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9900000005

第5章 认识论

王夫之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系统地介绍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存在方式,那么,人是否可以认识这个客观世界,又该以什么方式认识客观世界呢?他从“能”、“所”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格物”与“致知”、“知”与“行”等问题,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把认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能”与“所”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认识论的首要问题,王夫之通过对“能”、“所”关系的探讨解决了这一问题。“能”与“所”原是佛学的一对范畴,名僧僧肇在《肇论·般若无知论》中说:“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可见,“能”就是能知,是主观认识,“所”就是所知,是认识对象。佛学提出这两个概念来区分主观和客观后,销“所”于“能”之中,让主观吞没了客观。后世的理学和心学受佛教影响,也混淆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以“能”为“所”,甚至把一切事物都看做心的体现。王夫之批驳了上述观点,改造了佛学的“能”、“所”范畴,重新界定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说:“其所谓‘能’者即用也,所谓‘所’者即体也……所谓‘能’者即思也,所谓‘所’者即位也……所谓‘能’者即己也,所谓‘所’者即物也……”他把能所解释为体用、思位、己物,并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论证了“所”的第一性和“能”的第二性。

首先,“所谓‘能’者即用也,所谓‘所’者即体也”,王夫之把“所”看成是事物的“体”,“能”看成是“用”,他认为,“体”是事物的形体、实体,不从属于主体,而是离开人们的主观意识独立存在的事物;“用”是指功能、属性,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主观表现。他在《周易外传》中用车乘、器贮形象地说明了两者的关系:“无车何乘?无器何贮?故曰体以致用;不贮非器,不乘非车,故曰用以备体。”车是“体”,有车才有乘的作用,同样,有器才有储存物品的作用,因此,有“体”才能产生“用”;相反,没有乘的作用不是车,没有储藏作用的不是器,“用”是“体”的作用。王夫之用“体”相对于“用”的第一性,形象地比喻了“所”对“能”的决定作用,证明了“所”的第一性和“能”的第二性。

第二,“所谓‘能’者即思也,所谓‘所’者即位也”,王夫之用“思”、“位”来说明“能”、“所”的关系。“思”是思考,“位”是位置或处境,王夫之认为有“位”才有“思”,人之所以认识天地的存在是因为天地有了固定的位置,“故曰‘天地有定位’,谓人之始觉,知有此而定位也,非有所在有所不在者也”(《周易外传》),“人之始觉”是能,它发生在“天地定位”之后,人之所以有认识是因为天地定位的客观存在,而不是什么“有所在有所不在者”的问题。因此,“思”在“位”之后,客体是第一位的。

最后,“所谓‘能’者即己也,所谓‘所’者即物也”,“己”当然是指主体,“物”则是自然界的客体,王夫之直接把“能”“所”与主客体联系在一起,认为“物”作为认识对象,必须确实存在,才可以去认识,才能使“己”发挥作用,因“所”以发“能”,证明了“所”的第一性。

如上所述,王夫之从体用、思位、己物等方面证明了“所”决定“能”,客体决定主体,坚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 主观认识是客观对象的反应,摆正了主观与客观的位置。

客体对主体固然有决定作用,但王夫之的认识论不局限于此,他还指出人在客观世界面前具有认识的主动权,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说:“己欲交而后交,则己固有权已。”“交”是指人接触外界事物,“权”是指人的主动性,他认为人对外界事物是有认识的主动权的。“有物于此,过乎吾前,而或见焉,或不见焉。其不见者,非物不来也,己不往也。”(同上),人对外界事物认识不认识,不取决于事物,而取决于主体是否发挥认识的主动性。

王夫之还指出,只有发挥主动性,对事物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才能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治器”、“用器”(《周易外传》)、“以知能之力推而行之”(《四书笺解》)。关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王夫之认为并不是无条件的,“能”产生于“所”,就必然不能与“所”分离,因此,王夫之提出“能”必副其“所”,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如实反映的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不能偏离实际,走唯心主义的道路。

(二)知觉的产生与“格物”、“致知”两个阶段

明确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后,王夫之又论证了主观是如何认识客观的,即知觉的产生问题。他认为,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始,知觉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张子正蒙注》)这里涉及知觉和形、神、物几个概念。他对知觉的解释见于《读四书大全说》:“随见别白曰知,触心警醒曰觉。”一看就明白是什么叫“知”,通过思考对事物有所了解的叫“觉”,知相当于感性认识,觉相当于理性认识。“形”是指耳、目、口、体等人的感觉器官,它们的作用是“由目辨色”、“由耳审声”、“由口知味”(《尚书引义》),“视听之明,可以摄物,心知之量,可以受物”(《张子正蒙注》),总之,感官可以反映外界事物,“形”是知觉发生的必要条件。“神”指精神、思维,它们既支配肢体活动,也支配着知觉的发生,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说:“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而心之神明,散寄于五藏,待感于五官。”可见,感官是理性思维的载体,理性思维靠感官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形”和“神”都是知觉发生的主体条件,“物”则是知觉发生的客观源泉,是认识的对象,它包括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天之风霆雨露亦物也,地之山陵原隰亦物也……凡民之父子兄弟亦物也,往圣之嘉言懿行亦物也……”(《尚书引义》)可见,物是知觉的源泉,形是认识的桥梁,神在知觉中起控制作用,形、神、物这三者相遇,知觉才会产生。

王夫之还认为,在知觉产生过程中,有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即“格物”和“致知”两个阶段。

“格物致知”是《礼记·大学》中首先提出的思想,因其意义不明,后世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主要的是理学和心学两派的解释。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格物”和“致知”是认识“理”的两种途径,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家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获得心中的道理。王夫之则对格物致知作了全新的解释。

