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4700000016

第16章 拍摄角度的问题

拍摄摄影作品时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不仅仅对表达拍摄内容起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优美的构图和丰富表现形式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角度拍出的照片,会有很大的差别。

以选择拍摄角度来解决构图任务,这是摄影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摄影师都要尽可能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来安排富有表现力和明确性的画面构图。在选择拍摄位置的时候,首先要在考虑相机所处位置是否安全。因为它是你记录一切事件、事物的前提。经验丰富的摄影师都知道最佳角度往往也是最危险的角度。

(一)水平角度变化

一般来讲,正面的画面构图会使画面缺乏总的方向性,画面中的各个部分都有着同等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构图手法照例都不可能在画面中把某一部分突出为主体,不可能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情节上认为重要的那个部分上面。这样的照片多半是被摄体的概貌,因此只能向观众一般地介绍被摄体的全貌。正面的构图多半用于拍摄证件照片以及据有中心视点的建筑群等等。这种构图给人总的感觉是平稳安静的。

选用侧面拍摄角度拍摄,就会使照片画面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感和纵深感。三度空间的感觉十分强烈。而且随着拍摄角度移开中心位置愈大,所产生的空间感和纵深感也就愈大。从侧面角度拍摄时,照片中的各部分就失去了同等的意义,显得不一样,而观众领会起来也有所不同。侧面角度刻画体积感强烈的被摄体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它还会增加你画面的动感与力度。

(二)垂直角度变化

以上我们谈到的角度问题主要指照相机与被摄体水平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拍摄角度问题。那么照相机机位的垂直变化会出现些什么不同的变化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1.高角度俯摄 是指照相机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摄影角度。一般情况下摄影位置要高于被摄体。这种角度有利于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该视角的特点是,画面中的地平线位置较高,视平线以下的景物成为了画面的主体,在画面中远景的位置都较高,而离拍摄者越近的景物越靠近画面的底部。它可显示地平面上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上的景物,有开阔的视觉效果。很适于风光及宏大场面的拍摄。当此角度用于某具体对象时,由于视轴的倾斜,被摄体就会发生明显的透视变化,我们称之为变形。这种变形随着机位距被摄体的远近变化而变化,距离越近变形也就越大。在拍摄人物摄影时应运用这一规律为自己的创作意图服务。

2.低角度仰摄 是指照相机视轴偏向视平线上方的拍摄角度。摄影的机位较之比被摄体低,主要用于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它的特点是画面中的视平线一般都是在下半部。有时甚至在下半部之外。它同俯视角度一样都会出现较明显的透视变形现象。但这点对于表现高耸入云的景物很有帮助。比如高大宏伟的建筑物等。仰拍地面的景物时,近处景物高耸于地面之上,十分突出醒目,而后面的景物则被挡住,从而可获得简洁的画面构图。对于拍摄表现人的题材时同样可利用这些规律。如身材不高的人从仰视角度拍会给身材变高的感觉。

3.平角度拍摄 一般是指照相机视轴与被摄体垂直面相垂直的拍摄角度。这种视角是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视角,看到的也都是正常的透视效果。这样会给人一种自然、亲切的感觉。它不会产生俯视或仰视拍摄而出现的变形问题。但是如果在画面中把视平线安排在上下均等的位置时,画面会显得呆板、平淡。所以在此角度构图时安排视平线要根据情况做必要地调整。

拍摄位置对于构图及形象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归根到底它还是为主题服务的,即你到底要表现被摄体的哪一个重要方面,或高大、或宽广、或平实等等。

学习和掌握拍摄位置的选择规律会极大地丰富你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三)摄影画面的安排

摄影画面的安排,实际上是指画面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陪衬体,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布局关系问题。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它能够使画面中的一切具象形体尽量按照摄影者的创作意图主观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对比、排列、重叠等艺术手法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表达出摄影者的主观情绪。对观众而言也能够通过作品中这种深层次的“暗示”领会到更多的思想内涵。换一种说法也可以理解为作品本身的一种包装形式。那么这种包装形式首先要适应审美要求。

好的画面布局应该具有节奏感,像音乐中的音符一样起伏明确,同时又使主体的表达不要过于直白。节奏在造型形式中的表现是丰富多采的。在明暗变化间、在线条结构间、在色彩配置间、在物体排列间、点、线、面的组合间都能产生节奏和韵律。例如线条的结构,从长到短非顺序的排列,长短的不间断变化,或是线的不同间隔的排列,线的不同粗细顺序的重复排列,都可给人以节奏感。

