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9300000026

第26章 从共产党到国民党

1892年10月19日,陈公博生于广州北门的一个官宦之家。1917年,他从广州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时的北京大学正是蔡元培任校长时期,各方名师汇集,各种思想广泛传播。陈公博与同时代的人一样承受着新思潮的冲击和洗礼,吮吸着蜂拥传入中国的各种西方思想。

1920年夏,陈公博结束了在北大的求学生活,带着极不定型的新思想和急于施展才华的抱负,返回广东,开始踏上政治舞台。在陈公博返回家乡前后,广东已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一方面,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再次举起“护法”旗帜,1920年10月从上海重返广州主政,革命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五四运动后的广州,各种新思潮广泛传播,各种新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掀起了一股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回到广州的陈公博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开始接受和宣传社会主义学说。1920年10月,他联络同学和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创办了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群报》,陈公博任总编辑。《群报》一经正式发刊,便以崭新的面貌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在广东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受到进步人士的普遍欢迎。

1920年12月,陈独秀受聘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之职,帮助广州方面建立共产党组织。1921年3月,陈独秀与陈公博、谭平山、谭植棠等经过几次酝酿,组建了新的共产党广州支部,谭平山任书记,谭植棠管组织,陈公博负责宣传。共产党广州支部成立后,陈公博继续任《群报》主编,在陈独秀的指导下,开辟了许多专栏,宣传马克思主义。《群报》成了广东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陈公博作为共产党广州支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在讨论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和策略时,特别是党员能否当议员或到政府里去做官等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这本来是十分正常的事,但陈公博却视这种争论为两面派互相摩擦,互相倾轧而“心内冷然”,从而导致“不由得起了待机而退的心事”。

7月30日,会议受到法租界巡捕的骚扰,只好改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举行。陈公博没能出席在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的中共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以参加中共一大为转折点,陈公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热情急骤下降,以至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困惑,准备出国留学。正在陈公博“困惑”之际,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陈公博破坏党纪,写文章支持陈炯明,这理所当然遭到中央的批评,中央要求陈公博去上海,回答党内的质疑。陈公博采取了与中国共产党分手的态度。从此,他脱离了中国共产党,到国外留学。

1925年4月,陈公博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回到广州,立即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重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约他面谈,极力劝说他从政。最终,经廖仲恺介绍,陈公博在脱离中共3年后,又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再次登上政治舞台。

由于汪精卫和廖仲恺的信任和支持,陈公博加入国民党不久,便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陈公博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和广东省农工厅长,接着又出任中央农民部长兼广东大学校长。1926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公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地位显著提高。短短几个月,陈公博从一个刚刚入党的新党员,跃进国民党核心领导层,这些都与汪精卫提携密切相关。

1926年6月,北伐战争开始,陈公博成为蒋介石的重要随员随军北上。

随着北伐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1926年10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但蒋介石却出于维护个人独裁地位的考虑,提出要迁都南昌,于是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围绕迁都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陈公博受蒋之托,奔走各方,出谋划策。基于当时蒋介石在政治上还处于劣势,他劝蒋介石迁都武汉,并劝蒋,等过了危机,然后再想办法。蒋考虑再三,接受了陈公博的“韬晦”之计。蒋一方面通电国民党中央,同意迁都武汉,一方面改组国民党中央党部,由陈公博任代理组织部长。不久,陈公博由南昌来到武汉,很快成为国民政府中的显赫要人。1927年4月,汪精卫到达汉口,成为武汉国民政府的首脑,陈公博再次靠向汪精卫,成为汪在政治上坚定的支持者。

1927年蒋、汪重新勾结,驱逐了在广东的李济深。“驱李”之后,粤、桂方军队在梧州一带相持,中国共产党人张太雷等乘广州防卫空虚,举行了著名的广州起义。虽然起义被镇压,但“驱李”和广州起义这两件事情成为国民党内攻击汪、陈的口实,指责汪、陈为“准共产党”。蒋介石乘机东山再起,将汪精卫和陈公博赶下台,1927年12月,陈公博被迫逃往香港。

不久,在政治上不甘寂寞的陈公博来到上海,利用社会上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满,提出“重新改组国民党”的口号,准备在政治上东山再起。

