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们凑钱捐物,把王山娃抬进了矿场总医院抢救室,好在伤势并不是很重,一颗子弹从头皮上穿过,没伤着骨头;另一颗子弹打穿了右小腿,造成了小腿骨骨折。
王山娃的头部被缝了十几针,并缠上了绷带,腿被打了夹板,为防止因失血过多而造成局部坏死,还很奢侈的打了两针青霉素,这也多亏了美国机械师菲尔德的周旋,以及众多工友们所捐助的救命钱。
相比之下,那些命丧于沙漠戈壁以及受伤后得不到医治的工友们,王山娃算是万幸之中的万幸了。
王山娃只在医院里躺了一星期,就被赶了出来,原因是付不起了昂贵的治疗费用。于是范玉翔等为了给师傅补血,凑钱买了半口袋大红枣,连同师傅一起,送回了40里以外家里。
山女和山娃娘都吓了个半死。
倒是憨娃和他两个哥哥却很高兴,因为父亲的回家,自己很可能吃上兔子肉或者是鸡肉。
王山娃在山女的精心呵护下,伤势很快好转,个把月之后,竟能拄着拐下地了。
或许是那半袋子大枣起了作用,或许是他的心离不开油矿也说不准儿,总之,在山女和娘的一再劝说和阻拦下,他又勉强将养了个把月,便扔了拐杖,瘸着一条腿,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老君庙油矿。
此时,国内的形势已是风起云涌,人民解放军胜利结束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精锐部队已损失殆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正直指江南。
蒋介石被迫下野,退居幕后;李宗仁代总统妄图隔江而治,重启国共和谈;孙科带领立法委南迁至广州;蒋介石去了溪口,国民政府一国三公,已是风雨飘摇。而彭大将军的第一野战军,正横扫大西北,锋芒直指兰州。
玉门油矿的形势,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外技术人员已相继撤走,余下的各方势力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数千名油矿工人,与矿警、驻军之间更加对立,时不时的剑拔弩张;而矿场和炼厂的管理高层相对于矿警和驻军而言,似乎也逐渐倾向于往广大工人方面靠拢;矿警虽隶属于油矿高层,尚且能够协调,但多半是兵痞,再加上国民党住矿党部的插手,也不能完全掌控;而驻军却隶属于新疆的西北行营,行动号令根本无权干涉,再加上此时,西北长官公署、军队、军统等各种势力,都纷纷插手油矿,并有破坏和炸毁油矿的企图,作为油矿的管理高层,颇有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之感。
然而,接下来更令管理高层们棘手的问题是:尽管原油不停的生产,军用成品油也源源不断的向外输送,而中央财政已无力拨付数千名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工资了,尽管经理邹明等人,多方奔走,以解燃眉之急,但几个月来,虽然工人们的工资仍按月发放,但已经锐减到了三分之一,截止到4月1日,本该发工资了,却迟迟没有发放,几天后果然又出事了。
1949年4月5日,已经五天没有领到工资的工人们,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人说工资是油矿当局故意扣下不发。
工人们一听就火了儿,压抑已久的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一批炼油厂的工人们,首先闯进油矿代理经理办公室,竟然把一位代理经理给打了。
当时的总经理邹明,为解决资金问题,正奔走于南京、上海之间。事实上,直至9月中旬,中油公司广州办事处来电,说财政部同意拨付军油款黄金1000两给甘青公司(玉门油矿),请油矿立即派人到张掖中央银行提款,时值国民党西北当局加紧破坏油田和彻底败北之际,以及人民解放大军风卷残云般的席卷而来,这笔拨款最终也未能回到油矿职工手中。
王山娃不顾山女和娘的一再劝阻,瘸着一条腿,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老君庙矿场。
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外国专家和部分技术人员的撤走和离职,王山娃带领的二十几名维修工人的地位,忽然得到了重视。
为更好的配合中方自己的技术人员,维护好全矿区仅有的十几台杂牌钻机,王山娃他们被正式命名为钻机特别抢修班,隶属于矿场工务组管辖,后又整体划归勘探处。
1949年4月5日这一天,王山娃带了几名徒弟,配合技术人员,刚刚抢修完一台抛锚的钻机,精疲力竭的走下钻台时,徒弟唐恩茂裹了裹油腻的老羊皮袄,冲他说道:“今儿要是再不发工资,咱也跑吧,再不跑不是饿死也得累死呀!”
“跑球甚咧!没出息的货,是这,就算是跑,也要先拿到工钱再跑。”王山娃说着从怀里掏出个洋芋蛋扔给他,并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接着道:“没听说吗?解放军快到兰州了,好日子就要来了。”
唐恩茂没再说什么,他三口两口吞下洋芋蛋,帮着范玉翔、李青山他们,把维修设备和工具等,抬上了破旧的美式小道奇卡车。
一行人也随后上了卡车,卡车荡起一阵尘土,驶离山沟,在空旷而寒冷的戈壁滩上疾驰。
父亲裹紧身上的羊皮袄,坐在车厢板的头前,给徒弟们挡着风。他的目光遥望着空旷而寒冷的大漠戈壁,以及祁连山上常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谁也说不清楚,他此时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