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2600000002

第2章 八股文简介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的文章样式,历经明清两代,延续了五百多年。八股文一直被作为统治者束缚文人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严重地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所以后代人对它深恶痛绝。随着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什么是八股文

一说到八股文,总会让人想到“迂腐落后”“陈词滥调”这些贬义词,它也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之一。科举考试制度对八股文的形式、内容、字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八股文的基本形式通常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又要用排比、对偶而相对成文的两股文字组成,全篇文章中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还有各种异称,由于八股文每两股都要相衬对比,所以每两股叫做“一比”,有人觉得“股”字不雅,所以把八股文也叫做“八比文”。因为八股文的题目和内容主要出自“四书”,所以又称为“四书文”。此外,时文、制义、制艺、经义等也都是八股文的异称。

八股文在内容上也有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规定。作者在写八股文时,要“代圣贤立言”,不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文章的内容要体现儒家的思想,要用儒家的思想解释四书中的“义理”。文章中对四书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就违背了要求,没有文人自由发挥的余地。因为八股文是要“代圣贤立言”,所以行文要“入口气”,就是要模仿古人的口吻,站在圣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替圣人把题目的话加以阐发、解释,说出一些圣人没有说过的话。就像演戏一样,虽然圣贤没有说过那些话,但是考生一定要让圣贤站在舞台上现身说法。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满脑子都是圣贤形象、儒家正统思想,同时具有充分的想象能力和艺术修养,才能模仿得出来。据说,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对八股文的模仿口气作得很好,有一个士子作不好八股文,他的老师就把汤显祖的《牡丹亭》剧本给他看,后来他的八股文水平大大提高了。因为戏剧的台词都是天才艺术的结晶,能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这和作八股文的模仿口气是一个道理。

在科举考试中,即使中试了,还有一关要过,那就是“磨勘”。“磨勘官”要仔细检查每一篇八股文章,看字的笔画是否正确,语法是否通顺,文章用的典故是否有误,有没有避皇帝的名讳,有没有避“丘、轲、熹”等字,最后还要看是否入口气。如果出现上述的错误情况,就叫做“磨勘”,出现“磨勘”的文章,一定会被淘汰,足见八股文考试的苛刻。

八股文在字数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明朝初年的科举考试也可以从五经中出题,称为五经文,不限定在四书内出题。

五经文比四书文长一些,以五百字为满篇,四书文以三百字为满篇。以后八股文的字数逐渐增多,清顺治时期四书文要写满四百五十字,康熙时增加到六百字,乾隆以后增加到七百字。

八股文在内容、形式、字数等方面的限制都是法定的程式,在科举考试中,考官和应试者都必须严格遵守,人们把这种规定叫做“功令”。“功”指“课功”,“令”指“法令”,功令就是考核学子的法规,是朝廷选拔人才进行考核的常用术语。由于八股文的这些规矩是官府规定的,所以写作时绝对不能违背,一旦违背,科举考试就会失败。

八股文不是明清时期唯一的考试内容,但却是最主要的考试内容。例如童生(还没有考中秀才的人)考试,县试要考三到五场,一共要写四五篇以上的八股文章。乡试、会试通常要写三篇,所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多被称为“八股取士”。八股文是明清文人获得功名的一种途径,除了用于应对科举考试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用处。文人们一旦用它成功地获得功名后,从此就再也不会去学习它。这种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清两代推行了五百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无数的文人夜以继日地学写八股文,消磨了美好的青春时光,而且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八股文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八股文的结构及其作法

八股文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僵化的,就文章的形式而言,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法也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写作者只能按照固定的结构填充内容。八股文的结构,通常由题前和正题两部分组成。题前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解释题义,说明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由此引出自己的见解,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破题、承题、起讲。正题部分通常要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作成八股,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正题部分要求根据题意阐发儒家的有关思想,即“代圣贤立言”,同时还要写作者表达自己的认识。八股之后还要有结束语,要总括、照应全文。除此之外,八股文中还有入题、出题、过接等名目。

1.破题

“破”是解开、分析的意思,文章开篇先点破文题,说明题意,这就叫“破题”。八股文破题的文字规定只用两句,这两句说明题意时,必须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注释相一致,不允许随意解释,也不能直说题义。破题的文字可以对偶,也可散行。破题最后一字,清代科举考试中要求要用一个单音节虚词,如焉、也、矣等。同时,破题不准直呼圣贤的名姓,如果直呼姓名就是对圣贤的不敬,比如提到孔子、孟子、周公等人时,要用“圣”“圣人”,遇到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子等时,要称“贤者”。

