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3100000006

第6章 功败垂成,难明悲喜人生

郭沫若先生曾在他的作品中说道:“战国时代,整个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中,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因燕太子丹和荆轲为了国家和理想而努力奋斗甚至不惜献身的精神,显示着人们对于自身生存权的追求而具有深刻的悲剧性。荆轲这个人物也因其蕴含的悲剧意识而不断为世人进行再塑造、欣赏、解读和评价,从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开始,继而被载入《战国策》《史通》《十六国春秋》等史册。汉魏以降,荆轲形象也不断受到文人的关注、探索和再创作,频频出现在《燕丹子》《烈士传》《金缕子》《东周列国志》等小说故事以及诗文曲赋、戏剧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尤其在侠义小说和咏侠诗中占有重要位置。从汉魏至明,与荆轲形象有关的文人诗词有八十余首,其中,陶渊明、柳宗元、苏轼等直接以荆轲为题的诗词作品有二十余首。此外还有元代刘因的《吊荆轲文》、明代文洪的《易水吊荆轲赋》等长文。在清代,荆轲形象则多在戏剧中出现,这一时期以荆轲为原型的戏剧主要有茅维的《秦廷筑》、徐沁的《易水歌》、程琦的《荆轲记》以及作者不详的《督亢图》等。直到今天,荆轲形象仍高频率地活跃在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中。

这些对荆轲形象的再创造和理解,构成了一部荆轲形象接受史。然而由于人们对荆轲始终怀着同情和崇敬的心情,偏重于审美理解和情感把握,并融入再创造的因素,使得荆轲形象渐渐脱离了历史范畴,同时对于《史记·刺客列传》文本解读的时候也都倾向于把荆轲侠客的形象完美化,结果最终把荆轲本人及其生平的故事变成了纯文学的接受。后代的诸多诗人就把荆轲视为反抗暴虐、扶危济困的英雄来歌颂,如陶渊明《咏荆轲》曾赞美其“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元代诗人善住《谷响集》中的《荆轲》:“壮气干牛斗,孤怀凛雪霜。只知酬太子,不道负田光。易水悲歌歇,秦庭侠骨香。千金求匕首,身后竟茫茫。”

荆轲刺秦王未遂的历史事件,千百年来都为文人们深感遗憾,无数的诗词文赋都是以暴君来形容秦王,而肯定荆轲的英雄行为和侠义精神。虽然荆轲这个历史人物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一位带着悲壮色彩的机智勇敢、深沉刚毅、勇于牺牲的侠士,但是研究历史的学者和文学家历来对他褒贬不一。对荆轲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洵恭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肯定荆轲的人则更多,首位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云:“其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现代人对于荆轲的评价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当代著名学者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王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史学家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王,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情感把握表现出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良好的情感愿望,但是这往往容易忽略人物形象及行为特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呈现的不合理性和荒诞性,荆轲的历史形象其实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他并不属于一个尽善尽美的像后代历史小说中塑造的关羽、赵云等英雄式的人物。但是荆轲这个人物,尽管他的行动失败了,尽管他自身存在着许多争议,他本身在历史上的悲剧意义和价值却不能因此而磨灭,反而更增加了人们对他命运的同情和纪念。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呢?从战国历史中政治成败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历史事件时,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荆轲充当的角色是历史的拦车人,荆轲一个人的失败正昭示这一个时代的即将完结。燕太子丹和荆轲企图杀死秦王来扭转宗国的命运和时代的局势,但是此刻天下统一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华夏大地经过了几百年的分裂与混战,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巩固与完善,必然迫使政治局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诸侯割据的局面迟早要以大一统的国家的面貌而告终。退一步讲,即使刺秦王的行动成功了,秦王归还了六国的土地或是秦王死掉了,秦国迟早还要卷土重来的,但是做秦始皇的人不一定是嬴政,或许是比嬴政更加有才略、更加暴虐的另一个秦王,六国被灭只是时间问题。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荆轲刺秦王的做法和想法达到的目的很类似于孟子所说的“携泰山以超北海”,胳膊底下夹着泰山并且想要越过北海,这是作为一个常人凭个人能力无法实现的空想奇谈,到头来只是徒劳一场,而且代价高昂。

