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9200000007

第7章 一把尺子量北斗

公元724年4月末的一天,将近正午时分。唐代京都长安城的丽正殿书院的院子里人头攒动,因为这里将要进行一次立表测影”天文测量,而且主持这项测量的是有名的高憎一行,所以吸引了许多人。一则“立表测影”是难得见到的问况还可以一睹高僧一行的风采。

一行是这位高僧的法名,他的俗名叫张遂。张遂小时候就勤奋好学,尤其喜欢研究天文学和数学。到期了青年时代,他的求知欲望更强了。有时,为了搞清楚一个疑难问题,常常不辞辛劳,到很远的地方去向有学问的人请教。

当时,在长安城南,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立都观。观内的藏书有万卷之多,更有一位学问很深的道长,叫尹崇。冲着这两条,好学的张遂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尹崇很喜欢这位好学的青年人,俩人很快就成了朋友。张遂经常向尹崇讨教,又从尹崇那里借阅许多藏书,学问上的长进非常快。

有一次,张遂向尹崇借阅一部《太玄经》。这是西汉时的大学问家杨雄写的哲学书,非常深奥难懂。几天后,张遂读完了这部书,还写了一篇心得文章《义决》,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了一幅《大衍玄图》。当张遂去还书时,尹崇很是惊讶,说:“这部书我曾经读了一年多,还没有完全读通,你怎么只读了几天就不再钻研下去了呢?”

张遂回答说:“我已经把书读完了,并且写了心得,画了一幅《大衍玄图》,正想请您指教呢!”说着把文章和画递给尹崇看。尹崇看了文章和图,连声称赞张遂是“颜回再生”。颜回是孔子最有才华的学生,后来人们就把才华出众的青年比作颜回。从此,张遂作为一个青年学者的名声,很快就在长安城里传开了。

那时,正是女皇武则天当政,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野心勃勃,一心想继承皇位。所以平时结吉交名流,想借此来抬高自己的名望和身价。张遂出了名,自然成了武三思拉拢的对象。张遂是个正直的青年,不愿卷入皇室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去,为了躲避权贵的纠缠和迫害,便跑到河南嵩山脚下的嵩岳寺出家当了和尚,拜嵩岳寺主持高僧普寂为师,取法名为“一行”。一行每天除了学习佛经,打坐修行外,就是自学天文、数学。普寂越来越觉得这个弟子非同一般,于是就对他说:“一行,我看你是个人才,不是我教得了的,为了让你增长见识,将来好有更大的成就,你还是出去游学吧!”

张遂拜别了师父,按他的指点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去拜师学习。两三年里,一行读完了国清寺收藏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缉古算经》等珍籍。直到公元710年,才重新回到嵩岳寺。

就在一行在国清寺埋头攻读的时候,唐朝的政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先是武则天病死,接着是唐中宗李显被毒死。公元710年,李旦即位。不久就让位于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唐明皇。唐明皇是个有为君主,登基后连连下求贤诏书,加上张遂的祖先曾对朝廷有功,张遂就被征调进京,极受唐明皇的器重,让他负责改革历法,制造天文和计时仪器。公元724年,一行奉命领导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天文测量。各支测量队奔赴天南地北,观察日影、星辰的变化,并把测得的数据全部及时送回长安,由张遂汇总计算。

一天,张遂正在长安城外的天文台仰观星空,突然,被他派到河南阳城的一支天文测量队的队长南宫,匆匆赶回京城来见张遂。原来,张遂交给他的测量任务中有一项要求,就是测量各地不同的“北极高度”。因为地球是圆的,各地地平线与北极星连线的角度不同,肉眼看到的北极星的高度也就不同。怎样测算这个角度呢?南宫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特地赶回来向张遂请教。张遂听完南宫的话说:“这几天,各队都派人来京,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我反复思考后,做成了这把尺子,取名‘复矩’,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说着,他从怀中取出“复矩”来。原来这是一把直角拐尺,角间有一弧形刻度,角顶有丝线,系着一个铜锤。一行抬头找准了北极星,然后将拐尺举起,长的一边对准自己的眼睛,同时指向北极星;这时铜锤自然下垂,垂线与短边的夹角大小可以从弧上刻的度数一目了然。张遂指着这个夹角说:“这就是地平线与北极的夹角,北极的高度也就很容易算出来。”

