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2900000002

第2章 吴道子生活的时代及生平

(一)吴道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吴道子,唐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大概生活在公元685年到759年前后,成年后又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少年时父母早亡,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之时,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巧。神龙年间(705—707年)事逍遥公韦嗣立,做了小吏。景龙年间(707—710年)任兖州瑕丘(今山东省滋阳县)县尉,不久坚决辞官而去。之后,他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绘画,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制作。开元年间(713—741年),他被唐玄宗召入宫中为宫廷作画,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他奉诏绘制了一些历史画或政治性肖像画(如《金桥图》),还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观者如云,声名远播。天宝年间(742—756年),他游历蜀地归来,在大同殿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因之称羡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吴道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封建社会的盛期,唐太宗、武则天以来唐代社会发展蒸蒸日上,是一个充满信心、希望与热情的时代,也是一个蕴藏着深深的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佛教及佛教艺术在这时已完全中国化,得到广泛发展并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同时,绘画及雕塑艺术本身也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写实技法及吸取生活形象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此可见,盛唐时代具备了出现伟大的艺术家的条件。《历代名画记》说:“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开元天宝,其人最多。”吴道子、王维、张璪、李思训、曹霸、陈闳、杨庭光、卢楞枷、项容、梁令瓒、张萱、杨惠之、韦无黍、皇甫轸等人,都是当时的大画家。这么多的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英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

吴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教壁画四百余堵,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绘画,长安市民蜂拥围观,当看到吴氏“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称奇。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画坛。“诗圣”杜甫称他为“画圣”。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吴道子的青年时期

吴道子年幼时父母双亡,生活贫寒,曾去洛阳追随当时擅长草书的著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书法。要探寻他青年时代的足迹,只有《历代名画记》提供的极为有限的线索:“学书于张长史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史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由此可知,吴道子曾跟从当时名震天下的“草圣”张旭和诗人、书法家贺知章学习过书法,也当过小吏和地方官。

吴道子青年时代学书,意味着他本怀以书仕进的思想,只可惜没有学成。尽管如此,这段学书经历对他后来绘画笔法的创造,却至关重要。宋代大书法家蔡囊说:“吴道子善画,而张长史师其笔法。”师生关系颠倒,应是距时较远以讹传讹的缘故,当以距时近得多的唐代美术史论家张彦远所撰《历代名画记》的记载为可信。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张旭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他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这种充满激情的生活作风与创作作风,可能也对师从过他的吴道子产生了深刻影响,吴道子“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师生行径如出一辙。当然,这首先是因为吴道子也具备和张旭相同的秉性气质。

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旧唐书》说他“性放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两位名士如此相像,青少年时代的吴道子备受熏陶,应该没有疑问了。吴道子学书不成,但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转而去伺候韦嗣立,当个小吏。这也是不通过科举的另一条进身之道,光靠绘画是进不了仕途的,这样以后有机会,可以依靠关系当官。他学画不见有师从记载,应是钻研古今绘画名迹,靠天才颖悟无师自通的。他事奉韦嗣立时,曾奉命出差去四川画过山水,这为考证他当小吏的时间并以之推算生年提供了一点依据。

韦嗣立,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嗣立初由进士为双流县令,政绩卓著。其兄韦承庆为凤阁舍人,公元695年(证圣元年),因病去任,朝廷召时任莱芜县令的韦嗣立代为凤阁舍人,深得武则天信任。武后长安时为凤阁侍郎。当时酷吏横行,人人自危,他却敢于挺身而出,犯颜直谏。提出“兴学校、洗枉滥”,但未被采纳。后受到州县非议,请求离开京城到外地补任,遂以凤阁侍郎身份为检校汴州刺史。由于其兄韦承庆依附张易之兄弟,二张被诛后,韦嗣立因与二张友善被贬饶州。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享年66岁。

吴道子跟随韦嗣立到神龙二年(706年)兼掌吏部选事为止,才离开去当瑕丘(在今山东)县尉,他能任县尉,当与韦嗣立正好兼掌吏部选事有关。这一年他二十多岁,人已成熟,又有当了三年小吏积累起来的官场应对经验,凭着韦嗣立的关系,获得一个低级职位易于执掌。