好的画面布局还应该具有形式感。这种形式感是指画面安排的平面构成。具体地说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几何形态来表现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画面的基本的几何构成形式。

1.三角形构成形式 三角形本身的形式就有很多种,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等。从位置上来分又可分为正置三角形和倒置三角形。

一般来讲正置三角形会给人一种稳定、安全的感觉。如果把画面的立体安排在其中,那么就可以表现出一种坚定的情绪,一种平稳的态度,它对于表现人物的高大,事件的不冲突性很有作用。而倒置三角形给人的感觉却恰恰相反。它更适于表现一些不确定或动荡的事件同时给人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压力。

2.S形构成形式 S形本身就具有流动感。会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它也是一种常见的构成形式。用它来表现河流的延绵,小路的曲折再适合不过了。在表现人物尤其是运动中的人物也是很具表现力的,因为人体本身就具有优美的曲线,而其中女性人体的曲线感更容易体现出来。恰当地选择S形构图会使你的画面充满了韵律感。

3.圆形构成形式 圆形是一种极赋戏剧性的形态。把画面的主体有意地安排在圆心附近,会使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而且在周围陪衬体的簇拥下不会显得单调和孤立。

总之,摄影画面的安排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绝不限于以上我们介绍的几种。它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发掘和探索。在摄影实践中去认识它学习它,掌握它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四)色彩与构图

要了解色彩与构图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学习一下关于色彩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色彩都是由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后不被吸收而被反射回来的。其中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被称为三原色光。一切物体的色彩的形成都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形成的。那么三原色光中,减去其中任何一种原色光,由剩下的两种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即为该减去原色光的补色光。

例如:红色+蓝色光=品红色光。它是绿色光的补色光。红色光+绿色光=黄色光,它是蓝色光的补色光。蓝色光+绿色光=青色光,它是红色光的补色光。

了解一些色光的互补关系对于进行彩色摄影的创作十分有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某几种颜色放在一起比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某几种颜色放在一起则不那么舒服。这都是由色彩间的排列关系造成的。一般说来同类色放在一起比较和谐,而互补色并置在一起却很刺目。但是同一画面中只有同类色系没有对比关系却又比较平淡,缺乏生机。因此人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即在同一画面中要有大色调和小对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绿丛中—点红的道理。掌握这一基本规律对于我们画面构图的色彩搭配很有帮助。

除了上述一些基本规律外,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对于色彩的认识存在差异,如有的民族偏爱黄色,而有的民族则偏爱红色,在色彩运用上也应加以注意。此外由于宗教信仰、阶级感情和时代风尚不同,色彩又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

如:红色多用于欢乐、喜庆的场面,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它又象征着革命精神。

绿色是一种爽朗的颜色,人们在生活、工作环境中总愿意点缀一些绿色,因为它象征着勃勃生机的生命。在绿色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总会放松一些。

白色一般象征着纯洁、轻盈,同时在画面中它具有一定的扩张感。

黑色通常代表尊贵与凝重。恰当地使用会产生神密的色彩。另外,黑与白又被称之为“极色”,它们可以同所有颜色搭配而不会产生冲突。

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灵活地运用这些色彩规律,使画面中色块与色块之间产生互相联系,互相衬托的关系会使你的摄影作品更加增色。

同类推荐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古代家具收藏艺术

    我国的家具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的方式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中心的家具。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 古金银器收藏艺术

    古金银器收藏艺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金质和银质的工艺品是民族艺术之林的一朵美丽的奇葩。金银器作为贵重工艺品,历来受到鉴藏家们的珍视。我国古代的金银器传世的并不多,因为黄金和白银历来就是货币中的硬通贷,所以用其制作艺术品,非一般民众所能享用。考古出土的金银器多是古代帝王和王公贵族所拥有的。
热门推荐
  • 手心至爱我许你来世

    手心至爱我许你来世

    一朝穿越,成了银月国的九公主,自从回宫,自己的未婚夫被姐姐抢了不说,还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住但这是他的前世,她还有一个爱他的洛璃那日,他拿着她的坠子,一遍又一遍的抚摸着,看着那块坠子……“萱儿,我不可能保护你了,如果有来世,让我多看看你可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幸福,便是终点”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插肩而过,而我?是不是和你停留太少,才会连看你的资格也没有,沐子宵道
  • 青春为何这么伤

