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9200000010

第10章 李时珍修《本草》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进湖北太和山的深山老林中。一个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老人背着药篓、扛着药锄,带着两个年轻人,在密林中找寻着什么。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

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州一个贫穷的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是位医术高明,对药草深有研究的医生。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们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日子一长,他能识得许多草木的名称和它们的药性,俨然是一个小郎中。可是,在当时医生的地位十分低下,李言闻不愿让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像自己一样被上层社会看不起,所以,让李时珍读书应试。在父亲的督促下,14岁时他一举中了秀才。李言闻也着实为李时珍高兴了一阵子,哪知李时珍志不在此,他一心只想将来做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所以对诗书经传并不用心,以后参加举人考试,接二连三地名落孙山。李言闻见儿子科举无望,只好依他自己的心愿,让他学了医。

从此,李时珍就一心扑在医学上了。他一面眼父亲学医,一面潜心研读历代医书。因为他医术出众,常有达官贵族家来请他看病。那些人家一般都藏书丰富,李时珍就利用他行医的方便,向他们借阅医书。这样一来,他的学问也就越来越丰富了,医道出越来越精深了。不仅如此,李时珍还十分注意向同行学习。有一次,一个四川商人来找李时珍看病。李时珍仔细看了后,认为病人得的是不治之症。不料,一年以后,李时珍偶然在路上遇见这个四川商人,奇怪的是病已痊愈,连忙问其原因。原来这人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个被称为“小华佗”的医生,在李时珍的药方上又加了两味药,一下子冶好了这个人的病。李时珍听了以后,向那人打听清楚了“小华佗”的住处后,立即回家整理行李,决定去拜见“小华佗”。“小华佗”见李时珍不辞千里来拜自己为帅,十分感动,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给了李时珍。

李时珍看病还有个习惯,每诊治一个病人,他总要记下病例不和医案,再对照古代医书,认真研究比较,及时总结经验。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如饥似渴地刻苦研习,李时珍的医术越来越高明了。

有位老人,常年大便稀薄,腹部疼痛,到处求医无效。李时珍用一个布袋装了艾叶缠在老人的腹部,十几天后老人病痛就消除了。

有个孩子得了爱吃生米和泥土的怪病。李时珍认为,这是因为肚子里有寄生虫而产生的一种怪癖。便给孩子吃了杀虫药,小孩的怪病果然治好了。

李时珍治好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因而医名大振,每天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站满了他诊所的里里外外。

有一次,李时珍去抢救一个癫痫病人。刚赶到他家,病人已经死了。原来,药铺配药时按照一部古代药书《本草》的说法,错将有剧毒的“狼毒”当作另一味中药“防葵”了。因而把病人给毒死了。

又有一次,有个病人吃了一位江湖郎中的药后,病情反而加重了。病家请李时珍去复诊,他仔细验看江湖郎中开的药方,觉得方子上并没有开错药。于是,他又让病家取来药罐,倒出药渣,一一拨开来仔细查看,这才发现药渣中多了一味“虎掌”,而少了“漏篮子”这味药。显然,药铺又是按照这部古代《本草》,把“虎掌”误作“漏篮子”了。

古代的《本草》为什么有许许多多的错误呢?李时珍经过长期反复的思索后认为,关键就在古代编写本草的人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往往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凭想当然的猜测。这部错误百出的“本草”已经用了好几百年了,如果再继续使用下去,那还不知要害死多少病人呢?想到这里,李时珍立下一个宏愿:要重修《本草》,对旧《本草》做一番改错补遗的“大手术”。

父亲知道李时珍的想法后,劝说道:“修《本草》,需要把各地生产的药物都查访一遍,这样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凭你一个人的力量,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呀!”

李时珍并不气馁,他开始勤奋地收集材料,为编写《本草》作准备。他勤读勤记,几乎把家乡藏书丰富人家的医书全读遍了。行医读书之余,他总是抓紧时间,手持药锄、身背药篓,不辞辛劳地上山采药。

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34岁的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新《本草》。他觉得这类供人查阅参考的工具书,最要紧的是分类要科学合理,写作体例要纲目分明。所以定名为《本草纲目》。刚开始,写作还比较顺利,等到逐步深入,困难就来了。其中最棘手的是一些药物的形状和生长情况,旧《本草》根本没说清楚,有些还自相矛盾。李时珍尽管花了不少精力加以辨正纠错,但仍有许多药物,李时珍还从未见过,一时也无法确定正误。见到儿了犯难的情景,父亲提醒说:“你为什么不用几年前写《蕲蛇传》的方法呢?”

