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7000000015

第15章 茫茫大地起风云

周恩来15岁时决心反抗他那没有家长的家庭,开始自己负责自己的教育。没有了父亲,而且他的伯父们分家离开了,1913年,周恩来在沈阳坚持自己选择中学。他第一个想进的是北京的清华堂,但周恩来在英语口试中失败了。这倒不是他的过失,因为学校执行一项地区标准,以便使投考者有一个平均的分配,而且同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雄心勃勃的资产阶级的竞争加倍尖锐。虽然他的家庭对这一结果并不感到失望,但是他自己却深受刺激。他知道他的雄心不满足于一所传统的学校。

周恩来的第二个选择是天津的南开学堂,它也是美国主办的,以反潮流而著称,这引起他的父亲和伯父们的不安。但是既然已经通过了入学考试,他不顾长辈们的反对而报到注册。

天津是一个古老的工业城市和商埠,对于中国未来的完整充满了现实教训,包括一大批外国人口,住在中国法律不能管辖的地区,叫做“租界”。

1913年的夏末,周恩来去天津住在他四婶的家中,并到南开注册。他小时候教他古文的老师写了一首“志周恩来南归”的诗,来庆祝这一事件。

南开是开明的,它对待学生和他们的思想甚至是民主的,但学业标准是非常良好的,考试是严格的。校长鼓励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他同情周恩来要独立的愿望。直到这时,周恩来仍旧依靠他在沈阳的伯父的经济支持,但后者的收入已经枯竭,而学校的费用昂贵。在天津,他在空闲时必须做工,为学校抄写或刻蜡版等,以便挣点钱。

周恩来当时只有一件蓝布大褂,他每个星期天洗一洗,过一夜干了之后,下星期再穿上它上学。

按照他入学考试的成绩,他应进入第5班。但是由于他的良好背景和他给人的印象,学校允许他直接进入第4班。当他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唯一的空位子是挨着一位姓吴的高大学生,他不得不同他合用一张桌子。

周恩来同吴形成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会聚几个人成为6个盟兄弟。另外一个伙伴是全校最好的学生之一,他叫马骏,是回族,后来同周恩来密切合作,成为天津早期的共产党员。

但是,使他在南开走向进步的中心人物不是哪个学生,而是校长张伯苓。这位杰出的现代教育家几乎从一开始就对他倍加关注。他看出这个学生的才能,看到他一再把需要两小时的作文在不到一小时内就写完了。不顾政治观点不同,在他们中间产生了相互爱慕的尊敬。由于在童年时一再遇到不满意的父辈人物,周恩来把这位校长看作威信和教导的坚实源泉,以至于在初离学校时,他选择学校教育工作做为他的事业。

在南开的第一年,周恩来写了一篇文章,敦促学生要为中国的未来肩负责任,并为此做出最艰苦的努力——这是一种清教徒精神加上爱国热情的产物,这就是他的标志。他加入了“演说会”,并参加同其他学校的辩论。为取得所有这些成就,他经常在其他同学入睡之后工作到深夜。

校长张伯苓的一项新鲜的热忱工作是话剧,他很快就吸收周恩来参加学校的舞台演出。不平常的是,经常由学生演员临时拼凑演出的戏剧不仅是为了娱乐,而且是为了教育人。内容旨在使观众了解民主、科学思想,从旧传统中解放妇女以及破除迷信等问题。

他们正试图——但尚未能做到——打破的一项封建习俗,就是妇女不能同男人同台演出。如同在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一样,需要男孩子自愿演女角。由于周恩来清秀的面貌,他的尖细的嗓音,以及他的魅力和文静,他显然是这种角色的候选人。一旦自愿承担了一次,就成为一项惯例:他总是扮演女角,在《傀儡家庭》中演娜拉,以及在《一元钱》、《一念差》和《新村正》中演本国的女性角色。

他的表演获得高度赞扬,他自豪地说,当《一元钱》1915年从南开“移”到北京时,曾经轰动一时。由于他演的女性角色,他甚至收到戏迷的来信。他是这样的英俊,如果他的演技和兴趣把他吸引到这方面来,他可以成为一位电影明星。

1914年初,周恩来和两个朋友创建了一个课外学习的新组织,叫做“敬业乐群会”。用意在于补充课程上的不足,办法是交换书籍,组织演讲和讨论会,鼓励人们在社交中交朋友——这是他自己仍然感到腼腆的事。在这个会的主持下,他帮助那些比他自己更文弱和更腼腆的学生,从而提高了他自己的社交信心。