    青春为何这么伤

    我们三个从小就一起长大,比谁都了解对方,感情更是让人羡慕,比任何人都好,却最终败给了爱情,最后陌生了彼此。陈雨薇说,我想停在叶瓷还没有离开我们之前,那时候的我们,还是和当初一样,感情那样的好,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变化,那是让我最留念的时光。谭舒说,即使最后结局是悲伤的,但我努力为你改变过这个悲伤的结局,虽然最后还是那么伤,但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叶瓷说,有时候你以为你奋不顾身的去爱一个人就足够感动他了,但他心里隐隐潜在的那个人,他忘不了,你也就住不进他的心里。如果说,我们之间谁也没有触碰爱情,是不是就会有不同的结局呢?是不是最后我们都不会那么难过,那么痛了呢!
  • 宋词

    宋词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 神域王者

    神域王者

    晴天霹雳风,万道金雷光。宁可乾坤转,不负人心荒。一颗灵珠分善恶,一刀斩邪恶!少年赵岩手握凝魂珠,脚踏断魂闪,斩妖除魔。一步一步踏上王者之路!
  • 红莲赋

    红莲赋

    君氿颜说,他欠她太多,他愿意用他的一切去偿还她……浔陌说,他听过最伤人的话是她让他替她守护她爱的那个人……茯苓说,姐姐,你很好,但是你不是她……连清妩苦笑,那个人何德何能能让这么多人为她付出,到了最后,那些爱她的人,她爱的人都为了那个人让她跳了诛仙台……是了,自古情字最伤人,何况是仙呢?
  • 邪瞳狂妃之妻上霸下

    邪瞳狂妃之妻上霸下

    作为光荣殉职的警察,步璃雪魂穿异世后,偷神技,斗太子,灭世族,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血亲姐妹,惹到她,下场就只有一个,坑死你不偿命!直到被一紫眸男人坑的渣都不剩,床都下不了的时候,她才知道,什么叫阴沟里翻船。每每想到,都令她愤懑不已,这男人从上一世阴她阴到这一世,何时能扳回一局?“你还没跟我求婚!”步璃雪决定绝不轻易就犯,却不想……“求过了,上一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只有学会疗伤,我们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为你讲述这一人生智慧,这些故事或浓郁,或清淡,或欣喜,或忧伤,可以让你快速调整自己,摆脱负面情绪,不忘初衷,不失方向,直面现实的迷茫与艰难。让所经历的苦痛,变为成长的最好礼物。
  • 美人家

    美人家

    一个垂暮的老人躺在藤椅上依稀的说着“记住冰儿,不要相信任何男人,越是有钱有势又要有相貌的男人,越不能相信,他们都不是好东西!”“什么相信不相信?你为什么知道我叫冰儿?”老人家的样貌越来越远去,“喂,老人家!你等一下!”然而老人的样貌却依然淡化远去豁的从床上坐起来,一头的冷汗。每一天都在做着这样的梦,真是可烦。抬头看了下表,啊!下午3点了,都已经跟小樱约好的又要迟到了!我,叫齐麟。有着一头乌黑亮丽长及膝盖的头发,曼妙的身姿犹如翩翩起舞的天鹅,细瓷一样的脸上有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不过,大家都爱称我为冰儿,道理在简单不过了,冰美人嘛!不过,这是我猜的。嘻嘻……
  • 许谁浮生

    许谁浮生

    她从不知道这个清俊苍白的忧郁少年是什么身份,他阴郁、自虐,却给了她一生中最为短暂又温暖的时光。少年的离开,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也留下了惨痛的回忆。多年之后,她一直以为已经去世的少年已变成一个成熟的男人,重新出现在她面前,血雨腥风重新席卷而来。恍然一梦,已过浮生。
  • 魂战天下

    魂战天下

    罗羽脑海中存在一块圣魂珠碎片,让他有了卷土重来的希望。阴谋退败,十年之约!一段被封印的记忆,淡化了他渴望变强的信念。家族使命让他无法放弃变强的决心。他曾经失去的,他要亲手夺回来。纵然被诅咒的命运,罗羽不想让自己的族人只有沦为祭品的下场,他要变强,要将这宿命打破。挡我者,摧毁之!强者路,谁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