,不仅不能成为经世之才,还可能祸国殃民。”

看着孩子们频频点头,左宗棠又说:“读书先须明理,非循序渐进,熟读深思不能有所开悟。”

孩子们问:“父亲,这‘理’究竟是指什么?”

左宗棠说:“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指归于对一个圣贤之人如何成为圣贤的参悟和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圣贤的自审。不读书不行,读书只为功名也不行,读书应该明理,只有明理才能做一个圣贤。也就是说,只有明白这一道理,才能正确对待读书与功名的关系,才能广泛而深入地接受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们听完频频点头,这些道理,在私塾里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感悟】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出人头地:我们读书,常常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却不知道读书的真正含义。把书读透,并不就是完成任务了,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参透做人的“明理”,然后广泛而深入地接受一切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并使自己逐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踏实读书,扎实做人

【家训】

“读书应该脚踏实地,扎实认真,识得一字即行一字,方是善学。”

【故事】

左宗棠在新疆的时候,有一天闲来无事就到了一个学堂,看到孩子们在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背书,就问一个先生:“孩子们读的什么书啊?”先生答道:“都是才上学的,读的是《千字文》和《三字经》。”左宗棠又问:“那《千字文》是谁写的?”先生不假思索地答道:“周兴嗣。”

左宗棠在教室里转了一圈,突然又问:“你们知道做这部书用了多少时间?”

先生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左宗棠微微一笑道:“这部书是周兴嗣编的,后来由王羲之抄写,这大概都知道。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虽然知道这个工作的难度,但君命不能违,于是,绞尽脑汁,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梁武帝看到《千字文》,连连称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后来,王羲之的孙子智永禅师自己临摹了八百本,江南各个寺院各留了一本后,其余的就散发给别人了。”左宗棠说着拿起一本《千字文》,翻开,指着两个地方说:“你们看,整本书一千个字,只有一个字重复,那就是‘洁’字。这个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关于这个字,后来的很多文人都想修改一下,但未能奏效。”

先生们听着左宗棠的高论,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原因为带兵打仗的都是大老粗,没想到眼前这个个子不高、胖胖的将军原来满腹经纶啊。

还时有一个先生还是不服气。他在称赞了左宗棠的才华后,不阴不阳地说:“大帅既然知道的这么多,不妨给学生们解释一下这千字之文所蕴含的道理。”左宗棠知道他是在有意难为自己,就和颜悦色地说:“可以。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简要地说一下了。”

“大帅请。”

左宗棠不再谦让,走上讲台,对着先生和学子娓娓道来: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第三部分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并对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多加赞誉。第四部分则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左宗棠边讲边朗诵有关的词句,真可谓言简意赅、准确无误。

看着先生们久久没有合上的嘴,左宗棠走下讲台,顺手拿起一本《三字经》,打开,指着“性本善”三个字说:“大家都背《三字经》,但对里面的含义是否清楚却很少有人提及。比如一开始——性,从心而生,若以耳目口手足动静为性,此近于作用之说。释氏尝曰:‘狗子有佛性’即性本善之义也。孔子的‘性相近’,道子的‘性善’就是这个道理。”

听完左宗棠的话,一个先生大呼:“妙啊!听大人一番讲解,深得讲书三昧。”

左宗棠听后哈哈大笑,又去另一个学堂闲逛去了。

【感悟】

练就一身真功夫:书读的多是好事,但如果只是一知半解,到用时也不能信手拈来、似曾相识却不能落于纸面,这样的读书态度,自然只能练就一副花架子,没什么用处。读书是这样,做人也是如此。

做学问不以获取名利为目的

【家训】

“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此我阅历之言。”

【故事】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北上路过江西九江时,府县官员照例前来谒见,免不了指点江山一番。

但聊着聊着,左宗棠就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为进士出身。左宗棠还无意中听到,九江同知王某仅有举人的功名,于是,左宗棠对他另眼相看,留下单独叙话。

“你说是进士好,还是举人好?”聊得兴起,左宗棠突然问王某。

“当然是举人好啊!”王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左宗棠一听就乐了。

“不会吧?天下读书之人,谁不愿意考中进士?你怎么会说举人比进士好啊?”

王某不慌不忙地说:“一般人看来是这样,但我不这样认为。中进士后,要是做翰林,须致力于诗赋小楷;做部曹知县,也各有公务缠身,哪能专心修治实学啊?举人就不同了,可以用志不纷,最宜于讲求经济;而且屡次入京赴考,饱览名山大川,足以恢弘志气;遍历郡邑形胜,也足以增长见闻,所以我说举人强于进士。”

听这家伙一说,左宗棠哈哈大笑,他没想到能在九江遇到知音,显然很满意。

“再说了,按我们的规矩,举人也是有学问的,且接近社会,比较务实,而考进士不过是死读书读死书,多半靠的是运气,未必有什么真本事。”王某见左宗棠高兴,接着发挥,“大人虽然是举人出身,但做得哪件事比进士差了?”