1928年初,陈公博发表文章,出版书籍,全面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在国民党内和社会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强烈反响。1928年冬,陈公博等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总部”。“改组派”组织成立后,陈公博多方活动,与蒋介石形成尖锐对抗,掀起了“护党救国运动”。汪精卫、陈公博联络各种势力反蒋,造成军阀大混战和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倾轧。但经过几个回合的斗争,陈公博领导的“改组派”败下阵来,被迫解散。

“9·18”事变后,各政治派别又暂时团结起来,蒋、汪开始了合作。陈公博就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长、行政院实业部长。蒋、汪虽实现了合作,但两人的关系却极其微妙。汪虽任行政院长,但陈公博认为,行政院是“花落空庭,草长深院”,军事、财政、外交等项大权,行政院无权过问。特别令陈公博气愤的是,卖国条约《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的签订,蒋是主谋,而汪由于主持签订条约成为全国众矢之的。陈公博本人就任实业部长几个月,却无法履行职务,只能“酒杯浇尽牢愁在”。

1936年2月,汪精卫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出国就医疗养,陈公博亦辞去了所有的职务,但仍留在南京,静观国内形势的变化。同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蒋被囚禁,陈公博又活跃起来,主张对西安进行军事讨伐,置蒋于死地,并且要迎汪回国。1937年1月,汪从巴黎回到香港,陈公博等将他从香港迎回上海。但是令汪、陈感到意外的是,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中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从中共一大代表到国民党要员的陈公博。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当时他“不管闲事,专管读书”。陈公博自述其年轻时“也是个浮嚣使酒骂座的少年”,心性颇高,少有人入他法眼。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陈公博多是旁观,“其后虽参加过几次会议,但那是我的职责,不是我的兴趣。那时我是哲学系的班长,出席虽然不能不去,但依然很少发言”。

1921年,陈公博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并出席中共一大。1922年6月,陈公博因发表文章支持赶走孙中山的军阀陈炯明,党中央因此要求陈公博前往上海接受组织质疑,陈遂宣布脱离共产党。11月,陈公博赴美学习经济。

1925年,取得硕士学位的陈公博回国,并应廖仲恺诚邀,加入国民党。廖遇刺身亡后,陈公博投于汪精卫门下,以国民党左派面目出现,地位急剧上升,于1926年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实为当时的党内“新星”。此后,汪精卫被迫出国,陈公博仍被蒋介石重用,但已“对蒋渐生不满”,而对汪的追随之心不改。1927年开始,汪精卫派别和蒋介石多次发生矛盾,陈公博则成为汪精卫的“死忠”。

此后,陈公博针对国民党派系丛生、组织糜烂的现状,抛出“改组国民党”,并奉汪精卫为精神领袖,和顾孟余等人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蒋介石对改组派厉行整肃,手段严酷。尽管改组派中的上层在晚些时候加入了南京政府,但不可避免地带有与蒋氏集团严重的疏离倾向,作为徘徊在政治核心边缘的群体,背负来自权力主体的猜忌与冷漠,这也许是改组派成员日后大规模投向汪伪政权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孤城守卫之破晓黎明

    孤城守卫之破晓黎明

    一声剧烈的枪响之后,太平军向着北城发动了攻击。一触即发的战争之中,北城的最高指挥者,赵克,临阵脱逃。苏安,作为守城的一个小兵,又将何去何从?
  • 向解放军学习

    向解放军学习

    本书详细介绍了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丰功伟绩,以及解放军所采取的战略战术,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战斗风格
  • 佣兵笔记

    佣兵笔记

    为了爱情,为了生活,当兵,退伍,雇佣兵,当岁月燃烧,当青春不再,我们的人生还会剩下些什么,除了战斗,就是回忆,除了这个一腔热血,我们一无所有…
  • 难国

    难国

    一个普通的学生,因为一起突发事故,莫名其妙地死了。又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某个和原本的世界相同又不同的世界
  • 民国军事史(第2卷)

    民国军事史(第2卷)

    国民党新军阀兴起,内部派系丛生,蒋桂、蒋冯……战争不断。1931年“九一八”事变让三千万民众沦为亡国奴,国民党内交外困。与此同时中国工农红军迅速发展,国民党数次围剿,红军长征开始。姜克夫此书是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民国军事专史,其地位和价值是不容低估。本版是完整翔实的历史资料汇编。权威作者倾力之作,装帧精美。《民国军事史》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历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
热门推荐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三界之封侯拜相