学会出版一种每半年一期的刊物叫做《敬业》,最初出了6期,他以笔名“恩来”、“翔宇”、“飞飞”写了许多文章。攻击中国腐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1914年,同样在这个刊物上他开始了作为一个诗人的小小事业,发表了:

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樱花红陌生,

烟霾布正浓。柳叶绿池边,

中原方逐鹿,燕子声声里,

博浪踵相踪。相思又一年。

这些古典的暗示含义深刻,只有中国的文人能了解这两首诗。“逐鹿”常常是指争取国家或个人最高权力的战争,“博浪”则是18世纪以前,一个爱国者试图刺杀一个外国皇帝的地方。周恩来的诗是形象地挥拳反对封建军阀政府和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在从事所有这些知识和文字工作的同时,周恩来没有忽略他的身体。他常在每天清晨跑步,下课之后还要做些体育运动。他曾在一次跳高中获得第三名,任班篮球队队长,并且在排球赛中代表全班——但从未通过5英里长跑的标准。

他继续在作文比赛中获胜,包括在三年级时一次全校的比赛,同高年级学生竞赛,结果在800名学生中获得优胜。使教员印象深刻的是,他总是一次就写出定稿,从不费事预先起草。

同时,他在课外阅读越来越多的革命小册子。他欣赏一份上海的激进报纸和相当民主的天津《大公报》。他已经熟悉孟德斯鸠的著作,并用心阅读了几位英国作家的书。

所有这些都是在晚上和周末干的,由于当时没有可以向外借书的图书馆,他必须用吃穿省下来的钱购买他所需要的书。有一次他在一个书店里看见一部司马迁的《史记》,马上就用吃饭的钱买了下来。回到学生宿舍后,他爱不释手,还把其中的一些故事描述给别的同学听,使他们也发生了兴趣。

那时他读了许多中国历史,还有亚当·斯密的著作。他从1915年第一期起就订阅了北京的《新青年》杂志。他开始为学生报纸写文章,论述新学、民主和科学,要求教育改革。

他和他的朋友们经常谈论中国的大事,嗅到革命的气息。在这些场合周恩来常作热情奔放的讲话。1915年当总统袁世凯准备接受由军事上强大的日本提出的赤裸裸的侵略性的《二十一条》时,他在当地公园里发表了一次演说,对中国的民族屈辱提出强烈的抗议。第二年当袁称帝时,他又做了一次愤怒的声讨。

孙逸仙,作为反对当时正在中国到处猖獗的旧势力的唯一严肃的现代代表,为年轻一代反对旧制度的愤怒提供了一个中心。周恩来同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受到了孙博士的国民党的影响。

为了掌握演讲的艺术,周恩来在他组成的学会中进行练习,后来成为南开辩论队的队长,同其他天津学校成功地进行了比赛。

1916年5月,在一次作文比赛中他再次代表全班,写了一篇文章怒斥反动军阀政府,以中外历史为证,并从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有力地论证。文章的结尾写道:“可以一时欺骗部分人民,但不能长久欺骗全部人民。”他的文章得了奖,评判在他的证书上写道:“能消化所读和所学,能理解并掌握其要点。”

1916年9月袁世凯逝世,军阀们会商由他们瓜分中国。周恩来在南开所喜爱的一位老师写了一首诗,哀叹国家的命运。周恩来和了一首政治评论短诗:

茫茫大地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在1917的的毕业生报告中,记载着他在文学和艺术考试中名列全校第一,甚至科学也是优,数学为佳,并常在课外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还提到他的书法。他于1917年6月26日毕业,平均分数为89.72.

同类推荐
  • 走下巅峰的美国

    走下巅峰的美国

    通过对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的分析,指出美国霸权的衰落。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大唐权相

    大唐权相

    大唐盛世,文采风流,四方进贡,天朝得成!为救兄弟,祝雪峰冒死穿越到唐朝,却发现在位的是一个史书从未记载的皇帝。是尊重历史,辅佐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还是颠覆定数,开辟新的圣朝?权谋如同剑影,他从一个小小的殿中侍御史成长为一代权相,玩弄天下如股掌,却是否最终逆得了天命?
  • 破三国

    破三国

    以《三国演义》为脉络,重述历史故事,但是风格以搞笑幽默为根本,从桃园结义写到赤壁之战,里面一些重大事件,如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等经典场面历历再现,重新演绎,推陈出新,解构历史,新奇大胆,令人啼笑皆非。
  • 江山书