本来吴道子想学书进入仕途,学书不成却当了显宦的小吏,总算还顺利,做了县尉跻身官场,继续下去有望逐步升官,然而也未必能够顺心。著名诗人高适也曾当过河南封丘县令,有诗写道:“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县尉管治安,有时要打老百姓,还要奉迎上级,使诗人受不了。可以想象,以吴道子的秉性,也不会满意当这样的小官,所以不久就放弃从政,到东都洛阳靠绘画谋生。这虽属推测,但合逻辑。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理由迫使他的生活变轨,只是我们无法得知。

(三)吴道子的壮年时期

唐王朝的东都洛阳,是当时人才荟萃、艺术发达的文化中心。吴道子在那里施展才华,并有了很大的名声,以至于“明皇(玄宗)知其名,召入内供奉”。

据记载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忙问是谁,大鬼向玄宗施礼,自称是终南山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之,遂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唐玄宗醒后,病也霍然而愈。玄宗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图成,玄宗在画上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此事所叙未必是事实,但是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作为新年礼物,的确是盛唐以来的惯例,如开元时的名人张说及其后的刘禹锡等,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传世。

吴道子在宫中是高级宫廷画师,进宫后,有时要跟从玄宗外出巡游,以便随时奉旨作画。《唐朝名画录》里记载:“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将军、张旭张长史相遇,个陈其能。”裴旻是唐开元间人。据《独异志》载,他“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又据《历代名画记》,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诗人李白曾从其学剑。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草圣”“剑圣”。裴还以善射而著名,是位勇敢善战、武艺高强的将军,不是徒善舞剑而已。

这次吴道子重返洛阳已是四十多岁,正值入宫一年多后,画艺高超,精力旺盛,意气高昂,足可和裴旻及早年的书法老师张旭各显其才。吴道子与裴旻的缘分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张彦远记:“天宫寺三门吴画《除灾患变》。”壁画的名字就是《除灾患变》。开元年间,将军裴旻在家守母丧,到吴道子那儿,请吴道子为他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几幅状写神鬼的壁画,用来给在阴间的母亲求得神佛的保佑。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有意请我作画,为我缠绸结作彩饰,请舞一曲剑。或许因为你剑舞的勇猛凌厉,能让我的画重新跟阴界相通。”裴旻听了后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平常穿的衣裳,骑在马上奔跑如飞,左右舞剑,将剑一下掷入空中,高几十丈,然后像电光一样射下来,裴旻伸手拿着剑鞘接着。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宝剑,穿透了剑鞘。几千人围观,没有一个人不对这种惊险的场面感到惊惧。吴道子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飒飒地刮起了大风。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世上罕见的。吴道子一生中画了许多画,他自认为得意的作品没有超过这幅的。

吴道子观裴旻舞剑,是艺术创造的特殊需要,借以启发艺术灵感,引爆激情,顿悟理法奥妙等等。他的老师张旭也擅长这么做。《新唐书》本传说,张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问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意思是说他曾从公主的担夫与路人争道的闪臂动作与姿态里,以及鼓吹音乐的节奏中悟出书法笔意。又从当时一位著名舞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中,受到启发悟出书法的神气。张旭从中得到感悟,所以他的草书气势磅礴、穷尽变化,很有音乐舞蹈的韵律节奏美感。吴道子的人物画体态动作与衣纹变化,也有此美。

吴道子壮年时代作品颇多,也极有影响。他画有长安太清宫殿内的《玄元真》、长安净土院《金刚经变》、景公寺《地狱变相》、菩提寺《智度论色偈变》等等。

吴道子一生精力主要用于壁画、屏风和卷轴画的创作,题材几乎都与宗教有关。杜甫诗中说“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长。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既称赞吴道子的画技,又描写了壁画场面与艺术效果,其中“妙绝动宫墙”一句,成为吴道子艺术风格与魅力的经典评语之一。