左宗棠呵呵一笑道:“你这话说得有道理啊。就像和我官阶差不多的胡林翼吧,学问不可说不好,但却经常去逛妓院,甚至拿着岳父的钱去逛。胡的岳父大人无可奈何,他看中胡的才气,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对女婿的荒诞行经竟然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不忍多加斥责。真是一声叹息啊。”

两个人越聊越投机,不觉从中午聊到晚上,左宗棠一高兴,掏钱请了王某的客。以后再聊天时,左宗棠对这人赞不绝口,称九江官员中王某品学最优。

左宗棠走后,一个官员对另一个官员说:“左宗棠的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因为和王某‘同病相怜’。”后一个官员摇摇头说:“其实,你这是不了解了左大人。左大人曾告诫儿子:‘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此我阅历之言。’他是以自己的‘阅历’提醒世人,读书,不要以功名为目的。”那个官员听后连连点头,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感悟】

不为一张纸气馁: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那张代表文凭的纸似乎是一堵墙,堵住了很多人前进的道路。其实,文凭只能代表你曾经在哪里念过书,至于是否有经世之才,却是个未知数。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文凭;有很多人也可能终身没有一张引以为自豪的正规院校的文凭,但这不能说明什么。文凭可以成为自信的基石,也可能成为自满的羁绊。

读书要学以致用

【家训】

“科名亦有定数,能文章者得之,不能文章者亦得之;有道德者得之,无道德者亦得之。均可得也,则盍期蓄道德而能文章乎?”

【故事】

因为左宗棠答应两江总督陶澍,在他死后帮他养育儿子陶恍,所以,陶澍去世后,左宗棠于次年从湘阴老家赴安化小淹陶澍的宫保府第,竭尽全力地教了未来女婿陶桄八年的书。在这八年里,陶澍丰富的藏书,使左宗棠有鱼入海洋之感。陶澍学识渊博,一生酷爱读书,他不仅爱好写诗,而且书法造诣颇高,并且在哲学、历史学、地理学诸方面卓有成就。陶澍的藏书十分丰富,小淹陶家湾的藏书楼里藏书达数十万之多。左宗棠拿起这本,放下那本,边看边啧啧称赞。他想,自己既然无缘仕途,倒不如一头扎进书海里,下决心专门研究经世之学,以备报国之用。左宗棠本来爱好读书,现在看到这么多从没见过的好书,能不欣喜若狂?

左宗棠对这些书分外珍惜,每年六月初六,他都要请人把书搬到太阳地坪里晒霉,并亲自到场监督,检查书籍保管情况,以防虫蛀霉变。

很多年过去了。这一天,左宗棠率领收复新疆的西征军,一路过关斩将,将匪顽打得落花流水。但乐极生悲,这天,大军正在行进,部将来报:“左帅,我们可能误入沙漠腹地了,骆驼带的水已经用完,无法继续行军。请左帅指示。”

左宗棠也感戴喉咙里只想冒烟。他下了马,手搭凉棚四下一望,到处都是茫茫戈壁,如此走下去,凶多吉少啊。

正在大家焦急万分之时,左宗棠突然想到,有一年六月初六,他请人将陶澍的近十万本书籍搬运到太阳底下,他则在地上随便拿起一本书来看。那本书里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在沙漠中作战如何找到水源的章节。因为感到新鲜,左宗棠就站在那里认真地看完,并默记在心。

现在,大军所处的环境和书中说的正好吻合。左宗棠高兴地说:“我有办法了。”众将官一听,赶紧围上来。

“那一年我在陶公家读书时,曾读到类似的章节。因为当时对沙漠战争很感兴趣,就记了下来,不想,今日派上了用场。”一个将官问:“什么办法,我们赶紧比着做吧?”左宗棠点点头:“把所有骆驼集合起来,分成四组,每个方向一组,从我站的这里开始往外找,当看到骆驼前蹄所蹴之处,就地掘井,就会得水。”众人哪敢怠慢,赶紧牵着骆驼四下去找。

理论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虽然左宗棠说的有道理,但真找起来却不是容易事。正在大家焦急万分时,听见有人高喊:“左帅,这里好像有水。”左宗棠赶过去一看,和书上说的一样。

