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25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我创办全球第一个商业创意奖项的心路历程

就像序中所介绍的,商业创意是从金投赏奖项孵化发展出来的。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金投赏。

相信您也很好奇,哪里来的小子写了这样一本书,办了这样一个创意奖,它的影响力从何而来,权威性又体现在哪里,您肯定有无数个问号和疑惑。确实,我也应该介绍一下,出版界有句名言:“如果读者不信任作者,那作者的书也不会被信任。”

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从当时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IT界转入文化创意行业,成为一名在广告公司创意部工作的文案。非常幸运的是我喜欢上了这个行业,它比IT领域有趣多了。在里面工作的人不像IT行业的枯燥码农(IT行业称程序员是编代码的农民,简称码农);他们所做的事,都是看起来那么感性而又有创意。非常不幸的是,这个工作并非我想象的那样有创意,坚持不到一年我就辞职了。

虽然广告公司很精彩,但我每天的工作却不那么有吸引力。我每天上班要干的都是那些非常理性不需要创意的活儿,产品手册、促销海报,以及各项分析的数据报告。

我的案头是一本本各类产品的参数和消费者试用报告。几个月工作下来我一直在问自己,天啊,这是创意吗!我何时才能有机会去创作属于我自己的作品啊!

我非常羡慕那些能够做出获得大众赞美,客户喜欢和公司尊敬的作品的CD们(CD是广告公司中对CreativeDirector创意总监的英文简称)。如果能成为那样的人,就意味着可以自由地在全世界飞来飞去。无论是帮客户拍广告片,还是出入那些汇聚客户与明星派对的社交场所,公司都提供各项免费福利,职位和收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现在看来,当时我的离开只能证明一件事,我不懂什么才是创意。

幸运女神眷顾了我,让我没有远离这个行业。我在继续找工作的同时成为了当时一个广告网站BBS的斑竹(BBS是英文BulletinBoardSystem的缩写,翻译过来是“电子布告栏系统”,国内一般称BBS为“论坛”,即网民在论坛里进行讨论和互动。“斑竹”是“版主”谐音在网络上的昵称,也可以称为坛主,即BBS论坛的内容管理员,对于论坛中的帖子,掌握生杀大权)。斑竹的主要工作是服务网友,分享业界资讯,解答专业问题。其实我作为一个入行不到一年的菜鸟,对于这个知识领域也是一知半解。不过我有大量的时间,而且我来自IT界,对于如何操作使用这些当时还算高科技的BBS(如用html语言插入一张图片、一个Gif动画)还算熟悉。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环境还处于“原始时代”的当时,我在网友眼里也绝对算是“高手”。但即使如此,我也需要在专业上充电才能够回复大量网友所提出的专业问题。

事实证明这个斑竹工作并不好做,当时专业资讯的交流不如现在这么发达,媒体平台也不像现在这么多。我担任斑竹的BBS,当时已经成为国内最具人气的论坛。每天来提问的人越来越多,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宽泛。创意之道、文案高手、美指天地、广告媒介、影视制作等,这些都是我当时主管过的论坛板块。

网友发帖向斑竹请教,如果我不知道,或者答不上来的时候,那我的威信何在,面子何在?尤其是你看到BBS页面最下方显示的同时在线人数越多时,你就越有动力去回答。

幸好,当时有一家叫龙之媒的专门出版和销售广告与设计书的专业书店救了我。这家从北京起家的专业书店是由徐智明和高志宏夫妇创建的,那时候上海的店刚刚开不久,里面专门销售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书籍,而且还代理很多国外进口的广告和设计的图书。

我几乎把它里面所有我认为有用的,同时我又能买得起的书搬回了家。当时,我的家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场景,每当我的电脑上BBS收到网友所提出的专业问题时,我就会马上行动。因为空间比较小,书又比较多,我会趴在一堆书中去找答案,这时候拼的是速度。我不能被其他一些对我的斑竹位置虎视眈眈的网友抢先了。我在最短最快速的时间内将答案发上去,抢到“沙发”的位置,然后坐等网友们发来掌声和赞美,当时还会收到网友在BBS上送的虚拟的“鲜花”和“飞吻”。尤其是看到一些其他资深版主回复的帖子落后我好几层楼之后,我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因为他们已经错过网友感谢和叩拜的最佳时机。

