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5300000008

第8章 法则与意志

自然中每一种东西都依照法则运转。惟有理性的存有独有一种“依照对于法则的想法,即,依照的法则,以行动”的机能,就是说,它有一个意志。因为“从原则推演或演生行动”这样一个存有的诸行动,被认为是客观地必然的,也是主观地必然的,就是说,意志是一种机能,它只去选择那“理性独立不依环境爱好而认为是实践地必然的”,即认为是“善的”。但是,如果理性以其自身不足以决定意志,如果意志也服从于那些“不常与客观条件相一致”的主观条件,总之,如果意志本身不是完全地依照理性,则那些“客观地说来被认为是必然的”诸行动主观地说来则是偶然的,而“对于这样一个意志依照客观法则而决定”的决定便是所谓责成或强制,那就是说,客观法则对于一个“不完全是善”的意志的关系可被思议为是:“对一个理性存有的意志由理性原则而决定”的决定,但是这些理性的原则,意志以它的本性而言,并非必然地服从。

一个客观原则的表象;当它对意志是责成性(强制性)的,即被称为理性的命令,而此命令的公式则被被为律令。

一切律令都为“应当”这字表示,因此它们都指表一个客观的理性法则,对于这样一个意志即“从其主观构造而言,它不是必然地为这法则所决定”,这样一个意志的关系,这关系就是强制的关系。这些律令说“作某事或不去作某事”这必是好的,对于这样一个意志,即“它常不是作一事是因为这事被认为是好的,所以才去作它”,但是,正是那实践上是善的,它决定这意志,其决定是因理性概念而决定,因而结果也就是说,它不是从主观的原因而决定的,只是客观地决定,那就是说,依据“对于每一理性存有都有效”的那些原则来决定。这“实践上是善的”它与“愉快”截然不同,愉快就像那只通过感觉从纯然主观的原因而影响意志,这主观的原因只是对此人或彼人有效,并不如理性原则,理性的原则是对每一人都有效。

所以,一个完全地(圆满地)善的意志,也必同样服从客观法则(善的法则),但它却不能因此便被思议为是被责成着(被强制着)去依法而动,因为完全地善的意志本身,从其主观的构造来说,它只能为善的表象所决定。所以在神意上,是没有律令可言的;在这里,“应当”是没有地位的,因为“其意志之”决定本身早已与法则混融而为一了。所以所谓律令,只是一种公式,它表示一切决意的客观法则对于这个或那个理性存有的意志,例如说人类意志主观的不圆满性的关系。

现在一切律令,其发命令或是偶然的或是定然的。前者是把可能行动实践的必然性,表象为“去达到”一人所意欲的某种其他事物手段。后者即定然律令则必是这样一种律令,即“它把一个行动表象为其自身即是必然的,而并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目的,就是说,把它表象为客观地必然的”这样的一种律令。

因为每一实践法则就可把可能行动表象为善的,因此,对于一个依理性而为实践地可决定的主体而言,又可把它表象为必然的,所以一切律令都是公式,即“决定一行动”的公式,这行动是依照一个“在某方面为善”的意志的原则而为必然的。现在,如果这行动的善是只当作达到某种东西的手段而为善,则这律令便是假然的;“但是,如果这行动被表象为其自身即是善,因此,依赖着意志的原则,也被表象为必然的”,即在于一“其自身即符合于理性”的意志而被表象为然的,则这律令便是定然的。”

这样,律令是宣布那为我所可能的,什么样的行动必是善的,它并且在关联于一个意志中把实践的规律呈现出来,这关联的意志是这样的,即它并不立即作一行动,因为那行动是善的而作它,所以如此,由于这主体(行动者)并非时常知道那行动是善的,或纵使他知道它是善的,而其标准或许可相反于实践理性的客观原则。

依此,假然律令只说某一行动为善是对某种目的,可能的或现实的,而为善。在第一种情形中,那律令是或然性的实践原则,在第二种情形中,它是实然性的实践原则。至于那定然的律令,即宣布一个行动其自身就是客观必然的,而并没有涉及任何意图,即并无任何其他目的,这样的定然律令,其妥当有效是当作必然性的实践原则而有效。

同类推荐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女神是怎样被坑爹的

    女神是怎样被坑爹的

    从前有一个貌如女神的姑娘叫夏轻歌。她喜欢一个技术性宅男叫贺至善。还有一个男神级别的哥们喜欢她叫宋白。他们纠结来纠结去。然后,她就变成了女人。子曰:三人行,必有炮灰也!
  • 孤星授命:浮喧又此生

    孤星授命:浮喧又此生

    前世她是扰乱天庭盛宴的小桃妖,倾城一笑毁了仙姿卓越的花仙万载修为。她甘愿受罚,却被投胎的魂魄推入皇后腹中。她降生一瞬,皇后难产而死,皇城兵临城下。从此,她成了前朝遗孤,占了孤星命格,有一双可视五界众生的天眼,有一个默默守护的高冷帅…“我好冷,抱抱我好吗?”十岁的她坐在肮脏的地牢里,对离自己半丈远的少年撒娇。“最远的距离不是阴阳生死,而是我跨不过与她的这半丈。”月光下,貌似无所不能的冷傲少年独自喃喃。“他去哪了?我好想他!”十七岁的少女寻不见与她日夜相伴的少年哭闹道。“他去找离你更近一点的机会……”转世的花仙痴痴看向少女,笑叹着。“这身体为什么……我竟与她……”少年仰天长啸。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出生贫寒的简·爱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寄宿学校的艰苦生活,让她变得倔强而又坚强。当她在桑菲尔德任家庭教师时,爱上了脾气古怪的男主人罗切斯特。而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她发现罗切斯特还有一个患有遗传精神病的妻子,一直被关在阁楼里。绝望的简·爱离开了桑菲尔德,而当她重新正视自己的内心,回到桑菲尔德时,却发现这里已是一片废墟。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在他出生那年,家乡遭遇了10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他被大家视作灾星,除了父母,没有人愿意靠近他。在他八岁那年,家中竟离奇失火,父母为了保护他,被大火吞噬。村子的人更加认定他是带来厄运的源头,把他驱赶出了村子。孤身在外流浪,自卑的他从村子出走后就一直躲躲藏藏,生怕被人看出自己是“灾星”。因为孤身一人,他受尽屈辱,在缝隙下生活,他发誓,自已要变得强大,强大到让人闻风丧胆,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知道遇见她,他才感受到爱的温暖。“从此以后,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你是我的女人,休想从我身边逃走”她就是他的全部,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在时间中逆流前行

    在时间中逆流前行

    一名普通的少年忽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在倒流,挣扎无果意图自杀后,遇见了心爱的人,却遭到不明身份的人的追杀,携手侦探共同调查幕后的真相
  • 《打工时代》

    《打工时代》

    肩背行囊走四方,云天旷野路茫茫。相逢莫问家何处,总是他乡望故乡。------打工谣
  • 大唐风云之凤凰山庄

    大唐风云之凤凰山庄

    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震惊朝野;引得四大高手亦齐聚凤凰山庄,终南派,华山派,东海神尼、漠北神丐、西域老怪等纷纷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