古罗马学者朗加纳斯在《论崇高》中,曾把庄严而伟大的思想作为崇高的两个主要来源之一和首要条件:“一个毫无装饰、简单朴素的崇高思想,即使没有明说出来,也会单凭它那崇高的力量而使人叹服。”春秋战国时代虽没有这种审美标准的界定,但对君子的作风气度也曾有过某种约定俗成的认同。如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们在社交场合颇有风度地征引《诗经》中的诗句被视为有君子之风。孟子也为君子的本性作了说明:“君子所性,仁义理智根于心。”可见,对君子之风的认定是与中国诗歌传统中“温柔敦厚”的思想及其审美意识一脉相通的。荆轲作为士文化阶层的一名代表,他当然具有这种君子之风,而且历史选中他做一名刺客去挽救诸侯国的命运也绝非偶然。荆轲正是从一位士君子的角度以天下为己任,寻求实现人生价值之路,同时在君子的道德和“义”的趋势下舍身赴命。但是他确是一位不完美的君子,虽然在人生态度上是崇高的,但是,太子丹“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司马迁对于荆轲在物质上的贪恋直言不讳,这显然既不符合崇高标准,又与当时的“君子”规范相悖。“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一方面暴露了荆轲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庸人思想;另一方面又很容易使人将其与后来的极端利己主义联系起来,极端的利己主义来源于荆轲的刺客身份,极端个人主义以一己之好恶来断定是非,并且盲目的知恩图报,这些都在刺客们的身上反映出来,荆轲当然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这是君子之义发展到极端的表现,并不为我们所提倡。再次,很多人往往把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原因归结为燕太子的狭隘和短视。从太子丹的言语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一方面为了自己被嬴政欺辱而想要报仇,不顾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收留一位流亡的将军,不肯听从正确的建议去解决面临的灾难,只是一味想要快速解决问题,结果不但把荆轲等送上了不归之路,还失掉了可以苟延残喘的时间。燕太子在用人上也时常会反映出对人才的怀疑。如荆轲推迟动身日期“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太子还有不善用人的一面,荆轲的副手秦舞阳的选定是很失败的,这个秦舞阳虽然13岁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平时别人都不敢正眼看他,但是在秦王群臣的威严之下,却吓得惊慌失措,由此可见他只是一般的市井之徒。然而荆轲对于主人这样的不足之处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在面对燕太子的怀疑时,竟然负气上路,而且也并没有坚决等到自己的朋友,而是带着一个并不满意的助手。基于这些,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不完美的君子。

荆轲在刺秦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能力问题,人们不仅要为他那把浸了毒药的匕首没有碰到秦王所痛惜,很多人也认为这是他学艺不精造成的。如陶渊明的诗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陈成军根据《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认为,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司马迁在《刺客列传》里也只是说荆轲“荆卿好读书击剑”,与当时的著名剑客谈论剑术,但是并没有描述他自己有多么高超的剑术。至于他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过杀人的营生,历史上也是毫无记载的。而且,当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荆轲对于动身还是一拖再拖,因为他知道凭自己的武功没有把握完成刺杀行动,他在等待一个真正的武士,一个真正的刺客来协助他甚至是代替他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可是由于我们无法知道的原因,这位神秘的朋友却迟迟没有出现,在太子的催促下荆轲只好带着这个在市井中杀过人的小角色秦舞阳上路,在秦王的大殿里,这个秦舞阳不但没有帮上忙,反而吓得变了色,荆轲只好自己来扮演这个刺杀的行动者。事实上,从荆轲一生的行迹和举动来看,刺客之外他还有一个纵横家的身份,而且他本身所具有的纵横家的色彩还要浓于刺客的身份。纵横家也属于士阶层,前面已经讲到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百家争鸣,在这个过程中,儒、法、墨、道等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其中有一派便是纵横家。纵横家是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荆轲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不是一个武夫。所以刺秦王的计划他应该是一个领导者,而刺杀秦王的工作不应该由他来完成。

