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夜晚,从炼厂到矿场,乃至高层,无论是主管,还是数千名工人,甚至包括家属,几乎全都一夜未眠。
黎明前的夜晚是静悄悄的,但每位主管和普通职工家属的心,却都充满了紧张、兴奋、激动和期待。
1949年9月25日的太阳终于升起来了。
茫茫戈壁,和风日历;朗朗乾坤,碧空万里。
上万名石油工人、家属、后勤保障人员,在各路主管的带领下,汇聚在四根大柱子以南开阔的广场上,为迎接解放军的到来,而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此时,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兵团装甲机械化先头部队的数十辆战车,在军长黄新廷(黄新廷——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检查站。
而与此同时,骆驼兵团的军车一辆接着一辆的开走了,继而驼兵、骑兵也随后开走。
解放军的装甲战车鱼贯涌入了检查站,整齐排放在站内的南广场。
威武的战士们随即步下战车,整齐列队,精神抖擞,穿过狂欢的人群,步入了广场中心。
一时间,广场内锣鼓喧天,欢声雷动,玉门油矿从此完整的回到了人民手中,也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玉门解放后的第三天,即9月28日,第二兵团司令员王震报请野战军司令部,并获彭总批准,油矿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成立。
一野二兵团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康世恩,任军管会总代表,张守瑜、焦力人、张俊先后任军管会副总代表。
并从三军、大荔军分区、西北公安部、兰州企业处等部队和单位,抽调了近70余名干部,充实到了油矿的各级领导岗位。
至此,为解放油矿而露宿戈壁沙漠之上的解放军装甲部队的指战员们,在军长黄新廷的率领下,立即撤出了油矿矿场。
就地就近围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匪帮及地方匪患,为保卫这一来之不易的矿产基地进一步扩大战果,共清剿匪患数百人,缴获迫击炮一门及其它轻重武器若干,继而这支部队又担任了嘉峪关和莫高窟的保卫任务。
军管会也立即展开工作,着手在油矿工人中建立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实行了民主改革;并在工人们的强烈要求下,为“四五”事件中受难的工人兄弟们伸张了正义。
康世恩等亲自握手迎接从监狱营救出来的工人兄弟们;还在全矿区开展了“谈身世、吐苦水”的阶级教育活动,油田职工无不精神振奋,扬眉吐气,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西北军政委员会还特别嘉奖了邹明先生等一大批高级主管,及大部分油田职工的护矿斗争功绩,特别颁发了一面“发扬英勇护厂精神,为祖国建设事业百倍努力”的锦旗,从而极大地鼓舞了油田职工积极向上的劳动热情。
为进一步团结油田职工恢复和发展生产,军管会按照“不打乱原来企业机构”的原则,贯彻执行了不改变原职、原薪、原制度的“三原则政策”,对原有的200多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做了妥善安置。
其中一些人担任了技术、计划、设计、勘探、钻井、修井,炼油等部门的领导职务。许多人为油田的初期建设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正当工人们的劳动热情异常高涨,油矿各部门迅速恢复运营和生产的同时,又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摆在了军管会主管们面前,眼看就该发工资了,而矿上遗留下的资金,除维持生产和成本支出外,远远不够发工资的。康世恩等对此一筹莫展,最后经商议决定报请西北军政委员会。
这一情况随即被彭总知道了,他立即找来后勤部长黎化南,声若洪钟般的问道:“你手里还有多少银元?”
黎部长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总共有5万元银元。”
彭总毫不犹豫地冲黎化南说道:“全部给玉门油矿送去!”
第二天,五万银元就送到了玉门油矿。
这一天,王山娃手里捧着彭总送来的银元,眼里饱含泪水,从四月初,到九月底,整整五个多月的时间,他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的奔波在护矿工作第一线,早把家人撇在了脑后。
解放军一入矿,为了抢时间、保质量、尽快恢复生产,他的身影几乎没停止过忙碌,也没睡过一个完整的囫囵觉,直到这天,王山娃手捧大洋时才想起了远在家中的老母、山女、以及那三个衣衫褴褛的讨吃鬼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