(四)吴道子的晚年

吴道子晚年的情况并没有被直接记载,只有《历代名画记》中关于他的门徒卢棱伽的史料透露出一点重要信息:卢棱伽,吴弟子也,画技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备,经变佛事,视其所长。吴生尝于京师画总持寺三门,获得了大量钱财。棱伽于是自己偷偷画了庄严寺三门,锐意开张,颇臻其妙。一日吴道子忽然见之,惊叹曰:“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精神、魂灵)尽于此矣。”过了一月后,棱伽果然死了。据《益州名画录》记载:棱伽,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也。明皇帝驻跸(指安史之乱玄宗逃亡四川)之日,卢棱伽自汴(今河南开封)入蜀,嘉名高誉,播诸蜀川,当代名流都佩服他画画精妙。至德二载(757年)起大圣慈寺,乾元初(乾元仅三年,此指元年即758年)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颜真卿题,时称二绝。

吴道子因获玄宗的赏识重视才得以施展艺术才华,但由以上记载可知,“安史之乱”时,吴道子并没有跟随玄宗逃难,身在何处,无人可知。“安史之乱”后,玄宗成了太上皇,失去实权,又时常痛忆仓促逃难时被迫赐死的至爱杨贵妃,过了几年就抑郁而死。吴道子没了靠山,也到了告老年龄,可能重返民间画坛,棱伽画庄严寺三门,是他去世前的最后创作,应是在开元初画完成都大圣慈寺,因叛乱已平而去长安以后的事情,最早也要到乾元二年(759年)。那时吴道子七十多岁高龄,不但健在,还总在寺观画壁画赚大钱。之后活了多久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卒年待考。

画圣的尊容如何呢?《历代名画记》提到,吴道子在长安千福寺西塔院以自己的容貌为模特画菩提像,想必长得雍容端庄,有富贵之相,否则怎么能作菩萨的模特?《唐朝名画记》也有一件有趣的记载:有一位在开元时期和吴道子齐名的画家杨庭光,曾于天宝中,偷偷在一幅壁画里把吴道子的肖像画在讲席众人当中,再带他去观看。吴道子看了很惊讶,对杨庭光说:“老夫衰丑,何用图之?”并因这幅肖像而叹服杨庭光。天宝年间吴道子已六七十岁,所以自谦“衰丑”,但由此事可证明他的形象应该很好,杨庭光才会有兴趣画他。

吴道子的经济状况又如何呢?他是高产画家,又有极高的艺术地位,靠画壁画收入不菲。在唐代,收藏之风很盛,“凡人间藏蓄,必当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可知吴道子的作品市场有多大。他画一扇屏风,“值金二万”,差一点的“一万五千”,在当时是最高价位。不过“金”是指钱,不是黄金。

同类推荐
  • 光新之路

    光新之路

    本书是自传性质的回忆录。该书以纪实的笔法,记述了主人公雷光新从一个来自甘肃农村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再由一名军人逐步成长为一位优秀企业家的艰难历程,充分体现出主人公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强意志和作风,体现出浓浓的乡情、亲情和战友情,对于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和一般群众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家

    编辑出版《创投中国》系列丛书,是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系依据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的通知》所保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优质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投中国》系列丛书包括创投家篇、创投机构篇、创投案例篇三本书,60万字,案例生动、资料翔实,集中展现了各优秀创投家、创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风采。丛书将成为树立创业投资行业标杆,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文献。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回到三国当土豪

    回到三国当土豪

    一矮穷挫大学生刘仁,边考古边泡妞在深山寻宝,结果穿越到自己前世,摇身一变成为三国汉室宗亲刘虞之子,弄弄小发明赚钱,打倒汉末豪强,成为一代有钱有粮有地的大土豪:南阳袁公路歇斯里底怒吼:“男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你确定是在说我?”“张纯莫装纯,装纯遭人轮,啥叫装纯?”渔阳张纯临死前不解地问道。西凉董卓舔着大刀说道,“拿下洛阳,金银财宝是众将士们的,皇帝和嫔妃宫女都是我的。”渤海袁绍:“某乃四世三公,左颜良,右文丑,你敢跟我抢地盘,问我兄弟答应不?”“你们为何这么叼?”吕布仰天长啸。涿郡刘玄德四处驰援却无人肯让地盘,疑惑道:“难道我不是诸侯请来的救兵么,不肯让地盘给我就算了,怎么连路费都不给呢?”孙伯符道哀声叹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盟友。”
  • 冷血杀手在异世