同类推荐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四时花开

    四时花开

    2004年,在受众日益深度的文化需求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开设了一档高端文化名人访谈类栏目——《可凡倾听》。2005年,《可凡倾听》系列丛书第一本《表情攻略》问世。2014年,《可凡倾听》迎来了播出十周年纪念,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四时花开》这本书也成为《可凡倾听》系列丛书的第十本书。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杜修贤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专职摄影记者。本书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政坛内外的伟岸形象,并提供了很多红墙内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 左宗棠在甘肃

    左宗棠在甘肃

    1866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1867年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曾在兰州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等新式企业,该书主要研究了左宗棠在1869~1880年期间甘肃的经济政策、文化建设、社会措施、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甘肃的社会历史状况。
  • 袁崇焕传

    袁崇焕传

    本书主要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施展才华,也为辽事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垂千古。
热门推荐
  • 万灵灯仪

    万灵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以成命定

    以成命定

    他以为这一世就荒芜度过,谁知一个懵懂的女孩儿打破他的宁静,掀起他心湖,阵阵涟漪,他用尽全力对这个女孩好,甚至愿意放弃所谓的名利权势,可是这个女孩儿找的人,不是他。而他,只好重回曾经错过的那个人,站在月华下思念,回来好吗······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北山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讲给孩子的人体使用手册

    讲给孩子的人体使用手册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所以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它的语言轻松活泼,使深奥的人体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每一章都从孩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开始引出话题,段落短小,形式多样,以减轻孩子的阅读负担,同时又做到内容全面,不失严谨的科学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其次,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阅读特点,本书还配有许多相关的图片和漫画,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使单调的身体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最后,它加入了许多动手、动脑的小板块,让孩子从通常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 雷神养成计划

    雷神养成计划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不留神,陈唯就成了这个池鱼了,一个大雷,把陈唯劈进了异世,幸好阴差阳错的带给他雷力。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之后会生什么呢?碌碌无为还是纵横异界?且听我慢慢道来……
  • 毒小姐的卓相公

    毒小姐的卓相公

    利益还是利用,爱情,宅斗,看一个满身是毒庶女郗阡落如何躲过暗杀,建造势力,上斗娘家,下斗王府极品亲戚,再斗螓首娥眉却居心叵测的美女。他一直站在她的身边,他们经历了猜疑,谎言,敷衍,诺言,眼泪,兜兜撞撞,爱情是否一如当年那么纯洁,那么无愧于心,那样的爱下去....
  • 天怒战神

    天怒战神

    一个饱受白眼的少爷!一个重伤未愈的父亲!一个从天而降的诡异妖壶!那一日,风起云动!命中注定,三界万物,八方轮回,所有的人都将在他脚下颤抖战栗……
  • 诡道

    诡道

    俗话说:“诡计多端,别有洞天”。诡道,即制造假象,欺诈对方,是反劫斗争中的智斗术。“兵不厌诈”,就是诡道的本质内容。一场战争的胜负,最终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势力相当时,谋略运用得当,能够克敌制胜,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在一场力量十分悬殊的战争中,谋略恰当对于优势一方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而对于劣势一方却能够出奇制胜,取得一些战术胜利。孙子“诡道”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用兵作战必须用“非常手段”、“奇异多变”的方法,才有可能取胜。“兵者,诡道也”,对本句的理解,关键在于“诡”字。
  • 傲娇小姐们的逐梦计划

    傲娇小姐们的逐梦计划

    H大302宿舍里聚集了这样几个女生:白夜,一个以超出录取分数线好几条街的高分文化课成绩破例考进了这所艺术院校的女超人。然而,她不但不是个书呆子,还是全校里,打扮最招摇最俏丽的一个,今天流行什么包,明天流行什么鞋,一问白夜全知道!安熙悦,H大校花。出了名的宅男女神,大眼睛高鼻梁,只要她微微一笑,你的骨头都会跟着酥起来!叶漪凝,外号黑白无常。只喜欢黑白搭调,从没穿过其他颜色的衣服!每天一副痞痞的表情,跟全世界都欠她钱一样!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变得少女起来!于昕,最没特点的一个,但是,没有特点就是她最大的特点啦!几乎走到哪里都会被视为空气!超级没存在感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