要作好破题,一定要既透彻又概括,长而复杂的题目,要用简单的两句话把它点明,一两个字的题目,则要用多一点字数的两句话把它说透。破题破得好,首先要学会“认题”,就是理解题意,在落笔之前,先要认真思考,在理解题意上多下工夫,否则不容易抓住要领。常见的破题方法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正破、反破等。清代人梁章钜的《制艺丛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有个叫赵时春的人,年少时就聪明过人,9岁时参加童子试,八股文作得很好,考官怀疑他是找别人代作的,当场以“子曰”为题让他破题。赵时春马上破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接着考官又用他的名字“赵时春”三个字让他破题,赵时春又立刻回答道:“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序之先。”赵时春的两个破题十分巧妙,前者借用了苏轼《韩文公庙碑》中的两句话,句中暗含“子曰”的意思,后者用“姓冠百家之首”暗指“赵”字,用“名居四序之先”暗指“时春”两个字,这里用的都是“暗破”,这个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2.承题起讲入题

在破题后,一般用三四句话进一步说明题义,并根据所破题义指明作者文章的主要意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叫做“承题”。承题的开头用“夫”“而”“盖”等单音节虚词,末尾用“耳”“焉”“矣”等虚词。承题提到孔孟等圣贤时不用避讳他们的姓名,可以直接说,这和破题的要求不一样。

作八股文时一定要注意破题与承题之间的关系,因为承题的文字从破题而来。八股文的写作者常常追求两者的相反相成,如正破用反承,顺破用倒承等等,要求两者如“双龙抱珠”,忌讳“破自破,承自承”,所以,以前论说八股文的作法时,经常以“破承”为名,一起论述。

破题、承题之后是起讲,也叫“小讲”,主要内容仍然是引申、讲明题义,或者说明题目内容的背景等等。起讲开头多用“且夫”“尝谓”“若曰”等双音节词,也可以用“且”“而”等单音字。明代八股文的起讲一般为三五句,清代为十句左右,根据内容可以增缩。起讲时要开始“入口气”,即用古代人的语气行文,这是起讲的文字与破题、承题的明显区别,起讲可以用排偶,也可以用散行。

以上三部分都是在说明、解释题意,不要求作者发挥,文章还没有进入“正题”,所以是题前部分。以上三部分作完之后,还要有一两句或三四句把文章引入正题的过渡的话,这叫“入题”,也叫“入手”“领题”“落题”“领上”。入题的作法一般是题目有上文的,要领上文入正题;题目有下文的,要照应下文;也有领上文兼照应下文的,入题时要点明本题所论内容的界限。

3.分股

以上几个部分作完后,文章就进入正题了。八股文正题要根据题意加以具体发挥,阐述作者对题意的理解和认识,表现作者的看法,要用古人口吻阐发儒家思想,“代圣贤立言”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这部分共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八股,要求用对偶的文字。“起二股”后有“出题”,“中二股”与“后二股”中间可以有“过接”,这两个部分可以用散句。

起二股也叫“初股”“初比”“提比”,每股四五句至八九句。起二股内容以总论、虚说为主,不宜写得太实,要点出题意而又不把题意说尽,并要为后文留下余地,文字宜短不宜长。提比之后通常要用一两句或三五句散句点出题目,叫“出题”或“点题”,有的在入题部分已经点题,此处即不再用出题。出题与入题不同,入题重点在从题意上把文章引入正题,出题是从文字上把题目点出来。

中二股与后二股是阐发题意的主要部分。中二股前面如有点题,那么应紧接题目从正面加以发挥。中股要回答文题中提出的问题,要把题目中的问题阐发清楚。写作时要注意中二股和后二股之间的关系,写中股要为后股留有余地,如果文题是“两扇题”,中股可以在上半题上下工夫,后股在下半题中多用笔墨。中股文字可长可短,短的每股四五句,长的可以十几句。

后二股从中二股承接而来,中二股没有说到或说得不够的时候,后二股要说全、说尽,可以尽力发挥,通过联想等手法拓宽题意,使题意显得更加丰富,也可以就前边的议论加以咏叹、发表感想。后二股是写作者最卖力写作的部分,通常每股十来句到二十几句,如果中二股字数较多,后二股也可以缩短,由于字数较多,又叫做“后二大股”。后二股开头常用虚词,如果文章是进一步发挥的,常用“且”“况”“或谓”等;如果是承前说明原因的,常用“盖”“惟”“若此”等字。

如果前六股还没有说尽文义,那么可以用束二股收尾,或者总括全篇。束二股在八股文结构中不是必需的,如果前六股已经把题意说尽,束二股则可以省略。束二股通常较短,一般每股二三句或三四句,所以又称为“束二小股”或“二小股”。

4.结语

八股文的结尾处一般有一两句收束全文的话,叫做结语,也叫收结、落下。多用散句,不用排偶。

八股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全篇文章的逻辑关系要清晰,要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即破题是解释题意的,这是八股文章的“起”;承题、起讲进一步阐发题意,从而引出“入题”的文字,“承题”“起讲”“入题”是八股文的“承”;八股文阐发作者的认识,用排比、对偶,是八股文的“转”;文章结尾的结语是八股文的“合”与“收”。

