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2700000006

第6章 工作方针上的转折——确定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落实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项基本方针。这项方针的贯彻执行,成了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国之路。

一、改革开放的早期探索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科学论断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直接提出来的,但却包含在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之中。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对于消灭了阶级对立,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从而阶级斗争只在有限范围内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如何表现出来?其发展的直接动力又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应由后人根据马克思主义作出回答。恩格斯曾经指出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人们由此可以探索、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列宁是首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对布哈林的《过渡期经济学》一书的评注中指出,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灭,矛盾仍将存在,但是不可能对这个问题展开来深入阐发。斯大林曾经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在理论上却陷入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起初,他根本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认为苏联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劳动人民之间的和谐合作精神成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过了不久,由于联共党内的分歧日益加深和暴露,他的观点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宣布苏联社会不仅存在阶级斗争,而且这种斗争越来越尖锐激烈,由此搞起了严重的肃反扩大化,这实际上还是认为阶级斗争是苏联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此后,斯大林继续坚持他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适合”的观点,回避二者之间的矛盾,认为“政治上道义上的完全一致”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到了晚年,他又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承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但仍没有认识到这种矛盾的恰当解决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个问题上,我党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著名讲话中,就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不过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总的说是非对抗性的,它们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所谓相适应,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的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更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所谓相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本身还很不完善,还存在着某些环节上缺陷。这些缺陷,可以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应该肯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实际上已经触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在50~60年代,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出了“改革”这一命题,并贯彻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只是在“文革”冲击下中断了这一探索。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在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发现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于是开始酝酿有关改革的问题,最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进行改革的基本方针。

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这一重要结论的得出,也同样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但当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对峙共存的局面形成之后,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使社会主义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生存发展下去,就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必须加以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在苏俄建立之初,就积极同资本主义打交道,通过“租让制”大量引进资本、技术和设备,向资本家学习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大批工业骨干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两大阵营的严峻对立,不存在同资本主义正常交往的条件。这时斯大林只能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了西方敌对势力的严重遏制。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也是我党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前夕,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也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并且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这些都表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是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的,并不打算实行闭关自守。但是,这项策略在实行中却遇到了阻碍。首先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长时期地妄图在政治上颠覆、孤立我国,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冻结”,使我国与许多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引进技术、吸收外资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外开放的窗口只能面向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其次,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决定撕毁合同,撤走援华专家,致使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急剧恶化,我们不得不更加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经济建设。再次是“左”倾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严重曲解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自力更生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合作对立起来。

长期封闭的现实,致使我国经济更加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了。针对这种严峻态势,邓小平同志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5年就提出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并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粉碎“四人帮”后,国门打开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巨大差距,强烈地刺激着中国人民。要求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设备,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迫切要求。于是在酝酿改革的同时,也开始了酝酿有关开放的问题,最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开放与改革并提,正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二、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与正式确定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展开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改革方针的正式确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但这一方针的酝酿提出,却是三中全会前国务院务虚会和国务院计划会议所讨论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讨论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会上,人们提出了一些改革开放的初步思想。李先念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勇敢地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设,放手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还必须同外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自守,决不能不学习外国的先进事物。为了大大加快我们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速度,必须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国务院务虚会认为,过去20年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改革经济体制,但是往往着眼于行政权力的转移。现在要进行的改革,一定要坚决摆脱墨守行政方式的老框框,放手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一定要改变手工业式、小农经济式甚至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坚决实行专业化,发展合同制,贯彻按劳分配,按经济规律办事。

9月,国务院召开计划会议。会议根据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务虚会的精神,提出了经济战线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的思想,这就是:一是从上到下都要把主要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从那种不计经济效果、不讲工作效果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经济规律办事、把民主和集中很好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上来。

就在国务院计划会议召开的同时,9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鞍山市委负责同志的汇报时也指出:“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10月10日,他在会见外宾时又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11日,他在中国工会九大的致词中再次强调:“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更明确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经过国务院务虚会和国务院计划会议的充分酝酿,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再强调,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并确定了其基本原则和方向。全会明确指出,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全会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实施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施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些思想和措施,标志着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式确立。自此,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由设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城市,最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0年来,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化、拓展,成了中国的时代主题,成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逐步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共同富裕的强国之路。