    三界之封侯拜相

    看惯了风起云涌,见多了王朝更迭,走过血雨腥风,躲开明枪暗箭,问一句死生的意义,有侵吞河山的气概,奈何英雄总是气短,白发唱挽歌,更添踌躇意,骈死于槽枥之间,长眠于沃野农田。
  • 一只叫得顺的狗

    一只叫得顺的狗

    小说以安详悲悯的笔调,书写了一只叫得顺的狗的命运,以及围绕这只狗,所生发的人心的微妙变化。酷爱狗肉的王所长,浮生茶社的说书人梁小来,被执行枪决的女犯,一只叫得顺的狗……两条故事线索之间彼此映照,互为表里,其中有些东西一言难尽,颇堪玩味。一只狗的命运,映射出的却是世道人心。
  • 没有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天生没有腓骨,11个月大时,截掉了膝盖以下的腿部。但怀揣对体育的热爱,他不断尝试着各种运动,拳击、橄榄球、水球、网球,不可思议的刻苦训练,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付出,最终帮助他迈入了短跑的赛场。作者在《人生没有不可能》中不仅分享了他成长的人生故事,更在以自身为例,传播坚持梦想、乐观面对、勇敢拼搏的正能量。在他看来,只要你在梦想的路上一直前进,人生便没有不可能。... "
  • Meteorite

    Meteorite

    黑手党之国——海利伯拉特,隶属于其西南方海域的学院岛诺尔齐斯。表面上宁静祥和的这个地方,却是整个黑手党之国危险级别也是安全级别最高的岛屿,数个势力庞大的黑手党以及海利伯拉特的机密暗杀部队据点便安设在此,除此之外诺尔齐斯还潜伏着销声匿迹数千年的血族。不仅如此,正式拥有诺尔齐斯户口的人们还有着习得占星术、封魔诀等各种能力的几率。在天现红月之时,这座学院岛最原本的持有者们——血族,悄然复苏。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孽皇

    孽皇

    他是史上最残暴的君王。从冷宫孽障,到大兴新君,他踩着父兄尸骨、踏出一条通天血路。她是天下最狠毒的女人。从浣衣宫女,到大兴皇后,她笑看十指染血、终成一代蛇蝎毒后。……那一年,他尚是腹中胎儿,她是襁褓女婴。圣旨之下,他连同母妃被打入冷宫,自生自灭;她全家遭祸,入宫为婢。那一年,他是冷宫孽障,她是濒死女童。寂静深夜,冷宫之中,第二十八座坟茔前,她啜泣,他叹息。那一年,他是皇后嫡子,她是太后侍婢。宫墙之下,两不相见,多少相思盼白头。那一年,他是挂帅出征的大将军,她是女扮男装的俏副官。沙场征战,与子同袍,不破楼兰终不还。那一年,他是天理不容的逆臣贼子,她是臭名昭著的祸水妖姬。兵临城下,铁血无情,终将父皇拉下马。……斗后宫、争前朝。杀手足、囚帝后。平敌国、定天下。……“阿许,终于等到这一天。”多年之后,城楼之上,皇城之巅,他拥她入怀,诉尽此生温柔。她眉眼如画,一袭凤袍,傲立风中。
  • 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

    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

    这一刻她的眼神,对我而言就是永恒。一个是聪明大方、总是有莫名预感的大眼美女;一个是体贴诚实、偶尔讲冷笑话的腼腆男孩;二人在一次校园十大美女选拔赛中结识。他们的约会,没有一般世俗的追求手段:留电话,夸大的恭维之词,轻挑的行事挑逗或激烈的情节发展;但有的是互相之间莫名的默契,不经意的会心一笑,还有暖暖的甜蜜在二人之间暧昧流动……她的眼神闪亮如同星星。往后的时间,我和她这两条线的轨迹将会是如何呢?这没有说出口的爱情,这动人、让人留恋的爱情,最后会是喜剧还是悲剧收场?
  • 画江湖之不良人的良

    画江湖之不良人的良

    “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青衣扶剑,一身孤影自飘零,书生捧卷,一条不归路上行……
  • 柯南侦探推理书:聪明人都在读的365个侦探推理题

    柯南侦探推理书:聪明人都在读的365个侦探推理题

    本地户包括案件推理、死亡推理、密码推理、逻辑推理和数学推理等内容,涵盖了逻辑学、运筹学、博弈论、犯罪心理学、概率论等多种知识学科,并将其交叉、融合、拓展,最大限度地锻炼读者的推理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