    江山书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不管谁的只要我想要就是我的。这是邓鸿一直梦想的,前世没有实现,既然穿越了,还是小侯爷,那么就不能再辜负了这些条件。一定要把这个目标给实现了,邓鸿狠狠地想着。
热门推荐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活色逍遥

    活色逍遥

    心若寒冰冷翡翠,明月无声孤无泪。霸刀十七杯残酒,风萧玉剑指向谁?
  • 潜入地里

    潜入地里

    何葆国不是那种走红的作家,对他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好事,因为他可以更加从容不迫地打磨他的人物和故事。在他以闽西南士楼和闽南小城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灵动的气质,把历史和现实交织于一体,对普通人的平常生活有着不平常的发现与书写,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有对百姓乡亲的大悲悯和大关怀,也有对人的尊严、诚信、彷徨等人性问题的强有力表现,凝重而轻盈的叙事风格,直达人物内心的幽微深处,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
  • 妖孽男,巫族女

    妖孽男,巫族女

    前生,她是被那些人称为中看不中用的傻女人,是被那些人称为恶魔的天才严瑶瑶。的确,她这样的女人对那些人来说一直是个障碍。她死了,死于一次意外,一次坠机的意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变成了龙朝的第一美人林苛筵,然而林苛筵居然和她严瑶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单单少了眼下的那颗泪痣。林苛筵的身份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她知道。她的身边有一个妖孽男,一个让她自己都自愧不如的妖孽男;她的身边有一个武功高强的丫头,而这个丫头一直拿命在保护她....她以为,她以为她的一生就会这样平凡的过去,她一直是这样以为的。可是,事情的变化太大,大到她竟然都快忘记了呼吸。大到她竟失去了对自己重要的人,她竟失去了自己的一切。
  • 透明夏之恋

    透明夏之恋

    一场车祸残忍地夺走了她最亲最爱的妈妈,从此她成了孤苦无依的灰姑娘。五年后,王子一般的他出现在她生命里,并且成为她的唯一,她却得知他竟然是当年那场车祸的真凶。面对如此残酷的真相,她该如何抉择?是恨,还是原谅?是毁灭,还是救赎?
  • 黑道和尚

    黑道和尚

    北京三环这里算是所谓北漂一族比较集中的地方,人们长说这里是全中国梦想最集中的地方,因为来这里的人都有着种种的梦想或者理想,有想成为艺术家的,有想成为企业家的,有想成为小老板的,等等等等,但是他(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出人头地,想在这片全中国政治经济最集中的地方,混出一片属于他(她们自己的天地.也有人说这里是全中国最颓废的地方,和那些有着梦想的人一样,这些颓废甚至有些邋遢的人也曾经有着和他(她们一样,甚至比他(她们还要疯狂的梦想,但是现实的无奈击垮了他(她们,现在这个世界需要疯子吗?不需要,只需要逆来顺受的狗......可是真的不需要吗?
  • 绝品恶魔公子

    绝品恶魔公子

    一个神秘的仪式,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恶魔。这个失去记忆的恶魔,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励志做一个合格的花花公子,要成为全天下花花公子的榜样。他为自己布置了三个任务,第一,泡全天下最漂亮的妞第二,取全天下最能干的老婆第三,找全天下最抚媚的情人
  • 史上第一暖婚

    史上第一暖婚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丈夫背叛,妹妹上位,曾为闺蜜的小姑子亲手递上离婚协议。夏茹璟本以为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傅瞬尧,低调俊逸,A市权倾天下的钻石男,华盈集团的掌权者。她说:我是有夫之妇,可以用任何的形式对你负责,唯独婚姻不可。可他却说:夏茹璟,我唯独只缺一桩婚姻,一位夫人,而你是我觉得最适合的人。他许了她一场盛世暖婚。十年等待换一场倾心相伴,傅先生不是第一次遭遇爱情,却是第一次如此深爱一个女人,怎能不一婚,就终生?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彼岸曼陀罗之血泪情花》

    《彼岸曼陀罗之血泪情花》

    话说地狱中的唯一的妖艳之花便是彼岸,彼岸虽美丽,但谁有知它的悲伤,怨恨,思念!伤其身,必痛其骨···沙华和曼珠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冥主说,我们注定不能相见。生生世世永远不得。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不甘心,我们不甘心!虽然只是区区守护黄泉之花的妖精,但我们也有执念的感情,不想只是因为那成千上万的一千年而活,我们只想为彼此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