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与其陷入一种错误的信仰,倒还不如没有任何信仰。因为后者只是对神的无知,而前者却是对神的亵渎,迷信神实质上就是亵渎神。普鲁塔克说得好:“我宁愿人们说世上根本没有普鲁塔克这个人,也不愿人们说曾经有过一个普鲁塔克,他靠吃他子女们的血肉为生。”——他说这话是针对史诗中关于大地之神塞特恩的说法。无神论把人类付诸理性、哲学、世俗的骨肉之情、法律以及名利之心,等等。即使世上没有宗教也足以教导人类趋向于完善。但是迷信却相反,它否定这一切,却在人类心灵中建立起一种非理性的专制暴政。从历史上看,扰乱国家的并非无神论。因为无神论可以使人类重视现实的生活,除了关心自身的利益再没有其他的顾虑。试看历史上那些倾向于无神论的时代(如奥古斯都大帝的时代),往往是太平的时代。但是迷信却曾破坏过许多国家。迷信把人类托付于来自九霄云外的神秘统治者,而这种莫名其妙的统治却足以否定掉人间任何法制。迷信总是群众性的。而在迷信盛行的时代,即使有少数智者也不得不屈从愚妄的群氓。在这种时代,不是理论的假设服从于世界,而是世界必须服从于理论的假设。在一次圣教会议中,有一位教士曾作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他说经院哲学家好比那些天文学家。天文学家为了解释天体的运行,而假设了离心圆、本轮以及诸如此类轨道的存在,虽然他们明知道宇宙中其实是不存在这一切的。同样,经院哲学家也编造了许多奥妙复杂的原理和定律来解释宗教,虽然他们也知道这套故弄玄虚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使人类陷入迷信的方法有:利用炫人耳目的宗教礼仪制造法利赛式的虔诚;利用人们对传统的盲目崇拜和信从,以及利用其他各种由僧侣发明和设计的宗教圈套。僧侣们常谈“虔诚的善意”,让这种所谓的“善意”把人类引向地狱。最后,迷信还有效利用了历史上出现的那些野蛮时代,尤其是灾祸横生的不幸时代。迷信并非宗教,它的愚妄使其变得极为残酷而丑恶。如果有一只猿猴,其外表长得竟像人,那将多么令人厌恶。因为这是对人类的嘲笑。而一种迷信,如果以一种虔诚的宗教形式出现,也将更加令人厌恶。物腐生蛆,某种起初很神圣的宗教仪式,时间久了也会腐化成繁琐的形式,并使信徒们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另一方面,当人们憎恨一种旧迷信时,往往会矫枉过正,其结果却是陷入了一种新的迷信。所以在反对一种迷信时,应当慎重,不要搞得过头。
同类推荐
中华歇后语(第一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作家杨献平有多年在大漠生活的经历,作品内容纵横捭阖,横亘古今,分“少年事”“乡村传”“大地上”三辑,有现实生活的写照,有历史的眷顾;语言叙述大气磅礴,绵密而奇异,对读者有强烈的冲击力。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林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热门推荐
高新科技的开发(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我们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高新科技的开发、神奇的新材料、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探索机器人的世界等内容也收录其中,以期给青少年全方位的知识与科技体验。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成功并不是无因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运气所致,背后一定有他成功的条件。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因此,比尔·盖茨的成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些准则,就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所应该学习的。