原来当地九峰山产一种名叫“五步蛇”的毒蛇,是治疗风痹、惊搐的良药。但药商经常出售假五步蛇。为了弄清楚五步蛇的真相,李时珍把生命置之度外,攀悬崖、登峭壁,几次到九峰山探蛇洞。在捕蛇人的帮助下,李时珍捕了许多五步蛇带回家深入研究,遇有弄不清楚的问题就向内行的捕蛇人请教。后来,他写了一篇《蕲蛇传》,纠正了许多古代《本草》上对五步蛇的错误说法。听了父亲的提醒,李时珍心中豁然开朗:“对,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到百姓大众中去找答案。”

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手拿药锄,带上药书和纸笔起早摸黑,不辞辛劳地四出采药。无论走到到哪里,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就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农、渔民、樵夫、猎人请教。

有一次,他为了弄清老虎全身各部分的药用性能,还拜一个猎人为师,边聆听、边记录,知道了老虎的头骨可以治惊痫、头痛,胫骨可以治手脚发麻……

对于古人和古书,李时珍从不盲从迷信。许多重要的观点、结论,他都要亲自加以验证。有一次为了证明穿山甲是吃蚂蚁的,他不顾危险,爬上峻峭的山峰去捉穿山甲来解剖。

经过李时珍几年的勤奋采集,他家里到处都是各种可以做药的动植物标本,墙上挂满了虫鸟、花草画图,园里种着各样药草,就像个百草园。李时珍就在这个百萆园里勤奋地写作着。

这时的李时珍已经闻名遐迩了。在他38岁那年被征召进了专给皇家治病的太医院,,太医院的藏书十分丰富。为了防止大火,太医院的藏书楼不许点灯。李时珍常常带着干粮,从早上一直到日落,孜孜不倦地看书、抄书。除了藏书楼,李时珍在太医院时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数御药房了。那里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稀有药材,还有来自异国的药材,李时珍常常一连几天呆在药房军,用心地研究。

太医院尽管有优越的研究条件,但毕竟身不由己,不能按自己的心愿去进行《本草纲目》的写作。所以,一心惦念着要早日完成《本草纲日》的李时珍,在太医院里呆了一年多后,就托病回家,潜心写作了。

光阴如箭,转眼十年过去了。李时珍含辛茹苦编写的新《木草》已初见眉目,但是还有许多药名没有找到实物,还有一些药的功用没有得到验证。为了解开这些疑团,年近五旬的李时珍带上徒弟宠宪又开始了长途旅行。他俩的足迹遍及武当山、庐山,还到过江苏和安徽。师徒二人忍饥挨饿,风餐露宿,采到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药草,还从沿途百姓家中收集了许多民间偏方。

每天晚上,帅徒俩不顾一天的辛劳,就地仔细地一一观察、研究白天采集来的药物和单方,然后把它们记录在本子上,常常通宵达旦。就这样,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李时珍在外地整整奋斗了三年。当他回到家乡时,收集到的资料多得要用牛车来装运。面对那么多新资料,李时珍动员儿子和孙子一起协助他编写这部巨著。

李时珍61岁那年,《本草纲目》终于写成了。为了让书早日出版,李时珍带着书稿来到了当时出版业的中心——南京。这时,他听说南京狮子山下的静海寺里保存着不少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外国花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李时珍不顾年迈体弱,每天拄着拐杖,从住地赶到静海寺,细心地研究这些花木,把它们补写到还未出版的《本草纲目》中去。

用了近30年,查阅了近干种参考书,走了上万里的路,采集了1000多种药材,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写了上万字的札记,李时珍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木草纲目》这部名垂青史的煌煌巨著。这部书介绍了1892种药物,配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他把这些药物,归纳为5部30类。他的分类原则与现代植物分类法基本相符,比欧洲人林奈提出植物分类法要早100多年。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对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的发展电有伟大的贡献。所以李时珍被认为是在林奈和达尔文之前生物学界的巨人。

《本草纲目》问世后不久就传到日本,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它又相继传别欧洲各国,这充分说明它是17世纪到19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著作之一。

同类推荐
  •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解读人类与地球(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从地球起源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的基础知识,形态特征,地球位置形成以及和其他星球的关系,并且还介绍了地球的灾害,地球的未来,人类的生活与地球息息相关,旨在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地球,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 探索发现炎帝陵

    探索发现炎帝陵

    本书作者用缜密的手法揭示了1994年在山西高平发现的炎帝陵,是探索中华远祖征服自然、创造中华文明的重要课题。
  •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本书论述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冰川与气候问题、冰缘作用与环境、黄土结构、黏土矿物等,探讨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地质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 人类学世纪真言

