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2500000005

第5章 《清明上河图》离奇沉浮记(1)

《清明上河图》的收藏可谓是历尽磨难。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在图上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然而此部分今天已不复存在,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作品流传太久,经常被人玩赏,慢慢地开头部分就坏掉了,后人重新装裱时就干脆把这一段破损处裁割掉;一是有人故意将此部分裁截下来,单做一幅画另卖高价,这种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八百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强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一)靖康之难,流出宫外

在《清明上河图》题跋当中,今天能见到最早的是金代人张著的题跋,以后便是元朝人的题跋,而无南宋人的题跋和任何收藏印记,证明该图未曾流传到南宋而仍然留在北方,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牵涉到一桩特大的窃夺案。

北宋王朝的建立,始终没能解决与北方辽、金、西夏等政权的纷争。先是与辽、金连年不断地发生战争,割地赔款,屈膝求和。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直抵汴京。金兵破城以后,杀人放火,搜刮财物,把宋徽宗、钦宗、后妃、公主、宗室、大臣三千余人,以及各种文物、图书、档案、天文仪器和技艺工匠等全部掳掠而走。

在这一次掠夺中,就包括了《清明上河图》。但奇的是,《清明上河图》却没有归入金朝皇宫,而是流传在民间。现卷后贉纸最早的题跋,是张著、张公药、郦权、王磵、张世积等,都是北宋灭亡后留下的遗民。他们展视此图,缅怀故国,昔日的繁华今已成瓦砾,感慨系之,题诗以咏。但是此图为何人所有,他们在何处观看,谁都没有说明,以致今日难以查考。想当时金兵入城,一片混乱,有人趁火打劫,将宫中财宝藏匿,据为己有,是情理中的事情,《清明上河图》可能就是这样从皇宫中被偷盗出来,第一次流入民间。

蒙古人灭金吞宋,建立元朝之后,统治者到处搜刮财宝,《清明上河图》再次进入宫廷,为皇家所有。

(二)装裱匠以假易真,二次出宫多辗转

到元代后期的至正年间,宫内有一个装裱匠看准了《清明上河图》,趁装裱这件作品的时候,用了一个调包计,用一个临摹本把真本偷换出宫,悄悄地卖给了某贵官。贵官后来被派到真定(今河北省正定)驻守,负责保管这幅画的人,又偷偷把它卖给了杭州人陈某。陈某保存了数年,因为家境窘迫,想得到一笔钱用,并且又听说某贵官快要从真定回来了,害怕事情败露连累到自己,因此急急忙忙要找一个买主,秘密卖掉。恰好这时寓居北京的江西泰和人杨准,是个博雅好古之士,在京搜访古名家笔迹,得到这个消息,倾尽囊中所有,以重金收购。

杨准得到《清明上河图》是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不久即回到老家,画也随他到了南方。他得到这一作品,喜不自胜,第二年,就把得到这一名作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记录在图后的尾纸上。《清明上河图》第二次从皇宫里偷盗出来的细节,就这样被清晰地记载下来。同年秋,江西新喻(今新余县)人刘汉在杨准的家里见到这一作品,他是行家,对作者高超的技艺钦佩得五体投地,在杨准之后也写了一个跋,称这一作品为“希世玩”,要杨氏子孙永远“珍袭”。可是,仅仅隔了十四年,即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清明上河图》已经到了静山周氏的家里。究竟是杨准自己卖掉的,还是在他死后子孙卖掉的,不得而知。

根据图后李祁、吴宽、李东阳、陆完等人的题跋,以及有关文献记载,《清明上河图》在静山周氏之后,曾经为蓝氏、吴氏收藏,到明弘治年间,则为大理寺卿朱文徽所有,吴宽见到此图,和李东阳三十年后再见此图所写的跋,都是在朱的家里。其后就到了徐溥的手里。徐溥,江苏宜兴人,景泰时中进士,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在他临终前,说是李东阳的叔祖李祁的字迹在上面,就命他的孙子中书舍人文灿把这一名作赠送给李东阳。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天顺时中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是一名书法家,也是鉴赏收藏家,他的长诗和长跋,对《清明上河图》推崇备至,评价极高。