这段没有工资的工作经历,给我带来很多收获,最重要的应该是专业知识的快速增长,还有交了很多与我一样重视专业和学习的网友。他们当中很多现在都已经成为目前各大公司的创意首脑了。

大概在半年多之后,我在BBS上面声名鹊起。我所写的每一个帖子都有极高的点击量和回复,我的身份和网络上的地位慢慢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还不乏一些在国际4A广告公司中任要职的网友。我慢慢和他们交上了朋友,这让我更有资源去收集第一手资讯,提供给大家最新的创意作品和案例信息。这时候我迎来了人生中另一个转折点。

成为一名广告杂志的记者

我在一次行业的会议上碰到了《中国广告》杂志社的一位副社长,他在网络上看过我写的文章和内容,认为我对于行业的敏锐以及专业度很适合做他们的编辑。虽然我那时已经在网络上小有名气,不过《中国广告》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第一本讨论广告的专业期刊,当时光订户就有好几万,影响力非常巨大。虽然我在网络上也偶尔作一些访谈,但从来没有正式地将我的访问在期刊上发表过。所以,这也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我便提出是否可以先期以兼职供稿的方式来进行合作,他们经过讨论后同意了。

当时我仔细地研究了他们过去一年以内出版的所有杂志,发现很多的采访和报道和我在网络上所写的内容不同。网络的读者希望的资讯是新和快,而杂志所讲述的是深度报道,在时效性上是无法和网络相比的。网络的写作风格是相对通俗,便于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而专业杂志上面的内容很多时候要有学术性和权威性,但阅读快感也自然会受到影响。

我很幸运我那段做斑竹的经历,这让我比当时很多杂志社的老编辑更容易理解网络时代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需要什么样的文章。BBS的好处是当你将一个想法贴上去后,很快网友会告诉你他们的看法和反应,而传统杂志社的编辑,他们没有通道去了解目前这些在行业内工作的人士到底需要读什么样的内容,看什么样的文章。我发现我几乎没有碰到任何挑战便胜任了这份工作,而且第一个月我就有三篇文章被杂志社选用刊登。

第一次看到我的署名印刷在杂志的页面上,透出淡淡的油墨味,闻起来让我有莫大的满足感。之后,因为有了杂志社这样的专业平台,让我可以思考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可以更主动地联系我希望采访的公司和个人。

我记得当时我负责每一期杂志的三个栏目:关于资深广告人的访谈栏目叫“风云人物”;关于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总结一个广告项目的栏目叫“创意故事”;关于展示每月优秀的新广告作品的“创意快递”。由于编辑的收入结算方式是以版面来计算的,其实像“创意快递”这类展示作品的形式最容易做,因为常常只要收集到8至10件好作品,你就可以撑满4个版。一张精美的作品大图可以让编辑有信心放到一整版,而且优秀的创意作品都不需要文字来描述。工作又简单,只要打几个电话,让对方把作品寄过来就搞定了。反而“风云人物”这类的栏目,因为访谈类很花时间,除了前期要做功课,还要跟对方约时间、事先准备提纲、带上录音笔,写上1500个字也只能做到2个版。前后花费周期长,结算的稿费也少,而且这样的栏目很多需要记者或者编辑主观性的观点,容易被主编给退回来修改,甚至被毙掉。因此很多编辑不太愿意做,但我反而对于那些赚快钱的栏目如“创意快递”不太感兴趣。我很Enjoy能够有机会和这些有经验的资深人士去聊天,通过采访可以向他们学习到很多东西,甚至也许还有幸可以和他们交上朋友。

当时,国内的专业类媒体很少,而且记者和编辑不太愿意跑出去,因为习惯都是朝南坐。所以,我便成为了一个每天冲出去采访的异类。就这样我在为他们兼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周都会采访到一个资深的人士。

为了能够尽快让这些优秀的内容被杂志刊登,我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当时是在夏天,我为了赶稿还在杂志社里准备了席子和洗漱用具,有些时候我就睡在杂志社了。