    冷血杀手在异世

    在地球大陆上的唯一ss级杀手为红颜一怒杀百人,导致最后被围杀,只是死后灵魂却是到了另外一个大陆……没有永远的常青树,也没有永远的巅峰。有的只是一代又一代的更替。正所谓一代春秋一代人。只是又该有什么传奇书写呢?
  • 交通幽默

    交通幽默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交通幽默》,就是芸芸众生旅途中最好的快乐读物。《交通幽默》分为“飞机的幽默”、“汽车的幽默”、“火车的幽默”、“轮船的幽默”四大部分,其中,讲述了空姐的灵活机智,飞行员的滑稽趣事,交警执法的铁面无私,司机违章时的神情百态等等。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在旅途疲劳或堵车烦恼时想到这些幽默笑话,会让你愉悦身心。
  • 地球原来是游戏

    地球原来是游戏

    某天,项小羽的身上突然多了个游戏界面……原来整个地球都是游戏?推倒校花还有奖励?作为一个正直的人,项小羽表示压力很大。
  • 时空让你重生

    时空让你重生

    在翅膀的扇动下国家乃至世界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 最真的感情,最美的故事

    最真的感情,最美的故事

    血浓于水的亲情,情灵相吻的爱情,知音相惜的友情,坦诚挚纯的真情,这些都是世界最真最、最美的感情。它们比蓝天深邃,比原野辽阔,比泰山沉重,比大海深沉,比泉水清澈。一段真情,一个故事,那些最美的故事里面,一定包含着一段最至真至美的感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女重修仙

    小女重修仙

    昆仑被灭,肉身被毁,逃之夭夭,绝处逢生,来到天球,夺舍吸血鬼,差点儿变魔修解决异气兽,从他那儿习得混沌诀,神秘的他又是谁?大仇未报再入修真界一切从零开始又如何?灵气稀薄无路又如何?小女今朝重修仙,万千纵横奈我何?注:本文言情较少,偏圈圈杀杀耍耍,非虐文(读者群号:481626168)
  • 幻世网游之江湖

    幻世网游之江湖

    蔷君,一个成熟的网游职业玩家,在一款叫做《幻世》的游戏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先是和北方第一大帮结仇被杀死了二十一次,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巧遇不断,成为游戏中叱诧风云的人物。蔷君的经历是坎坷的,命运中巧遇女子无数,即有自己的亲密恋人,也有红颜知己。在面对感情,事业出现矛盾的时候,又怎样选择呢?
  • 重生之写手风云

    重生之写手风云

    前世的扑街写手,这一世他成为网文至尊大神!~~~~~~~~~~~~~~~~~~~~~~~~网络就是天地!小说就是刀枪剑戟!月票榜就是英雄榜!且看重生网络写手陈强驰骋网文江湖,勇斗诸神的精彩人生!-----------小血童鞋提供书友群:173564751,大鹤哥创建baidu贴吧:重生之写手风云吧,貌似里面有很多美女~~~欢迎大家进群加吧玩~~~~~~~~~
  • 抗战之铁血悍将

    抗战之铁血悍将

    共和国优秀特种兵陈翔,英勇牺牲后重生于1932年的上海滩,成为了驻守淞沪地区的19路军的一名营长。时值日本人在上海挑事,几天之后,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陈翔毅然投入战场,率部痛击日寇,屡立奇功,成就一代铁血悍将。突袭日军司令部,击沉日军旗舰,迫使日军四易主帅!日军大将命丧上海滩……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陈翔踩着日军司令官的脑袋冷冷的说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谨以此书向所有,为了反抗外敌入侵,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民族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