八股文的结构吸收了古代诗文的结构,依据这种结构写文章,条理比较清楚,但过于程式化,束缚了文人的思想。文章写作有法而无定法,八股文之所以没有生命力,原因之一就是它违背了“文无定法”的法则。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有人说: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在弥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贪欢报

    贪欢报

    在明末繁荣发展着的短篇小说林中,《贪欢报》是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深揭阴暗世情的一个专集。它以二十四个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揭示了一种普遍的世情:“片语投机,谊成刎颈,盟结金兰”,“欢喜无量”;一旦“弃掷前情,酿成积愤”,恣意而成冤家。
  • 三年甲班

    三年甲班

    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努力不想太监。老实讲这本书和起点的格调并不一致,是一些比较现实的文字。有时候,很多语句只是脑袋里的灵光一现,所以坐下来慢慢记录下来。我现在才发现,除了使我的打字速度变更快以外,其实这本书对我老说还是一无是处的。当然有可能是与我的性格有关,我的性格与我的眼睛有关,我的眼睛与这个现实社会有关。而我的愿望是我与这个世界无关。可能我的眼睛灰暗冰凉看不清世界的五彩繁华。只希望有一瞬间能使你们感同身受。《三年甲班》
  • 用心工作

    用心工作

    工作是每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对待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用心工作的前提。每个人都需要工作,通过工作体现自身价值、创造自身价值。我们明白,用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采取的每一种方法,工作才能更加出色、才能趋于完美。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工作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我们也懂得,成功没有捷径,只要我们比别人多做一点,工作用心一点,用心诚恳一点,成功的可能就会离我们更近一点。
  • 生意人必知的1000个商业经验

    生意人必知的1000个商业经验

    本书浓缩了1000个经商者必知的经验,是广大生意人成就老板梦的实战指南,是处在困惑之中的老板的醒脑枕边书,是所有老板的商业圣经!本书内容是针对“我想把事业做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类人编写的。全书共分为九大篇目。即创业起步篇、决策经营篇、内部管理篇、财务税收篇、人脉资源篇、领导艺术篇、老板修炼篇、谈判签约篇、法律常识篇。对中小企业老板如何提升个人能力和日常管理水平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与介绍,是一个内容丰富全面、结构系统,有很强的思想性、逻辑性、知识性的老板实用经验参考大全。
  • UIS校园日志

    UIS校园日志

    神秘的七星学院闻名全市,吸引无数学生纷至沓来的真正原因就是——经常发生各种离奇古怪事件! 当然,几乎所有顺利进入的学生们,心中都有一个更为特别的梦想之地,那就是七星学院内赫赫有名的学生社团—— U.I.S! 所谓U.I.S,就是Unusual Investigate Squad(特别搜查队)的缩写,是学院内一个有别于其他任何社团的特别部门,专门负责调查校园离奇事件。能够进入U.I.S的人,就意味着是整座学院最强大的精英!
  • 魔武神子

    魔武神子

    龙天宇一个平凡的少年爱上了黑社会老大的女人,仇家找上门来,女人拯救了他,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异界天源大陆即将面临邪神古娜拉的洗礼,神龙教的六位元老使出秘法召唤出伴随教主叱咤风云的神龙,并交给他一个任务。找一个教主的接班人。夜晚,龙天宇被仇人找上门来,不幸身亡,就在他即将魂飞魄散之时,神龙降临,还不想死的龙天宇接受了神龙的建议来到了天源大陆。异界重生的他成为了一位魔武战士,水、火、土、风、光明、黑暗,魔法在手,天下我有,斗气强横,刀枪不入,驰骋沙场,无人能敌。
  • 做老板的心腹

    做老板的心腹

    每天抱怨老板难伺候,工作不好干?其实让自己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一员并不是难以做到的事,无能者遇到困难才会退缩。培养好专业素质,从内心真正热爱工作,热爱公司,帮助老板实现他的价值,想老板所未想,百般计划为公司创造利益,这样你就有望成为老板的心腹。
  • 小康奋斗史

    小康奋斗史

    二十八岁全能女博士辛乐乐过劳死了,穿越到了小农家,带领全家致富奔小康,没事儿种种蘑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儿养养小鸡,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 王俊凯早到的夏天

    王俊凯早到的夏天

    高中时代的相遇相知相爱,夏天的残忍离别,十年重逢,当爱已成往事,注定是早到的夏天。
  • 绝世小农民

    绝世小农民

    山村穷小子赵大海偶遇土地公,辣条换极品灵芝,五香鸡爪换法术……看赵大海学仙法,种草药,炼丹制药,治病医人,无所不能,引得美人投怀,吊打恶霸,吓得地痞流氓闻风丧胆,引得神秘组织重金邀请……哪里有传奇,哪里就有赵大海的身影,一段传奇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