当然,这一切努力也是值得的,我所写的稿子被杂志大量选用,最多的时候,一期杂志中有十二三篇我写的采访和文章,以至于主编不得不将其中一部分文章用我的笔名来发表。因为一个编辑在一个月中所出现的名字次数太多,会影响读者心目中杂志社的权威性,意思是怎么可能这样专业的杂志上,一个编辑每月能高产这么多内容,他是用心写的吗?文章都够专业吗?我这样的成绩换来了杂志社希望给我一份全职工作的合同,因为在那半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为杂志社供稿。虽然我当时还兼职网站的版主工作,但那毕竟是一个业余爱好,我也想起来我确实好像还是属于无业游民。我对于这份新的工作与合约感恩戴德,因为杂志社的人事部门告诉我,签了合约后我就会有各类养老和医疗保险,而且是正式的编制。

我对于这类协议没有任何概念,所以想都没想,连多少钱都没有问就直接签了。因为我对于这个平台还是很喜欢的,我享受和每一位专家的沟通与交流。

而杂志社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它每次刊登最多文章的编辑竟然是一个兼职的,这对于杂志社的名声不太好听。就这样我加入了《中国广告》杂志社,成为一名记者,这个平台让我认识了很多业界的权威,结识了很多人脉资源。

我差不多前前后后一共工作了近三年的时间,做了很多有影响力的采访并写了很多在专业上有深度的文章。我们主编发现我这个人对于钱没有概念,也从来没有向他提过半句如“要求加薪”之类的话就对我很不错,不断地给我升职。从记者到编辑、资深编辑、责任编辑,以及最后的特约首席记者,尤其是最后一个抬头,是我们杂志社从1981年创社以来第一个首席记者,这样的认可对于我而言,确实要比嘉奖金钱更有动力。

我在《中国广告》杂志社度过了愉快的三年,这三年的时间我学到很多东西,这个平台也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成长。但因为一些体制的原因,我在最后还是告别了这个平台,选择创业。很高兴的是直至今天,我依然还把《中国广告》杂志社当成我的娘家,很多老同事也至今是我的好朋友。

创业做自己的杂志

2003年5月,这是我已经成为广告领域的记者的第三年,我已经有了很多这个圈子的人脉资源。我一直希望做一本专业的、国际化的广告杂志,和我的老东家《中国广告》不一样,我希望它的视野更国际化一些,而且观点更尖锐些。很多我在《中国广告》实现不了的事,我希望通过创业后来实现。当时我把这个想法和很多朋友都说了,获得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很快,我就把刊名定了下来,就叫《第3种人》。

当时的出发点是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找个酷一点的名字。让我引以为傲的是这些支持我的朋友很靠谱,他们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支持,行动上更是给予了很大的贡献。第一本《第3种人》是在2003年8月22日出版印出来的,但是我的大多数广告费都是在2003年5月份就收到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国际4A广告公司任老总的,在没有看到杂志出版印刷的时候就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让我为有这样的朋友感到骄傲和自豪。

就这样,我开始了创业的历程,开始通过每一期的《第3种人》杂志来传递我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梦想。我刚创业不久,当年在《中国广告》杂志时期,发表过的一些论文(内容是关于我对于当时行业的观察和探讨)被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所认可,我很荣幸地成为他们的会员。截至2013年10月,我已经连续十年保持着加入学术委员会委员年龄的纪录,那年我刚过23岁,是最年轻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第3种人》就这样发展起来了,回顾自己当初创业的条件真是有点不可思议,没有资金、没有客户、没有经验,如果理性客观地来评估我当时的创业条件,无论怎么看都是不会成功的。

然而我没有资金,但是我有兴趣,兴趣化作的动力要远比资金的投入更持久。虽然我没有客户,但是我有人脉,通过这几年的关系累积下来众多的朋友,他们会用他们的高度和格局给予我指点,这比客户更有价值。最后,虽然我没有经验,但是我有热情和信仰,经验是依靠时间累积建立起来的,很多经验是被动的,时间久了,人自然也就有了。但我的经验是主动获取的,对于这个行业的热情,会让我碰到任何困难和挑战都有克服它的信心和勇气。

同类推荐
  •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时代周刊》曾评价说:“年过六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7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经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的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经把华为视作‘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开展的旨在改善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质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一系列投资活动。本书主要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力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学的工具手段来对微观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在衍生机理、风险识别、综合评价与预警控制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与规避策略及措施。
  • 直销心理学(全集)

    直销心理学(全集)

    本书全面阐述了直销中最常见的多种心理状态,以帮助直销人员了解客户的心理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他们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去左右客户的心理,更好地达到销售目的。
  • 经商三忌