实际上,张遂发明的“复矩”不仅能测出北极高度,而且这个度数同时就是北半球的纬度。因为地球是圆形的,子午线穿过南北两极,当人站在北极时,北极星正好在人的头顶,与地平线垂直成90°;如果站在赤道时,看北极星与地平线几乎重合,成0°。沿着子午线走,北极星的高度也就逐渐变化。用“复矩”可以测量纬度,更重要的是,有了纬度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整个子午线的长短。张遂通过实测后,计算出每度弧长132.03公里,与现代用科学仪器测出的每弧度长111.2公里相比,当然不很精确,但张遂毕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实测子午线,据历史记载,在张遂之后的90年,也就是814年,阿拉伯人才在幼发拉底河平原上进行了一次子午线的实测。

张遂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恒星运动的人。这比西方天文学家发现恒星运动现象要早1000多年。

公元727年,他在刚刚修完“大衍历”后,不幸染病身亡,当时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只有45岁。

1977年7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新发现的并被国际上承认的4颗小行星以4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其中一颗就是以张遂的名字命名的。让张遂留在浩渺寰宇,观苍天,察星字,这是他的心愿,也是后人对他最好的纪念。

同类推荐
  • 植物:草木是有情感的

    植物:草木是有情感的

    本书内容包括:植物扩张领土之谜、植物防御武器秘密、植物神经系统之谜、植物发光的秘密、植物食虫之谜、植物预报地震之谜、人类离不开的植物、营养丰富的植物等。
  • 实验动物科学与应用

    实验动物科学与应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领头学科之一。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是活的试剂,是衡量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生物、医学、制药、化工、农业、环保、航天、商检、军工等研究及检测均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全新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备受人们关注。
  •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按单元列出教学目标、考评测试及科学素养读物。教学目标部分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设定了三个不同程度的目标一一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
  •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从地球起源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的基础知识,形态特征,地球位置形成以及和其他星球的关系,并且还介绍了地球的灾害,地球的未来,人类的生活与地球息息相关,旨在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地球,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热门推荐
  • 谪仙入世

    谪仙入世

    年少轻狂,追逐与乱世,枭雄起舞,红颜相伴。
  • 羽嫣传

    羽嫣传

    她,魔界尊主,为了数十年后的三界之战,不惜重生于人界,千里寻人。他,人界与天界的孽子,朱雀王国的人人敬重的天才皇子......
  • 凤舞九天:倾城三小姐

    凤舞九天:倾城三小姐

    前世,她翻云覆地,在华夏只手遮天,却不料被最疼爱的妹妹背后插刀、今世她废柴体质,毫无修炼可能。受尽家族白眼,但小瞧她暗夜女王凤傲然的人必会付出代价!
  • 悠明

    悠明

    一个对历史,知之甚少。科技,只会电脑。武器,只会拳头。武术,来自广播体操。骑术,只会二轮的人穿越到一个与历史不一样的明朝,该怎样生活下去呢。(本文,无雷无郁闷,QCQ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落琴仙

    落琴仙

    上世她是琴仙静悠,被迫一辈子囚禁于天宫中,与世隔绝。被困6年与冷宫作伴。与最爱之人两相隔离,原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今世她是21世纪的古琴高手,却因父母的阻挠与古琴两相隔离,一把绝世宝琴,因缘来到她身边,默默守护着她。绝世宝琴,“无忧琴”在这一世将属于她,却又伴随着更多的艰难困苦。直到她真正的找寻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他。。。。。。
  •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本书内容包括:面对苦难笑一笑,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面对艰辛笑一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面对苦闷笑一笑,适时给心灵放个假等。
  • 醋娘子:丑妇十嫁

    醋娘子:丑妇十嫁

    选美冠军茉莉从小以样貌养尊处优,是个超级大颜控,一场车祸却让她穿越成为了古代深山里的一名丑妇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研究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研究

    本书讨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权在所有者、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分配、控制、协调、制衡的问题。
  • 无生诀经

    无生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想出名的乌龟

    想出名的乌龟

    本文作者林华玉,其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举个例子,2010年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他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