“好,就在这里往下挖。”

左宗棠一声令下,官兵们轮番上阵,半天功夫,果真挖出了清凉的泉水。

左宗棠命人把水装满水袋,又让官兵痛饮了一番,这才命令继续前进。终于,大军靠这些水不仅走出了大沙漠,还取得了金积堡之役的大捷,收复了大片失地,维护了国家尊严。

【感悟】

学以致用真读书:如果只是把读书当作升官发财的工具,那你实在是亵渎了千百年来的经典之作。“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如果你在教育孩子时,还喜欢引用这几句“经典”来诱发孩子学习的兴趣,那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你要让孩子知道,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

同类推荐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 异界原始中华

    异界原始中华

    原始版的异界大陆,在这片蛮荒的世界上,巫师和巫战士们正闪耀着光芒!一个个部落兴起与灭亡,一位位英雄的初升与陨落!为了生存而奋斗,为了不朽而作战的一段段传奇正在火爆上演......一位带着华夏炎黄精神的灵魂穿透那如同迷雾般的时空骤然降临于这片正热火纷飞的大陆!他和他的手下以及他的有熊部落,是如新星般在这片混沌的世界里闪亮,还是如流星般只是短暂的掠过于这片璀璨的星空......敬请期待,精彩正在继续!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热门推荐
  • 雨神是个女孩

    雨神是个女孩

    某歌星的演唱会由于接二连三的巧合,最终陷入舆论的风尖浪口。经纪公司经人介绍,找到了天生拥有特殊灵气的五行侦探解决问题。在一翻调查之后,五行侦探发现,接二连三的下雨事件,其实和一个女孩子有关……
  • 农村怪事

    农村怪事

    一个平凡的女孩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命运之门开启
  • 道武神侯

    道武神侯

    一个曾经的天才少年为何痴傻三年,如今看曾经的痴傻少年走上大陆巅峰。
  • 阿呆与

    阿呆与

    夕阳西下,天空布满了橘色的云彩,夜风却是早到了一些,行人渐稀的黄昏,一些客栈已经亮起了油灯。街道上忽然传来地震一般的震动声,远处淡淡扬起的灰尘处,一个黑白两色肥硕的身躯正向着这边疾驰而来。这就是主人公,穿越成了一只熊猫,与世无争,却奈何红尘滚滚,无法独善其身,一世逍遥最难寻,只为逍遥只为她。
  • 剑尊圣者

    剑尊圣者

    生活在21世界的一个黎价的“剑云”,一个不可一世的他,机缘巧合的获得的上古留下的神器是,神书,从而改变了他的一身,在这个21世界的他,修炼长达三千的寿命。从而他还获得随时穿越时空的一个特效的技能,自称神剑一出,必见血的概念,道家学说,剑尊圣者,
  • 晨练让你更健康

    晨练让你更健康

    本书分别为中老年、上班族、青少年等各类人群详细阐述了科学的晨练技巧。
  • 暗之血圣痕殇

    暗之血圣痕殇

    命运,神秘莫测。谁能知晓将来之事?人生,大起大落。浮沉着快意恩仇。当强大且邪恶的力量缠绕我身,已经不再是单纯善与恶的交织。我最终挥起染血的双手!顺从着命运的召,为了摆脱而陷落。未来由我谱写,罪恶由我承担!
  • 古调成曲今调成伤

    古调成曲今调成伤

    10年磨一剑,一剑成曲,一剑成伤....
  • 妃常不乖:冷王的悍妃

    妃常不乖:冷王的悍妃

    重活一世却成了夜夜承欢于敌人身下的亡国公主!你要我国破家亡!我要你生不如死!
  • 白话紫禁城

    白话紫禁城

    从这里出发,可追溯华夏文明的起源;在这里漫步,可饱览京城宫苑的精华!皇帝没了,威严犹存;红颜去了,笑貌依旧;俏宫女、小太监早巳随着历史化为尘埃……物是人非也好,重获新生也罢,在古典的厚重与现代的飞扬中,紫禁城不断地演绎着自我,见证着历史。走过了流金的岁月,它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追忆与遐想,无穷的回味与反思……紫禁城是明清两代24位帝王曾经执政生活的皇家宫殿群落,更是我们探秘古代皇家生活的首选之地。本书介绍了紫禁城内各建筑的由来、布局、风格以及帝王后宫在那里生活的点滴。在本书中,你既可了解帝王的奢华居住环境,也可一窥皇宫内苑的顶级私密,可以说,这是本雅俗共赏的书,也可供爱好宫苑建筑的旅游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