王夫之认为,“格物”和“致知”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格物”阶段是认识的前一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他在《读四书大全说》中讲:“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可见,在格物阶段,以感觉器官为主,思维器官为辅,主要任务是广泛地认识事物的现象,获得学问,这是认识的第一步,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人们不能只停留在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格物阶段还有待升华为理性认识,即认识的后一阶段致知。在致知阶段,“其功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同上),以思维器官为主,感觉器官为辅,主要任务是对感性认识提供的材料进行理性思辨,即通过思维的归纳总结,由表及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由此,王夫之明确了知觉的过程分为“格物”与“致知”前后两个阶段,格物才能致知,二者的顺序不可颠倒。与此同时,他还提出“格物”与“致知”不能偏废,“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目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夫之对知觉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

(三)“知”于“行”

除了对主客体关系的阐述和对知觉的认识,王夫之还把实践引入到认识论中来,探讨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知行这对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提出,讲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之前的学者对知行的探讨多是围绕二者的主从关系、地位轻重等问题,王夫之创造性地继承了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全新的知行观。

在知行关系中,王夫之明确指出“行乃以为知之实”(《四书训义》),有行之实才有知,只有在实践中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在知行关系中,他认为行是知的基础,并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行对知的决定作用。首先,王夫之认为行高于知,他认为在知行二者中,思维认识不如身体力行,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同上),行可以有知的功用,知却不能有行的功用;“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同上),行可以得到知的效果,反过来却不可以,他的很多论断都说明行高于知。其次,王夫之还认识到行是检验知的标准,“求知之者,固将以力行之。能力行焉,而后见闻讲习之非虚,乃学之实也”(同上),只有身体力行后才知道所知是真是假;又有“听其言,勿能信也,必观其行之勤,而后许其上达”(同上),在儒学中,“上达”是达仁,这句话表明,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上达的君子并不是靠他的言行,而是靠他的“行”,表明应以实践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此外,他还有“力行而后知之真也”(同上)等论断,阐述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后,王夫之指出,行贯穿知的整个过程,不仅是检验知的标准,也是知的最终目的,“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张子正蒙注》)。可见,王夫之不仅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还肯定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客观标准和最终目的,“行”决定“知”,在认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强调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王夫之也充分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他在《周易外传》中指出:“知之不彻者不可以行”,知对行有指导作用,认识不清楚而行就是盲目行动。《四书训义》中又有:“非知之明,而何以行之至?”实践应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认识不明确,又怎么能实行到位呢?《读四书大全说》中概括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通过“知”才知道“所行”,知的作用是指导如何去行,“由行而行则知之”,行的作用是检验知,二者各有功效,互相促进。

王夫之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阐述了很多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他不仅明确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仅深刻地阐述了知觉的发生与发展,还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了区分;不仅把实践引进认识当中来,还肯定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王夫之的认识论已经接近了能动反映论的水平,为后世的哲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

同类推荐
  • 大国诸侯

    大国诸侯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段历史,再也不会像先秦那样充满智慧的火花,一个可以追忆但却不可以超越的时代,那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却绕不开的时代。
  •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本书总共五章: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孔氏行辈与家谱、祭孔子文、黄河三峡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总体规划设计简介等。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热门推荐
  • 我和灵异实录

    我和灵异实录

    不必你们相信我,但求你们不指责我,因为,人类真实存在神仙,除非与佛无缘。
  • 再见我爱的那个人

    再见我爱的那个人

    从我出生从来没有得到过太多的爱,还好上天还是眷顾我的让我遇到那么好的他。但是命运确是那么的残酷,我们彼此喜欢却不能在一起。
  • 末法虫师

    末法虫师

    可怕凶猛的妖兽,残暴狰狞的丧尸,丰腴魅惑的妖姬,拥有种种奇异能力的异能者,奇妙神奇的秘境,丰富多彩的异时空,光怪陆离的末世!在末世生活六年的王莽,在死前发现了真正的秘密,可却只能抱着遗憾死去,幸运的是他一睁眼,竟然发现自己重生到了高三的课堂,看重活一世的王莽,怎样以虫师威能建立虫组,称霸世界!亲爱的末世........我来了!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冥界生死簿

    冥界生死簿

    民生,是个孤儿,从小在山上长大,18年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整天对着的就是自己的养父,养父是个猎人,当初在山下小溪边捡到了小民生,因为不知道名字,就给他起名民生(平民百姓所生),一个贫民百姓生来没办法养才丢掉的孩子...养父能给他的就是不饿肚子,教他打猎,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他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没有朋友,甚至都不知道今天是哪年哪月。突然的一个晚上,山腰上传来了像鞭炮一样的声音,民生不知道怎么回事,声音好像还越来越近,养父知道了叫他藏到树上去,那是见到养父的最后一眼...
  • Bucolics

    Bucol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年邪医

    少年邪医

    从山上下来的少年,医绝天下,为了清理门户,却做了最普通的医生,看他如何弘扬中医,逍遥都市!
  • 三千女仆道

    三千女仆道

    天道变女仆,冷艳惑众生,高调求爱!青梅竹马太傲娇,暴力揪耳看不惯,哥哥谁让你和别人谈恋爱!神秘姐姐清纯可人,撩拨挑逗样样来,弟弟你是我的盘中菜!智谋平天下,财富冠五车,却奈何不了这柔情修罗场,只能无奈叹道,“来吧!让我一力承担,我这是为了拯救世界!”
  • 嫡妃傲世:一揽天下

    嫡妃傲世:一揽天下

    一日败落,朝朝败落。我云浅愔不会让此事发生,一朝痴女变狂妃。
  • 星空虫潮

    星空虫潮

    这是蛮荒与文明间的巅峰对决。两者没有真正对错,只有不同立场!也是一篇虫族从弱到强的编年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