(三)陆夫人绣枕藏画

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明上河图》转到长洲人陆完的手里。陆完字全卿,成化年间(1465—1488年)中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名重一时。曾经接受宁王朱宸濠的巨额贿赂,为其在朝廷说话。后来因朱宸濠谋反作乱被抄家时,发现有与陆完往来信件而被捕入狱,本当处以死刑,因念及他镇压河北刘六、刘七的农民起义有功,改判为谪戍福建靖海卫,最后死在卫所。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陆完死后,他的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不离身半步,视如身家性命,连亲生儿子也不得一见。陆夫人有一娘家外甥王某,言辞乖巧,非常会讨夫人欢心。王某擅长绘画,更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图》。反复恳请后,夫人勉强同意,但不许他带笔砚,只许他在夫人阁楼上欣赏,而且不许传给别人知道。王某欣然从命,往来两三个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临摹出一幅有几分像的画来。当时专横跋扈的大奸臣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忬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王某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忬,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忬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严嵩在众人面前大为窘迫,以后便寻机将王忬害死,临摹此画的王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实际上,陆完死后,其儿子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这之前严嵩确曾托王忬买过“名画”,王忬也确曾买苏州人王彪之摹本献给严嵩,后被识破。

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四)云笼雾罩三次出宫

《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入宫以后不久,社会上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严嵩的家产被查抄,图书字画都送入皇宫。隆庆皇帝不大喜欢这些玩意儿,而成国公朱希忠却嗜好书画,想得到这批字画,谋于内廷,当事人奏请皇帝,皇帝指示估成高价,算是抵他的薪水。当价估好以后快要发给朱希忠时,有一个小太监知道《清明上河图》估价最高,就私自打开箱子将画偷窃到手,正要往宫外走时,管事的人来了,小太监一急,就把画藏在水沟的石罅中,恰好当天晚上下大雨,水涨将石罅淹没了。这大雨一连下了两三天,等到雨停云散后,小太监去沟里取画时,画已腐烂得再也收拾不起来了。

故事被明朝人詹景凤记录在他著作的《东图玄览编》一书中,绘声绘色,好像是他耳闻目睹的一样,其实这个故事完全是捏造出来的,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即《清明上河图》今天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而且没有任何泡水的痕迹。按故事中的说法,它应当不复存在,即使存在,那也是破烂不堪、污迹斑斑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来呢?它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中间又包含一桩大的阴谋盗窃案。

今人考证《清明上河图》在明嘉靖三年(1524年)陆完题跋后,紧接着就是明万历六年(1578年)太监冯保的题跋。两跋相距五十四年。在这五十四年中,《清明上河图》已五易其主,即从陆完家到顾鼎臣家,再到严嵩家而入内府,然后落到冯保手里。冯保的题跋全文是:“余侍御之暇,尝阅图籍,见宋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观其人物界画之精,树木舟车之妙,市桥村郭,迥出神品,俨真景之在目也,不觉心思爽然,虽隋珠和璧,不足云贵,诚希世之珍欤!宜珍藏之。”冯保跋再一次证实,《清明上河图》确实进入到了明朝内宫,并且还经皇帝亲自过目。但是,冯保的题跋有一个最大的疑问,即这件名画如何从皇帝那里转到他的手中来呢?如果是皇帝的赏赐,他必会大书特书,因为这是他最大的荣耀,然而他没有这样写,那么只有另一种可能,即偷盗!

冯保是何许人,他有没有这个作案的动机和条件?查一查他的身世,便一目了然。原来这冯保是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号双林。嘉靖时为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危,立即召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高仪等至乾清宫,同受顾命。冯保当时已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穆宗不能说话,即由他来宣读顾命。穆宗死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年仅10岁,冯保假传遗诏说是“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意思是大臣和太监共同来辅佐年幼的皇帝。这样的遗诏是违反常理的,大臣们都觉得奇怪。在小皇帝登基举行仪式的时候,冯保始终站在皇帝宝座的旁边,当大臣们向新皇帝跪拜朝贺的时候,当然也面向了他,满朝文武无不感到惊骇。之后,冯保即把司礼监、东厂大权都揽了过来,兼总内外大权,势力越来越大。冯保何以能如此?在宫内他所依仗的是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宫外结交的是权臣张居正。张居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排挤政敌,推行改革,也需要冯保的力量。直到后来皇帝长大亲政、李太后不干预朝政、张居正也去世,冯保才失去依靠被逐出了宫廷,在南京安置,后来死在那里。