    经商三忌

    本书告戒的经商三忌包括:一忌知进不知退;二忌见钱不见人;三忌善干不善变,阐述了经商的成功之必须规避的禁忌。
  • 领导细节全书

    领导细节全书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无论组织生存的环境如何变化,作为领导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在细节上下功夫”这一行业准则始终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做一个领导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管人管事;要有良好的工作业绩;要展现正确的形象;要运用好权力……如果你选择了领导生涯,就必须了解能够确保自己成功的重要事项。
热门推荐
  • 乌拉草

    乌拉草

    这是一部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东北四五年光复后,这一动荡时期的一代闯关东的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亲哥仨,在老东北这噶达经商做买卖惊险艰辛的坎坷经历及反满抗日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本书分上、中、下三部。每部以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品德描绘主人公人生轨迹。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催人泪下。尤其是伪满十四年里,主人公反满抗日的英雄故事,碑铭可载!
  • 网游之召唤无限

    网游之召唤无限

    倒霉蛋的重生,会否会依旧让老天看不顺眼?游戏从头开始,咱靠的是三年的游戏经验,不用运气!美女?之前的死宅重生了,身边女生也多了起来!可是,一个美女那叫桃花运。一堆美女,是不是就该叫桃花劫了啊?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跳崖都摔不死,还怕个啥?为了美好的生活,前进!!
  • 易颜

    易颜

    不离不弃,呵,我偏要游历花丛,切,我是女的,我就要,你管得着
  • 影后之路

    影后之路

    为了心中的执念,她毅然踏上了演艺之路。路上有荆棘,有花朵;有对手,有朋友;有泪水,有欢笑……而她的目标,却是道路尽头的桂冠!——————每晚八点更新,喜欢的话烦请收藏一下,鞠躬!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所谓善良,绝不仅仅是指我在路边看到一个乞丐会丢给他一块钱,而是即便我“一无所有”,我还是愿意给他丢一块钱。我们时常说的“善良是一种美德”,究其根本是指一种心底里发出的善的意愿。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无敌神威

    无敌神威

    王凡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因意外来到异世界,为了生存,他只能委屈求全,等待一发冲天的机会。天才算什么?那是我脚下的一条虫。妖才又如何?打的你像丧家之犬。圣女又怎样?不听话的统统镇压当暖床丫鬟。我就是天,凡想逆天者,统统震杀。无敌神威,正式开写了,喜欢的朋友支持下,平凡感激不尽。
  • 神兽王座

    神兽王座

    穿越,重生,成神!可惜吴桐没有成为神仙,而是成了神兽,还是最初级的。于是,吴桐有了一个崇高的理想……修炼,进化,化形,成神!最终完成这华丽的逆转,将自己美丽大方女主人变成自己的女人。
  • 妖魔横行

    妖魔横行

    鲜卑拓跋部掌握独特驱魔技艺的唯一传人死扣,终于逃脱了父亲的魔掌。原本只想平静地享受生活的死扣,怎会想到在学校当个女生宿舍管理员也会遇到妖怪。我身边哪来的这么多妖孽啊?我就想当个宿舍管理员,别来纠缠我了!竟然还有一只狐仙,我可是练童子功啊!好不容易有个真正的人类,没想到他竟然比妖怪更加妖孽!我叫死扣,万万没想到,我遇到的事情全都变成了死扣!PS:这本书是悬疑,灵异类。慎重阅读。读者群:422106605(欢迎加入)
  • 正安嘉话

    正安嘉话

    又是曲江春意浓,临江赋诗,杏园初宴,飞扬少年正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中进士,入朝堂,倜傥潇洒振朝纲。谁曾想,这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的崔郎,却是易钗而弁女儿家。帝王榻上烦扰甚,新士入朝,识人善任,挥斥方道睥睨天下。迷题解围初相识,心有灵犀一点通。皇帝日我而非朕,臣下顾盼间流转,似这般,美景良辰,此曲只应天上有。众人皆醒,崔郎独醉,且看骊珠如何演绎这段君臣之谊、儿女之情的传奇。
  • 莽荒第一神

    莽荒第一神

    本文结合修真、洪荒、山海经、西游记等四大元素进行创作,有修真的绚,有洪荒的强,山海经的怪,西游记的回忆。胸中之书酝多年,此朝方才写成文。不求富贵功名,只为做完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