    人类学世纪真言

    从1999年开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徐杰舜教授的主持之下,开辟了一个《人类学学者访谈录》的专栏。经过4年多时间的努力,徐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访问了20多位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人类学工作者,并以翔实长篇幅刊登于专栏中。由于我一直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忠实读者,所以几乎所有的访谈录都浏览阅读过,觉得很有意思,增加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行内故事,因此也常常对这些访谈录有先睹为快的感觉。如今,徐教授将这30多篇访谈录汇编出版为《人类学世纪坦言》一书,让更多的读者能阅读到学者们的“坦言”。
  •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本书主要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部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生态教育、西部地区生态实践——以宁夏为例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民族地区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提供决策咨询。
热门推荐
  • 公主三梦

    公主三梦

    力役天下,九州终得一统。奸侫僭权,蛟龙沉睡。人之战!魔之战!究竟九州大地还要经历过多少磨难争端才可得到安宁?宏壮之战、诡异魔魍、乱世爱情且看——公主三梦
  • 夜雨秋灯录

    夜雨秋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骗婚前妻送上门

    骗婚前妻送上门

    “你惹到我了。”男人冷眉一挑飞出个眼刀。“惹你咋了?咋了?咋了嘛!大不了我以身相许!”多么铿锵有力!“这可是你说的。”男人又扬起醉人的轻笑,爆表的颜值迷得大妈都为之倾倒。“不是我说的!就算你倒贴我钱,我也只要钱不要人!”多么铁骨铮铮!哪知傲娇男神瞬间变身高冷腹黑小禽兽:“好啊,这!可!是!你!说!的!”有钱有钱很有钱的高颜值钻石男神VS爱钱爱钱爱死钱,手头永远有点紧的无节操职业女骗子,将逗比婚姻进行到底。【轻松欢乐小宠文】
  • 明伦汇编人事典眉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眉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你闹够了没有

    易烊千玺你闹够了没有

    我们是否也如一根烟,在出生的那一刻被点燃,在时间的长河里,偶尔发出了那么一点点光亮,但终究照耀不了别人,只有灼伤自己,到最后同样走向一个四四方方我们称之为坟墓的归宿。不知何时他开始守望守望着那没有边际的天空,但愿它能够给我一点点希望一点点勇气,可它总是那么苍白苍白的有些恐怖,终究他的那片天空给他的只是种种绝望。易烊千玺,若你愿意,我永远做你的叶阿玖。我的扩散在方圆几里,仅能能听到你的呼吸,只要你转身,我就在这里。
  • 一世倾梦

    一世倾梦

    她意外重生,从一介乞丐变成了梨源大陆首富的女儿,可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寻找到她前世的弟弟。跌宕起伏之间,却不想遇到了生命中的他!他百日宴相遇,执意收她为徒,五年之后却不想在一栋废弃的别院与其相遇,从此他是师,她是徒。她一次无意间说漏自己身世,他则为了她特意前往寻找。她,是否能够寻找到前世弟弟?又是否能够在这梨源大陆安身立命?他,一生都性格乖张又为何偏偏对她温柔体贴,而他们又是否能够从相识、相遇,相知到相许?
  • 洛少,离婚吧

    洛少,离婚吧

    她心脏病发作,在手术台上垂死挣扎时,他却让医生给她做绝孕手术。“离婚吧。”三朝回门,她满心的等待,却换来他的离婚协议书。她一笑:“不,我不答应。”“离婚吧。”结婚后的第三个月,她遍体鳞伤将已经签了字的离婚协议书,递给他。这次,换他愕然。她以为,人的心是肉长的,只要有一方付出,那么,婚姻是可以维持下去的,只是,结婚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婚姻不是靠隐忍来勉强的,所以,她放手。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相灵师

    相灵师

    相灵师是个神秘的职业,传说中这个职业能看到阴阳二气,还能通过特殊的手段改变阴阳二气的比例,用灵术操纵天下气运……那一年,我用乡下池塘里一条黑鱼精的内丹,打开了相灵师的神秘世界……相灵?养灵?除灵?可以改变阴阳二气的我,未来的道路如何抉择!天池里巨大的铁索,楼兰古国千年不死的王,野人山长满人脸的妖树……千年谜团,人谋,鬼计,到底遮掩着什么?一切都是谜团……
  • 帝都月

    帝都月

    帝都之月,山河踏遍战乱之际,生灵涂炭,豪杰争逐一个时代,数代帝王,无数尸骸都化作尘埃汇成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帝都月》将以诙幽默、热血的手法为各位展现一幅铁、血、情感交织成黑暗时代的画面。(喜欢的话,就加入书架收藏,投推荐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