同类推荐
  • 中华谚语(第一卷)

    中华谚语(第一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汉赋琅华照寒烟

    汉赋琅华照寒烟

    是一本写尽了世间万般故事的书,那些赋,它们与故事相连,但其实并不与故事有关,它们以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故事背后的凄凉。过去的烟尘寒光熠熠,零落之后终归寂寞。
热门推荐
  • 诸神密语

    诸神密语

    私人侦探顾子安一时兴起,接下了一个酬金丰厚的神秘委托,开始寻找一个据说有天眼的少年。当他踏上寻人之旅之后,发现事情并非如他料想得那样简单;而这个传说中的通灵少年,以及所谓的“神通力”也完全不是他所设想的那样……
  • 畅读三国励志人生

    畅读三国励志人生

    本书以励志为主,以解读故事为辅的形式对《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进行再解读,以这些故事中隐藏和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事哲理来指引读者。
  • 小食物·大功效全集

    小食物·大功效全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食物常识,掌握养生保健食疗、美容食疗以及疾病食疗方法,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营养师,那么请翻开此书,相信作为一本健康手册,它将带给你最实用、最新颖、最完整的饮食帮助,成为你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日久见神心

    日久见神心

    "她,寂如月,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除了傲娇了一点、记仇了一点、丧心病狂的泡了两位男神一下外没什么优点。她如此“老实”地修仙,怎么就惹上了既温柔又霸道又冷酷又无情又无理取闹的腹黑上神。“上神,你干什么解我衣带?”“没事干,造个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成男主的前妻肿么破

    穿成男主的前妻肿么破

    《冷面总裁:萌妻要抱抱》里,男主唐翊有一个出轨的前妻,这个前妻的存在就是来反衬女主有多纯洁多忠贞多天真多专一的存在。作为一个读者,苏楠表示:男主你这个双标狗!然后她穿成了男主的前妻苏婻。苏楠:QAQ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能之域

    灵能之域

    本书是一个异能、天才、相互算计的世界。陈谦,原英国VRC特种部队成员,因某个特殊原因脱离了该部队,回国后加入了国内的一家大型异能组织。为完成自己的心愿,陈谦在组织里与伙伴们一起同邪恶的各种异能人士交战,且看那些出人意表,把自己的异能发挥到极限的人们是如何对决的。且看那些普通的凡人,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与异能者周旋!!!条件式的异能发动条件,限制式的强弱制约,没有重复的能力,只有让人惊叹的使用方式。起点第四组编辑签约作品,保证更新和完本,请大家收藏+推荐。
  • 结合体

    结合体

    平凡的人也有平凡的力量,当你为一件事执着而努力着,你注定发生不平凡的事!!!
  • 重生之狂凤倾世

    重生之狂凤倾世

    唐火儿,唐家第一天才,大陆最年轻的炼气师。莫轻狂,莫家天才七小姐,心脏爆裂而死。当一场惊天阴谋令她悲惨丧命,她变成了她。灵兽,契约通通自动贴上门来!奇遇妙功,随机附送!杀人,手到擒来!再然后拔光妖孽男的衣服,别想歪了,咱在解毒!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当代中国经济

    当代中国经济

    本书从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对外贸易、财政与税收,银行体系、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城市化、工商企业、人口与就业、居民收入与消费、社会保障体系共十六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当代的中国经济。
  • 葬妖曲

    葬妖曲

    日月二光普照的大地,众生繁衍生息无数年。有那么一天,一场来自天外的名为葬天的浩劫降临大地。葬天来临,二光隐退、群星消逝。道佛妖神、鬼灵元门八脉在这名为葬天的浩劫下,终难逃逝去的宿命。葬天劫两千年后,失去了封神六字的引导,一位妖脉天纵奇才借先辈之鉴,欲踏入两千年来从未有人能够真正步入的,神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