同类推荐
  • 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

    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

    以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投资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制造业投资规模、结构和效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本书在简要回顾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后,详细阐述了继续加强制造业投资的客观必然性;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和检验,定量研究了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制造业投资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这本书就是为年轻人,也包括企业家和金融家们讲述金融历史和观念的。”我想,这是作者的明志之句,需要呼应一下的。为什么金融观念很重要?据作者之见,“缘于我们有太多的金融观念似是而非。而建立在这些糊涂观念基础上的思维模块混沌不清,但常常潜意识地支配着我们的金融思想”。这是说,深藏在人们观念里的“想法”可不是无关宏旨。观念影响思维模块,作用于金融思想。思想受了影响又怎么样?那就表现为行为,因为人的行为说到底就是不断的选择,其中思想的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常常是实际行为的第一步。
  • 凭什么我们这么穷

    凭什么我们这么穷

    本书是《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一书精编版。在原书基础上,本书从通胀的本质入手,用生动的小故事和鲜明的比喻,为读者分析了房产、教育、医改、政府等关键词背后的联系,诠释通货膨胀的前因后果,告诉们为什么会感觉自己越来越“穷”。
  •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本书主要有四篇:宏观篇、政策篇、市场篇、资料篇。主要研究了2009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粮食价格波动的货币因素、粮价上涨与通胀之辨、热评政府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之举、新早稻上市七问、如何看待早稻收购价的高开等。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对外贸易与外贸政策问题讨论综述等十二章。
热门推荐
  • 江湖小飞侠

    江湖小飞侠

    少年自从跟着爷爷在深山里学武,下山后遇各种不同的人和武功,少年武功高,各大门派对着少年仰慕和招募,
  • 上古之约之废柴逆袭

    上古之约之废柴逆袭

    她,是二十三世纪的顶级特工加神偷。一朝穿越,降临异世,诡异护额,黑暗巫皇,神魔同体,古老的预言,暗黑的传承,一切的一切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看她如何手持鸿蒙七宝,收太古魔兽,登上那受人仰望的王座当她睥视苍穹,凤惊天下时,似一回首,你却消失不见,那一场惊天大战,她眼睁睁看着他化作点点星光消失在这天地间她说: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一定会将你找回!他说:一生一世一双人,天涯海角,就算海枯石烂,我也会等着你,生生世世,不离不弃!她说:前生你为魔,我为神,今世我愿为你堕落为魔,无怨无悔,沧海桑田,我不会放弃为了寻找失踪的他,苦苦等待一万年,只为寻他那一眸回笑【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宠文+爽文】
  • 龙珠之至尊崛起

    龙珠之至尊崛起

    一个在大学混吃等死的普通大学生因一次意外得到了传说中的龙珠,从此屌丝逆袭开始了,玩转世界的黑道,我是世界至尊,泡遍世界美女,我是情圣,打遍天下无敌手,我是世界第一。
  • 我们是魔教

    我们是魔教

    洛少瑾:“我们是魔教?”魔教师兄:“呃,大家都这么说。”洛少瑾:“为什么?”魔教师兄:“名门正派说我们烧杀抢掠。”洛少瑾:“难道不是劫富济贫?”魔教师兄:“他们说我们欺男霸女。”洛少瑾:“难道不是自由恋爱?”
  • 善见律毗婆沙

    善见律毗婆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与鬼厮混的日子

    与鬼厮混的日子

    这是个关于阴阳秘术,江湖奇人的小说,当今许多秘术,道法,都已经失传,但有一些人,仍然保存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们通阴阳,晓道法,身怀绝技,或隐藏在都市之中,或修道与山野乡村。这是个神鬼与人界限不在分明的时代,也是个色彩斑斓信仰缺失的时代,两个倒霉蛋,一路跌跌撞撞的闯进了阴阳道法的世界,揭开了一个个隐藏在阳光下的阴影迷雾。
  • 贴身高手

    贴身高手

    他是保镖界的翘楚,身手无敌,从不失手。土土豪大亨的不二选择。他也是保镖界的异类,不求财,不求名,只求雇主貌美如花。他就是杨冬,他是最好的,也是最危险的……
  • 长安镇少年往事

    长安镇少年往事

    小镇少年的纯爱,无关岁月,无光时光,仅仅纯爱。
  • 我是一只小老鼠

    我是一只小老鼠

    大学毕业后回村大兴土木搞建设,修公路建电站。爱情事业在一次次风波中难分难割。官场恩仇,一笑泯过,酒中自有腹黑手,自有天生眼。
  • 农家小医仙:捡个王爷来砍柴

    农家小医仙:捡个王爷来砍柴

    一朝穿越之后好不容易摆脱了傻子的身份,结果在养家糊口的路上又捡到一个傻子!家徒四壁,负债累累也就够了,这傻子还给家里添乱?不过不要紧,治病医人,发家致富,没有刘瑶摆平不了的事,调教傻子当然也不在话下,况且他人傻,长得却赏心悦目……只是很久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傻子不傻,还是个……王、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